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即是桥上建有木构长廊或屋、亭的建筑。上世纪30年代,著名古建筑史学家刘敦桢首次提出“廊桥”的概念,但并未引起关注。到了90年代,随着美国小说《廊桥遗梦》的畅销,“廊桥”一词也被“激活”,变得广为人知。书中提到的廊桥位于美国麦迪逊乡间,是座功能单一、实用的桥梁。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教授赵辰曾经拜访过这座桥。“故事是个浪漫的故事,可惜那座桥并不浪漫。比较而言,中国的廊桥却很浪漫”,赵辰教授评价道。
与一般的桥不同,中国的廊桥除用于交通外,还具有标志、社交、娱乐、祈福等功能。廊桥内大都设有供人休憩的椅凳,是村民聚会、游乐或迎来送往的公共场所。有的村庄将廊桥建于水口或水尾,象征锁住财福,驱除邪气。廊桥不但浸染了浓厚的世俗生活气息,还反映出乡村的精神信仰世界。闽浙一带的廊桥上大都设有神龛,供奉观音菩萨、临水夫人、关帝爷、文昌帝、财神爷等神灵,寄托着村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丰富的社会生活现象交织成独特的“桥文化”,这正是中国廊桥浪漫的地方。
廊桥中的“珍稀品种”——木拱廊桥被专家们公认为中国古代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种,不但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木拱廊桥的绝妙之处不在“廊”而在“桥拱”。这种“桥拱”结构不用钉铆,全由大小均匀的巨大圆木纵横交织,穿插搭配,互相承托,逐节伸展,形成完整的木架式主拱骨架。由于力学结构的合理与完美,尽管“虚架无柱”,这种木拱桥却有很好的受压性能,而在桥上加盖廊屋,则使整座桥的结构更趋稳固。对于中国古代民间工匠的智慧,赵辰教授赞叹不已:“木材是一种线性材料,适用于平面结构,用木材来做‘桥拱’是非常奇怪,非常特殊的,而且又做得这么巧妙!古人真是很高明!”。
我国现存木拱廊桥100余座,主要分布于闽东和浙南山区,大都为清中后期修建或重建,始建年代最早可追溯至宋代。由于是“民间产物”,其踪影未见录于典籍文献。它发缘于何处?至今仍不甚了然。上世纪80年代,当木拱廊桥进入桥梁研究的视野,由于结构的相似性,人们很自然地将它与北宋张择瑞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所绘的汴水虹桥联系在一起。人们一度以为虹桥的形制及建构技术随北宋灭亡而失传,而木拱廊桥的发现,使许多研究者认为虹桥修建技术并未失传,而是被南渡的工匠带到了东南。木拱廊桥即是演进了的虹桥式木拱桥。也有研究者提出异议,认为木拱廊桥是当地由简到繁发展起来的,这种技术有可能在宋后期从闽浙传入北方。
不久前,第二届“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寿宁县举办,拥有木拱廊桥的寿宁、泰顺、景宁、庆元、屏南、周宁、古田、福安、柘荣、福鼎、霞浦等11个县共同签署了旨在推动木拱廊桥申遗的《寿宁宣言》。这将进一步推动木拱廊桥的研究、保护和利用。
进入论坛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