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9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泰顺泗溪一段老街拆除引争议 白粉墙是留存或拆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3 13:0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天,部分老街被村民提前拆除了。 刘海沙 摄
旧日的白粉墙老街。 中国廊桥网供图
今年3月21日,白粉墙村重启“二月二”祭祀祈福活动。有观点认为,邻近古街古建筑、原住民文化不能及时保护,泰顺廊桥有被逐出“世遗”预备名单的可能。 中国廊桥网供图

昨天,温州市廊桥文化学会(中国廊桥网)在其公众微信号发布了一条《又担饼,又担糖,再也担不到泗溪白粉墙——白粉墙老街昨日被部分拆除》的长微文。一时间,近2000人次阅读、转发,由此引发关注。

白粉墙虽然不是文保单位,但历经百年风霜后的“墙倒众人推”,还是让不少市民扼腕叹息。人们叹息的,不单单是白粉墙的命运,而是更多古老遗存岌岌可危的生存现状。

历史给现实“让路”

泗溪是泰顺著名的古镇,清朝晚期,白粉墙老街成为泗溪一带的商业中心,一直延续到现在。白粉墙老街东西走向,路面用大块的天然卵石铺砌,随地形的高低曲折变化。温州市廊桥文化学会秘书长刘海沙曾多次到白粉墙古街走访。“古街规模虽小,但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愁。”刘海沙告诉记者,该学会不仅关注廊桥保存与保护,也同样对泰顺古街、原生态民俗等文化投以关切。前天一早,在得知有白粉墙村民开始拆除古街时,她和几位专家立即赶到了现场。

白粉墙老街要保护还是拆除的争论由来已久。据了解,此次被拆除的古街部分,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完成土地置换和确权等工作。十多年间,政府和百姓都希望在历史文化保护和城镇发展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却一直没有结果。最终,在前天一早,村民对被规划入道路部分的一半老街提前进行了拆除。

刘海沙说,古街上的房屋安全问题确实堪虞,但如果能再缓一缓就好了:“为想出一个既让人生活又让古街生存的办法,前一天晚上,学会微信群‘廊桥村’里的国内外专家‘村民’,一直讨论到凌晨。”

留存文化记忆

对于白粉墙被部分拆除,泰顺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季海波不禁感慨:“文物保护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工作,我们有时候再努力也跑不赢时间”。

据介绍,目前泰顺县拥有县级文保单位66处,但散布于坊间没有被列入文保单位、具有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的老街、老屋等,却不在少数。而这些对象缺乏保护,生存状态一直让人担忧。如三魁镇下武垟村林家厝,就在2006年的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而当年造成林家厝不能被列入文保单位的原因,是周边一座座新建的民宅影响了申报。而今,具有文保价值的对象,受这种因素制约,而影响申报导致保护不了的现象,在当地并不鲜见。有知情人透露,在泗溪镇范围的北涧桥和溪东桥已被列入“世遗”预备名单,如果与廊桥风格一致的古民居、古街巷等受损,大环境的破坏,泰顺廊桥就有被逐出“世遗”预备名单的可能。

台湾华梵大学建筑学系主任、教授萧百兴也是微信群“廊桥村”的“村民”,他说,面对古老遗存,大家要回到现实去面对问题,找到方法。过去的确是主拆的声浪大,但当前力主保护已慢慢成为趋势。他建议,泰顺需要找到一个重点予以突破,把方法想出来、把标杆立起来,这样才能把美好的文化环境留存下来。

其实,在泰顺也有对非文保单位保护得当的例子,如新浦库村,在村“两委”的努力下,这处有着唐末遗风的古村保护,就得到了不少民俗专家的肯定。

还在坚守的老建筑何去何从

曾有专家游历完了泰顺古街后发出感慨:这里是一个充满乡愁的地方。前几天,“廊桥村”里的“村民”还用泰顺泗溪、三魁、罗阳、莒江等不同方言版本,演绎关于白粉墙的一首童谣:泗溪白粉墙,担饼又担糖,担到亭子角,馍糍黄络络,担到横街路,想吃泥鳅汤,叮哐摔一倒,大饼变白糖……

听着这样的传唱,“廊桥村”微信群里,也多了不少争论的声音,许多老街保护志愿者认为,对于像白粉墙街这样极有保留价值的老街,不能像现在这样进行伤筋动骨的拆除,而应该修旧如故。简单化的做法,让人难以接受。但也有人认为,不是所有老房子都是文物,在保护过程,应该更多考量对百姓居住权的维护。

白粉墙作为泗溪最大的商业中心,曾经一派繁荣昌盛的街景已成历史,那么,这些留存的建筑,是否也一道成为记忆?

延伸阅读

白粉墙,涂刷成白色的墙。不独南方有,只是江南的白粉墙比较多,应用得比较明显而大胆。对江南的风景来说,白粉墙也起了重要的装饰作用。这种黑瓦白墙的建筑物,在蔚蓝色的天空下,起着极其相称的色彩作用。假使有一所白墙的房屋,临近河岸,它的白色倒影,微微荡漾在碧波中,再配合水乡的小桥垂柳,绿蕉翠竹等,就构成一幅极为美妙的图画了。对很多步入城市水泥森林的人们来说,白粉墙意味着淡淡的乡愁。

《红楼梦》第十七回:“雪白粉墙,下面虎石,砌成纹理,不落富贵俗套。”

各方观点

卿仑:此事涉及到村民权益,白粉墙老街首先是他们的,其次才是历史的。所以对村民诉求,不能视若无睹。这两年,我们一直关注永嘉屿北古村的保护与开发,最终是政府出面解决安置问题,才保住了古街。总之,涉及类似的大事件,政府、民间、村民代表必须建立畅通的协调渠道。

网友徐家先生: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不是谁说要保护就保护得了的,这里涉及各方的利益,特别是古宅居民们的切身利益一定要重视。罗阳坑底路一号潘鼎故居,属保护文物,但周边已经不像样子,根本失去原有文物价值。老百姓对此文物的保护,已经没有兴趣。

冰杰:面对这些迅速消逝的老城老村老街,我们总会自然而然地说可惜,却很少真正关心原住民的生存状态。百姓苦了一辈子,也盼着有一天能住上新房,不用每天抬马桶,不用担心刮风下雨,不用忍受常年阴冷潮湿带来的病痛和蚊蝇。惜古不是惜苦,现在许多所谓文保单位,只是停留在画个圈立个碑然后让它自生自灭。这样的保护是消极的,建筑再老也只是以物理形态存在,不修不理终将倒下。而原住民是地域文化的根本,若真保护,请在房子未倒下之前让原住民过得更好!

网友瑞山白云:百丈老街,三魁营岗店,泗溪白粉墙,多么有特色有文化有故事有历史的老街,现如此?!痛心啊!

来源:温州日报  陈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