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网首页 | 精彩选读| 游记攻略 | 消息参考 | 廊桥寻梦 | 乡土中国 | 世界遗产 | 摄影图库 | 廊桥论坛 | 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 |

专题栏目
个人文集
翁卿仑涛岩草中英
燕海林邱小谊陈豹文
朱九澄薛爱美夏兆平
翁晓彬夏良贤徐克文
吴玄杨立成龚崎现
苏康宝高启新张黎华
陈圣格薛一泉
热门文章
固顶文章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履约报告
固顶文章泰顺:以廊桥修复精神 助推新发展
固顶文章国宝重生!温州泰顺受损古廊桥之
固顶文章季海波入围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
固顶文章2017温州十件文化大事评选,快来
固顶文章福建寿宁获评“中国木拱廊桥文化
固顶文章看,被冲毁的国宝廊桥是这样一步
固顶文章泰顺三座国保廊桥修复工程顺利通
固顶文章【廊桥人物】季海波:非遗保护要
固顶文章烟雨廊桥,点滴皆做相思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廊桥网 >> 精彩选读 >> 廊桥寻梦 >> 廊桥介绍 >> 闽清廊桥 >> 正文
闽清古桥
作者:林跃先 文章来源:福州新闻网 点击数:5864 更新时间:2007/5/27 22:51:19【字体:
 

    桥是道路的延伸,它为人们解决了往来彼此岸的跨水、越谷问题。

地处福州西南郊的闽清,是个山区小县,其境内,溪流河水、山涧沟壑,交错纵横。古时,这里架造了许多的桥梁。这些桥梁或横卧、或平架、或与古驿道相连接,大小不一,造型各异,曾对闽清县的交通顺畅、经济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闽清县的桥梁,可见于文字记载最早的是在宋代。闽清曾有大小古桥一百六十多座。这些桥梁的结构和类型,大至可分为堤梁式桥、木拱桥、木梁桥、石拱桥、石梁桥、浮桥、索桥等等。许多桥梁在历史的长河中早已销声匿迹,有些则被改建和扩建,能够完整地保留古貌的所剩无几。从保存下来的桥梁看,均显现着较突出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

  1   堤梁式桥

  堤梁式桥俗称石磴桥、叮步桥,是我国最为原始形式桥梁之一,这种桥在闽清县曾有不少。在旧时,人们多选择依山傍水的环境建房居住,乡民们日常的劳动生活中要不断地往来溪流两岸,造桥通行便应运而生。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极为落后,经济的承受能力尚不允许建造大型的桥梁,再者,山里许多溪流水域小而浅,常年水量不大,因而建造石蹬桥是最为经济和实惠。

  建造石蹬桥,通常挑选比较规整的鹅卵石(溪石)或青石,把它打制成上大下尖、长度在0.5米至1米的方块状,多选择在河床浅而窄的地段(根据实际需要)铺设而成。这种桥通常是一步一块母蹬,相隔六七步在母蹬旁附设一块子蹬(或称旁蹬),以便于来往行人的避让畅通。在乡间,行走在石磴桥上,乡民们自觉形成“长让幼、男让女、空手让挑担、轻担让重担”的良好风尚。这种桥既经济实惠又便于维修,常常附建在拦水坡上,坚固耐用。据调查,闽清县境内各村镇均有这种桥梁,今仅存十余座。位于塔庄镇下洋村的石蹬桥,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全程104蹬,长达百米,是闽清县境内最长的一条石蹬桥,可惜近年被拆毁。位于云龙乡郑埔村的郑埔石蹬桥建于清代,桥以鹅卵石为材料,呈“一”字形铺设于郑埔村的昙溪河床上,东西走向,全长16米。位于云龙乡官庄村的从伦陂石蹬桥建于清代,由里人邓从伦铺造。桥为南北走向,以60块方形青石、鹅卵石铺设于昙溪上,全长30米。石蹬东翼以鹅卵石砌造拦水坝,今仍在使用。位于坂东镇下杭村的下杭石蹬桥建于清代,南北走向,全长40.5米。桥以54块方形青石铺就,并设若干子蹬于主蹬旁,西翼以卵石砌造拦水坝,保存尚好。

