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8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薛一泉专题:泰顺古民居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8-17 23:19: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专题:泰顺古民居
薛一泉
  
  2001年七月份,第十二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的与会专家云集泰顺,对泰顺古建筑进行为期三天的考察,惊喜的发现泰顺许多民居的作法融汇了中国南北古代建筑的风格,泰顺应该是南北建筑文化的一个过渡区。在筱村东垟门楼外,专家们更是痴迷于庭院卵石铺地,并称之为“浙南之最”。
  
一、东垟
1、古民居  
  东垟现存民居建筑有三片,一为新厝下民居,二是西村民居,三为门楼外民居。
  东垟林氏一世祖林建,表字盟官,唐天祐二年(905)内阁长史。林氏原籍福建莆田,后为避乱于后唐同光三年(925 )迁居筱村东奥(新楼);宋建隆二年(961)再迁泗溪上段(后池)。林建从莆田迁徙东奥时共携有六子,后来除第六子旸随父从东奥迁往泗溪外,其余五子均留居东垟。东垟现存的三片古民居均为林建后裔在繁衍发展过程中留给今人的历史文化遗产。
  (1)新厝下民居
  新厝下现仅存两座民居建筑,其一为三进,另一为二进。局部特色在于小木装修中的雕刻非常繁缛、精致。“三进民居”有这么一个传说,当初造屋时,主人请了一位金华的雕刻师傅,这位师傅携了妻子到泰顺,当完成全部的装修雕刻活返乡时,金华师傅的儿子已经三岁多。也就是说民居的雕刻足足花去了这位金华师傅三年多的工夫。“三进民居”小木装修的精美雕刻主要布置在门窗槅扇,另外斗拱和牛腿的雕刻也非常逼真,不过新厝下雕刻的翘楚应数“二进民居”厅堂门(厅堂后明柱旁),此厅堂门上、中绦环板和花心那精彩绝伦的镂空雕饰,足以让人啧啧称奇。在新厝下的“三进民居”中发现了非常少有的厅堂门布置做法,一般民居的厅堂门都是设在厅堂两棵后明柱的旁边,而此座房子却与众不同的将门设在了两棵后明柱之间,做法独出心裁。
  (2)西村民居
  在西居住的大部分是东垟林氏“大房”后裔。西村民居多为合院式建筑,它们要么沿山涧而建,要么就一头扎进田野的怀抱里。西村民居与对岸的门楼外民居遥相对望,身后的大山即为门楼外的案山。这里的民居在构造与装修上显得朴素和简洁,它们与山水似乎更显得融洽。
  (3)门楼外民居
  门楼外民居保存基本完整,年代有明朝有清朝。门楼外一世祖林豳(林建十六世孙)从东奥迁居门楼外后,大兴土木,建造居所。到林建二十三世孙伯穆时,门楼外村落已初具规模。伯穆与其子(光宗、光祖、光祥、光业)都是当地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非常热心于公益事业,先后主持(或捐资)建造了峰文书斋、祠堂、陈氏夫人宫、水尾桥等。这些建筑在乡土社会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图101:门楼外古民居
  
2、古代公共建筑
  东垟古代公共建筑是当地乡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1)祠堂
  东垟林氏宗祠始建于清康熙甲午年(1714),由林文村主持建造,其址在东垟后井。建成百年之后几近倾圯,嘉庆年间林万山便与族人重建祠堂。关于重建宗祠,林氏谱中有这样的记述:“三年之久,前后二堂已成,左右两轩、东西两阶下凿之以池,大门三楹,门外环之以墙。又喜祠之南向有玉岩,西有军山,中向一峰四尖并峙者,文笔峰也!”林氏建房、造祠无不考虑与“文笔峰”相呼应。宗祠门楼楹联言:“腾龙峰麓敬先祖,笔架山前荫子孙。”祠堂的实际功用,堪舆观念以及乡民朴直的愿望皆溶其中。林氏宗祠共三进,一进门楼,二进享堂,三进为供奉祖先神主的寝堂。祠堂的主要功能是为了举行敬孝先祖的祭祀活动——祭祖。此外,林氏宗祠也是古人商议族内大事的议事中心,只不过这些功能如今已不复重现。
  (2)宫与桥
  在东垟玉溪水尾西岸有一座陈十四夫人宫,为清朝嘉庆年间林光祥主持建造。林光祥是一个商人,传说有一次船行飞云江上(瑞安段),突然风浪大起,狂风怒浪侵袭船只,船临倒覆,后光祥祀告陈十四夫人,才保得平安。返乡后光祥遂建陈十四夫人宫。宫内原建有戏台,每逢重大节日,村里就组织戏班上演一些乡民们喜闻乐见的剧目。此戏台已于20世纪70年代拆除。
  东垟木平廊桥与陈十四夫人宫相距不远,系林光业后裔林晴霁主持建造(民国期间),为一墩两孔式木平廊桥,桥屋面阔11开间。桥面宽4.7米,桥长26.2米。桥身横跨玉溪,西临田畴,东接苍山。
  (3)书斋
  东垟历史上统共建了两处书斋。现存书斋称为“东垟书斋”,建在林氏宗祠的右侧,为东垟林氏三房后裔林凤鸣、林方任(时任杭州新城儒学正堂及杭州训导)父子于乾隆廿五年(1760)建造,为三房私塾。民国初年,始招全村子弟入学受教,时称东垟书院,并聘请泰顺名士许笃仁先生授业教学。


