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614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草原民风集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2-27 12:35: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天籁之音——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草原是音乐的海洋。那里一株草、一朵花都跳跃着灵动的音符,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味道。生于斯长于斯的蒙古人民更是一个音乐的民族。马背上,勒勒车上,蒙古包内……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永远飘动着不绝如缕的蒙古先祖们留给他们的歌。


一千多年前,蒙古人先祖走出额尔古纳河,向蒙古高原迁徙。伴随着狩猎业转而为畜牧业,长调民歌逐渐发展成熟。同时又得以马头琴这一代表草原文化的乐器相配合,两厢相映成辉。

    长调为蒙语“乌日汀道”的意译,意即长歌,善于抒情,尤为称道是长调的悠扬的旋律和繁复的波折音。演唱时,常有将一个完整乐段由低音区提到高音区,再降至低音区,有时一支长调要用几组这样的过程。长调歌腔舒展,高亢奔放,字少腔长,加之起伏的颤音,唱起来豪放不羁,一泻千里。

    长调歌词来自大草原,多描写草原、骏马、牛羊、蓝天、白云等。倾心听一曲长调民歌,犹如身临苍茫大草原。绿绿的草原,苍茫辽阔。碧空如洗,朵朵白云静静浮动。牛羊悠然吃草,远处星星点点的蒙古包珍珠般散落于翡翠盘内。天地相接,浑然一体,构成了异常瑰丽的画卷。这种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

    有蒙族人必有长调,节日庆典、婚礼宴会、亲朋相聚、那达慕……处处可闻马头琴声和长调歌声。现今依然有许多优秀的长调民歌在传唱,有流行于阿拉善的《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轮番酒之歌》、《查干套海》等;有流行于呼伦贝尔的《辽阔的草原》等;有流行于锡林郭勒的《小黄马》、《走马》等;有流行于科尔沁草原的《威风矫健的马》、《思乡曲》……


著名长调歌唱家哈扎布
从静静的额尔古纳河,到辽阔锡林郭勒草原,从巍巍的大青山脉,到广袤的巴丹吉林沙漠.无处不飘荡着悠扬动听的蒙古族长调民歌。那委婉的旋律,宽厚的唱腔,高亢的音域不知征服了多少人,也不知陶醉了多少人。

蒙古族长调艺术团在台湾演出  (摄影 额博)
2005年11月25日,经中国和蒙古国两国共同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蒙古族长调民歌宣布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自此,蒙古族长调民歌悠扬奔放的旋律,从辽阔的蒙古草原飘向了世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楼主| 发表于 2008-2-27 12:36:58 | 只看该作者

草原珍宝——马头琴

苍茫辽阔的草原传唱着一个美丽传说。草原上有一爱唱歌的牧人苏和,他有匹心爱的白马, 皮毛缎子般光亮,嘶鸣银铃样悦耳。一次赛马会上,白马勇夺锦标,可恶的王爷却夺走了苏和心爱的白马。白马思念主人苏和,一日寻得机会脱缰而逃,不幸身中王爷毒箭。苏和悲痛欲绝,日夜守护白马,白马的嘶鸣耳边回响。于是苏和以白马的腿骨做琴杆、头骨做琴箱、马皮做面、马尾为琴弦、套马杆做琴弓,并依照白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做出草原上第一支马头琴。苏和拉起马头琴,至此,草原上空时时飘荡浑厚低沉的马头琴声。

马头琴,这一古老的拉弦乐器,因琴头雕有纤丽马头而得名。至其产生之日,就成为蒙族牧民喜爱的乐器而广为流传。马头琴音箱由松木而制,两面蒙以马皮或羊皮。琴杆细长,用榆木或紫檀木制作。琴弦和弓弦均马尾制作,拉奏方法与其他拉弦乐器不同,弓子的马尾是在两弦外面擦弦,发音柔和浑厚,音色宏阔低沉,极富草原风味。

    传统马头琴演奏法有四大流派:“潮尔演奏法”、“泛音演奏法”、“胡尔演奏法”和“实音演奏法”。

    “潮尔演奏法”
     “潮尔演奏法”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科尔沁、辽宁喀喇沁蒙古镇(即阜新)乃至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蒙古国西部等蒙古族居住地域,传承于科尔沁部族及其诸旗。“潮尔”是该部民间演奏家对马头琴的传统称谓。“潮尔演奏法”于科尔沁部音乐基础上产生,古朴、深沉幽思、悠远超然,如泣如诉。潮尔及其演奏法,在古代,至晚在蒙元时代,是说唱蒙古英雄史诗的伴奏乐器,著名潮尔演奏大师色拉西的演奏录音曲目中留有五首说唱英雄史诗的乐曲。

