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6254|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公益网站与社会以及传统媒体的互动模式研究——以中国廊桥网为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21 01:4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国公益网站与社会以及传统媒体的互动模式研究——以中国廊桥网为例


作者:董斌贵
摘要:网络作为第四大媒体深深影响着社会和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多的组织和机构以及民间个人纷纷通过网络及时传播信息、远程办公或是网络互动。虽然中国的GDP处于世界前列,但与欧美国家相比,公益组织数量及其不足,而以网络传播为方式的公益平台同样匮乏。本研究首先对公益网站——中国廊桥网的创建、框架做了简要介绍,同时用具体的案例分析了中国廊桥网与社会互动、与传统媒体互动的基本模式。通过研究,得出公益网站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以及传统媒体互动的基本模式和重要作用,并指出公益网站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不足。本研究采用判断性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相关成果希望能给民间建设公益网站带去一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网络传播 公益网站 传统媒体 互动模式 中国廊桥网

前言

亲善产生和谐,文明带来幸福。作为一个礼仪之邦,中华民族一直秉承先人的团结与友善精神,对社会和他人给予帮助和关怀。但中国的公益事业相对落后,就目前的公益组织数量和发展情况看,由于管理技能的薄弱和资源的匮乏,中国民间公益组织很难满足社会需求,公益事业的发展处于滞后状态。

因此一些热衷公益事业的民间团体和个人将眼光投向互联网,建立多种名目的维权、励志、爱心、学习的公益网站,呼吁社会人士给予关心和帮助。通过网络,中国的公益事业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和支持。

虽然如此,但是国内的公益网站内容多集中于“助学”、“助残”,甚至有人误认为资助他人就是公益事业的全部内容。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开通“希望工程”或是“爱心助学”网站的情况下,民间公益网站的服务内容仍集中在这方面。诚然,奉献爱心需要各级部门和民间共同关注,但这样的情况下却忽略了环保、经济、励志等其他公益网站的开发,而建设公益文化网站更显困难。

公益文化网站开发难度大,不仅因为该类网站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而关注度比不上“维权”、“助学”这类公益网站,因此很多民间个人在建设公益网站时往往很少涉及文化这方面内容。建设于2000年的中国廊桥网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以廊桥为主要宣传内容的专业乡土文化网站,2005年9月,在首届温州市十佳网站的评选中,在近七百家网站参加评选的情况下,中国廊桥网获最佳文化网站提名奖(第2名)和最佳视觉网站提名奖(第3名)等两项大奖,同时网站的公益性质受到评委们的一致认可。

作为一个公益网站能获得如此好评,并且成为国内著名的民间公益网站之一,中国廊桥网的发展模式值得各类公益网站的学习和交流,对日后民间个人建设公益网站也有所借鉴。

1 中国廊桥网的概况及研究方向
中国廊桥网是一家以乡土文化、旅游咨询、旅行服务为主的民间公益网站,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为:浙ICP备05018309。中国廊桥网前身泰顺廊桥网成立于2000年8月,由当时就读西南民族学院的钟小波成立。

廊桥网在起步阶段并没有许多栏目,内容主要集中于廊桥图片和文字资料。随着廊桥声名鹊起,许多游客纷纷登录廊桥网,同时也有不少国外友人访问廊桥网,这让钟小波看到了创建网站的意义。同时,他将网站定位为一个宣传家乡,推广乡土文化的公益网站。

几年时间里廊桥网有过5次改版,其中规模较大的改动有两次,一次是2002年浙江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多所浙沪高校“廊桥寻梦”图片展活动期间改版;最近的一次改版是在2005年廊桥网作为“中国国际廊桥学术研讨会”的官方网站前期,此次“泰顺廊桥网”升格为“中国廊桥网”,廊桥网不再是一个小区域的网站,而成为了全国性的介绍廊桥文化的网站。

由于网站的定位是一个公益网站,从2000年到2005年,网站的开支除了极少部分由政府部门和个人给与赞助外,其他费用全部由钟小波自付。2005年10月,在国际扶轮社上海分会会长、华侨基金会总裁叶守璋先生的支持下,中国廊桥网有了自己的服务器,并拥有了专门的办公地点。

目前中国廊桥网包括首页、博客以及论坛共注册会员近万名。网站聘请国际扶轮社上海分会会长叶守璋先生、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沈为平教授、中国廊桥研究会副会长刘杰副教授、上海复旦大学吴松弟教授等知名人士担任顾问。网站管理团队分为两部分,其中对外办公小组设置为总编辑、编辑,由专家学者担任。网络管理机构设置为:站长、管理员、编辑、超级版主和版主。管理团队所有成员都义务为网站服务,无任何报酬。
▲图1:廊桥网访客来源

通过几年时间的建设,中国廊桥网已成为全国介绍廊桥文化的知名网站,廊桥内容从最初的泰顺廊桥到全国的廊桥。通过廊桥网这个窗口,每天吸引了众多网民登录(见上图1),同时在线人数最高时达500人,网站影响力不仅遍及全国,同时也使日、韩、英、美等许多国外网民纷纷访问,截止2007年4月初,网站总访问量1655150人次。通过廊桥网窗口的作用,不仅提高了廊桥的学术地位,同时也对廊桥所在地的文化、经济造成一定积极影响。由于将乡土文化和旅游经济宣传成功结合,廊桥网被浙江省信息主管部门和温州市旅游局官员称为“目前我省做得最好的文化旅游资源网站”。


