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8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泰顺民间匾额故事]义方垂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8-9 14:3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 <br/>高启新/文 周咸俊/图</p><p>中国是家族制度较发达的国度,古代历朝统治者都极为重视“家”的概念,“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曾之有也。”(《论语·学而第一》)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是前提,也是政权得以稳定有序发展的基础。父教子以正,戒骄奢淫逸,免生败行,是谓“义方”。《三字经》有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古时,家庭中十分强调父亲对子女的潜移默化及教化中的人格魅力。此匾所张扬的就是男权社会下,男性长辈的典范作用,要求行事应该遵守规矩法度。</p><p>仕阳严山是泰顺一偏壤远乡,翠峦修篁之间,潺潺清涧涌流,鸡犬相闻,宛如人间仙境。离村不远处即为传说中仙踪出没的翁地,至今还留有仙人居住的洞穴。严山仓楼为董氏族居之地。据载,董氏远祖系出河南,唐末始从平阳麻园迁今泰顺东溪,后散居于仕阳、章坑、雅阳等地。董氏后裔董应恒于清康熙年间迁居今仕阳严山,始成当地董氏始祖。据谱牒记载,董氏族人很注重子弟的教育。至清代,一方俊彦,如著名学者董正扬、董霞樵脱颖而出,数百年山城沉寂的文声与科甲为之一振,影响深远。</p><p>此匾悬于仕阳严山仓楼董宅。上款“钦命礼部右侍郎提督浙江学政加三级陈用光为”,下款:“道光十三年(1833)岁次癸巳春王月吉旦。郡洋董梦翔、祖母邱氏立”。匾应是为董梦翔的祖父董绍而立。按时间推算,国学生董绍(1765—1825)择居曲岩,开家族文脉先声。其过世后,晚辈为弘扬其功德,故悬匾于上,以资光大。国学生本为国子监学生,已取得初级功名。匾是陈用光在浙江学政任上所题。陈用光(1768—1835),江西新城(今黎川)钟贤人。乾隆五十八年(1793)陈用光来到江宁书院,向姚鼐学习古文,又追随姚鼐到南京。他从钟山书院出去后,于嘉庆六年(1801)中进士。后侍奉在皇帝身边,为桐城派播遍全国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陈用光为人正直,为官清廉。道光丁亥年(1827),他以礼部右侍郎外放浙江学政。任上,他劾罢奸佞,以儒学规训学子。陈用光的古文兼姚、翁之长,“理道宽博朴雅”,文笔浑厚精深,为当时文人所推服。匾悬挂两年后,陈用光离开人世。</p><p>(温州日报&nbsp;&nbsp;&nbsp; 2006年08月08日)</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