    “泛音演奏法”
    “泛音演奏法”主要流行于锡林郭勒,后传入巴彦淖尔和当今蒙古国等地域。该地区的人们在古代把马头琴称为“乞乞里胡尔”,“马头琴”则是近代产生的名称。“泛音演奏法”是长期吸纳长调民歌旋律的产物,可以这样说,“泛音演奏法”是伴随锡林郭勒草原长调歌曲兴起发展而形成的。这种演奏法影响了长调歌曲的华彩性装饰歌腔,反过来,长调歌曲又影响了这种演奏法的技术技巧的发展。

    “胡尔演奏法”
    “胡尔演奏法”,主要于锡林郭勒盟北部诸旗和科尔沁等地区流传。“胡尔演奏法”是一种纯五度定弦的演奏法,非常适合演奏和伴奏古老的短调民歌。这种演奏法,由于定弦与胡琴一样,因而被称作“胡尔演奏法”,现在使用这种演奏法的人已经很少了。

    “实音演奏法”
    “实音演奏法”流行于内蒙古阿拉善和蒙古国吐尔扈特部族,以及锡林郭勒等地区,为当代马头琴演奏法的基础。该演奏法使用的乐器,被称为“耶克里”,可以说是马头琴的古老形态。它是以整木刻雕出来的,琴杆和琴箱连为一体。琴体大小和琴箱样式也不尽相同。由于常用纯四度、五度以及大三度等双音,也被称为“耶克里潮尔”,其独奏曲目约有三十来首。除《美丽的阿尔泰》、《鄂毕河之浪》、《山雀》等赞美故乡美景的乐曲之外,多数乐曲描绘了骏马、奔驼的步态。


马头琴在其传承过程之中,其造型、演奏法、技术技巧和风格等经过无数演奏家和艺人的不断研究、改进,吸取其它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之长,演变为现今马头琴音乐。琴声纯美甘润,低音深沉,中音明亮,泛音清丽,旋律悠扬,富有感情色泽。

     马头琴声婉转、悠远,浑厚深沉的长调在马头琴声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琴声、歌声融汇着牧人的喜怒哀乐,融汇着牧人的希冀,从牧人的心底飘出,弥散在整个草原。又从草原回转而来,流泻到牧民的心里,歌声、琴声、牧民、草原相合相谐,融为一体。
3#
 楼主| 发表于 2008-2-27 12:38:56 | 只看该作者

行走的笛音——呼麦

呼麦又称“浩林•潮尔”,是蒙古先祖留给后人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蒙古人形象称之为“人声马头琴”。呼麦与马头琴声彼此呼应、错落有致,尤其呼麦的高音区在马头琴声的映衬下悠扬而出,经常给人以错觉,以为那是行走草原牧人的笛音。

呼麦(浩林•潮尔)远在匈奴、至少在蒙古民族形成时期,就已是北方草原民族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内蒙古、新疆阿尔泰山、蒙古国、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等蒙古族居住区,以不同的模式、形态分布且流传,以古至今绵延不绝。

    呼麦或“浩林•潮尔”的神奇之处,就是一个人利用自身的发声器官,可同时发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非常和谐的声部。呼麦或“浩林•潮尔”一般可分为低音呼麦、中音呼麦和高音呼麦。


    呼麦探源
    有关呼麦的产生,蒙古人有一奇特说法:古代先民于深山中狩猎,见河汊分流,飞瀑奏鸣,山谷回应,声闻数十里,动人心魄,遂加以模仿,产生了呼麦。

    又有一说,相传古代蒙古人参加战争,战前必高声歌唱潮尔合唱,成功后也会尽情宣泄,狂热歌舞。于是恢宏的潮尔声浪中,不期然间产生出飘渺的泛音。聪明的蒙族先民希冀模仿出这样缥缈的泛音,经过长期探索,终于创造出这一奇特的歌唱形式,将潮尔合唱艺术的基本要素,巧妙移植到一人身上。

    且不论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更为可信,二者共同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呼麦这一独特的演唱艺术,是牧民与草原和谐交汇、相交相融的产物。  

