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6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廊桥遗梦] 宁德首个世界级遗产诞生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8 06:57: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国现存最长的木拱廊桥———屏南万安桥,桥长98.2米。

      

    屏南县博物馆廊桥展示厅内,桥梁专家学者们对廊桥底部的编木结构探讨热烈。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地理信息系教授那仲良考察木拱廊桥。

【开篇语】

  精湛绝伦的木拱桥营造技艺,底蕴深厚的廊桥文化,旖旎优美的廊桥风光,是闽浙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的代表,也是宝贵的人类非物质遗产。近年来,廊桥保护从民间到政府,得到不断重视,廊桥命运也有了一个乐观的改变。莫让廊桥“遗梦”,保护、传承廊桥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已成为当下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为此,本报特开辟木拱廊桥系列专题,愿与读者一起分享和关注我们永远的廊桥。
   今年10月初,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宁德市获评的第一个世界级遗产。从默默无闻的山间古桥,到令世界惊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现在,变身为急需保护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又是如何闯过了重重关卡,实现了一个命运的重大转变的?
  “过河拆桥” 爱桥人心中的痛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闽浙山区的木桥一直被认为是“八字撑架桥”而沉寂山间。直到1980年,在杭州召开的《中国古桥技术史》编写工作会议上,在浙江省展示“八字撑架”木梁桥时,桥梁专家们意外地发现,这些木拱桥的构架系统与出现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一样,是“贯木拱”。
  更让专家们关注的另一点原因是,自1953年桥梁专家唐寰澄发现此桥式后的27年里,在中原地区所记载的河南、山西、安徽、山东等地实地调查均未发现还存在的实物,这种木拱桥被认为已经失传。而后,在浙江省交通厅支持下,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驱车到云和(现为景宁)梅崇桥实地考察,并将之纳入桥史。后来,文物和桥梁研究者又在闽东北山区陆续发现与此同一类型的木拱廊桥。至此,桥梁专家们才确认,北宋盛行的虹桥技术并未失传。
  在闽浙边界沉寂多年的木拱廊桥这才逐渐为世人所知,并被誉为我国桥梁的“活化石”。
  然而,民间的保护意识并没有跟上。在当时还未设置文物保护机构的福建屏南,当地人认为新修石桥可以通车,木桥没什么用处了,因此,为修建石桥就把这些古老的木桥的木头拆了卖,用来补充造新桥的资金缺口。许多造型优美、文物价值极高的古代木拱桥逐渐被石拱桥和钢筋混凝土桥所代替。
  1976年,位于屏南棠口、单孔跨度达35.3米的长澜桥因省道安嵩线改道被拆,并在原址建石拱公路桥。位于屏南黛溪,单孔跨度达36米的金钟桥,于上世纪90年代建黛樟公路时被拆。位于屏南漈头的溪坪桥,90年代建公路时被拆建为石拱桥……
  而其中的溪坪桥还曾被录入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主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一书。古桥的被拆,让许多爱桥人痛心疾首。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一些乡土文化工作者开始关注闽浙现存的木拱廊桥,为保护古桥奔走呼吁。屏南县政协副主席郑道居就是其中之一。2002年他利用周末下乡时间考察记录屏南各地的古桥,花了3个月时间编写了一本《屏南古代桥梁》的小册子,该书于2003年1月出版。郑道居说:“我希望能唤醒大众对这些桥的关注。当时泰顺正打算把桥申遗,可我们屏南许多地方还在拆桥!”

民间觉醒:这是我们永远的廊桥
  10月17日,记者和第三届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与会专家学者一行人考察屏南万安桥。正当记者驻足观察时,忽然,“中国木拱廊桥,人类文化遗产。”稚嫩的童音在身后一字一顿地响起,记者转身,看见几个当地的小孩子和大人正好奇地盯着记者手提袋上印刷的一行字看。他们也许不知道,今年10月1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第四次会议上,就是他们脚下的木拱廊桥的营造技艺得到了诸多联合国专家学者的认可,被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他们已经知道,这平日里司空见惯的木拱桥现在是全人类的宝贝了。于是,他们也自发地投入到保护木拱廊桥的行列之中。
  民间的力量是无穷的。2000年6月,泰顺籍大学生钟晓波以个人之力创办泰顺廊桥网,后改名中国廊桥网。该网站致力于宣传传统建筑和乡土文化,坚持至今,已成为向国内外展示廊桥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2001年末,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科教纪录片《虹桥寻踪》来到泰顺、寿宁拍摄木拱廊桥,翌年播出。这是央视第一次用记录片的方式较全面地介绍木拱廊桥的历史、造桥工匠等。2004年12月,温州电视台《事实面对面》栏目走进泰顺,在泗溪北涧桥旁,以“保护廊桥”为主题录制节目,邀请官民共商保护大计。这些努力,让闽浙山区的木拱廊桥为更多人所知晓。
  政府对廊桥保护的宣传引导也从未停止。从1982年泰顺泗溪上下桥、三条桥等被列入首批县级文保单位起,闽浙边界所有木拱桥逐渐被纳入国家、省、市、县四级文物保护体系。
  经福建寿宁、屏南、浙江泰顺、庆元四县申报,2008年6月,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月,文化部决定将“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作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2009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遗工作文本编写组、申报片摄制组、协调组和联络组迅速成立,以我市的屏南县、寿宁县为申报主体的申遗工作拉开了序幕。
  11月,屏南长桥镇慈云村恰好需要兴建一座桥,原本打算建石桥,在屏南县政府的建议下,当地村民立马同意改建木桥,并且纷纷提供支持。村里家家户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的村民还提供自家山上的松树作为建桥的木材。“从建桥开始,村委会主任的老婆就天天煮饭给工人吃,直到工程结束的最后一天,因为过度劳累而病倒。”屏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芬芳介绍说。申报片摄制组则借机对黄春财师傅的造桥进行了全程记录,以制作用来向联合国申报所需的资料片和申报片。
  30多天后,这座十米长的木拱廊桥竣工,定名为“十锦桥”。
  “民间的积极支持,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解决了廊桥的长远保护问题。”屏南文体局副局长陆则起说。

