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84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仁山智水上林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1-27 14:4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几个月前,原籍仕阳上林洋现迁居罗阳的几位热心人到文博馆来,说是老家有一堵老房子的石墙,建得非常高,现在村里要修公路,可能要拆去石墙,想让我们去看看有没有保护价值。
    第二天,我们一行几人便赶赴上林洋。这几年,泰顺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文保意识较之前些年,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得益于我们多方面的宣传。我想,只要大家都能像上林洋这几位先生一样,乡村建设,首先让文物部门去瞧瞧,我们的文化遗产何患保不好。
    上林洋地盘狭长,民居多建在溪流两岸。村中很多人都已经建了新房子,现存的古迹有民居一座、宗祠一座、另外还小宫两座。
    上林洋村人姓赖。始祖赖孟盛,字昌先,号丰庭。赖孟盛于康熙间由汀州永定县汤湖迁到泰顺鹏坑半山(今彭溪一带),后于乾隆九年复转徒林洋新庄,为当地赖氏肇基之一世祖。
因祖地在汀州,现村内中年以上的男丁都可以讲一口汀州话,平时一般讲蛮讲。青少年就很少有人能讲汀州话了,汀州话将在此地面临失传。泰顺很多村落都有多种语言,像交阳、横坑等地。好在格格陈在早些年就已经做了大量调查,不知近几年有否把方言研究工作继续下去。
    上林洋村内挺立着几株大松树,最苍劲的要算土地公旁的几棵。土地公平易近人,却住不上好房子,一般只“寄宿”在树下。遭此不平境地的还有“阿翁”[三魁一带的称呼],即张佬翁。
上林洋最古老的民居要算位于土地公对面山上的这座了,房前有一棵古柏,掩映着翘角彩绘的门楼,门内外均有匾,外为“仁山智水”,里为“祥云集瑞”。从远处看,此房山环水绕,“仁山智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居此庐,岂不是仁、智者均可如愿。民居院内的甬路做成曲尺形,我想如果是今人,肯定不是这种做法,可能会直接从门槛那弄一条路直挺挺地通往厅堂,做的人省力省工,走的人也干脆直接。呵呵,可是古人并不这么想,这曲尺形的道路一定是隐含着深层观念。
    这座房子正房的左方屋檐的悬鱼下面蹲着一只石狮子,栉风沐雨,担当重要保护宅子安全的重要任务——正房左边有一道山凹,形成一道煞气,刻只狮子蹲着的目的是为了避邪。
    看了房子之后,村民引路带我们去看杨府爷宫,内祀陈夫人和汤夫人,汤夫人为石刻像。村民说起,石像背后有一个小洞,是当时开光用的。我想去将她转过来看看,问村民,我动了神像会不会肚子痛,他们说,我是吃皇粮的,没事,他们不敢乱动,却了会疼肚子。呵呵!我将神像转了过来,果然有一小洞,内塞一小纸团,村民们说,当时石像刻好后,要请“先生”开光,只有开过光的神像才会显灵,“先生”开光时要将神灵名字写在纸条上,通过一些玄秘的程序后,最终将纸条塞到石像背后的小洞里。这么说,这尊汤夫人神像的小洞里的纸片上也应该是“汤夫人”三字喽,可是我挖出来一看,却是一张一角钱的纸币。村民们,可能被人换过。
    下了杨府爷宫的那座山,我们去看宗祠。宗祠所处的位置比较高,建在山腰的一个平地上。我们路过土地公家门前,顺着陡石阶,登到山腰处,见到了赖氏宗祠,被一片挺立的修竹围护着。宗祠内部有些构造甚是精致,听说,当时是请严山外面的黄沙坑师傅做的,做到装修时,师傅病倒了,现在正堂的天花板还有一半没有完成。
    后来翻阅宗谱时,得知宗祠建于清光绪年间。悬挂在大门上的“赖氏宗祠”为泰顺清代文人林毓才所说,林也曾为赖氏修过谱。
    上林洋属于仕阳镇,但平日里人们都是去三魁购物,听说,村子的另外一端还没有公路通到仕阳去,要去仕阳,只能先到三魁。
    上林洋的群众非常好客,仍然保持着纯朴的民风。经常在乡下跑,很多时候都被乡村里那种质朴的民风所感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发表于 2003-11-27 15:22:3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方言,我在学校的时候曾和导师(毕业论文)专门学过方言,导师告诉我,现在全世界的方言也像地球上的物种一样,每天都有方言消失,这是人类社会化加剧的必然结果(像我,就怎么也继承不了我们祖辈的语言了),有趣的是,在我们浙南闽北地区,由于处于吴方言(温州话)、闽方言以及(类似)客家方言的交界地带,形成了“隔山话不同,隔村语不通”的多方言共存地带,再加上少数民族语言等,还形成了许多语言学上说的“方言岛”现象,可以说,泰顺也是研究方言的天然宝库阿,但是语言的消失却是非常无奈的,随着人们沟通往来的便利与频繁,社会要求人们统一语言统一文字,汉语普通话、英语的普及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小范围的语言的消失自然是在所难免的了,尤其是没有相应文字的语言。

原以为我们说的阿翁就是土地翁呢,原来是不一样的。看来我们那阿翁的数量要必土地爷要“多”,很多村子里有大树的就有阿翁。
3#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7 15:29:38 | 只看该作者
笨笨去做一些方言调查啊
有劲就要使嘛而且又极有意义
猴唔猴啊!
特别是像泰顺这个方言宝库之地
更是你施展才华之所在!

下面附一个阿翁传说(收集于泗溪)给你读读:

    张老翁原是一和尚,法号法明。黄巢准备作乱时,曾到其寺院中偷油燃灯,夜制兵书。被法明和尚发现后,不但没有责怪黄巢,而且还赠以灯油。黄巢本来准备把新制的大刀在法明和尚身上开光,后见其如此大量,便拜其为干爹,并嘱咐,在大刀开光那天让法明和尚往北走,他便往南试刀开光。谁知那日,法明和尚临时思忖,黄巢会不会突然改变主意改北开光呢,于是改往南走,行了一程后,心里总觉得发慌,便躲入路旁的一截烂树根内。可法明和尚又怕黄巢冲这烂树根开光,心想,他人高马大,要举刀辟树根也是砍在较高之处,那末我就倒立吧,最多也是被砍去双脚。也是注定法明和尚要命丧黄巢刀下。黄巢果然拿这根烂树根开光,偏偏又是照着树根的底端砍去。只见血光一道,法明和尚和烂树根一起被黄巢砍为两段。后黄巢封法明和尚为神,祭于树下。所以许多地方的乡民们祭拜张老翁都是在大树下进行。
4#
发表于 2003-11-27 15:35:59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这个阿翁怎么这么笨阿,以后叫他大笨翁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03-11-27 15:37:51 | 只看该作者
你老了以后
我们就要改口叫你大笨翁喽
哈哈
/傻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