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网首页 | 精彩选读| 游记攻略 | 消息参考 | 廊桥寻梦 | 乡土中国 | 世界遗产 | 摄影图库 | 廊桥论坛 | 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 |

专题栏目
个人文集
翁卿仑涛岩草中英
燕海林邱小谊陈豹文
朱九澄薛爱美夏兆平
翁晓彬夏良贤徐克文
吴玄杨立成龚崎现
苏康宝高启新张黎华
陈圣格薛一泉
热门文章
固顶文章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履约报告
固顶文章泰顺:以廊桥修复精神 助推新发展
固顶文章国宝重生!温州泰顺受损古廊桥之
固顶文章季海波入围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
固顶文章2017温州十件文化大事评选,快来
固顶文章福建寿宁获评“中国木拱廊桥文化
固顶文章看,被冲毁的国宝廊桥是这样一步
固顶文章泰顺三座国保廊桥修复工程顺利通
固顶文章【廊桥人物】季海波:非遗保护要
固顶文章烟雨廊桥,点滴皆做相思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廊桥网 >> 精彩选读 >> 乡土中国 >> 乡土泰顺 >> 泰顺古民居 >> 正文
泰顺土楼
作者:大笨钟/… 文章来源:温州都市报 点击数:4760 更新时间:2005/8/10 20:47:31【字体:
 
土楼,主要是分布于福建省西南部闽南人和客家人地区的一种独特建筑,其中又以龙岩永定和漳州南靖两地土楼最为出名。据考证,土楼起源于唐代,最初由入闽平叛的闽南先民率先发明和使用,以防御攻击为主要目的。土楼的样式多种多样,圆形和方形是当前最为普遍的两种。世界闻名的永定客家土楼就是以圆形为主。不过,在我市泰顺县罗阳镇城东五公里处的上交垟村,我们却惊奇地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曾氏土楼。上交垟曾氏土楼建于清嘉庆年间,是典型的方形土楼。上交垟曾氏古民居群由土楼、曾氏宗祠、下新厝、凹店、下书斋、篛心、外厝等建筑组成。2005年4月,上交垟曾氏土楼被列为浙江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土楼

  泰顺县罗阳镇城东五公里处的上交垟村,这是一片神秘而又充满历史韵味的土地。

  上交垟曾氏土楼,当地人也称为“四面厅”和“仓楼”。这种建筑有别于合院式建筑,土楼四面夯高墙,再在墙内建造屋室,四面的建筑便围成了中央的天井。上交垟土楼占地面积约625平方米,围墙下层用块石砌成,上部用泥土夯墙,厚约43厘米。围墙内部用柱子与梁木形成二层建筑框架。四个屋角均有楼梯上楼,二楼四面回廊相通。

  曾氏土楼围墙高大,大门厚实,大门前还有防护的大刀,不过现只存留刀架了。听村里的老人讲,原来门前有两把悬挂的大刀不停地摆动,门外之人根本无法擅自入内,不然,将被大刀砍死。土楼的屋角兼设有“炮眼”,如果有人来袭,可在此架炮(铳)射击。土楼的左右方和后方挖有护城河,既有隔离作用,“护城河”的水又可为防火所备用。村里人说,在古代,一旦有山贼土匪侵袭,村里人便集体到土楼内防御,土楼里有粮食和水井,人们可以长期居住在里面,既安全又不怕断粮断水。在防御之外,在“和平”时期,土楼另一个重要的常用功能就是贮藏粮食。

  土楼是曾氏村落中的一个重要建筑,宗祠则是整个上交垟的核心建筑,一些配套和延伸建筑就拱卫在宗祠的周围。随着曾氏族人的不断繁衍和发展,将近两百年间,周围的建筑越来越多。在岁月的不断流逝中,水城厝等很多极具代表性和价值的建筑相继坍塌或毁坏,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水泥钢筋的现代文明产物。其中,曾氏宗祠却因为族人的保护“幸免于”在久远的历史中“老去”。

