搜索
查看: 24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千年廊桥的“缘、情、梦”——记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复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4-24 14:45: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吴复勇研究制作廊桥模型。

   16岁跟随父亲学造廊桥技艺,19岁已能独当一面,52岁时完成了县城濛洲桥的重建……在庆元县有二三十座廊桥是由他参与建造。他就是庆元县劳动模范、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复勇。


  结缘廊桥


  吴复勇和廊桥有着不解之缘。其祖上四代都从事廊桥营造和修复,他的父亲吴太荣,是浙南闽北一带有名的木匠师傅,带过11个徒弟,有一手造廊桥的好本事,曾经主持、参与庆元县多座廊桥的修复工程,他建造的廊桥远至福建。

  16岁那年,吴复勇跟随父亲学习造桥技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比较困难,做木工只是一种谋生手段。”吴复勇回忆:“那时,村里的双门桥出现残破情况需要修补,父亲是修桥中的一员,那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如何修补廊桥。”

  就是这一契机,吴复勇和廊桥“杠上了”。“木拱廊桥的构造采用斜撑式构架,整座桥不用一钉一铆,全用榫头连接,感觉很神奇。”在这期间,吴复勇被古人精湛的造桥技术和聪明才智所折服,也由此对廊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定情廊桥


  凭着对廊桥的热爱,吴复勇用3年时间完成了廊桥的“学业”。他从父亲身边的“小跟班”“监督岗”变成了“好帮手”“好同事”。

  但吴复勇真正开始建造廊桥,还要从2006年重建濛洲桥算起。

  “那时听说政府要重建濛洲桥,我想我一定要试试抓住这次机会。”但是,当吴复勇提出“我来做”的时候,遭遇了不少人“泼冷水”。

  “你有职称吗?”“你会设计吗?”“得有公司才能做吧?”……一系列问题并没有把吴复勇吓回去。他说:“我可以做模型,你们看了再定夺。”

  于是,吴复勇一头扎进廊桥模型的制作中,每天忙到凌晨2点才肯歇。耗时3个月,当吴复勇的模型“亮相”时,许多古建筑公司都感到意外,并主动提出要吴复勇参与濛洲桥的设计、选材、建造。濛洲桥的建成,给吴复勇增添了信心,同时也倍感欣慰和自豪。


  圆梦廊桥


  “搭建廊桥事先没有图纸设计,全靠传统工艺,木料需要一根根地计算,不能出一点误差。”说起廊桥搭建,吴复勇滔滔不绝。

  为了能更好地设计和制作廊桥桥模,吴复勇还专门自制了一套包括刨、凿等在内的微型工具,其中一个刨只有小拇指般大小。此外,他还经常上山寻找各种木料,在经过去皮、晾晒等程序后,作为廊桥模型的材料,其中有些只有火柴梗般大小。

  截至目前,他已建成各式廊桥模型30多个,最长的有2米多,最小的只有5厘米。其中,“如龙桥”“濛洲桥”“咏归桥”等作品,分别被庆元廊桥博物馆、四川省青川县博物馆收藏。

  2016年3月,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学院给吴复勇送来了特聘教授证书,吴复勇也因此由“廊桥师傅”变成了“特聘教授”。

  为传承和保护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吴复勇建立了廊桥研究室,积极致力于木拱廊桥的设计、建造、修缮和廊桥模型的研究与制作,并进行传统营造技艺的实践与推广。2016年12月,吴复勇廊桥研究室被丽水市总工会命名为丽水市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并获得优秀奖。

  如今,吴复勇廊桥研究室培养了一大批廊桥营造技艺能手,并组建了廊桥建设工程队,通过“传、帮、带”的形式,不断践行廊桥文化和廊桥营造技艺的传承和保护。


来源:浙江工人日报  柳庭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