作为民间著名的公益网站之一,中国廊桥网的发展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次对中国廊桥网的系统研究从2007年2月25日起到4月25日,为期两个月。对网站内容搜集和论坛相关议题搜集的同时,根据自身对中国廊桥网多年的了解,进行分析和梳理。本次研究主要问题涉及如下:

(1)中国廊桥网的基本框架是如何构建的。
(2)中国廊桥网是如何实现自身的传播和提高影响力。
(3)中国廊桥网是如何实现与社会的互动,以及所取得的作用。
(4)中国廊桥网是如何进行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以及所带来的影响。
(5)中国廊桥网是如何与传统媒体进行互动,以及所取得的作用。
(6)中国廊桥网所带来的经济影响和文化影响。
(7)中国廊桥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前景。

本调查研究是对个案的研究,总体上以资料搜集分析、实验操作观察、口述访谈纪录结合为主。资料搜集分析包括通过网络对公益网站信息的搜集、取舍、对比。除进行问卷调查外,并对网站的研究主体的议题进行统计、归类。实践操作观察方面则参与这段期间廊桥论坛的互动,对帖子有所观察和了解。口述采访方面主要从网站管理团队获取消息,并采访部分网友。在对中国廊桥网的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国外公益机构数据、泰顺县旅游局2006年上半年游客统计数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楼主| 发表于 2007-7-21 01:47:18 | 只看该作者
2 资料分析与解释
2.1中国廊桥网的结构分析
中国廊桥网主要构成部分为首页和互动论坛。首页整体上采用的是门户网站的框架。但作为非营利性网站,廊桥网的首页并没有大型门户网站框架上的所有内容,一是资金问题,二是更新和维护上操作的不便。

目前廊桥网首页的BANNER采用的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画卷和泰顺廊桥摄影结合的图片。网站的导航条栏目有:精彩选读、游记攻略、消息参考、廊桥寻梦、乡土中国、文化遗产日、摄影图库、廊桥论坛、廊桥博客。

导航条下面除图片布局外,显示一些专题活动,此类专题根据大型活动名称进行更新,目前专题活动有中国廊桥网五一泰顺红岩双瀑溯源、“公路杯”文学摄影大奖赛征稿启事。

导航条右侧开设有廊桥视频,下则分布泰顺廊桥电子导游图,据介绍福建、江西等地的廊桥电子导游图将会不断推出。右侧中部栏目为活动看板和热点人物,并写明廊桥网的支持单位。(见下图2)


▲图2:廊桥网首页

▲图3:廊桥网首页中部

首页中间部分主要为导航条中的内容局部放大,主要有“最新导读”和“精彩选读”。“最新导读”每日进行新闻转载和信息更新。(见上图3)

首页中下部分为博客以及论坛的帖子更新。首页底部为友情网站连接和廊桥网的联系方式。

廊桥论坛作为中国廊桥网的一个构成部分,成立于2002年4月。论坛主体颜色为草绿色,采用的是动网7.1.0的模板。论坛目前共分5大版面(迎宾大门、驴行天下、廊桥寻梦、乡土论坛、专门论坛),共37个版块,其中部分版块为上一级的子版块。

论坛人气浏览量最多的版面为驴行天下,其中的线路安排版块关注度最大,该版面是一个旅游路线答疑和旅游求助的答疑平台。廊桥网嘉宾聊天室版是与网络通讯工具QQ结合的版块,将QQ群中网友与嘉宾的互动言论发布到论坛,同时在该版还发布一些专家的学术成果。

廊桥寻梦版面中的“中外名校专家学者和国际志愿者泰顺考察活动”是国际守望地球组织在泰顺的考察的交流版块,版块内容方面除了网站对该考察团的跟踪报道外,还发布考察团的研究成果。

能非常直观体现网站公益活动的版块是爱心助学版,该版块通过网络方式发布一些需资助学生的资料,管理团队与部分企业联系进行资助贫困学生。

中国廊桥网除了网站首页和论坛外,其他的功能早期有开设过在线聊天室,鉴于人气原因取消了该功能,目前主要有廊桥博客功能。廊桥博客开发于2006年年底,网站对注册廊桥博客并使用博客的博友进行奖励,以此吸引更多的朋友使用这一延伸功能。

此外,根据一些网民的需要,网站还开通有WAP服务,如果网民手机支持WAP功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访问网站获得相关讯息。首页上的廊桥视频虽然作为其中的一个栏目,但点入界面后除了在线观看外,还提供下载方式,也作为延伸功能的一个方面。

2.2中国廊桥网在社会活动中的角色作用探讨

中国廊桥网除了首页信息传播和BBS互动外,还不定期的开展活动专题以及网络活动等形式,打破了传统民间网站地位,在社会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廊桥网的建立并非基于民间组织或是相关社团,但同样有“第三政府部门”社团的功能作用。根据对廊桥网所开展的活动予以统计,中国廊桥网前后参与政府部门、民间组织以及自发组织的大小活动上百项,其中一些活动还具有国际性和较大的影响力。