  背景

  上交垟村的土楼由泉州府同安县(今厦门市同安区)迁居于此的曾氏族人建造。清嘉庆年间,清王朝已经从“康雍乾盛世”的巅峰走向了没落,曾经不可一世的“天朝上国”处在内忧外患中,全国上下民不聊生。1794年(乾隆59年)同安县籍渔工蔡牵不堪清王朝的暴政,聚众起义,义军纵横闽、台、浙、粤千里海疆,蔡牵也被拥为“镇海王”。蔡牵的起义历时十余载,直到嘉庆十五年(1810年)才被镇压。但是,此后闽南沿海地区的抵抗从未间断,社会环境也处在动荡不安中,“争夺相杀,盗贼滋炽”。

  此时,世居同安从顺里(今厦门市同安区西坑乡)后宅上坑乡新桥头的曾肇作苦于生存环境的动荡和恶劣,就产生了迁居他乡的想法。正当曾肇作为迁居举棋不定,同时也为寻找合适迁居之所而百般苦恼之时。一名温州平阳(今平阳县和苍南县)归来的老乡造访曾肇作。这位老乡在得知了曾肇作的想法后,就向他推荐了温州:“温州实乃乐土也!吾邑有许多人皆移居其地。”有了同乡的支持和提供的信息,曾肇作坚定了自己迁居他乡的想法。之后,曾肇作之子曾奎象带着家人的期望携伴来到平阳。不过,当时平阳(今苍南县)沿海地区正逢居民被海盗劫掠。曾奎象并没有找到心中理想的“桃源之地”,“心怪客言不实也,怅然南归。”

  嘉庆十四年(1809),同安一带的社会状况愈加糟糕。曾肇作急切想要搬离同安,他派遣曾奎象二上温州寻找合适的搬迁之所。曾奎象往温途中,在桥墩门(今苍南桥墩)一客邸遇到一同住客店的人。该人得知曾奎象来温目的后,告诉曾奎象:“泰顺乐土与桃源之地相比,只多一赋税耳!”曾奎象闻知大喜,欣然前往考察。果然,曾奎象跋涉几天入山后便看上上交垟这一桃源胜地。嘉庆二十年(1815),也就是曾奎象考察上交垟后的第七年,曾肇作携眷举家迁徙到泰顺上交垟,当年曾肇作已六十三岁,一家共十五口人聚族而居。

  在曾肇作迁居上交垟的第五年,即嘉庆二十四年(1819),其同安三胞弟曾肇力,也由同安新桥头携家迁徙到泰顺大丘坪(今泰顺三魁)。

  防御

  曾奎象在他所作的《交垟移居记》中有对上交垟的一段描写:“出东门五里许,得一境焉,址广可容数百楹。前有朝,后有乐,四山环绕,水口交牙,左右有泉,其清如镜,足供千人饮。周围山田约数千亩……”。曾奎象“卜之吉”,他认为这里是安居乐业难得的佳地,“遂购之,庀材而宅焉。”虽然,曾氏一族对上交垟非常满意。但是,对于泰顺,曾肇作一家无疑是外来者。抵御当地土匪的侵袭,维持家族的安定和团结,成为初到上交垟的曾氏一族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需求。建造土楼,也就成了当时曾氏保护自己的重要举措。

  当然,作为历史留给后人的一个见证,除了曾氏本身的切身需要,曾氏土楼的建设同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背景。首先,从元末明初开始,闽南沿海倭寇、海盗为患,闽南许多村庄就有仿卫城模式,聚族建土楼御卫的传统。明末清初,郑成功率军与清兵在闽南一带拉锯战,闽南地区的土楼、石楼建设更加兴盛。其次,从乾隆后期开始,全国上下各种起义不断。嘉庆皇帝为了割断起义军与人民的联系,实行寨堡团练的坚壁清野政策,从政策上推动了闽南人建造土楼的风气。作为闽南人,曾氏一族到达泰顺之后建造土楼不仅在情理之中,而且顺理成章。