  图102:东垟书斋
  书斋拥有校田,校田来自个人的捐赠或从村内的众田(祭坟田)中划出。校田由“先生”或校长租给农民,农民付给学校田租(谷粮)。学生入学也上缴谷粮,民国年间,一个学生一年要交200至300多斤大米。一位“先生”半年领取800斤谷粮。
  
3、门楼外古民居的建筑艺术
  (1)村落选址
  东垟三片古民居中以门楼外片保存最为完整,规模也最大,文物价值也最高。门杰外村落地盘宽广,山脉连绵,林木茂盛,溪流环绕。村落前方案山有非常优美的笔架峰。这一切非常符合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风水理念。关于林氏后裔从东奥迁居门楼外,当地有一个传说,林豳通晓堪舆,深谙天文地理,在多次对东奥进行堪察后认为此地“沙飞水走”,不是生息耕作之地。后才寻“宝地”溪坪(即门楼外)。据推算,门楼外古村落开基于明朝中叶。
  (2)民居的空间布局
  民居为合院式,正房或七开间或九开间,厢房一般是五开间。民居总体结构布局依次为门楼(多为一进,也有两进的)、庭院、两厢、正房、后院(花圃);附属建筑有厕所及猪栏、牛栏等。
  门楼:门楼外村口原建有一座大门楼,为防御山匪侵扰,后毁。民居普遍建两座门楼,一进门楼大多为砖石作,突出了防御功用,石作门楼的门楣上方常有横额和门联。二进门楼则为木构。
  院落:院落是一个活动场所和休闲场所,可供实和和休闲。
  正房:正房厅堂(明间)是婚丧等仪式的举行场所。厅堂左右的木板壁常贴有诗联、家训。厅堂左右的房屋(次间、梢间、尽间)均有前后两间,前为待客进餐之处,后作厨房。
  厢房:子孙们常住在厢房。有的厢房明间亦做成厅堂,更有文人雅士依个人所好,在厢房小厅堂太师壁上悬匾,取名某某轩,匾上书上诗文。古时妇人终日待在两厢,足不出户,她们的生活、活动圈子也仅限在厢房,“老父三年不见其女”、“新娘七年不出楼”便是封建社会妇女之境遇的写照。
  后院:门楼外民居后院多建有花圃,养花植木,鱼游鸟跃,清风明月,吟诗作赋,自又是一处别有洞天的小天地。
  楼层:民居为二层建筑,一楼的功用如上所述,二楼通常是卧室,或作书房、贮藏室等。
  
4、民居的建筑(梁架)结构
  民居梁架结构主要有抬梁式、穿斗式、插梁架,或是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门楼外民居普遍使用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插梁架两大类。其中插梁架属于一种特殊的梁架技术,这种梁架结构多见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梁木一头插入中柱,另一头则又落在金柱(童柱)上。这种梁架结构与抬梁式的承重梁落在柱头上,以及和穿斗式的柱间无承重梁仅有起到联络作用的串梁不同。
  (1)斗拱 (图103)