  2   石梁桥

  这类桥梁在我国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到东汉时基本趋于成熟定型。到了隋唐,由于国力的强盛,石梁桥发展也到了鼎盛时期。此后一直延续到了宋代,石构桥梁便成为我国桥梁建造的主流了。近年来在闽清的云龙乡际上村、台埔村和梅溪镇建兴村等地发现了四座石梁桥,这四座石梁桥均建于宋代。

  1.云龙乡际上村石梁桥建于宋代,跨于雌雄溪上。桥为两台两墩、三孔等跨,东西走向。长35米、宽3.4米,桥墩以青条石干砌,其状似舟,尖端逆流,所谓“锐前杀后”,以减轻水对桥墩的冲击力。桥面以30块长6.50米、宽0.50米、厚0.33米的青石板五节相连六块并列平铺而成。该桥为闽清县现存最大的宋代石梁桥。

  2.云龙乡际上村的“六板桥”建于北宋年间,跨于际上村雌雄溪山涧,呈东北走向。桥长4.60米、宽1.10米,两岸以青石块干砌成堍,桥面以两块宽0.60米、厚0.35米的花岗岩石板平铺。其中一块石面刻有“弟子陈玩、陈翰、陈口口口口观桐口口生一口舍桥梁一条”等字。据考,铭文中“弟子陈玩”乃里人宋代名臣陈祥道、陈旸之父。此桥乃善事之举,也是闽清县迄今发现此类桥年代最早的。

  3.梅溪镇建兴村跨于庐溪上的单跨石梁桥,桥两岸以青石块干砌为台,上铺设两块长5.90米、宽0.40米、厚0.40米的花岗岩石板,上刻有建桥人姓名及“绍兴十五年”(1145年)等字。但因年代久远,许多铭文模糊不清,尚待进一步考证。

  4.位于云龙乡台埔村前坪溪尾石梁桥,桥面以三块长9米、宽0.60米、厚0.40米的青石并列平铺而成,每块重量约6吨。桥面石板上阴刻“嘉定辛巳季春初十已末日重造”等字。该桥是闽清古代单跨石梁桥单件用材最长的。

  3   廊屋桥

  廊屋桥也称“廊桥”、“桥亭”、“风雨桥”。这类桥通常以圆木或块石成拱,桥面上立木柱,其上覆盖屋面形成廊屋。这种造桥法可以有效地保护木构及木梁不受日晒雨淋而损坏。同时在桥屋内左右两侧设有固定的栏椅,栏椅外侧做成美人靠,可供过往行人歇脚小憩。这类桥多见于南方山区,这是因为南方森林资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再则南方多雨水之缘故。据闽清县志记载,古时闽清境内有桥亭12座,大多为明清时期所建。

  1.木梁拱廊屋桥这类桥是为解决因水流湍急、山高谷深不宜砌筑桥墩之故,选择木梁成拱,以达到较大的木梁跨径。木梁拱通常有“伸臂式”和“斜撑式”两种。

  “伸臂式”廊屋桥多采用圆木或方木纵横相叠数层,从两岸层层向河心出挑数尺至丈余,待两头相距约五六米时,再以木梁搭接而形成桥梁。若从桥下看,它伸臂相握,故也称“握桥”。由于这类桥为木结构,为了加强其自身的体积重量而加盖廊屋,这样可有效地避免大风大水的侵袭。位于下祝乡兰口村的“湖边桥”和省璜镇璜兰村的“洋里桥”就是采用这种建桥工艺。

  位于省璜镇璜兰村的“洋里桥”,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清康熙年间重修。全长20米,面阔5间,用柱34根,中段设佛龛,桥两侧设木栏、坐椅,桥面上建有亭。桥拱梁木长短相接,廊柱斗拱错落有致,极具节奏,赋予美感。它是闽清县迄今发现保存最为完整的木构伸臂桥。

