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3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山多谷、多风多雨、多溪多涧的泰顺堪称—— 浙南桥梁博物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10 22:16: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泰顺是一个多桥的地方,素有“浙南桥梁博物馆”的美称。据新编的《泰顺县志》载,截止1987年,全县就有桥梁958座,其中明、清两代建的古木桥尚存16座(含石拱木屋桥1座),跨度大多在20米以上。

       泰顺为什么多桥?究其原因是多种的,但其中与该地区地形地势及民居聚落形式不无关系。泰顺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纯山区,地形地势极其复杂。其传统民居的聚落形式也较为单一,基本上都是一处一宅,宅与宅之间相距甚远。即使同宗之宅,聚于一个山坳、一块平地,但也绝无房舍相通,大多处在相望而不能相连的状况。在这种较为孤立的聚落形态下,尤其是异族之间的交往,在那封闭的自给半自给社会中显得更加的稀少。如何在这样一个多山多谷、多风多雨、多溪多涧的自然环境中,解决乡民们不住一起,一出门就遇到的交通问题,不仅是解决乡民们互通有无的物品交换问题,也是相互间增进友谊,互通信息的需要。为此,这里的先民便逢山筑路,逢溪(涧)修桥,无形中形成了“山上砍树,山下造桥”的传统,实现了“廊桥遗梦”。
       在泰顺众多的廊桥中,按其承重的结构分为:石拱桥、石梁桥、屋式木拱桥、屋式木平桥、木石混合结构桥。其中的木拱桥,结构尤为特殊,当地人称之为“蜈蚣桥”。对此,同济大学路秉杰教授称之为“蜈蚣结构”,并大加赞赏“蜈蚣”这个名称用得好,生动、形象、又准确科学,认为反映了该结构的基本特征,比“虹桥”一词更加妥当。在众多的“蜈蚣桥”中,泗溪镇的姊妹双桥当属其中的翘楚。



        泗溪姊妹双桥即溪东桥和北涧桥,因二桥的结构形式与造型基本相同,相距也不远,故当地人称之为“姊妹桥”。又因二桥分别横跨东溪上游和下游,因此,溪东桥又称上桥,北涧桥为下桥。这类桥的基本结构形式可以追溯到宋朝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其结构的基本组合单元是6根杠件,纵向4根,横向2根,平面上呈井字结构。由于桥是受压的,利用受压产生的摩擦力,构件之间就会越压越紧。这种虹桥结构,本来以为失传,后来在浙南、福建等地又陆续有所发现,在泰顺则竟有6座同类型的桥,难怪路秉杰教授撰文称之为“中国一绝”。
       泗溪姊妹桥虽源于“虹桥”,但在实际建造中已经过改进变为“廊桥”这种形式,桥上建廊非但不是负担,反而增加了稳定性;同时这一形式也使桥更优美,更可以成为人们休息、交流、交易的场所,从形式到内涵,都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与实用价值。中国科技史话丛书《桥梁史话》刊载图文,称东溪桥为全国桥梁典型之一;天津大学杨道明教授则称“姊妹桥”为国宝,并题“古建文物”、“民族精神”二匾。现在“姊妹桥”都属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在泰顺众多桥中另有一独特的桥——碇步很值得一提。碇步多建于溪流浅水处,溪流干涸时石齿露在水面可供人渡溪;水涨时,人只得舍碇步依靠木船或竹筏渡溪。因此,名为碇步实为石砌堤梁桥。《桥梁史话》称碇步为原始桥的雏形。目前,全县计有245条,短者10多齿,长的200多齿,其中最长的是仕水碇步长223齿、长133米。现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顺不愧为“浙南桥梁博物馆”,不论从桥的数量,还是桥的坚固耐用上;不论从桥的结构,还是桥与建筑的结合,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结合,都属于具有较高的传统文化瑰宝,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
中国廊桥网 //温州市廊桥文化学会
爱廊桥公众微信号:ilangqiao
地址:温州黎明西路20号万洋大楼201
电话:0577-21215678
编辑邮箱:zxb@langqiao.net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