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3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廊桥:坚固的田园理想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9-28 17:05: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慧荣 于 2016-9-28 17:25 编辑

曾恨之爱——与不测山水周旋

九山半水半分田,一走进泰顺,迎面扑来的确实都是山。每近山巅,升腾的云雾便忽聚忽散,缭绕不去。这里山多,山势顺逆之间,总能很好地接纳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带来的水汽,所以它们湿润、苍翠,随处汇集涧流,切开坡谷,形成极为细琐的一种地貌。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吴松弟教授多次来此调查,他的研究为泰顺历史变迁理出了清晰的线索:从历史来看,泰顺是浙江最迟开发的山区县。先民最初的拓垦可能开始于唐代。之后也有名人贤士或为避祸乱,或抱归隐之心而来,把它看做一片“世外桃源”。明清时代江浙一带的经济发展为浙南山林带来福也带来了祸,移民入垦与兵燹匪患频仍……

筚路蓝缕需要开路。河是自然,岸是阻隔,桥则是最难开的那段路,在泰顺尤其如此。

400年前的一天,有两位云游天下的仙翁,路过泰顺泗溪北涧桥,见到这里山清水秀,景致好,两人便在桥中间摆下棋盘,一边赏景,一边走棋。一会儿,一位老妪带着个名叫知周的孩子,要过桥。老妪对仙翁说:“请两位客人行个方便,让我和知周过桥吧!”仙翁闻听那七八岁的孩子叫知州(周),觉得好笑,放下棋子站起身来。有个仙翁顺口念了一首诗:“八十婆婆不知羞,小小孩童做知州。此孩若有知州做,北涧桥上水漂流。”老太婆听了仙翁的取笑,羞得抬不起头来。但古话说,“欺负竹脑(竹根),莫欺负笋卵(刚出土的笋)。”十多年过后,那个名叫知周的孩子当真做了知州。就在他当知州的那年冬天,泗溪一带发了一场连天大水,把北涧桥冲走了。

这是个真假掺半的传说,因为今天的泗溪真的有一座重建于清代的北涧桥。查阅当地林氏家族的《林氏房谱》,在其中的“墓志”篇记载:“始祖林建的墓后建有两座墓葬,左为大中大夫仪甫公。右为文仲公,俗呼知州坟,盖文仲公一名知周,非官名也。”“知周”确有其人。

想来想去,故事中虚构的恐怕只有“神仙”这两个字。因为洪水与桥是一对难分难舍的事物。山流溪

水一方面是滋润生境的福祉,另一方面却也有着不测的性格。可以说“北涧桥上水漂流”本就是一种必然会来临的结果。

桥梁被洪水所毁,也是常见的现象。人们最初搭建的桥多依赖矗立在水中的柱梁,洪水季节,河上繁忙的船只常常与桥柱相撞。事实上,何止是舟船,当洪水来临,上游被泥石流夹裹而下的树木、残屋等,都会阻塞桥孔下的泄水口,在这样的冲击之下,大多数的桥梁都难逃垮塌的命运。

相传,当年北宋汴京官员就经常为运河上的撞桥事故苦恼,当他们听说远在千里之外的青州,有一种木拱桥技术在一名“牢城废卒”(指关押在监牢的残疾士兵)手中诞生,立刻将这种无脚飞桥架设在汴水河上,而且迅速普及。今天我们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画卷中段,就能看到这种无柱飞桥——虹桥。

如今,这类古桥在北方中原地区早已绝迹,可是在浙南的群山里,那些与自然周旋,誓守家园的淳朴乡民,却无意间把见证古人智慧的传统木拱桥传承至今。

北涧桥上游约五十米处存有一处旧桥遗址,它表明北涧桥最初其实是一座木质的、平的廊桥,即在水中竖立柱梁的木廊桥。桥下有三块岩石,村民们说那是三只龟,守护着村落的水口。平桥被洪水毁掉后,族人在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将其改建为木拱桥,即现今北涧桥的前身,之后它承受住了109年的风雨考验,才再次被毁。

在北涧桥头,有几处标志记载了历年洪水水位。事实上,上世纪90年代以前,被称为50年一遇的洪水,现在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这里面既有全球气候变迁的因素,也有河道疏浚是否通畅的问题。此外,还有比洪水更危险的——台风。对抗自然种种突如其来的暴虐,人们需要更多的智慧。

眼前的北涧桥重建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距今已两百余年。桥旁有一棵树龄近千年的古樟,大树的虬根,牢牢抓住桥基周围的土石。桥头则散落着几百年历史的民居和中药铺。在最近一次修建中,考虑到了与邻近建筑的结合,桥柱上预留了榫口以与桥体建筑相接。桥、树、民居相互依偎,加上在桥中央架起的重重屋宇,使它坚固无比。至今为止,它经受住了大自然的严苛考验。


来源:华夏遗产   作者:薛一泉 马小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