  中国人历来重视家族的传承,这点在闽南人中尤其突出。“宗庙不设,则宗法不立;宗法不立,则族属无统。”曾肇作迁入上交垟后,“兴居建正室为宗庙正寝,四时享祀,后遂为祠庙之宇”。曾氏族人开始在家庙周边扩建住宅,为了防范强盗侵袭,又在初具规模的村落周围建筑夯土水城厝和夯土围墙,将村落严严围起来。水城厝和围墙设有大门,大门一关,里外便隔绝开来,充分体现了曾氏的集体防御思想。水城厝之名,概因城厝内侧有水塘。开挖水塘“一以子孙居住,一以护祠风水”。水城厝原有建筑三十多间,家庙的左右两边原本有民居建筑,是曾氏的祖屋。家庙左边的居室已倒塌,左方民居建筑还完好存留,这几座民居建筑较矮小,内部空间也比村内其他民居要小。

  土楼里最后的人家

  曾氏迁至上交垟之后,支派繁衍,世代荣昌。传至第八世,烟火已达六十余家。现在,整个上交垟村90%左右的人口姓曾。曾肇作一支已经传承十代,人口数达700多人。在将近两百年时间里,曾氏族人只有三户在新中国成立后短暂搬出后又搬回,其他人都一直在祖先的土地上平静地生活,守护着土楼和宗祠。

  族长曾人懋在公路旁开了一个小店。在家里,他拿出了细心保管的家谱,自豪地讲述家族的历史和土楼的故事。“男耕女织,户裕家饶。有礼让风,无苦窳习。 诵之声不断,文学之秀朋兴。可称全邑之模范村焉。”在这种长期安居乐业的环境下,曾氏一族人才辈出,至清季科举停止,全族功名计有举人一名、恩贡一名、文庠生三名、武庠生六名、监生二十四名。“其光祖宗,可谓荣耀于当时矣”。

  虽然曾氏族人一直顽强地维护着家族的团结和传统,但是在周围大环境的影响和渗透下,土楼人家的独有文化正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当前,上交垟曾氏族人的风俗习惯已经跟周围的罗阳本地人“毫无二异”,作为本家族语言的“闽南话”已经基本上消亡。虽然罗阳话本身的范围仅限于泰顺罗阳镇周围,但是相比之更加“弱小”闽南话,它们已经很强大。据了解,这里除了50岁以上的老人还会说部分闽南话之外,其他人已经只会说罗阳话。长期从事文博方面工作的曾文利表示,30岁以上的少部分人还可以听懂部分闽南话,30岁以下的人就完全无法听懂闽南话了。这应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我们在惋惜的同时不得不尊重历史的发展规律。

  土楼见证了曾氏家族的历史和沧桑。土楼也渐渐完成了它曾经的历史责任。现在,整个上交垟土楼中仅剩曾小仁一家三口居住。土楼在五六十年代曾被用作鹤巢乡政府的办公地点。后来,随着鹤巢乡并入罗阳镇,土楼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只是作为曾家族人对祖先的一种怀念而存在。1995年,由于搬迁和建房的原因,曾小仁一家搬入土楼居住。不过,他们作为土楼最后人家的时间也不会很长了。新房建好之后,曾小仁一家也会搬出土楼,彻底还土楼一个宁静和空旷。

  除了土楼,曾氏族人基本上已经搬离水城厝、药店等老建筑,现在只有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在里面居住。曾文利告诉我们,只要文保资金一到位,他们会立刻着手对土楼以及上交垟曾氏古村落的保护。对于曾氏族人来说,土楼承载的是一种眷念和情结。他们也会想办法努力把这份感情传承给子孙后代。

                土楼
                刀架
                楼内
                水城厝
                居民
文章录入:还傻    责任编辑:还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2000~2005 Langqi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廊桥网LANGQIAO.NET 版权所有!

    本站实名/通用网址:廊桥;手机支持: ;:QQ热线: .E-MAIL(MSN):

    中国廊桥保护与宣传公益网站 浙ICP备05018309号

    温馨提示:按Shift键同时点击页面上链接,即可在新窗口中打开链接内容;强烈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显示器1024*768分辨率为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