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头底古村落
|
|
作者:薛一泉 文章来源:廊桥网 点击数:20640 更新时间:2003/3/4 15:50:52【字体:小 大】 |
|
一、古村落起源
塔头底古村落位于雅阳镇东向1公里处。塔头底季氏始祖茂龄祖居青田梅岐。茂龄于明成化四年(1468)中举人,成化十九年登进士(1483),擢高邮府尹。四年之后入翰林,但“未几视朝杰臣多出”,加之其他原因,遂告归返乡。茂龄于明正德戊寅年(1518)迁至泰邑牙洋八都大坪后弯。清康熙己未年(1679),其后裔德重、德立二人游经塔头底,“观其山川秀丽,竹苞松茂”,是居住的佳地,遂决定移居此地。据《季氏家谱》记载,季氏后裔之所以迁居塔头底,不仅中意景物的秀丽;更重要的是,自从先祖茂龄迁入大坪后弯数代后,“支裔繁盛,土宅希微”,而塔头底一地则山环水秀,地盘宽阔,土厚泉甘,有利于子孙后代在此休养生息。季氏迁入塔头后,开始广创宅第,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村落。综上所述,该古村落起源于清康熙年间。
二、清早期民居
季在在塔头底建造的第一座住宅,后称下厝。此座民居为合院式建筑,门楼并不正对正房,而是设在庭院的左前方,为“歪门正厅”的做法。进入门楼后,有一条用块石铺设的甬路通往正房。下厝正房坐东朝西,面阔九开间(原有十一开间)。明间两旁的梁架为抬梁架与插梁架混合形式,屋顶则采用悬山顶。厢房面阔四开间。民居斗拱多为一斗两升,即在大斗上安正心瓜拱一道,拱两端各安槽升子一个。整组斗拱朴实无华,没有任何雕饰。一楼格扇的花心部分均有里外两层,里面为木板,外层则用棂条拼装成格子。在二楼则用较为简单的直棂窗,也是里外两层。这种设计,即可采光、通风,同时又可隔护。民居二楼设有神龛,共三间,神龛内供奉关公、观世音等神像。 下厝与别地同时期建造的民居相比,最与众不同的就是在一楼正厅的两棵金柱间设门。据季氏后人季庆眉介绍说,德重、德立等迁徒到塔头时,周围都是山林,时常有野兽出没,危及人畜安全,所以建房时不仅在民居四周砌了石墙,还在厅堂前设门。重重设防,以确保安全。 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下厝具有浓厚的明代民居的建筑风格。第一是民居屋架相对较矮小。第二使用木质柱础。柱础横纹置放,目的是防止吸水。但毕竟是木质材料,好吸水,防不胜防,时间一长,木础就会开始腐烂。人们便将木础换出,改用了石磉。在下厝,便有许多檐柱的柱础改用了石磉。第三是小木雕刻简单朴素,特别是柱头斗拱部分,下厝的斗拱并无丝毫雕镌,显得那么的简朴、平淡。
三、清中期民居
塔头底季氏第八世国和一代家底殷实,人丁兴旺。为了安排子孙们的居住,国和在清乾隆年间建了一座房子后,又在嘉庆年间建造了现俗名称为“中央厝”和“旧厝”两二座住宅。还有一座在村内同样具有代表性的“尾厝”系国和第五子正瑶在嘉庆年间建造。这些清中期的民居有序的建在后山山脚前,坐东朝西,面田背山。民居兼为二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较大,一般在800—1200平方米。民居正房大部分为七开间或九开间;左右厢房大多为四开间,也有六开间的。 民居宽敞的空间,被乡民们充分的利用起来,庭院中、檐廊下以及后院,堆放杂物、农产品、农具以及圈养家畜。乡土建筑大不同于豪门富宅,它们最讲究实用,不求奢华,体现了主人的朴素和实在。塔头底的民居也与泰顺其他地方民居一样,堂屋前檐不做任何装修,直接与天井相接相融,这也是温州地区民居的一个特殊做法。与天井相接的空间,乡民们称为檐廊,这个做法不仅出现在正房,也广泛的应用在厢房。檐廊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一个休息、玩耍以及家庭劳动的场所。檐廊外的庭院也是一个公共活动场所,村民们祭拜天地也在此举行。为了祈保丰收、平安,村民们就在庭院摆放一张八仙桌,上设供品(一般为清供,即蔬菜一类的供品),再点上香火,进行祭拜。除了在庭院祭拜天地祀保平安之外,村子北边也供有祀保平安、丰收的土地公,每月的初一、十五都是祭拜的日子,香火最旺的当数正月初一。其实,村民们祀保的内容非常丰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乡民们的心理追求和寄托都反映在了其中。