   发声原理
    充沛的丹田气是呼麦发声的原动力,同时予以娴熟的调控,进行必要的阻碍、挤压进而产生异乎寻常的发声震动和共鸣。此时,不同部位的发声器官分处于不同的状态,或紧张、或松弛、或阻闭、或挤压,在主要部位形成流畅的共鸣,多器官的同步的组合与完美互动遂产生呼麦。与其他歌唱艺术不同甚而相反,呼麦打破了基音与泛音之间的处理规律,特别强化泛音,使泛音成为基音之上的较为清晰和非常具有听觉感的声部。


蒙古族呼麦歌手呼格吉勒图
呼麦的曲目
    由于受到特殊演唱技巧所限,呼麦的曲目不是很丰富。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咏唱自然风光的,如《阿尔泰山颂》、《额布河流水》等;二是表现和模拟野生动物的,如《布谷鸟》、《黑走熊》等;三是赞美骏马和草原的,如《四岁的海骝马》等。

    呼麦是大草原给予人类的珍贵礼物。呼麦的产生和发展,是蒙古音乐发展进步的产物,对于声学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探求声音奥秘,蒙古人取得突破性进展。

    当呼麦伴着马头琴悠扬响起,牧民驰马而过,低沉的歌声悠然而出,穿越草原上空,仿佛天籁回音,歌声与马头琴漫长忧伤的旋律交织一起。置身其间,天空、草原、人、歌声、琴声共鸣,共同奏出一个自然的和声,人间仙境哪里还分得清?
4#
 楼主| 发表于 2008-2-27 12:40:18 | 只看该作者

蒙古四胡

在蒙古族传统民间乐器中,风格浓郁独具特色的除却马头琴,就当属蒙古四胡。四胡蒙语为“胡尔”,又名四弦琴,因有四根琴弦而得名。追根溯源,蒙古四胡应源于古代库莫奚族人所用的奚琴。唐中叶,古代库莫奚族与契丹并称“两蕃”,后渐与契丹融合。元代,融入大蒙古。民族的融合自然促成文化的融合,牧民们于奚琴中吸取精华,创造出极具蒙古族特色的乐器---“蒙古四胡”。元时四胡在蒙古风行,并入驻宫廷,至清代依然为宫中乐队青睐,名为提琴。蒙古四胡形制多样,可分高音四胡、中音四胡和低音四胡三类。音色或浑厚深沉或明亮欢快, 富有草原风味,可用以独奏、器乐合奏或为说唱和戏曲伴奏,主要流行于内蒙古通辽市、辽宁、吉林等广大地区。

低音四胡
    低音四胡又称大四胡或好来宝四胡,广泛流行于内蒙古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牧区的低音四胡,为便于马上携带,琴身可拆装,即琴筒、两截琴杆、弦轴和琴弓等。琴筒最早用一整段木料刳制而成圆筒或八角圆筒形,前口蒙以羊皮或牛皮,后端敞口。琴杆与琴筒同木而制,弓杆较短,两端缚以马尾。

    演奏低音四胡,将琴筒置于左腿根部,琴头稍斜向左方,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弓拉奏。主要用左手食指、无名指第二关节处按弦,有时用中指或无名指的指甲从弦下顶弦来代替按弦,还不时从弦下弹弦,小指多用来奏出第一把位的滑音和泛音,常用的有揉音、滑音、泛音、打音和颤音等技巧。

     除却上述常用技巧外,左手拇指的指甲弹拨里弦配合右手弓杆敲击琴筒,也经常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轻弹琴筒皮面配合左手指甲弹弦,这些都是四胡独具特色的演奏技法。低音四胡发音圆润优美,音色浑厚深沉,是蒙古族说唱音乐伴奏、民族器乐合奏中重要低音拉弦乐器。

中音四胡
   中音四胡主要流传于内蒙古、辽宁等省农区和半农牧区。形制同低音四胡,稍小。琴筒呈圆筒形,筒前蒙以蟒皮或牛皮,琴头琴杆,用红木和紫檀木制作。琴头平顶,上置四轴。演奏姿势、方法和技巧均与低音四胡相同。中音四胡音色圆润,明亮,可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或为说书、演唱等说唱伴奏,是四胡重奏和民乐合奏中的主要的中音乐器。
   
   高音四胡
    高音四胡又称蒙古小四胡,是在民间小四胡的基础上改制而成。民间小四胡,琴筒竹制或木制,呈圆筒形或八方筒形,四轴四弦,音色较粗犷。高音四胡的音质清亮,透明,声音穿透力强,很有特点。既可演奏缓慢,抒情的旋律,又能演奏活泼、轻快的技巧性乐段。