网站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不仅为社会和他人带去了帮助,更以活动这种动态的特殊传播方式提高了自身的影响力。(下见表1)
▲表1:中国廊桥网在部分社会活动中的角色

中国廊桥网在社会活动中担当角色主要有三种形式:

(1)与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活动,作为活动的协办方。2002年,“廊桥寻梦”图片展在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巡回展出。该活动就由中国廊桥网和泰顺学联率先发起。“廊桥寻梦”图片展参展观众前后达10万人次,数十家媒体进行了报道。通过图片展,廊桥网不仅得到省市领导的认可,分发传单资料以及网站作为展会平台等形式,使廊桥网在较短的时间内被更多人熟悉。2005年10月,廊桥网作为中国国际廊桥学术研讨会的会务网站,不断报道大会进展情况并制作会议专题,也获得极大成功。期间由于网站的公益性和学术作用,网站从最初的“泰顺廊桥网”升格为“中国廊桥网”。

(2)与民间协会社团联合开展活动。中国廊桥网虽没有庞大的管理机构,没有实体机构注册会员,但是因网站活动发布的便捷性能较好的联合网民参与互动。仅仅在泰顺县,廊桥网前后与学生联合会、户外运动协会、廊桥协会、摄影协会以及文学协会等民间社团都有联合开展过活动。此外,网站还同福建寿宁县户外组织、温州户外组织、上海户外组织等社团组织联合开展过较多活动。


(3)网站作为主办方发起活动。鉴于廊桥网文化、旅游的公益性质,网站所开展的活动一般集中在户外探险、环保、助学方面。廊桥网除发起网络征文、摄影征集等活动外,从2003年起,网站还专门设立爱心助学版块,通过联系企业家并走访一些困难学生,协助牵线给予关怀。截止2007年4月,中国廊桥网为江西、浙江等地100多个学生带去了帮助,其中一些学生在廊桥网的爱心牵线下还考入了大学。

公益网站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网站,如果介入太多的商业元素难免会使网友对网站的定位产生怀疑。因此,这类网站应尽量挖掘自身潜在的功能作用,通过发布帖子、撰写信息或是发起议题开展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毕竟网络上交流存在一些局限,深入社会与其他部门合作,能扩大网站的知名度。

2.3关于中国廊桥网与传统媒体互动模式的分析
互联网是一个相对宽松的信息交流平台,只要不触及法律和相关的政策,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一定意义上说,网络上的舆论就是社会舆论的直接反映,因为很多言论在传统媒体上往往很难得到重视予以报道。

作为非新闻信息网站,一般很少有专门的新闻发布权利,所发布的信息在一定层面上也不能被更多人认可,即使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却不能被未登陆网络的读者、观众熟悉。所以和传统媒体一样,网络作为社会的一种舆论工具需要和其他传媒进行互动,充分发挥网络传播的功能。通过对中国廊桥网与传统媒体的互动分析,得出互动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2.3.1作为参与者与传统媒体互动

同传统媒体一样,网络也是一个舆论的平台,但是这种平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据2007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表明,80%多的公民主要通过电视获取信息,而从网站上获取信息的主要还是集中于网民

2002年10月,廊桥网参与浙江卫视《帮助——永远的廊桥》节目的录制。此次活动现场虽未结合廊桥网进行网络直播和发布信息。但是录制此次节目的现场观众由廊桥网发起组织。而对此次节目的议题设置已经有部分观众在廊桥网上进行过表态和讨论,在节目录制前廊桥网管理方也设置了相关议题予以参考。虽然网站没有直接的介入到节目中,但是节目中穿插有廊桥网的一些元素(节目中插播对网站站长的采访视频、现场观众统一穿廊桥网文化衫、提及廊桥网等),为廊桥网与电视媒体互动摸索形式迈出了第一步。

而2006年温州电视台《实事面对面》则是一次采用网络和电视录制结合的形式。本次节目录制前,网站首先进行宣传,并专门设立QQ群进行讨论。节目录制现场,廊桥网管理方除了组成网站方阵外,还有专门工作人员现场使用无限网络与网民进行互动。工作人员将远在上海、杭州、深圳等地网民的意见进行整理发送给主持人,主持人进行现场播报。本次节目也是温州电视台《实事面对面》在户外结合网络互动的首次尝试。节目播出后反响极大,节目视频被网民发布在廊桥网、泰顺网等网站进行讨论。

2.3.2作为活动协办方与传统媒体互动

媒体也是社会的一个活动的机构,需要参与到社会的活动当中,通过活动能间接的提高媒体的影响力。廊桥网管理团队虽然遍布各地,而且以网络办公形式参与管理,但由于网络有着较强大的凝聚力,也能作为活动协办方与传统媒体进行互动。2006年,廊桥网和温州都市报联合发起“尼古拉爱在山水间摄影活动”。此次活动首先在温州都市报和廊桥网上发布信息,征集新婚夫妇以及周年纪念的夫妇报名参与,活动由尼古拉葡萄酒商赞助。这次活动与平时发起的活动不同的是网站与传统媒体联合策划,并召集青年摄影师参与摄影,由于需近1200元费用的活动只需参与者交200元,受到了较大关注。这次互动整合了策划、户外活动、新闻报道,因此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尝试。