曲折申报:来自联合国专家的46个问题
  在申报片摄制组摄制申遗资料片和申报片的同时,申遗文本编写组也马不停蹄地行动开来。2008年9月起,申遗文本组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对屏南、寿宁、周宁、霞浦、福安等地的木拱廊桥的营造技艺传承和现状进行了细致考察,寿宁博物馆馆长龚迪发则前往浙江泰顺等地考察,并撰写文本。2009年1月,当他们把文本初稿交给长年负责国际级别遗产申报的罗微女士,请求其指导时,被指出这些文本陈述方式、语气与国际标准相差很大,有不少闹笑话的地方。如文本中的“建国初期”一词,“中国不是有5000年历史吗?那建国初期指哪一年呢?”罗微女士指出,国际惯例一般以公元纪年表述时间,如1948年等。又如文本中反复出现“迷信”一词,“专家会问什么是迷信?什么又叫信仰?”。
  “经罗微一提点,我们这才明白,原来自己的思维方式跟国际脱轨得非常厉害。”于是,文本组只好连夜大面积修改文本,第二天再送去给专家指导。2月底,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郑长铃、罗微、刘托等专家的指导下,申报文本、申报片及申报照片等终于顺利完成。
  根据联合国评审程序,每个项目需指定2位以上相关专家审查,并获得2位以上专家的推荐才能进入候选。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地理信息系教授那仲良就是负责审查“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专家之一。
  2009年6月,那仲良的一封信寄到了屏南,信中对申报文本提出了整整46个问题。其中许多问题让申遗小组的成员们大感意外,如“旁边做工的人穿的衣服很有特色,其制作是否得到保护了呢?”“是否有女性参与建桥,如果没有,为什么没有?”等。于是,申遗小组对此一一作了解答并进行翻译,然后连同文本一起回发给那仲良。可到了8月3日,联合国专家又传来一个“炸弹”—————申报文本字数超出限制!此时距离评选日期只有不到2个月,“如果再修改文本就来不及了”,申遗小组成员经过仔细查看,发现原来外国专家把对46个问题的解答也当成文本字数计入了。经及时沟通后,申报文本终于顺利通过并得到联合国专家的推荐。
  那仲良在评审报告中写道:“虽然鲜为人知,中国的木廊桥不仅为数众多,同时还采用了独特的营造技艺与技巧。编梁技术与榫卯连接的使用使得位于福建与浙江两省的木拱廊桥成为了值得称赞的独特建筑方式……”

申遗成功:传承保护走进国际视野
  9月30日晚上,负责文本翻译的周珍霓紧盯着电脑屏幕,观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络现场直播阿布扎比会议的评审情况,“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几乎没有争议,第二个通过评审。“我们过了!”陆则起在听到喜讯的那一刻愣住了,一年艰辛曲折的申报历程让他此刻感慨万千。
  翌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全部12个项目,我国申报的3个项目“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列入名录。
  “这次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成功,也是因为遇到了机会。”陆则起说道。2008年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控制得非常严格,一个国家一年只允许申报一个项目,而在此之前,我国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4个,分别是昆曲、中国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而今年则不再对申报数目进行限制,且增设了《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今年的阿布扎比会议上,我国共有22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个名录的主要区别在于列入后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危险状况,急需保护。联合国规定,对于遴选出首批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缔约国要承诺制定专门的保护计划。“如果我们保护得好,一两年内,我们就可以升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了,但要是没有好好保护,这个荣誉还可能被取消掉。”陆则起介绍说。
  申遗虽然成功了,但这仅仅是个开始。作为世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荣誉也是责任。走入国际视野之后,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传承和保护更加任重而道远。(来源:宁德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19 13:00:16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