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在两年前,和一位同事聊泰顺,对方是位小姑娘,对泰顺最大的感受就是泰顺的班车。她从泰顺回温州的时候,就坐在大巴的第一排位置,在大巴下坡的时候,她的感觉是“如过山车般呼啸而过”。高大的车身,狭窄的道路,陡峭的坡路,路外就是深不可测的峡谷,让她不敢张开眼睛,双手紧握着前面的横杆,如同游离在地狱的边缘。
每个泰顺人都会有坐大巴的机会,但可能,慢慢地习惯了那样的山路,在那样狭窄陡峭的山路上呼啸而过的大小车辆,甚至还有些“技术高超”的自诩感觉――很多次,我都听到诸如“到温州只要几小时几小时”之类的话,在这些话语中,速度是唯一被强调的。
其实,我也是一样,从第一次的颤栗开始,慢慢地习惯于从车上俯视狭窄的道路和深不可测的峡谷,甚至临着峡谷飞奔的那种感觉,成为一种再平常不过的体验。第一次坐车时,在转变的时候身体拼命倾斜使劲,想让倾向一边的车身保持平衡,回想那是多么幼稚的一件事啊。
就这样,在那样的道上,在那样的车上,不再为满地滚的垃圾筒吃惊,不再为转弯时移位的倾斜吃惊,不再为超车时激鸣的喇叭吃惊,也不再为时不时出现在马路边的鸡鸭狗牛吃惊,只为窗外掠过的如斯风景而陶醉。
下了风水关高速,你就能感到空气的清新了,甚至还会感觉到一阵的耳鸣――空气的变化带给你的不仅是生理上的变化,还带来了心情上的愉悦。每次,我都会想,这就是我的家乡了,有山,有水,有蓝天,有白云,有那么多质朴的乡亲,随便走进哪一家的门,迎接你的都会是浓浓的茶水。
自然,还有如画般的风景,山、树、小溪流掠过车外时那种莫名的兴奋,山穷水尽而又柳暗花明的豁然感觉,欲说还休,曲径通幽,闻声又还不见人,半掩琵琶的羞态。
但是,在这如斯的风景下面,我们真的忽视了什么没有。
今天早上,16条生命冲下了水库,永远停驻在冰凉的水里,停驻在那如斯的风景里了,不能不让人难过。
最早知道是在廊桥网的Q群里,在听到消息的时候突然停滞,如果是哪一天,我刚好踏上那么一辆车,刚好发生这样的事……
当然,这样的如果仅仅是如果,但是,在如斯的风景中,却是如丝般的安全感受,象走钢丝般的交通,终会有不慎失足的那一天的。
我没有那条老路确切的负载量的数据,不知道包括到福建、苍南、瑞安、温州等地方确切的客流量,但是,仅仅是温州一地,我仍然体验深刻。每次到了节日期间甚至是周末,在客运中心买票基本上是需要排队的,大巴基本上是要加班的。加班就要赶时间,赶时间就只能拼速度。我也无数次碰到过跟车的在还没到温州的时候就能接到车队的催促电话:到哪里了,晚上安排谁谁谁再开一趟等等。
我无意于指摘客运公司的安排,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作为旅客也为自己能否按既定的计划顺利到达目的地而不顾一切。但是,的确,我们都共同忽视了安全。致关重要的安全,也许,只要一次,就是不归路。
但现状总是无奈,包括这次泰顺至苍南的运营班车,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但路况却是那样的差。在金钱和效率的催逼下,安全被一次又一次地侥幸地忽视了。
新省道据说到十月份才开始通车,记忆中,这条省道修了N长时间。在不断修修补补的老省道上,小的事故不断,不断地发生,不断地被遗忘,只留着绿水青山,青山绿水,还是如丝的风景。
如果不是这一次,可能也还会有下一次。有些东西是偶然的,有些东西也是必然的。
16个鲜活的生命在瞬间殒落,不知又增加了多少个破碎的家庭,损失不可谓不惨重,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但是不是又会被淡忘,被忽略,被漠视,又留下绿水青山,青山绿水,还不得而知。
点一枝烛,为逝去的生命默哀!但愿为政者能改进交通状况,但愿运营者能少些金钱的欲望,但愿开车者能减少点速度,但愿乘车的能多增点安全意识,但愿走路者能遵守交通安全规则,也但愿,不要在那如斯的风景中再次发生这样的惨剧。
[ 本帖最后由 涩鸟 于 2007-8-10 19:1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