2.3.3作为信息发布者与传统媒体的互动

公益网站的信息主要由自身采集,或从其他网络和传统媒体转载,此外应发挥网站的特色吸引一些媒体记者的参与。而网站下设的论坛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鼓励会员多发帖多参与互动。

网络传播是大众传播的一种方式,不仅是点对面的传播,同时相关议题的扩大也使得该议题的传播成为一种面对面对传播方式,而不仅仅吸引网上受众,同时也成为传统媒体的报道对象。因此公益网站需要挖掘这类能引起大众共鸣的议题,使该类议题进一步报道和扩大影响。通过对廊桥论坛议题的观察,论坛上一些议题与传统媒体取得了较好的互动效果,以下通过三条桥事件、徐建威事件、吴刚亮事件进行分析。

▲表2:部分三条桥保卫战版面发布的帖子
(1)三条桥事件

2003年,个别私企计划在浙江泰顺最古老的廊桥——三条桥上游建设水电站,如果水电站建成将影响到下游的三条桥,因此廊桥网上有网友发布了捍卫廊桥的帖子。之后,越来越多的网友参与到“三条桥命运”的讨论中。(见上表2)其中相关议题有《关于人大代表就三条桥事件发挥作用的倡议》、《廊桥卫士》、《您知道三条桥吗?她正经受考验!》、《保卫三条桥》等几十个议题,一时间三条桥的命运受到社会的关注。而福建、上海、北京等地的网友也纷纷参与到这一廊桥保卫战当中,还发布了相关议题,如《杭州的驴友坚决支持保卫三条桥》、《我来自福建福州,我坚决支持保卫三条桥!》、《上海的户外俱乐部愿为保卫三条桥尽一份力》等许多帖子都有极高的点击率。此次三条桥保卫战,由网友发起,议题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和拥护,大家认为应该保卫三条桥,不能让三条桥成为无水的桥梁。由于论坛的互动作用,使得这一事件的影响力得以扩大,泰顺县政府不得不专门邀请浙江省相关专家对水电站进行考察,而三条桥附近村庄的村民则群体呼号,甚至上京走访。由于三条桥命运的严重性,《泰顺报》对此事件进行了报道,之后成为导火索,加上网友在廊桥论坛上不断的捍卫三条桥,《温州日报》、《都市快报》、浙江卫视、温州电视台、《光明日报》、《今日早报》、《钱江晚报》等几十家家媒体纷纷做了报道。廊桥网在这一议题过程中起着互动平台的作用,并能不断的搜集相关的媒体报道予以发布。保卫三条桥事态的严重,影响到了水电站的建设进度,虽然最终水电站还是继续建设,但是廊桥网在“三条桥保卫战”中起到的作用不容抹杀。因网站力量的强大,也使得个别人士产生了恐慌,更有甚者几次打电话恐吓站长,而同期廊桥网还多次遭受黑客破坏。由此可见廊桥网在此次事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徐建威事件

2005年,一个为父亲上山采药9年的15岁男孩徐建威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被有关部门授予“感动2005年中国十大真情故事”,“2005感动温州十大年度人物”、“2005温州十大年度影响力家庭”等荣誉。2005年1月,廊桥网对徐建威的事迹进行了报道:新闻介绍徐建威是浙江泰顺县人,父亲由于矽肺病一直瘫痪在床,6岁时起,徐建威就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9年来一直为父亲上山采药。该信息由廊桥网首家披露,徐建威的事迹引起了各界的反响,该信息后被《温州晚报》深度报道后引起了全国上百家媒体的关注,其中包括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浙江日报、温州日报、温州电视台等,而全国上百家网络媒体也进行了报道或转载。通过媒体的报道,徐家父子的生活得到了社会的关心和帮助,虽然父亲终因病重去逝,但徐建威并不缺少爱——各界纷纷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如今徐建威已被保送到浙江省重点中学泰顺一中安心就读。

(3)吴刚亮事件

2006年10月,杭州《今日早报》以《19岁江西小伙网络寻根泰顺》为题大篇幅的报道了厦门大学学生吴刚亮通过在廊桥网发布帖子寻根的故事。新闻写到:“吴刚亮找到中国廊桥网,在论坛里发出了‘寻根’的帖子……帖子很快被置顶,很多网友给予解答,不少人留下联系电话。论坛管理员‘大笨钟’和‘谢寒冰’把帖子整理成‘拳拳学子心,悠悠桑梓情——四代人的乡愁:寻根泰顺’,好让更多的泰顺网友看到。”媒体对这议题进行报道后,许多人纷纷加入帮忙寻根的行列,而温州晚报、温州电视台、今日早报、新浪网、搜狐网等许多媒体也进行了报道。2007年,在媒体的作用下,吴刚亮前往泰顺终于找到了他的祖籍,圆了吴家四代人的寻根梦。


此外,网站首发信息与其他媒体互动的还有导演谢晋前往泰顺取景、八一电影制片厂《儿子同志》拍摄等等,其中一些信息还专门开设专题予以报道。2007年3月,廊桥网首发《泰顺廊桥入选哈佛教案》,该信息发布后引起极大反响,被全国上百家媒体转载或深度报道。目前键入“泰顺廊桥哈佛”,相关页面高达3890篇。


