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温州日报开展了关于构筑温州城市特色问题的大讨论,诸如“城市的色调”、“旧城与新城的关系”、“城市的绿化”等颇具见地的观点见诸报章。这对我市城市建设将起到有益的参考作用。 我最近到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访问,看到那里许多城市的商业区都有“遮雨廊道”,它们或是伸展于步行商业街两旁,或是位于狭窄街道的顶部。这些廊道设计样式别致,采光充足。不论是艳阳高照还是大雨倾盆,人行其中都不会受到丝毫影响,且地面上也因此显得干净整洁,使人感受到一种人与建筑的和谐关系。 我国福建省厦门、台湾省台北、高雄等城市,在重要的大街两旁也都设有这种“遮雨廊道”,甚至在上海金陵东路、旧时杭州湖滨路也有它的踪迹。日本和我国东部地区及台湾、福建均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多台风侵袭,“遮雨廊道”的建筑样式正是先人们考虑地域和气候因素而产生。 温州春有梅雨,夏多雷暴和台风,秋冬季节晴雨变化无常。但是在市区和各县主要城镇街道,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大一统的“火柴盒”结构到新世纪流派纷呈的现代建筑,却几乎看不到这种“遮雨廊道”。盛夏时节,商家们为了遮挡烈日的酷晒,在街道两旁临时搭起花样繁多的自制遮阳篷,“万国旗”遮天蔽日,既影响商店面貌,地上四处系扎的绳索又时常勾倒路人。如果来一阵狂风暴雨,商家们收拾的收拾,关门的关门,待雨过天晴再重整旗鼓,一派狼藉景象。近年来,装置一些较为规范的遮雨篷,但还是不够美观,也抵挡不住强台风的袭击。因此在多雨时节,人行道上、商店门口到处是雨具水滴带来的脏乱痕迹。 其实在古代温州建筑中,考虑到气候和环境因素的例子比比皆是:永嘉楠溪江的古屋、岩头的丽水街,泰顺县仕阳的胡氏大院等都有人性化的遮雨廊道(骑楼)设计,而近年来声誉鹊起的“泰顺廊桥”,实际上也就是跨溪越涧的一条条“遮雨廊道”,因此古时廊桥也就自然而然地兼具交流、贸易的功能,成为当时的商业中心了。 我在去年苍南县的政协全会上曾经提案建议,有关部门在今后的城市规划中考虑增加街道两旁“遮雨廊道”的设计,以适应该县“浙闽商贸重心”的特色,力创独特的建筑风气之先,也是繁荣浙闽边界商贸经济的因素之一。有关部门在提案答复中说:街旁廊道形式作为商业建筑的一种特征,将采纳意见,在今后的商业建筑群中予以倡导实施。然而建筑规划师们的看法则是:在寸土寸金的温州地区,“遮雨廊道”难成气候,政府投入不大可能,公共建筑部分分摊到商家负担又实在无人愿意。这个建议真正实施起来谈何容易! 但我以为,建筑特色总应与地方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如果现代温州建筑增加“遮雨廊道”的设计,完全可以通过外观、线条的变化,让它丰富多彩地体现个性,又和城市总体风格相融,电线、通信线路和广告牌的设置也因此有了一个“遮丑”的地方,有利于打破单调的建筑格局。“遮雨廊道”若形成一种规模和特色,人们在出行和生活上的便利必然会带来营业时间的延长和交易机会的增加,这种长远的“得”必大于一时一地的“失”。温州城市建筑特色应该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地域实际,学习和借鉴古今中外的建筑精华来进行勾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