    待太阳收进最后一缕阳光,牧人驱赶牛羊离去,喧嚣草原归于沉寂。暮色在草原上空慢慢溶化,四胡的袅袅余韵随着暮色慢慢漾开。弯弓射雕,问鼎逐鹿……不尽的传说和故事于琴声之中再次回旋草原。
5#
 楼主| 发表于 2008-2-27 12:42:00 | 只看该作者

乌力格尔

乌力格尔,蒙语意为“说书”,俗称“蒙古书”、“蒙古说书”、“蒙古琴书”,集蒙古说唱艺术发展之大成的一种曲艺形式,主要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及相邻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蒙古族聚集区。

    乌力格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口头说唱而无乐器伴奏,称之为“雅巴干乌力格尔”;另外一种即为有乐器伴奏的乌力格尔,其中使用潮尔(马头琴)伴奏乌力格尔称为“潮仁乌力格尔”;使用四胡伴奏的乌力格尔称为“胡仁乌力格尔”。


蒙古族说唱家道尔吉仁钦在演唱乌力格尔
乌力格尔探源
    探源乌力格尔,其背景要追溯到清初。满族入驻中原后,为防止蒙汉接触,修筑了长达数千里的“柳条边”。雍正年间,河北、山东连年旱灾,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清廷不得已向卓索图蒙旗提出“借地养民”,于是大批黄河流域汉民进入关东蒙旗。移民带来黄河文化,推动蒙汉文化交融,这一文化现象史称“黄河文化北移”。京韵大鼓、评书、莲花落等走入大草原,并逐渐与以潮尔为伴奏的“陶力”(专门演唱英雄史诗的艺术形式)互为交融,汲取双方精华,衍化而出一种极具草原特色的曲艺形式——乌力格尔。

    胡尔奇
    说唱乌力格尔的艺人称为“胡尔奇”。苍茫辽远的草原造就胡尔奇浪漫开阔的艺术气息。如同西方中世纪的游吟诗人,胡尔奇身背四弦琴或者潮尔(马头琴),在大草原上随风漂泊,四处飘荡,一人一琴,自拉自唱。由于他们的表演风格和故事内容的差异,或优美如诗,或悬念迭起,直令牧民全然沉浸于故事之中,忘乎其所在。经验丰富的胡尔奇也可即兴表演,只要给出题目,即可出口成章。


乌力格尔曲目
    乌力格尔的艺术积累非常深厚,节目有短篇、中篇和长篇之分,尤以长篇最为引人。《镇压蟒古斯的故事》、《唐五传》、《忽必烈汗》、《西汉》、《元史演义》、《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等都是其中的经典。乌力格尔题材来源极广,《镇压蟒古斯的故事》、《太阳姑娘》等来自民间故事;《青史演义》、《真出奇》等出自文人活艺人创作;《嘎达梅林》、《达那巴拉》等可在民歌之中找到它们的身影;《红太阳》、《杨金花夺印》、《烟酒之害》、《整齐的林落》等则是艺人们把现实事件加以传唱,渐次而成;《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则由内地传入……

    黄昏将至之时,牛羊归栏,牧人们齐聚蒙古包内。艺人拉起马头琴或四胡,英雄传说和动人故事娓娓道来。那粗犷、宽厚而深沉的琴声,和艺人的说唱相得益彰、令人沉迷。

6#
 楼主| 发表于 2008-2-27 12:44:35 | 只看该作者

草原盛会——那达慕

世上最爱嬉戏、最会嬉戏的莫过于人类。草枯木荣,雁去雁归。蒙古族先祖创造了独特的嬉戏方式--那达慕。它肇始于古老的祭祀、庆典活动,风行于蒙古族各个部落。一年一度,相沿成习,成为仪型后世、承传不绝的民族的盛典。

    那达慕,蒙古语为“娱乐”或“游戏”之意,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每年七月中下旬,草丰美,牛肥壮,为庆贺牧业的丰收,祈盼风调雨顺,牧民从四面八方汇聚如茵草原。素日宁静的草原,彩旗飘扬,牛羊欢叫,牧马嘶鸣,熙来攘往,一年一度那达慕盛会在欢声笑语中拉开帷幕。

    蒙古是尚武民族。宋代欧阳修诗中有言:“儿童能走马,妇女亦腰弓。”所言即是蒙古族人。蒙古人把骑马、射箭、摔跤称之为“草原三艺”,也是那达慕大会比赛的主要项目。

    摔跤
    摔跤蒙语为“搏克”,是男子体力和智慧的角逐。摔跤手多为身材魁梧的小伙子,上穿镶有铜钉的“卓铎格”,下着肥大的摔跤裤,足蹬传统的布利阿耳靴,头缠红、蓝、黄三色头巾。穿上这种摔跤服,无论脚力怎么激烈,任凭撕、抓、揪、勾、绊,都不会伤人或扯坏衣服。