  “斜撑式”廊屋桥则以“合龙桥”最具代表性。它位于闽清县省璜镇,跨于梅溪上,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5 1173年),毁于元延祐年间(1314 1320年),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由里人郑克承倡募捐建。“合龙桥”为二堍一墩二孔等跨木拱廊屋。长53米、宽4.80米,廊屋11开间,用柱48根。桥拱以较粗大的圆木组成八节拱骨,交错搭置,纵横相架,互相承托,上承桥面。在拱梁外侧置以木板,涂刷红漆起遮风挡雨作用。这种桥的具有简便、短构长跨、预制装配、强度好的特点,为世界桥梁史上的独创。学术界把这种造桥技术称为“虹桥技术”,它最早盛行于中原地区。宋室南移后,这种造桥技术也随之传到了南方。

  2.石拱桥是以石块拱券圆弧,形成桥拱。形式有单拱、双拱和多拱,闽清县溪流山涧多狭小,所以仅见单拱。有的石拱桥上建有廊屋,保留比较完整的有池园镇鼎坑村的“凉门桥”和白中镇继新村的“洞灵桥”。

  凉门桥又名“龙门桥”,建于清嘉庆年间,近年重修。坐落于池园镇鼎坑芝溪支流之上,系单孔石拱廊屋桥,东西走向。长18.2米、面宽4.3米;木构廊屋五开间,用柱24根,抬梁式屋架,燕尾正脊双坡顶;檐下有两排木板置成斜状,可以有效地防风挡雨;桥上设栏椅,外侧为美人靠,供行人休息闲聊,桥一侧的中部设有佛龛祭祀神明。桥两端砌成火焰顶山墙,方形门框上朱文“凉门桥”三字。

  洞灵桥又名“继善桥”,建于清代,民国8年(1919年)由里人姚东玖等重修。桥为石拱单跨廊庑式,跨于洞灵溪上,东南走向。长19.7米、宽3.9米、通高8.7米。廊屋为七开间,用木柱24根,屋架木构抬梁;两侧安木栏扶手、座椅,西南侧中部设有佛龛;廊屋顶分设三段脊翼,双坡倒水,燕尾正脊,廊檐下设木板雨遮。桥两端砌筑火焰式山墙,设拱券顶门洞,上灰塑竖匾,墨书“洞灵桥”三字。旧时这里是西南方向的池园镇、上莲乡及德化县,西面的金沙镇、尤溪县等地与闽清相连的交通要道。这里曾经商铺客栈林立,繁荣一时。桥的东侧还竖立一块青石碑上为楷书阴刻“洞灵桥”。

  此外,在池园镇澎亭村芝溪与湄溪交汇处,坐落着一座石构拱桥,其造型弯曲状似眉毛,又称“眉毛桥”。桥横跨湄溪坑水尾,西北走向,全长30米(包括引桥)、宽3.2米、高10米。此桥系单孔直肩圆弧拱,拱圈采用青石紧压排列砌成,拱宽5米、净跨13米;桥的两端分设石阶19级、31级,立面呈梯形状,桥两侧原有石柱护栏大部分毁坏,在仅存的一块石柱上刻有“嘉庆建造”等铭文。此桥造型别致,闽清少见,极有江南水乡石拱桥之意味。

  闽清古桥好似一位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向人们诉说的闽清的昨天,也为闽清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人们了解闽清历史的活化石,我们有责任保护它。

文章录入:大笨钟    责任编辑:大笨钟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2000~2005 Langqi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廊桥网LANGQIAO.NET 版权所有!

    本站实名/通用网址:廊桥;手机支持: ;:QQ热线: .E-MAIL(MSN):

    中国廊桥保护与宣传公益网站 浙ICP备05018309号

    温馨提示:按Shift键同时点击页面上链接,即可在新窗口中打开链接内容;强烈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显示器1024*768分辨率为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