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温州古民居的文化艺术及其命运趋向 |
作者:徐克文 文章来源:廊桥网 点击数21107 更新时间:2004/11/22 20:00:52 文章录入:还傻 责任编辑:徐克文 |
|
格也为住宅增色不少。一般地说,在起结构作用的梁柱等构件上的木雕较浅而简单,在起装饰作用的斗拱、雀替、天花等构件上的木雕相对要复杂而精致。 雕饰的题材大多具有吉祥、风雅、道德教化的内容与象征,正是这种手法使木雕超越了建筑装饰层面的内涵,在视觉艺术上上升到理想和道德的境界。 在许多大气的民居中都有上述这些代表地位、财富、权贵的雕饰。雕饰的手法也多种多样。有的取谐音,如:鹿——禄,蝙蝠——福,花瓶——平安,莲——廉,鲤——利,鱼——余等等。有的则是用引申移情法,如鸳鸯——恩爱,石榴——多子,龟鹤——长寿等。有的则采用隐晦手法,如鲤鱼跳龙门象征入土登科及第等。这些雕饰作品,表达了乡民们祈求幸福平安吉利的美好愿望。 当然,温州古民居在建筑艺术上的美不权表现在上述几方面,就是在斗拱、举折、生起、侧脚、小木装饰,太师壁,神龛,台基,台阶,墙体等等方面都极其讲究实用、美观。身临其境,我们常常会为祖先的智慧,技艺和非凡的想象力所折服。一座精巧的古建筑,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就是一部记载农人悲伤、欢乐的农村文化史和生活史。它的魅力。 不在于浓墨重彩的张扬,不在于富丽堂皇的炫耀,而在于纯自然本色,纯泥土清香的古朴和生命本真。 温州古民居的现状及命运趋向 古民居是几千年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深深凝聚着人民的汗水和智慧,闪耀着勤劳的瓯越人的智慧之光。它是我们温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这些历经百年历史的古民居,在岁月中的风雨中褪尽铅华之后,如今,他们的命运又如何呢?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永嘉县政府已经编制《芙蓉、苍坡、花坦、丽水街古村落保护性规划》,正式将古村落纳入政府的保护对象之中。但是更多的古民居都处境惨淡,遭遇尴尬,遭到自然或人为的侵蚀和破坏。有的古民居因年久失修,无人管理,而大面积漏雨,腐烂,坍圯;有的被新建的民房重重包围,显得局促暗淡;有的被部分的拆毁或全部拆毁新建;有的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有的民居具有艺术观赏价值的雕饰物件如门、窗、匾、凳等遭到盗窃。当地政府、民众或因财力有限,或因认识滞后,大部分古民居也如北京的四合院一样正在逐步走向毁坏或消失。 泰顺三魁镇下武洋的林家祖屋,乡土建筑专家刘杰称之为最优秀的传统住宅群的代表。1996年完好无损,主屋建筑一幢九间和一个宽大的厅堂。到2000年,已是面目全非,惨不忍睹;空中走廓早已不知去向,书斋已被一贴满瓷砖的小洋楼取代,屋的左右被鹤立鸡群的水泥楼房所包围。司前镇一个个完整的村落几乎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代之而起的是排排四至五层的联排式钢筋混泥土的楼房。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