由此可见廊桥网与传统媒体取得了较好的互动模式,也使自身受到了较大的关注。此外不得不提的是,与传统媒体互动中网站管理员的个人魅力也起到了关键作用,由于网站的公益性以及管理员经常热心参与公益活动,其他一些传媒也将廊桥网予以记载或在醒目位置刊登,如《泰顺旅游图》(地图)、《行走泰顺》(书籍)、《泰顺廊桥》(画册)、《廊桥明信片》(明信片)、廊桥挂历等等。
3#
 楼主| 发表于 2007-7-21 01:47:46 | 只看该作者
3 中国廊桥网研究结果启示
本次研究对象为公益网站中国廊桥网,研究内容涉及网站的团队构成、网站框架构成以及网站的相关议题设置,并分析了网站与社会的互动、与传统媒体的互动模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3.1关于公益网站与社会的互动模式


(1)公益网站作为一个社会元素参与到活动当中。研究发现,公益网站与其他互助性特别是行业性网站在开展活动方面有明显区别。由于网站的定位和属性,公益网站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往往结合网站自身宣传或倡导的文化为活动主题。公益网站不同于一般的网站,开展活动主要是因为网站的公信力影响。

公益网站作为社会的一个元素参与和开展活动主要有几种方式:

1)与政府组织部门联合开展。
2)与其他民间组织联合开展。
3)与其他网站联合开展。
4)独立的开展相关活动。

本研究通过廊桥网的活动议题分析得出,网站所开展的社会活动主要涉及文物保护、文物宣传、户外旅游,并在一定力量上结合广泛认同的爱心助学形式予以互动。

(2)不同的社会活动所涉及的面和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本研究通过论坛上的议题建构,以议题的浏览量(点击率)、回复量(跟帖量)作为指标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区域的议题、与人们兴趣相关的议题在关注度方面有明显区别。比如所开展的“我为廊桥捐一元”活动仅仅集中于浙江省泰顺县,并不能很好的吸引到其他区域的人参与。而网站作为“中国国际廊桥学术研讨会”的指定会议网站,因此受到多个区域的关注。

3.2关于公益网站与传统媒体的互动模式

(1)公益网站与传统媒体互动的内容集中于网站所宣传和倡导的文化。公益网站是一种特殊的专业性网站,网站在自身信息发布方面在该行业或领域有一定的权威性。所以,传统媒体在采集新闻信息过程中从网站上获取相关信息,或是参与到该类网站的互动平台浏览网民对某一议题的评论,从而完成传统媒体对公益网站上相关信息的报道。例如,2007年3月,廊桥网首发泰顺成为哈佛大学教案的消息,消息介绍说泰顺是继台湾金门、浙江金华后第三个成为哈佛大学研究中国地方史学的代表案例。此信息被一些网络媒体转载后不断受到传统媒体的关注,因此有许多媒体纷纷登陆中国廊桥网查看与之相关的信息或浏览相关专题,然后再次详细成文。

(2)公益网站与传统媒体互动的内容还涉及与网站专业领域无直接关系的议题。根据受众心理分析,如果仅集中于某一类议题的讨论将难免使受众产生反感的心理。所以,很多公益网站都会开设一些休闲版块,并尝试关注其他内容。根据对中国廊桥网的研究,一些与廊桥、古民居无关的议题也受到传统媒体的关注,如2006年10月《悠悠桑梓情,四代人的乡愁——寻根泰顺》议题在廊桥论坛发布后,网民参与互动讨论,而传统媒体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报纸、电视台对该议题的进一步报道,使江西学子吴刚亮寻找到自己的祖籍,圆了吴家四代人的寻根梦。

(3)公益网站集中发布同一类的议题能很好的受到传统媒体的更广泛关注。由于参与者言论的自由性,网络互动平台上的一些议题会显的毫无头绪,需要采编者大量浏览和梳理,所以专门对某一事件进行讨论的话题能引起更多的关注。这类议题需要具有:

一、事件的介绍,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二、事件是在解决过程中产生什么变化。
三、整个事件引起网民什么样的态度。

中国廊桥网上的“三条桥事件”就从事件的起因、发展以及结果进行了不断的发帖互动。网民的心声是舆论的一种声音,部分网民还是三条桥事件的当事人或见证人,并能通过数码拍照等手段及时反馈信息,所以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引起了社会上极大反响。

3.3公益网站如何更好实现与其他媒体互动

公益网站与其他媒体的互动是由于网站的特殊属性。尽管中国廊桥网在与传统媒体进行了较好的互动,但是与感恩中国等大型公益网站相比,关注度还不够大。

诚然,网站的发展不是为了被报道和褒扬,但是通过报道和褒扬能形成一定的马太效应。所以公益网站在原有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扩大与其他传媒的互动,除了原有的模式外,本研究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扩大影响:
一,与传统媒体进行合作,设置相关栏目。比如与报纸的专栏合作,与杂志的栏目合作。通过这种合作方式互助互利。
二,完善网站的信息采编队伍,加大报道的影响力。虽然目前中国廊桥网有一些从事文字工作的网民,但并没有一个完善的采编志愿者团队。
三,公益信息的采集不能集中于某个区域。根据研究发现,中国廊桥网的报道集中于浙江省泰顺,虽然这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和地理原因,但可以尝试通过网络的方式寻找江西、福建等地的廊桥挚友进行新闻采编。
四,策划由廊桥网主编的民间刊物或发布电子刊物。与正式刊物相比较,民间刊物和电子刊物成本低廉,并能提高一些网民的参与。同时将该类成果邮寄给其他媒体,在选取新闻信息方面较为便利。

