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52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浩劫:(四)父老乡亲情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13 15:17: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概述:浙南泰顺是浙江省南部一个山区县,境内群山叠翠,山高谷深,行走不便,泰顺先祖在两个山峰之间跨越峡谷溪流建造了廊桥。在泰顺境内唐、宋、明、清代留下的被称为“桥梁活化石”的木拱廊桥达三十多座。作品介绍廊桥的历史和文化,叙述了国家非遗廊桥国宝被冲毁后,当地、市、省乃至全民救桥、守桥、护桥的感人故事。

四、父老乡亲情怀
第二天凌晨,最后一波洪水裹挟着泥沙,一路冲出了泰顺境内,洪灾终于要过去了。两三个小时后,阳光穿透乌云和浓雾照耀大地。几乎没合眼的当地乡民,迫不及待地走出家门,面对满地的淤泥和垃圾,开始了灾后打扫清理。
而57岁的薛世云老人,“当时薛宅桥被冲走后,我就想去找回来,但水满得比人还高,几乎一夜没睡好。”次日天没亮,薛世云见门前的水退去了一些,便瞒着老伴,蹚水出门。
来到桥岸边,见到昔日相守的老伙伴,只留小部分折断的根基嵌在岩缝里,薛世云百感交集。他沿着湍急的水流,一路涉水而下。走出去没多远,一段淤泥路就横在我们面前。老乡们都是穿着胶鞋趟过去的。我们没有胶鞋,只好拎着脱鞋,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走。一脚下去,淤泥有将近一尺深,泥里的石子硌在脚上非常的疼,咬着牙吼着歌一步步往前挪。有过经验的人都知道,淤泥很粘,一脚下去再抬出来,都很费劲。我们就这样光着脚在淤泥地里挣扎着前进。好不容易好出了淤泥,前面又是一堆堆的滚石……在水里艰难行进,一快一快寻找,用尽全身力气一步一步拖上岸,几天体力透支和消耗,全身犹如散了架一般浑身乏力,四肢酸软。这时洪水漫过了老人的腰部,整个人都在随着汹涌的波涛在沉沦,在漂浮。
     就在要死神抽走他的时候,脑袋突然被洪水中滚动的石块给碰了一下,骤然的疼痛使他突然清醒过来。刹那间,他突然抱着一块大石头,保住自己的。一个多小时后,一根十多米长的大木梁在水流中沉浮着,薛世云喜出望外,“这根木头有500多年历史。”这3年来,薛世云负责薛宅桥的保洁工作,每天的亲密接触,让他对桥体的每一个结构了如指掌。一想到这里,他的心中顿时充满了希望,一有了希望,浑身上下顿时力气倍增,心也不慌了,僵硬的四肢也变得灵活了。
    被洪水浸泡后的大梁愈发沉重,老人用尽力气也拖不动,只得先将附近的其他小木件找回,堆放在一起。随后,他叫来村里年轻人,众人合力将这些宝贝抬上岸。直到当天下午四五时许,薛世云才匆匆赶回家给行动不便的老伴做晚饭。次日一早,老人再次出门寻找。
在薛世云老人的努力下,他一人找回了30多块薛宅桥的主构件。
对薛世云来说,廊桥是他一辈子难以割舍的情结。他童年时在桥上捉迷藏,青年时在桥头“人约黄昏后”,年老后在桥边抽烟拉家常。他说,廊桥就是祖辈留给每个村民的传家宝,不能断在他们这一辈人手里。“就像160多年前,这座桥也被洪水冲毁过一次。”薛世云介绍,当时他的祖辈一路追到福建福安,才把木构件用绳子一一拖回来。
      在洪水退后的街头,曾经喧闹的乡镇残破衰退,千疮百孔,农房的围墙倒塌了,山体倒塌了,课桌、书本、文具都被埋在了泥沙之中,当然街上居住的人家的家具、电器也大都被埋在了泥沙之中。其情形用一场浩劫来形容绝不为过,镇上的居民大都还在清淤和清洗被洪水淹渍过的衣服,人们神情凝重,相默无语,被洪水沧过的神经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偶有几个赶场的农民,衣襟裤角上也满是泥浆,似才从沼泽中走出一样。
    “当务之急是找寻木构件,多一根就多一分复原的可能。”木拱廊桥营造技艺传承人曾家快却果断作出决定,位于泰顺泗溪镇下桥的家也遭了灾,一楼被淤泥堵得严严实实。他顾不上“自救”,踩着泥泞赶往筱村,和当地村民一同沿溪而下寻找木构件。