    比赛前,双方高唱挑战歌,以助声势。三遍后,双方跳跃而出,做雄鹰展翅式进入会场。比赛开始,摔跤的双方相互致意和向观众敬礼后,开始较量。顷刻间,争斗相扑,盘旋相持,腿膝相击。凡胜者,到裁判台双手捧出事先准备好的果子、奶食等,边跑边撒向围观人群,与观众共享胜利果实。


赛马
    那达慕大会上,赛马亦是一项很吸引人的活动。蒙人马背上长大,对马有着特殊的情感。赛马不仅需要赛手平日把马驯得十分熟练、得心应手,还要娴熟、高超的骑术和顽强勇猛的精神。

    比赛时,赛手们身着蒙古袍,足蹬高筒蒙古靴,头扎彩巾,腰束彩带,生气勃勃,英姿飒爽。数十匹马站在起跑线,令枪一响,骑手们飞身上马、扬鞭竞驰、争先恐后如离弦之箭。一时红巾飞舞,观众欢腾,声震原野。


射箭
    射箭是由“打布鲁”演变而来的。远古时代的蒙族祖先,在草原上以射猎为生。“布鲁”为问号样弯形木棒,下坠以尖状石块或铁块。骑马追逐野兽时,把“布鲁”打出去,以击中野兽。这种原始的打猎方法,为后来的弓箭所替代。

    射箭分静射和骑射。静射:射手立地,待裁判发令,万箭齐发,直击靶心。骑射:射手着彩袍,背弓箭,驱马到起跑线预备。令枪一响,射手驱马齐飞,同时搭弓抽箭,瞄准箭靶,直射而去,中箭靶环自动脱落。观众群即爆发出一阵欢呼……



当观众还浸在那达慕热烈的气氛中时,太阳已悄悄西斜,射出万道金光,绿绿草原披上一层薄薄轻纱。远处传来悠远的长调,歌声伴随着马头琴声在草原上空回旋。碧草霞光、悠然琴音让人不知是醒着还是梦中。
7#
 楼主| 发表于 2008-2-27 12:46:22 | 只看该作者

马背上的婚礼——蒙古族婚俗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盛大的节日,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追逐爱情的好时机。青年男女身着民族盛装,参加各种竞技活动。比赛中的获胜者,总能赢得姑娘们爱慕的目光。

    蒙古族的婚礼既隆重又独特,别具特色。由于地域不同,各地婚礼习俗仪式也不尽相同,著名的有鄂尔多斯婚礼、锡林郭勒婚礼和乌拉特婚礼等。虽婚礼的细节各异,但基本程序相同。

    送礼多 蒙古小伙在订婚前,要托媒人带着的白糖、茶叶等物品,用一白手巾包着前去说合,女方若收下礼品,则意味着好兆头。而后小伙及其父母带着哈达、奶酒、糖之类礼品求婚,一般要进行数次才能定婚。女方收下聘礼后,男方还要向女方送三次酒,若女方将这三次酒全部收下喝掉,这件婚事便确定下来。临近婚期,男方还要给女方送一次礼,一般是整羊一只,还有酒、茶、哈达等。女方对送礼者热情招待,双方祝酒,口颂吉祥语句,对歌庆贺。
   
掰羊脖
    双方选定吉日,邀请亲朋好友,举行婚礼。新郎迎亲队伍于傍晚时分启程,黑夜到达新娘家。在女方盛大的婚宴上,人们一边狂饮,一边进行饶有风趣的对唱。歌声、琴声、欢笑声回荡在草原上空。就在人们痛饮狂欢之际,男方祝颂人会悄悄离开宴席领着新郎来到新娘的房间,新郎在这里还要经受一番考验。待新郎在客位坐定,伴娘端上一个煮熟了的羊脖子招待新郎,并请新郎把羊脖子从中间掰断,意在试新郎力气大小。为戏弄新郎,伴娘们早就将一根红柳棍或一根铁棍巧妙插进羊脖里。若新郎事先得到别人指点,则轻车熟路取出柳棍或铁棍,轻松掰断羊脖。若新郎不识其中奥秘,使尽浑身力气,满头大汗,好似狗咬乌龟,狼狈不堪。一旁伴娘则用十分辛辣刻薄,却没有恶意的语言挖苦、取笑新郎。被讥笑得满脸通红的新郎,恨不能有一地缝钻进藏身。