结束语

本次研究立足中国廊桥网,通过阅读网站信息和相关新闻,认为公益网站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国廊桥主要集中于浙闽山区,由于深居山中,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这类煌煌建筑。网民通过登陆廊桥网了解到该类文物瑰宝,产生了游历当地的兴趣,因此会进一步参与到论坛的互动版块发帖寻求帮助,网站管理员义务提供详细的路线和计划。通过查看泰顺旅游局2006年的游客报表,仅上半年就有游客245452人,而在5月份旅游综合产值达17769000元。同时查看同期廊桥论坛上有关旅游咨询的帖子多达上百个。由此可见,网站对旅游经济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广作用。

同时,深居山野的廊桥被外界熟悉,一些参观廊桥后的网民会将游记或图片发表到廊桥网上,或是刊登于其他网站和传统媒体,使得廊桥文化被更多人熟悉。由于网站上能不断的更新廊桥、民居、民俗信息,也使得相关专家学者登录廊桥网,获取相关信息。一些出版社根据廊桥热的升温,还出版了相关的廊桥书籍,而一些出版社在编辑古镇、古桥资料时也会涉猎廊桥网获取相关资料。2005年廊桥网管理员三川一泉在网上连载的有关古村落介绍性的文章被某出版社非法收录,从侧面上来看也证明了廊桥网的文化魅力。

公益网站是网络传播中一种特殊的传播平台,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能对社会的文化和经济产生影响,在未来的研究里可以通过从具体个案入手对网站传播的影响力进行具体分析。同时,公益网站中参与互动的一般为该类专业或这一兴趣话题的投机者,除可以从受众角度分析外,今后还能以公益网站的群体传播做一番研究。同时,本次研究在成文过程中,认识到公益网站需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参与,而如何推广也是值得今后研究的一个课题。


注释
数据来源http://www.langqiao.net/bobbs/dispbbs.asp?boardID=85&ID=10957&page=1
②参考http://www.langqiao.net/bobbs/dispbbs.asp?boardid=85&id=8238
③参考2007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④参考2006年1-6月浙江省泰顺县旅游局月报表

参考文献
[1]陈卫星.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04)
[2]闵大洪. 2004年中国网络媒体的五大特征[J].新闻与写作.2005(02)
[3]陈彤旭、邓理峰.BBS议题的形成与衰变——对人民网强国论坛的个案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01)
[4]肖潘潘.以“《时差七小时》风波”为例——浅析网络与传统媒体的互动模式[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05)
[5]董天策、陈映.试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程互动[J].传媒学术网,2006-8-14
[6]陈千惠.公益网站之建构与传播策略──以“乌托帮”网站为例[D].台湾国家图书馆,2004年
[7]周兰.我国大陆地区校园BBS议程建构的实证研究——以武汉大学BBS珞珈论坛版为例[D].万方数据库,2006年
[8]张京明.再谈网络和电视媒体各自的优势及发展[EB/OL]http://www.wfjy.net
参考网站
[1]传播学论坛http://www.chuanboxue.net
[2]传媒频道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
[3]新华传媒 http://www.xinhuanet.com/newmedia/
[4]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http://www.bjchp.org/whoweare.asp
[5]六堆乡土文化信息http://liouduai.tacocity.com.tw
[6]台湾公益资讯中心http://www.npo.org.tw/index.asp
[7]守望地球组织网http://www.earthwatch.org
[8]感恩中国 http://www.owecn.com/
4#
发表于 2007-7-21 10:57:2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中..........
5#
发表于 2007-7-21 14:13:54 | 只看该作者
图片怎么又没有了呢?
6#
发表于 2007-7-21 19:54:35 | 只看该作者
是呀,这贴怎么不显示图片呢,编辑时用的图片存在的帖子,又提醒我删去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07-7-22 14:38:19 | 只看该作者
我国公益网站与社会以及传统媒体的互动模式研究——以中国廊桥网为例·文献综述

姓名:董斌贵

一、历史回顾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McLuhan)曾说:“正是媒介塑造和控制着人类交往和行为的尺度和形式”,“社会的形成在更大的程度上总是决定于人们相互交流所使用的传播媒介的性质而不是传播的内容”。这就是影响传播学的“媒介即讯息”的理论。

麦克卢汉所处的时代虽然没能看到网络,但是他所阐述的是“媒介即讯息”的理论却预示着以高科技革新的传播技术带给传播的极大震撼。媒介的广泛运用,使得信息进一步普及,同时为追求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各种传播手段应运而生。网络传播作为第五代传播媒体深深影响着当今社会。

