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7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运正:从政坛到私企的政商之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21 04:14: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人 于 2010-7-1 09:51 编辑



王运正曾经是温州知名度很高的一位官员:他从温州市泰顺县的穷山沟里走出来,35岁时,任温州市委办公室副主任,38岁任市委办公室主任,41岁任永嘉县委书记。却在2003年54岁时在温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的位置上,下海到了奥康,到了人生地不熟的重庆,从事在他自己看来“很有意义的一项事业”,给温州政坛,留下了一段故事。

记者问:你选择奥康下海,是否与王振滔的私人交情很深厚?
王运正说,1990年,我在永嘉县当县委书记时,还不知道王振滔是何许人也。他那时是奥林皮鞋厂的一个小老板,说实在的,我们考察工作,是不可能考察到这样的小企业里去的。但是,几年之后,“奥林”成了“奥康”,王振滔风靡中国商界。他成了大老板之后,我们有过接触,但都是工作层面上的,我对他的帮助也不大。

2003年春,王振滔听说我已向市委打了辞职报告,找到我促膝长谈,告诉我,他们公司准备在重庆上一个工业园区,盛情邀请我到重庆负责这项工作。我考虑再三,分析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管生产我不如一个副厂长,搞营销我不如一个推销员,但我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当过4年多的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熟悉开发区的工作程序,最后还是答应他的邀请。因此,王运正自己给自己结束了“官人”生涯,到奥康,去砺炼成一个职业经理人。

    低调入奥康的王运正,到重庆之后,重庆的媒体还是捕捉到了他。

2004年3月4日上午,《重庆晚报》记者陈富勇,向本刊记者介绍了他采写〈〈王运正辞官到重庆〉〉的经过。
陈富勇第一次打电话给王本人,王运正坚决拒绝接受采访。第二、第三次打了电话,王运正勉强同意。那一天,陈富勇冒着大雨,从市区坐了一个小时的公交车,来到王运正的办公室,王被感动了。他们有了一次深入的交谈。2003年6月28日报道见报后,几十个电话打给陈富勇,有要求见一见王运正的,有表示欢迎王到重庆发展的,有钦佩奥康到重庆投资建设的。陈富勇说,自己当了多年的记者,一篇报道在重庆市政界和商界引起如此之大的反响,出乎报社和他本人的意料。“是温州人的精神感动和震撼了重庆人。奥康公司率浙江民营企业之先在西部作出大的投资决策,以及王运正本人的经历,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才使这篇报道有比较大的反响。”陈富勇说。

    2003年5月7日,王运正生平第一次来到重庆。6月12日,“重庆奥康置业有限公司”在璧山挂牌成立,王运正走马上任该公司的总经理。挂了帅印的王运正开始了他的重庆新生活。

璧山县县委书王国富对王运正的“鞋业孵化区”有很高的评价。他说,这是一次“创新尝试”,可解决璧山一大批在“二次创业”过程中有技术、有思想、缺少投入的小型企业实现扩张的需求。
看来,王运正已经逐渐融入重庆的生活。

“重庆离温州太远,夏天太热,吃的东西太辣。”王运正用三句话向记者勾勒了他对重庆的第一印象。在到奥康置业公司工作之前,从来没有到过重庆的王运正,说自己刚到重庆时,举目无亲,没有任何资源可以利用,一切从头开始。
“我经历过风风雨雨,我不怕压力,我的适应性很强。我相信,能够把自己的工作作好。

记者问:你现在是为王振滔打工,是否心理上有不平衡?
王运正笑道,根本不存在心理平衡不平衡问题。王振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能立于不败之地,而且愈做愈强,就是有过人之处,就是有特别的地方,我佩服这样有远见、有能量的创业者。我现在是职业经理人的身份,我要为投资者和股东谋利益负责,也要站在璧山县政府的立场上,把园区建设好。王振滔对我很信任,公司的运作完全按照我的思路去实施。财务进出,也是我一支笔审批。奥康集团对我越信任,我的压力就越大。我经常告诫自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开弓没有回头箭’了。我一定会扎根重庆,用3至4年的时间,把这个园区建设好,再‘打道回府’。

记者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细节:在王运正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上,页面上是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山村里的一所房子,王运正说,自己就是从这所泰顺老宅走出来的,现在老母亲还住在那里。王运正就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养育自己的长辈和工作了一辈子的温州家乡。
璧山破“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