    穿袖口
    当晚,新娘还不可以离开娘家,她还要和昔日姐妹话别。为表达姐妹们的挽留之情,她们将自己身上的腰带解下来联结在一起,先从新娘这边的袖口穿进,再从那边袖口穿出,然后其他姑娘照此做一遍。最后所有姑娘紧紧相拥一起,以此种方式来表达姐妹间难分难舍之情。

    巧争先
    在女方家一宿欢闹后,次日凌晨,迎亲队伍拥着新郎、新娘回程。按照习俗,男女双方都要设法抢先到男家。途中,女方有人故意抢去新郎头上的帽子,或挑在马鞭,或扔到地上,新郎无奈下马捡帽,这样就耽误回程的时间。新娘和伴娘便可抢先而行。但男方亦有高招,在离新郎家不远的地方设酒席数桌,款待女方,女方盛情难却,只得下马喝酒。男方趁机驱马前行,抢先到家。一路上便是这样追逐嬉戏,纵马奔腾,充满着情趣。

    拜炉火
    娶亲到家后,新郎、新娘不拜天地拜炉火。新郎、新娘拿着马鞭,通过两堆旺火,以示爱情的忠贞不渝,又隐含着纯净、避邪和兴旺之意。新娘进洞房后,新郎的母亲依蒙古族婚礼的习俗,将新娘的面纱轻轻地揭去,新娘向新郎的父母行蒙古礼。随后,新郎、新娘向双方宾客逐一敬酒。敬酒时,琴声响起,歌声缭绕,歌乐声中,年轻的男女牧民翩翩起舞。这样的婚礼夜以继日连续进行两天,尽兴的人们才陆续离去。

8#
 楼主| 发表于 2008-2-27 12:47:29 | 只看该作者

祭敖包

“敖包”是蒙语,意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

    无际的草原上,时时会看到用大小石头堆积而成的巨大石堆。石堆上插柳枝,此谓神树。神树挂有五颜六色的神幡。巨大的石堆矗立草原,五颜六色的神幡随风飘拂,召唤着远方的牧人,这就是敖包。


敖包有的用石头垒起,有的用柳条围建,蒙古各处均可见这样的敖包。

    祭敖包多选择在夏秋水草丰美、牛羊肥壮之时。几十里远的牧民扶老携幼,或坐勒勒车,或骑高头大马,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祭祀由当地德高望重的喇嘛主持,于日出之前开始,祭祀场面隆重、肃穆和热烈。参加祭祀的人员要绕敖包默转三圈,方向自左向右,边转边向敖包滴洒鲜奶和酒。而后叩拜于敖包正前方,祈祷神佛纳福,风调雨顺,人畜两旺。最后将带来的石头添加在敖包上,并用柳枝、哈达和绸布等将敖包装饰一新。


祭祀的礼仪一般有四种,即血祭、酒祭、火祭和玉祭。

    血祭
    蒙古牧民游牧为生,以牛羊为食。牧民认为牲畜乃天地所赐,祭祀时宰杀牛羊以谢天地,故称之为血祭。

    酒祭
    据传天地诸神不仅喜食肉,亦喜饮酒、喝奶。故蒙人把鲜奶、奶油、奶酒一滴滴洒于敖包前,祭祀天地诸神,祈求幸福平安,称为酒祭。

    火祭
    蒙古族崇尚火,认为火是最洁净的,用火可以驱邪逐恶。因之蒙人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树枝或牛粪,各户走近火边,念着自家的姓氏,供上祭品,并将羊肉投入火中,烧得越旺越好。故称为火祭。

    玉祭
    玉祭则是用玉石作供品,因玉石极为昂贵,古时仅有王公贵胄使用,一般人家使用不起。现今已不再以玉为祭品,多以宝珠、硬币或炒米代替。

    祭祀仪式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牧人拉们起优美动听的马头琴,和着琴音唱出悠远的长调,琴音和瑟,沁人心扉。有的牧人三三两两围坐一起开怀畅饮,吃着冷羊肉,叙说起各自的生活、新鲜事儿。青年男女却趁此时机,溜进草丛,避开人群,互诉衷肠,这就是所谓的“敖包相会”了。
9#
发表于 2008-2-27 13:12:12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了解.....
10#
发表于 2008-2-29 10:01:51 | 只看该作者
民族习俗还真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