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9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汪波千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27 23:0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启新/文 周咸俊/摄   此匾现悬于泰顺罗阳镇交垟村曾家祠堂。上联:“赐进士出身特授温州泰顺县正堂三山林轩开为”,下联:“职员曾文起立,嘉庆二十五年(1820)春王正月吉旦”。
  曾氏在泰顺是一个大族,繁衍于县境内的三支曾族,是在不同的时间来自不同的地点,而交垟的曾氏迁徙于福建同安,时间是清嘉庆十四年(1809)。
  据《曾氏宗谱》载,交垟一世祖曾肇作从福建迁来之前,因苦于当地民风强悍,盗贼滋炽,社会环境很不安定而欲迁往他乡,时曾肇作已63岁,“浮海至瓯择善地迁焉”。一家15口人就这样来到水甘土沃的交垟。对于农耕文化重迁守土的传统而言,如此长距离远迁,应该是在发生某种大事件后的决定。否则很难想象,一个花甲老人会愿意品尝千里颠沛流离之苦,来到一个陌生地方扎根。
  为此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他来了,为何而来?但始终没有答案。而且,曾氏到了交垟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家族的方方面面就有质的飞跃。家谱上说曾氏家族经过几代努力,出现“男耕女织,户裕家饶。有礼让风,无苦窳习。絃诵之声不断,文学之秀朋兴。可称全邑之模范村焉”的景象,从目前存留的各种迹象来看,这样的描写是属实的。这里有几件大事可资为证:从迁徙之年到咸丰十一年(1861)的50年时间里,曾氏在交垟一带大兴土木营建的大型公共建筑就达七八处,如规模宏大的村落水城厝和仓楼。水城厝外筑一圈高楼,内辟天井,居室环围墙而建;仓楼当地称为“土楼”,高二层,占地面积约625平方米,围墙基础用块石堆砌,上部是厚达43厘米的夯泥墙,四角有楼梯,二楼四面回廊相通,一些位置设有观察孔。虽然土楼平时充当堆放谷物和农具的仓库,但其防御功能非常明显。这两处建筑的风格深受闽西永定土楼的影响,在浙南一带是绝无仅有的。此外,1861年曾象还在距交垟10里的南山峡谷三面绝壁的牛头颈上建金钗柴,当地人俗称为“牛头寨”。因为三面临空,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寨址现保存寨墙长约66米,最高处10米,寨内原先有房屋几十间,可容得下上百号人居住,现已倒塌。据说,曾氏还在另外三处建有山寨。一般说来,山寨的主要功能是防御,曾氏不惜重金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大面积建设山寨,结合他们在交垟所建的其他建筑均有防御功能这一特性,由此可以推测:曾氏迁入泰顺时对局势具有强烈的不安心理;其次,可能是家族中资产宏丰,有明确的保护私有财产目的;第三,可能在福建同安曾有遭受盗贼骚扰的经历,所以才把泰顺这片与世隔绝的世外源桃源辟为立足之地。
  这方匾额所挂的曾氏祠堂,建造时间从匾额上的时间可以推测,大约是曾氏定居后不久即开始。立匾人曾文起(即曾肇作)死于1822年,而他从迁徙之日始,即以发奋兴办族内学庠闻名。据统计,至科举结束时,族内计有举人1名、恩贡1名、监生24名。这对一个迁居他乡不足百年的族姓来说,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数字。
  此匾额典出《后汉书·黄宪传》:“叔度汪汪若千顷波,澄之不清,淆之不浊,不可量也。”夸赞曾文起的气度雅量很大,像后汉的黄宪(字叔度)一样汪波千顷。这四字的个性锋芒毕露,特别是飞白和破笔运用上,如钗折沙,气象逼人,很值玩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