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图画了宋代汴水流域上一座如虹般横跨两岸的无礅木拱桥,形制精美,让人们赞叹了几百年。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形式的虹桥在中原地区已经失传了将近900年,可是近年来在浙南山区陆续发现了这种只在画上出现的虹桥,原本以为早已失传的叠梁式木拱桥,却一直在浙南山区存 在并发展,而且因为山区多雨和抵御洪水的缘故,当地建桥师傅还为这种虹桥加上了精美的廊屋,使古老的虹桥在穷乡僻壤中亭亭玉立,成为一道又一道美丽的风景。
国庆长假,我们麦田户外论坛的几个旅友背上行囊,踏上了寻找浙南虹桥的道路,在与这些形制精美、建筑奇特、历史久远的古桥梁近距离亲密接触,在不断赞叹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手艺的同时,还深为浙南山区泰顺县的秀丽山村风光所折服。
泰顺县地处浙江省温州市,是全国的生态示范县,县境内风景幽美、山高溪长,即便是在交通发达的现在,也需辗转盘旋才能到达,更不要说在险阻难行的古代了,但也正是因为交通的不便,使这里形成了与世隔绝的桃源景观,不论是山水景色,还是民风民俗,都保留着纯朴古典的耕读文化的痕迹,再加上中原地区失传了很久的“虹桥”的大量存在,都使这块昔日贫苦的土地充满了魅力。
我们横穿福建省境到达泰顺,在县府罗阳镇通往仙稔乡的半路,就玉立着一座精美的虹桥———仙居桥。泰顺虹桥采用的叠梁式技术,用横竖不同的木梁叠架而成,不用桥墩,不需钉榫,而是利用了木梁之间相互压制的摩擦力使其保持牢固,而且为了增加其抵抗洪水暴发时向上的冲力,在桥身上加盖廊屋,因为泰顺山区林木繁多,采运容易,所以这种如彩虹般横跨溪流的廊桥得以大量存在,而仙居桥就是这种廊桥的代表之一。因为时常日久,木桥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交通的发展,所以解放后在各处要道大都修建了公路桥,木桥只是作为一种老桥而存在,这一方面使得它们可以避免过度的使用而损坏,另一方面却也使得有些古老的廊桥年久失修。仙居桥是经过政府的整修的,因为虹桥的特点之一是构件标准化,用来建桥的木梁,只有大小长短的区别,甚至可以把桥拆下之后,用原有的这些构件觅地重建,所以重修之后的廊桥,不断保存了原有的神韵,而且由于面貌一新,更增加了它壮美的神采,来泰顺,仙居桥不可不看。
另外一座古老的廊桥是位于洲岭乡,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峡谷之中的三条桥。那是一条通往福建寿宁县的古驿道,当年是连通闽浙的唯一大道,时移事异,如今盘山公路另开生天,于是昔日当垆的皓腕,今日成了幽谷的佳人。绝代有佳人,独居在幽谷,三条桥背座着万顷翠山,跨居着清澈溪流,在大山中悄然独立,过去因热闹而辉煌,如今因寂寞而美丽。
泗溪的姐妹桥是另外两座建筑精美的廊桥,它们一个廊屋建筑精细,檐飞青天;一个与村落的民居相连,形制独特,都是桥梁建筑上的经典。其中北涧桥处在泗水下游的开阔处,桥两侧有与木桥一体相连的桥屋,因为当年是交通要道,形成了一个集店铺住家一体的独特集市。桥头一株千年古樟枝丫横伸,几乎覆盖了半个桥身,桥下溪水浅时,露出一地卵石,古樟、木屋、廊桥、戏水儿童,这一幅充满美感的宋画,在此地已经图画了几百年时光了。
至于筱村的文兴桥又是另外一种味道,文兴桥桥廊不高,飞檐向天,在桥后山坡上可以俯看全桥,状似蜈蚣,当地人一直称之为“蜈蚣桥”。筱村是一个盆地,耕作条件比较好,而文兴桥远离村寨,溪水两岸都是稻田,站在桥上,秋日收获一片金黄,春夏满眼青翠,晓看农人挥汗劳作,暮遇乡亲荷锄夜归,乡村之美,于此为最。
穿行在泰顺山区,交通是最大的问题。王安石有言,路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此。这句话对于泰顺的廊桥来说,十分贴切。泰顺的廊桥分布在各个乡村,多在以前的交通要道,现在因为公路的存在,就反而成了比较偏僻的小路,所以要一睹它们的倩影,就必须舟车劳顿,寻寻觅觅。好像洲岭乡的三条桥,本来洲岭乡就处在泰顺的边角,来往的班车一天也就三四班,到了下午就没有车进出,而且乡村公路崎岖不平,尘土满天,更不便的是前往三条桥必须在半路下车,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小路口上山,周围并无任何记号,有时连班车的司机也搞不清楚在什么地方。可是当你忐忑不安地走进这条上山小道,就先会被沿途的竹林安抚下不安的心灵,继而被山道的幽深涤荡你一路灰尘的心胸,到最后,三条桥水到渠成得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你才不得不感叹:人世间,最美的景致,无过于此!
因为这个山水佳境,自唐宋以来就常有文人墨客把泰顺比作桃源,在历年的战乱和割据之中,常有一些来过泰顺的文人官宦,逃离城市隐居此地,又在这里留下了别具特色的民居建筑,象雪溪的胡氏石门楼,筱村的徐岙底古村落,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欣赏完古廊桥,再拜访一村一姓的祠堂和古朴的村落,或许你会彻底地融入到古远宁静的年代中去,当一回心灵平静的寻梦人。
深山中的三条桥,位于洲岭洋溪乡的交界河上 钟晓波 摄
密林中的城水桥,位于龟湖镇 钟晓波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