四、公共建筑
(一)祠堂 季氏宗祠也称“云峰祠”,系清乾隆十二年(1747)塔头底季氏第八世孙国麟会合各族族人肇建。季氏宗祠并不建在塔头底村,康熙年间季氏从大坪后弯迁入塔头底,之后,又有族人往外迁,如今雅阳大厝底等地的季氏,兼系塔头底季氏后裔。支派的往外发展,一宗之祠的选址当然也就要兼顾其他支派的意见。季氏宗祠最终建在一个叫官口垅的地方,以便季氏合族祭祀。云峰祠规模宏大,比一般的宗祠建筑多出一进,共四进。《季氏家谱》载有云峰祠“八景诗”,如“云峰夕照”、“松山春晓”等。
云峰祠一进为门楼,坐南朝北。门楼楹联云:“望隆鲁国家声远,祥发延陵世泽长”。门楼屋檐为重檐形式,歇山顶,中间屋顶正脊两边的脊饰为“鲤鱼吐草”,口含水草的鲤鱼非常生动,栩栩如生,极大的丰富了屋顶空间,为整个屋檐增添不少美感。除此之外,脊饰简单些的则弯曲起翘,复杂点的就做成卷草。门楼正背面均有匾额,正面为“溯本寻源”,背面为“光前裕后”。 二进面阔七开间,进深二间,悬山顶,两边带有披檐。梁架为抬梁架与穿斗架混合结构,梁木做成“月梁”形式,显得饱满而灵动。 三进的地面比二进高出约82厘米左右。面阔七间,进深四间,梁架结构与二进一致。三进当中几间用大梁木横架,跨三开间。在三进中,发现了非常古老的挑斡铺作技术,这种技术在宋《营造法式》中有记录。挑斡技术在我县其他地方的乡土建筑中也有较少的发现,一般是出现在宗祠建筑中。三进与四进之间的庑堂面阔三间,进深四间。 最后一进即第四进为寝堂。寝堂面阔七间,进深四间,梁架为抬梁架与穿斗架混合结构。寝堂是整个建筑等级最高的部分,所以所处的地面最高,它比三进又高出约60厘米左右;梁架用材非常粗大,这是前几进无法比拟的;小木雕刻也比前几进要丰富和精致,主要是出现在斗拱、插拱、月梁、雀替等构件上。 宗祠二进的前方,即庭院的外围建有一堵类似照壁的砖石墙,墙边开有门。门外原建有束龛,每年的“七月半”,季氏族人都要到宗祠里祭祀先祖,所以云峰祠的庭院外围就专门建了一个束龛,供烧束纸用。 (二)书斋 季氏非常注重文教,认为只有设书院,才能明人伦,明人伦才能兴孝弟,兴孝弟才能讲礼学。茂龄迁基大坪后弯时所建的书斋名为“上达书斋”,不过大坪后弯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塔头底育贤斋系季氏族人在雍正癸丑年(1733)建造,只可惜现在也只留下一个遗址,家谱中对书斋的记载是“五榴、八间”。其外,我们还可在家谱的记载中读到季氏建成育贤斋后,合族欢悦的心情写照,“诸生得地快哉,忻忻然!而老少称怀……”。据季氏后人回忆,书斋为二层建筑,二楼供奉有文昌帝。据说,文昌帝“主文昌宫事”、“主文运”,季氏在育贤斋二楼供奉文昌帝进行祭祀,也是希望文昌帝能保佑族人功名蝉联。 (三)牌坊 季春芳(字毓兰,二十七岁卒)之妻吴氏守寡六十多年,终年95岁,钦旌节孝,于清咸丰乙卯年(1855)奉旨建坊。节孝坊已被拆除,构件散置在村内。
(四)碓米房 塔头底村原有6座人力碓米房和2座设在村子附近的水力碓米点,现存村子南边的一座人力碓米房。
(五)仓楼 季氏入迁塔头底后,开始广置恒产。在季氏族人的恒产中主要是大量的田产,至第八世国麟等人,一年共能收租一万多担。为了贮藏粮食,季氏便专门建造仓楼进行置放。仓楼为合院式二层建筑,面阔五开间,外围建有围墙。据季氏后人讲,仓楼的坐向与风水讲究相悖,正好是处在“黄泉水”上。所以,后招致白蚁,木构架被大量地啃蚀,仓楼已在解放前坍塌。
| |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文章: 上交阳古村落
下一篇文章: 仙居古村落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