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岭北乡村尾村的同乐桥在2004年12月落成,它是温州目前惟一一座运用传统工艺新建的木拱廊桥。和其他传统工艺建造的古廊桥一样,桥梁由木料咬合而成,不用一枚钉子。
次日,我将在泗溪的第一个黎明给了仕水的碇步。碇步是桥梁的一种原始形态,在浙南一带颇为常见。而全长133米的仕水碇步是浙南最有名气的碇步。
横跨在河面上的碇步如同一道脊梁,一节一节地整齐排列着。它们十分坚硬,耐得住人们的脚步,也耐得住河水连年的洗刷。这里的碇步是双层式,分为相邻的高矮两列,高的露出水面半米,矮的则不足30厘米。据说高的是供挑货人行走的,而低的则供一般行人通过。
当地村民,甚至肩挑重担的老人都能大步流星地在碇步上来来往往,但初次涉足其上的我却步伐紧张。我的眼睛紧盯住脚下的石墩,生怕一脚踩失,却又平生出一种眩晕感,只能走走停停。
虽然在前一天已经看过不少廊桥,但当我第一眼见到毓文桥时,依然生出一种惊艳之感。如果说泰顺的大多数廊桥都是飞架在溪流上的健儿的话,那这毓文桥就是隐匿在山涧中的少女。
乍看之际,毓文桥与其他廊桥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仔细看来就会发现,虽然同样为拱桥,毓文桥却采用了石拱,而不是通常所见的木拱;其阁楼不是常见的二层,而是更有造型感的三层;桥身的两边也不是用木板侧封,而是代以做工精细的格子木雕……这种种精巧设计集于一身,正配上“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
桥上的朱漆已经几乎褪尽,浅棕色的朴木倒更凸显了楞格雕饰的精美。置身桥上,我感觉桥廊之中更像一间书斋,阁楼上敞开的窗户间似乎随时会飘落一纸绛色的诗笺,特别适合捧上一本闲书久坐。
走过廊桥,我来到山涧中的一块巨石上坐下,浅浅的溪水从身下流淌而过,透彻出得自山间的一抹清凉。回头望去,毓文桥正在身后,穿过如同满月的石拱桥洞,我看到依稀的远山正现出另一幕美妙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