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泗溪众多宫庙中,要数溪东桥旁边的临水殿香火最为兴旺。宫殿的占地面积非常大,建筑共三进,一进为门楼,二三两进为大殿。上个世纪临水殿被当地中学用为学生食堂后,乡民又在白粉墙和下桥等地另建临水殿。 临水殿内供奉的是临水夫人陈十四,原名陈靖姑或陈进姑,设称临水夫人、顺懿夫人、大奶夫人。相传陈靖姑生于唐代大历元年(766年)的正月十五,福建古田县临水乡人,父亲陈昌做过户部待中,母亲葛氏,她还有一个隐居山中学道的哥哥叫陈守元。她小时即有灵性,十七岁给哥哥送饭,半路上遇见一位挨饿的老太太倒在山路边,不禁动了侧隐之心,把饭给她吃了。不想这位老太太是位有道行的仙人,教给善良的靖姑“篆符之术驱逐五丁”。后来家乡一带有白蛇为害,闽惠宗王廷钧听说陈靖姑有本事,下诏让靖姑除害。陈靖姑带剑入洞,杀死三条蛇妖,为民除害。事闻于朝野,惠帝封其为“顺懿夫人”。 因陈夫人“灵应”显著,故深受民间特别是妇女们的崇拜。在南方许多地区,在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顺天圣母陈靖姑诞辰日,届时民间要举行盛大的祭记活动。预先要挑选多幅长寿的老太太数人,为庙中的神像沐浴更衣,然后位官员行礼,土女焚香膜拜,络绎不绝。到了夜晚,还要抬着圣母神像巡行街市,张灯结彩,鼓吹喧阗。还有儿童数百人,皆执花灯跨马列队前,观者塞路。 平日,求子的善男信女也常常到顺懿夫人庙焚香虔祷。如果妇女怀孕,生产前必供夫人像于室中,到“洗儿日”再礼拜叩谢一番。到小儿满月、周岁时,还要供奉陈夫人神像,供牵祭品香烛。有些人家还要请来沿街说唱的艺人,到家说唱陈夫人功德,叫做“唱夫人”。 陈靖姑助产的事迹虽说不少,但其中传说居多。看来,这位顺天至母助产神大约是位稳婆(接生婆)或女巫之类的人物,为乡里持别是产妇们做过一些好事,遂被人们增饰附会出许多助产神异功能.成为受祀千年、思泽百世的产妇救星。 陈靖姑本是民间一女子,但佛道二教都对其产生兴趣。据《道藏》的记载,临水夫人自幼就是一名道士,未嫁而死,升天后成为神灵。这种说法与福建民间临水夫人的传说完全不同,但它适应了道教的需要。同为,道教的女仙大多是处女神。经过这一番的改造,临水夫人完全符合道教的标准,于是.她也被纳入道教众神中去了。从女巫到道教女仙,是一个飞跃性的变化,也许,对闽江流域的百姓来说,这一变化没有实质意义,不管人们怎样评价临水大人,他们都是临水夫人的虔诚信徒。但是,道教毕竟是一大宗教,临水夫人被纳入道教众神系列。还是抬高了临水夫人的声望。此外,佛教徒对临水大人也饶有兴趣,福州民间传说临水夫人实为观音菩萨的化身之一。 陈靖姑的部下以女神为主,据说,清代的临水夫人庙中有36女性神灵陪侍,民间俗称36宫婆。这36宫婆原为闽江流域各地的女神,随着陈靖姑传说的发展,她们被纳入临水夫人的部下,成为分掌各项事务的专职女神。除了女神之外,陈靖姑手下也有两个儿辈的男性神灵,一为金舍人痘哥,一为银舍人。可见,陈靖姑神话系列比妈祖神话系列更富有女性特点。在中国其他地区,至今尚未发现同类的女神系列。 除了救产之外,妇女遇到各种灾难,都可向临水夫人祈求保佑。 据《泰顺木偶戏》一书记载,《陈十四娘娘传》是泰顺木偶戏中60余部传统戏之一。其故事出于唐末。此故事主要流传于浙南、闽东等地区,曾是家喻户晓,老一辈人人皆知。因主人翁陈十四在闾山学了法,后专治人间妖魔,为民众保平安,故许多地方还修起娘娘宫,供人们祀拜,以保一方太平。《娘娘传》以陈十四反对观音佛,为民除害为题材,全传分13本,要演7天。泰顺木偶戏中的《娘娘传》有南北两派之区别,即南派称“南传”,北派称“北传”,大致以大安洪岭头白岩栋为界。白岩栋以北称《北传》以白蛇为主;白岩栋以南称《南传》,以南蛇为主。 木偶戏在泰顺已有6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较为盛行,至清末期,全县约有120多家戏班,泰顺也因此被誉为“木偶之乡”。泰顺县木偶戏在闽东、浙南一带乡村享有很高的声誉。其从业人员之多,演技水平之高,均属全省之首。(夏碎香《泰顺提线木偶以及明代遗物》) 泗溪很多识字的老人大都读过有关陈十四的故事书,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陈十四奇传》。故事梗概是说,主人公陈十四,原是观音手指上的三滴血,后化为红雨降世为民女。美丽热情,豪爽刚强。因遇雌雄二蛇现化作怪,残害黎民,她激于义愤,乃上庐山学法,并广交天下英豪,立志为民除害。经过层出不穷,千姿百态的惊险搏斗,终于除灭了罪恶累累的南蛇。但由于违反玉皇旨意,触犯“天条”,最后陈十四不得不含冤离开人间。 《陈十四奇传》自一九八二年八月初版至一九八三年七月重版,先后两次共印了五十七万册,很快都销售一空。一九八四年出版社又印了十万四千册,以满足读者的需求。由此可见,陈十四的故事受欢迎程度之高。
进入评论:http://www.langqiao.net/BOBBS/dispbbs.asp?boardid=17&id=3640&star=#255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