与此同时,泰顺县文物部门《关于收集被毁廊桥木构件的紧急通告》也在网络和“朋友圈”刷屏。文物工作者、文保员、非遗传承人和村民不约而同向受灾廊桥所在地集结。“木构件找寻是廊桥修旧如旧的关键。”季海波回忆说,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廊桥修复的全面提速奠定了基础。
山路崎岖,却阻挡不了村民们救桥的脚步。台风刚过,筱村村民吴大伟、林作坡、林建华等人便沿溪而下找寻被冲垮廊桥的木构件。他们回忆说,当时,木构件有的被冲到了山弯溪谷,有的冲到下游水库,大伙儿擦亮双眼沿溪而下找寻,不放过任何一块碎木料。
“除了帮着找,我们还可以继续捐钱修。”52岁的林建华用质朴的语言,表达着对古廊桥的无法割舍,说到动情处,老人眼里噙着泪花。他告诉记者,从爷爷出资建桥,到父亲守桥,再到今天领着大伙儿找桥,筱村文重桥早已成为一家三代的精神寄托,桥被冲垮之时,家族里上了年纪的长辈有的伤心落泪。
泰顺人对桥的热爱如青山般厚重。台风过境,村中不少老人凭借经验,找来绳子、柴刀,密切注视溪流的漂浮物,特别是上游漂下的大木件,虽然起初不知是什么,但在他们眼中,硕大的原木肯定非同一般。“小的时候也听说过廊桥被冲毁的事儿,都是找回构件重修的。”60岁的吴大伟说。
在2002年之前,曾家快的身份是一名普通木匠。他的祖父、父亲都做木工活儿,在他初中毕业后,这门手艺就传给了他。
每个泰顺人的心里都有一座廊桥,她起立于溪水之上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往后与风雨抗衡的命运,一次又一次的水毁、修复、重生,锻造了山里人不畏艰险、重头再来的精神内核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3 15:18:47 | 只看该作者

在泗溪当地,曾家快的手艺颇有名气,谁家遇到嫁娶,找他制作衣柜门窗的比比皆是。
2002年一场和木匠的聚会闲聊后,改变了曾家快的人生轨迹,让他成长为“泰顺木拱廊桥技艺省级传承人”。那天,一伙人聊起泰顺廊桥的建造手艺,众人认为廊桥平桥的制作还能驾驭,但廊桥拱桥的建造方式,濒临失传。
曾家快默默记下了这段话,他陆续花了1年多时间,把泰顺境内6座拱桥的每一个构件做了详细测量,并绘成图纸,逐一记录在案。“一座廊桥有上千样的构件组成,而且不用钉子,很大部分是靠木楔的交错力固定在一起,非常复杂,但极为牢固。”曾家快坦言,这是一项巨大工程,尤其是测绘桥顶的大梁,他带着皮尺攀上爬下,耗时耗力。
不过这一年多的亲密接触,让曾家快对廊桥产生了别样的感情。
“说实话,我从小在村子里长大,北涧桥、南溪桥,熟得不能再熟了,但我从来都忽略了她们的存在。”在曾家快看来,很多时候,廊桥对于他们,只是像屹立村口的一位老者,只是照片取景上的一抹点缀,只是外人眼中不知甚解的一份神秘。
在与廊桥一年多的相伴相守之后,曾家快发现,廊桥其实是一段历史的样本载体,那里记录着太多的故事,浇灌了太多的情感,让他开始为之不舍,为之牵挂。
在将6座廊桥的结构仔细剖析研究之后,曾家快尝试着建造廊桥模型。在经过反复失败之后,一座惟妙惟肖的廊桥模型诞生了。
昨天,他正在家里赶工制作一座新的廊桥模型,称这是同济大学向他预订的。此外,曾家快手头最重要的工作,是完善文兴桥的修缮方案。
2010年,他曾负责参与文兴桥的部分修复,所以这一次,县里初步推选他作为文兴桥传统技术负责人。
在曾家快看来,修复最难之处在于修旧如旧,他要将所有寻回的木构件逐一编号,还原到原先的位置。
曾家快坚信,廊桥的重现,是对罹难者的一种祭奠,是对存活者的一份激励。

听说镇上收集木构件后,村民们主动把千辛万苦找寻到的“国宝”木料送了上去,肩扛车拉,有的甚至步行数十里山路。从小在廊桥畔长大的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含糊,大家都希望廊桥修复快点儿、再快点儿。为此,不少村民还主动腾出自家院落,为木构件晾晒提供场地。
我行抵这里的时候,连晴几日的天忽然阴了,灰色的彤云悠悠地压下来,雨也稀疏地落着,轻似薄烟。飘飘的细雨,洇湿了廊桥遗址的砾屑石块,黑亮的光一闪一闪,镀上洪水痕迹。这雨,沁入阴冷的地下,为不幸廊桥带去世上的暖意。
使人生以特殊的形式获得久远的延续,阴郁的石墙因此有了生命的温度。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林晓云,女,浙江泰顺县人,1989年至1995年在华夏出版社省级丛书《自强不息之书》发表报告文学《浙南一枝花》《少壮派诗篇》《崛起的历程》《强者尽风流》《命运建筑师》,于报刊杂志发表散文《书我的人生伙伴》《亲情》《我的人生路》《难忘情怀》等十多万字。2016年至2017年在温州日报、中国散文网、中国作家网、新华文学、全球华人散文天地网发表十多篇散文,散文《老宅石磨盘》荣获第四届中外诗歌散文一等奖,一万七千多字报告文学《浩劫》在中国报告文学网发表。

注: 配图来自中国廊桥网
原创不易,作品正参加首届中国工业文学作品大赛,请点击原文链接为作者点赞投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