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0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晚清泰顺著名文士周焕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25 22:44: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渡水库
周焕枢(1856—1899),一名观,字丽辰,又作丽臣,号盥孚,别号欠泉,自署欠泉庵主人。泰顺县鹤巢乡江渡村人。曾祖父周牧,监生,诗人董斿先生的外甥。祖父周异操,参与《罗阳诗始》的编辑。父亲周禧,号小樵,师从孙锵鸣,出资刻印《罗阳诗始》。周焕枢的父亲于清咸丰年间迁居江渡。
1879年,孙衣言以太仆寺卿致仕,回到瑞安,将原为家族私塾的诒善祠塾扩招,温州各县以及部分处州、台州的才子,慕名而来,投入孙衣言门下就学,一时间英才云集,著名的有:黄绍箕、黄绍第、项芳兰、胡调元、孙诒泽、林庆衍、金雅莲、孙诒燕、王景羲、宋恕、池志澄、周珑兄弟等,这批学生中出了四位进士、四位举人。当时年仅23岁的周焕枢,由于写得一手好文章,极受孙衣言器重。孙衣言曾对别人说:“他日得我文真传者,其周盥孚乎!”孙衣言以文章名闻海内,这一言传开,周焕枢顿时成名。
离开诒善祠塾后,周焕枢经历了一系列变故。为了维持家庭生计,只得放下身段,担任私塾教师,用微薄的薪金养家糊口。1890年,得知他父亲的老师、曾任泰顺县学教谕的沈应奎被任命为台湾布政使,就以他父亲的名义投书沈应奎,欲往台湾谋事,沈复信应允。当周焕枢历尽周折抵达台湾,沈已去职回乡。周焕枢找到孙诒让,请求帮忙,孙介绍周到时任安徽潜山知县的瑞安籍进士王岳崧处谋事,当周焕枢到潜山时,王的幕中已无职事可供安排。1895年,乡试落榜。周焕枢与诒善祠塾的同学池志澄结伴回到温州,经池志澄推荐,进入陈虬的利济医学堂。1896年,陈虬应温处道员宗源瀚之邀,在温州城内开设利济医院、利济学堂、利济学堂报,周焕枢受聘担任利济学堂报主笔。该报有利济讲义、近政备考、时事鉴要、洋务掇闻、学部新录、农学琐言、艺事稗乘、商务丛谈、格致卮言、见闻近录、利济外乘、经世文传,非限于医学,实为鼓吹变法的丛刊,在当时影响相当大。期间周焕枢写下了大量的文章,他的文集《欠泉庵文集》收录的基本上是这一时期的著作。
周焕枢与东瓯三杰均为好友,互相欣赏、互相激励。周焕枢的宏篇《大建素王教会议》在利济学堂报上发表,宋恕读后大发感慨,写下《书后》一篇高度赞扬,内云“壮哉周君,遭世昏浊,崎岖途穷,厥志愈笃,弗可及也”。宋恕的大作《六字斋卑议》发表,周焕枢也写了书后,由衷赞赏:“伟然经世之儒可师也”。在利济报馆期间,周焕枢深得陈虬赏识,陈虬的很多主张与周焕枢惊人相似,陈虬集中多篇名作都是周焕枢代笔,如《箴时》、《祷医圣文》、《论尊孔教以一学术》等。由于陈虬的关系,周焕枢结识了温处道员宗源瀚,深受宗的赏识,周为此“献海防六策,胪温弊八条,上团练三篇,陈土塘五议”,对各种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被宗采纳。从现在留下的文字记录看,周焕枢与陈黻宸感情最深。陈黻宸一生著作极丰,但是《陈黻宸集》为他人文集作序却只有《欠泉庵文集序》一篇,该序悲郁激愤、情感毕现,百年之后读之犹感人肺腑。特别是周焕枢去世时,陈黻宸撰的挽联“公今已矣!大丈夫不得志于时,乃饥饿厄穷而死;我何望哉!真知己无一言告诀,是生平缺憾之尤”、“著书乃数万言,落笔纵横,盖代文章名山贵;与君处两三载,许我肝胆,照人颜色古道存”,足见其心中感情,甚至于陈黻宸在陈虬挽联要提及周焕枢,“周丽辰为古文家言,以自拔于俗者也”,是陈黻宸悼宋恕的《哀词》中对好友周焕枢的评语。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积极参加维新活动的陈虬避难上海,利济报只出一年就停刊了,亏损巨大,周焕枢施展才华的平台塌了。1899年,年仅44岁的周焕枢在穷困潦倒中去世。1912年,周焕枢的儿子周元善担任温州军政府水军统领,将收集到的周焕枢的文章汇集成册,请陈黻宸、池志澄各写一篇序,请冒广生题写书名,刊印存世。

摄影:孙斌
        后:溯我家村前的察溪水而上,在上下察溪两村之,有一泓碧水,名江渡水,水以南的江渡村命名。近百年,江渡元善,乃我知名之人。他本人于1904入北洋系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入清末新中任,辛亥革命爆,他跟随其美的攻打南京,率敢死突破南京防,在攻克南京之役中立下不朽功。温州政府成立,他担任水师统领。曾任平阳县长。他弟弟、两个儿子三人毕业于黄埔校,三个女儿分参加国民党、共党的抗日宣传队伍。从小听到的故事很多,印象中他无非就是个人家庭的一个著名人物。
年初,在温州图书馆读林太冲先生的《望山堂文集》,集中有序枢所作。我不知道周氏何人,但是一直在留意个人名。不久,在温搜索泰籍作者藏发现一本《欠泉庵文集》,作者周枢。看之后才发现他就是周元善的父!在清的温州,他是一个相当有名气的文人,而作为邻村的后竟然一无所知,深为惭愧!于是,数月以来一直想写一点于周枢的文字。
       《欠泉庵文集》中有一篇残文,名《江渡三》,文中周他家房屋的址作了一点记载是道光年,青田名士端木国瑚到泰,和他的一帮朋友游山水,某个上住在江渡,发现江渡吴兆治(明末福州府学训导)旧居址是个水不的地方,“五十年后当复闻读书声”,周枢的父亲为下此地建造自家住宅,果然不到五十年周枢就以文章知名于温州
文:红楼隔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