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7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康宝: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4-16 17:3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align=center>故乡的滋味 ● 故人如歌</P>
< align=center>盐</P>
<>
    那年夏天,紫色的苦楝花才悄悄绽开,鬼子的铁蹄便从闽东沿海踩上岸,烧杀抢夺无恶不作,消息传进山里时,父亲的朋友开始坐立不安起来。
    10月收稻的一天,乡亲们正在水田里劳作,没提防那鬼子的飞机突然呼啸着掠过村子上空,足足二十四架,飞得很低,机身上的膏药旗红白两种颜色刺人耳目,乡亲们一时四处躲藏,朋友却站在晒满金灿灿谷子的谷坪上,毫不畏惧挥着镰刀冲着飞机远影骂了半天。妻子几次想把嘴角满是白沫的丈夫往屋里拉,都被朋友一把推开吼道:鬼子都跑到咱头上拉屎拉尿,你还忍得住呀?
    留下俊美的妻子和一对嗷嗷待哺的儿女,朋友最终还是走了。队伍连夜开拨时,朋友找到父亲将妻儿托给他,原本刚劲的汉子那一刻眼里却噙着泪花,饮干父亲递过的一碗鲜红似血的米酒,道一声珍重,将碗狠狠摔在地上,头也不回地溶入茫茫夜色。
    多年以后的每个秋天,提起这段往事父亲总是为他的朋友骄傲,同时也为没能照顾好朋友的妻子而难过。
    战事越来越紧,村里的壮年人们都去了山边的营地。遥远的天际,终日弥漫着一股股浓烟,令人触目惊心。一天下午,一架鬼子的飞机飞过村子上空时,扔下了两枚炸弹不幸落在朋友的屋顶,大火顿时吞没了整座房屋,朋友的妻子在村头河里洗衣服,见此情景悲痛欲绝地往回冲,想去抢救睡在楼上的一对小儿女,可左邻右舍拖住了她。父亲伤感的记忆里,整整一夜朋友妻子撕心裂肺的哭叫声让全村人失眠。第二天朋友的妻子便失踪了,许多大婶在垂泪之余,连喊皇天造孽。乡亲们找遍附近的乡村都没找着。
    鬼子的队伍横冲直撞地进入浙闽边界的闽东地区肆虐时封锁了山里通往山外的交通关卡,山里出现了缺盐的危机,然而盐业被鬼子控制的很紧,许多乡亲即使历尽千辛万苦挑回的盐也少得可怜,就在这时,有关朋友和他妻子的事情由挑盐人传进村里,朋友和他妻子都被鬼子杀害了。
    山口边的游击队由于缺盐, 战斗力减弱了很多,朋友自告奋勇地承担了率小分队去海边挑盐的重任。出去时一路顺畅,回来时为不引人注目,他们将二百斤盐分成了二个担子,可半途中还是遇上了鬼子的巡逻队,也许当时扔掉那二百斤盐,朋友完全可以顺利突围,可朋友硬是说服其他队员将盐挑走, 自己引开鬼子。挑盐队员顺利地回到营地,朋友却再也没有回来。妻子是在朋友死后第12天找到营地的,出人意料的是朋友的死并没使她过分悲哀,没流一滴泪,她默默地加入了妇女救护队。
    遭受火线封锁的营地上医药短缺,许多伤员由于伤口而发炎,没有消毒药以致化脓流血。妇女救护队用盐洗伤口防止糜烂,可是最后连盐都难以维持正常的救护工作,朋友的妻子急了,决定一个人出去弄盐。一个星光满天的夜里她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几天后山口关卡传来消息,一个想偷带盐进山的女人被关卡上的鬼子抓住,刺死在关卡下,赤裸裸地被吊在在木柱上示众。据说那个女人圆目怒睁,死死地瞪守在她一旁的鬼子,那目光好像要穿鬼子的心一般……
十月,霜叶红于二月花。
    萧萧寒风中,朋友和妻子的衣服被村人安筑在小村的青山岗上。不知是谁在他们墓前撒了一层薄薄的盐。山岗上的风景很好,可最先望见红日从群山中喷薄而出。
太阳出来的时候,墓前纯如水晶的盐粒便反射着银光,一闪一闪照耀着…”。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30 14:50:01编辑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