互联网从最初单一的信息传播功能到交互功能,到信息的专业化、多样化、个性化,并产生BBS、社区、博客、播客、维克、闪客等多种传播方式和手段,也从早期的点对点传播成为当今不可或缺的大众传播媒体。互联网站的生存不再满足于简单的页面和信息的提供,还在于网站自身的文化建设、技术的革新、管理的科学,因此网站的建设与发展并非一蹴而就。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让我们秉承先祖对社会负责、对他人关爱的思想,在社会上我们总能看到许多人投入到公益事业当中,并将公益事业展现在网络上,更好的进行呼吁。但与欧美国家在公益网站建设方面相比,却相对滞后和匮乏。

公益网站正是互联网传播过程中一个专业化的表现,它不同于公司企业网站以盈利为目的,又不同于综合网站能广泛的报道新闻、宣传相关信息,它不是政府的门户网站,一般来说没有经济上和政策上的大力扶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员闵大洪先生曾指出:“网络舆论的形成主要通过网站以多种形式集中报道,以及网民通过新闻评论、论坛上发贴等手段来实现的,而主流新闻媒体的适时介入,将会使网络舆论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从成本上说,传统媒介就比网络低廉,街头的报纸、拥有电池的广播以及随处可见的电视能让不同层次的人都能方便的获取信息。传统媒体没有网络的一些硬性要求,在互联网络不能到达的地方,传统媒体能进行正常的信息发布和传播。报纸的低廉让早餐变得更加丰富,广播的方便使信息传遍各个角落,电视的连贯性和分享性使信息得以更好交流。网络虽然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于一体,但是如果离开了互联网络,网络传播就变得没有生命可言。

互联网在中国并没有很长的历史,相对其他传统媒体的研究来说,网络传播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我国学术方面对网络传播学研究方面主要涉及到:一,对网络传播学中相关理论的研究:网络传播定义的探讨、网络传播的优势、网络传播的模式;二,网络传播与人际关系的研究:网络传播的沟通原则、网络传播的人际互动;三,网络传播社会学层面的研究:网络传播管理模式、网络传播社会的管理;四,网络传播的互动研究:与传统媒体的互动,网络议题设置。

而个案研究方面,总体来说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对个人网站尤其是公益网站的研究及其匮乏。这不仅因为公益网站曝光度并不高,没有更多信息来源,同时由于“公益”这一特殊性并没有众多的公益性网站进行权衡对比。而这类网站一般来说处于中等或是中下规模,对这类网站的调查和研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网站作为新一代的媒体,有它自身的长处,但是与其他传媒一样都是传播工具,因此与传统媒体进行良好互动很有必要。

二、研究现状
董天策和陈映的论文《试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程互动》从议程设置理论出发对我国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程互动作了较为全面探讨。文章指出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不仅都是社会的信息工具,而且也都是社会的舆论工具,终究是要表达民心民意,才能获得广泛的民众认同。在此意义上,如果某一事件或事态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那么,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就会积极介入这一事件或事态的报道。文章以报纸和BBS的互动为例,指出议题从网络流向报纸与从报纸流向网络是议程互动的两个基本矢向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两种方式平分秋色。深入分析议程互动的具体过程就会发现,对于新闻舆论具有重要变革意义的还是网络舆论。此外,对传统媒体与新兴的网络媒体之间出现一定程度的议程断裂,作者认为应当辩证地看待这种议程断裂: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适当保持一定程度的议程断裂,本身是富有建设意义的,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在议程设置上需要保持一定的张力;加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程互动,又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肖潘潘的论文《以“〈时差七小时〉风波”为例——浅析网络与传统媒体的互动模式》④对电影《时差七小时》的上映引发的网络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间的互动进行了探讨,作者通过这一近年网络与传统媒体互动的典型事件的分析,对传播新工具与传统媒体一起引导舆论监督走向深入的模本进行研究,发现这一模式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以此希望有利于网络与传统媒体的资源整合。《再谈网络和电视媒体各自的优势及发展》作者张京明则对网络和电视的互动进行了探讨,针对这种互动如何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方面,他认为:应该找到网络和电视能够互补的地方。对互动的理解不应该只局限在现场和及时的框架中,真正的互动应该体现在大众对文化和社会问题的讨论、关注和争论能够反映到电视节目的策划和制作中去。

通过查询万方数据、香港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台湾学位论文数据、UMI学位论文数据、台湾国家图书馆数据等数据,在研究公益网站方面的内容仅有一篇。

该篇论文题为《公益网站之建构与传播策略——以〈乌托帮〉网站为例》,由台湾国立清华大学硕士陈千惠所写。文章共分四章,除第一章绪论外,其他三章内容分别为:建构公益网站“乌托帮”;太岁与乌托帮内容特色;公益网站之传播策略。这篇论文除了对公益网站构建做了叙述外,还详尽的对网站中的“太岁”文化进行了阐述,此外还对该网站的推广做了论述。虽然本文以“我国公益网站与社会以及传统媒体的互动模式研究”为研究内容,与陈千惠的“公益网站建构与传播策略”有相同的地方,如都是以具体案例对公益网站的研究,同时都有从网站的框架以及互动层面进行探讨。但是,本文的研究将不同于《公益网站之建构与传播策略——以〈乌托帮〉网站为例》。当然,这并非是对台湾学者研究的否定,而是大陆和台湾的研究模式的区别、研究侧重点的不同,甚至包括在言语组织方面都有所区别。

首先,就研究对象来说,陈千惠研究的对象“乌托帮网站”是由台湾清华大学历史所《因特网与科技传播》课程所建构出的一个实验型网站,该网站由1个教授和13个学生进行操作。而国内的中国廊桥网由民间个人创建的网站,成立的动因仅希望通过网站宣传廊桥文化和家乡,而非用于研究。

其次,“乌托帮”以民间传说的“太岁”(即大陆所说的本命年,笔者注)作为网站文化内容,陈千惠在对这一网站研究时从网站取名、策划、定位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专门章节对“太岁”进行了阐述。一定意义上说,陈千惠的研究除了传播学层面,更多的是将历史文化与网络进行结合。而本研究除了对中国廊桥网的框架做简要阐述外,主要从传统媒体与网络的互动展开讨论,以及网络与社会的互动影响。

第三,“乌托帮”网站的公益性是从民间“安太岁”的愿望出发,开设太岁殿、点灯楼、福卡小铺等满足民间祈福的愿望,通过获得的收益进行公益事业。同时,乌托帮网站联系台湾公益团体、认捐企业和需要帮助的对象登录网站,起到一个公益平台的作用。而国内的中国廊桥网界定的“公益性”打破捐资助学、给予善款的公益行为,而主要通过旅游咨询、文化宣传、开展保护文物等活动来体现“公益”这一性质。

三、研究方向
建设于2000年的公益网站中国廊桥网不仅以旅游咨询内容吸引网民,还因为网站的文化内涵得到许多网民甚至包括世界一流院校教授和学者的关注。2005年9月,在首届温州市十佳网站的评选中,在近七百家网站参加评选的情况下,中国廊桥网获最佳文化网站提名奖(第2名)和最佳视觉网站提名奖(第3名)等两项大奖。作为一个公益网站能获得如此好评,并且成为国内著名的民间公益网站之一,中国廊桥网的发展模式值得各类公益网站的学习和交流,对日后民间个人建设公益网站也有所借鉴。

本次对中国廊桥网的系统研究从2007年2月25日起到4月25日,为期两个月。对网站内容搜集和论坛相关议题搜集的同时,并阅读相关传播学著作以及60多篇前人在网络传播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除了系统研究外,根据自身对中国廊桥网多年的了解,进行分析和梳理。

对中国廊桥网的框架研究方面,主要对栏目进行分析,涉及到栏目的设置、定位、超链接的稳定性。在对网站首页研究方面,还亲自参与体验使用廊桥博客、观看廊桥视频、关注首页的新闻报道,对网站的首页有一个全面了解。

本调查研究是对个案的研究,总体上以资料搜集分析、实验操作观察、口述访谈纪录结合,其中资料搜集分析包括通过网络对公益网站信息的搜集、对比、取舍、廊桥网的问卷调查,对研究主体的议题进行统计、归类。实践操作观察方面则重视这段期间的论坛参与互动,对帖子有所观察和了解。口述采访方面主要对网站管理团队的了解,并采访部分网友。在对中国廊桥网的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国外公益机构数据、泰顺县旅游局2006年游客统计数据。

注释
①陈卫星.麦克卢汉的传播思想[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04)
②闵大洪. 2004年中国网络媒体的五大特征[J].新闻与写作.2005(02)
③肖潘潘.以“《时差七小时》风波”为例——浅析网络与传统媒体的互动模式[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05)
④董天策、陈映.试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程互动[J].传媒学术网,2006-8-14
⑤陈千惠.公益网站之建构与传播策略──以“乌托帮”网站为例[D] .台湾国家图书馆,2004年
8#
发表于 2007-7-22 15:15:17 | 只看该作者
能重新编辑啦,分享一下寒冰的开心...........
9#
发表于 2007-7-22 15:17:54 | 只看该作者
拜读
10#
发表于 2007-7-22 15:33:26 | 只看该作者
寒冰辛苦了!!
永远支持www.langqiao.net      
[/url]
11#
发表于 2007-7-22 15:58:30 | 只看该作者
网站里的内容也重新编辑过啦!
12#
发表于 2007-7-24 08:53:3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下````
我看的眼花了
从来没这样看过一篇文章过
13#
发表于 2007-7-24 13:40:56 | 只看该作者
怎么看不怎么明白是什么意思啊
14#
发表于 2007-7-24 17:4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风情廊桥 的帖子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5#
发表于 2007-8-6 22:42:17 | 只看该作者
寒冰兄弟太强了,辛苦啦!
16#
发表于 2007-8-10 19:23:02 | 只看该作者
还真是第一次看到,不错,提升到学术层面上来了,哈哈。
可爱的大笨钟,继续加油哈。
可爱的廊桥网也要继续加油哈。
17#
发表于 2007-9-4 10:00:47 | 只看该作者
严重恭喜,本文将被编入第二届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啦!
18#
发表于 2007-9-4 10:08:06 | 只看该作者
恭喜恭喜
19#
发表于 2007-9-4 11:34:12 | 只看该作者
不错,。。顶一个。

[ 本帖最后由 泰顺残血 于 2007-9-4 11:37 编辑 ]

廊桥10.jpg (126.3 KB, 下载次数: 318)

廊桥1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