  斗拱有柱头科(在柱头上的斗拱)和平身科(两柱头间置于额枋上的斗拱)两大类。总得来说,门楼外民居的斗拱形式比较简单,以一斗二升居多,即在斗座上横安正心瓜拱一道,拱两端各安槽升子。平身科出现在厢房的额枋上,较长的额枋贯通三开间,平身科斗拱也只置一道正心瓜拱,区区三踩。
  (2)博风板、悬鱼、惹草
  博风板:博风板是为了保护外伸的檩和椽而钉的木板,多使用于屋顶两端的山面上。木构门楼的椽口也有使用。
  悬鱼:房屋两端山面的博风板正中,有一装饰物悬挂而下,即悬鱼。悬鱼一名是因为初期此块木板上常雕有鱼形而得名,有主人自示清廉之意。门楼外民居的悬鱼虽有较多使用,但已完全变异,举目找不出“一条鱼”,虽已脱离原形,但仍称悬鱼。
  惹草:钉在博风板边沿(一般处于檩头位置)的三角形木板。门楼外民居惹草用得不多,所见的也是做成长方形,不刻纹饰,简朴率性。
  (3)格扇、栏杆
  格扇:民居常在正房和厢房的次间、梢间、尽间做格扇。格扇从上方到下部依次是上绦环板、花心(格心)、中绦环板、裙板。上绦环板常进行镂空雕刻,中绦环板进行浮雕,花心则用棂条拼装,裙板大多不作雕饰。绦环板上的雕刻题材生动丰富,主要有牡丹、喜鹊、梅花、如意、人物、吉祥字符等。
  栏杆:二楼楼厅的外部即椽椀里侧设有坐凳,所以在椽椀上做有靠背栏杆,栏杆心部分做有花样。在此处做栏杆,不但有倚靠作用,同时起到栏护功能。
  (4)太师壁、神龛


  太师壁(图104)位于厅堂两棵后明柱之间,前面设有供奉祖宗的“香祭桌”,桌上置放香炉。太师壁上端楼板梁上常悬挂牌匾。神龛常见于每座民居的二楼大厅,主要是为供奉福德(香火)神位或先祖的牌主而设,四季祭祀神灵、祖先。简单的做成单间,大多做成三开间。神龛常贴有“联子”,如“玉盏祥开吉庆花,金炉永蒙平安宝”等。
  (5)屋顶
  屋顶的形式为悬山顶,歇山顶也有使用。屋顶的瓦作多用青灰色的板瓦,并且有使用滴水与瓦当。滴水与瓦当上的纹饰丰富多变,以花草纹样居多。屋檐的中段在两排盖瓦间铺垫两块板瓦,形成上下两层瓦,加强透风度。屋脊正脊皆用瓦摞成脊垄,中墩用瓦片堆成某种形状,脊端则微微起翘,抹以灰泥。垂脊只简单的多加几层瓦。倒是在歇山的戗脊上有线条较热闹的卷草。
  (6)墙壁
  墙主要有围墙和院墙;壁除木板壁外有竹编壁。
  墙:围墙,指与门楼相接的庭院围墙,构作材料一般是泥石结合,下层为石砌,上部夯土墙。围墙也有做成花墙形式的。同时花墙也出现在后院(花圃),用特制青砖砌成花样。院墙用材丰富,由石、砖、土、瓦组成,先在底层用石作墙脚,再砌砖身,一顺一丁交替砌置,砌成砖墙后再在其上夯一段土墙。夯土墙上粉刷,并绘以图画。绘画虽然费工,但为庭院增辉不少。


  壁(图105):编壁主要在厢房的门窗上部,用竹篾条编成“壁”,壁的两边抹上泥土,再作粉刷。
  (7)地面
  铺地有两种,一为石板地,即用经过打凿平整的石板块在庭院中铺成甬路,从门楼通向正房,宽在1.8米左右。另一为鹅子地,即卵石铺地。


  卵石铺地(图106)是门楼外民居的一大特色,它不仅题材丰富,寓意深涵,而且图案规整精致、栩栩如生,令人赞叹匠心之妙。铺地首先要挑选无数规整的卵石,工匠们用竹筒“量”取。铺地的工序是这样的,首先夯实庭院地面,要求庭院地面中央略比周围高,这样才能使雨水向庭院左右两边渗开去;夯实地面后,根据原定的图案用石灰在地面洒出轮廓;之后便是着手用卵石铺地。许多铺地图形的外围(轮廓)并不用卵石,而是用瓦片替代,因为卵石不吸水,瓦片易吸水,瓦片渗水后顿能清晰的显现出图案形状。门楼外民居铺地图案有蝙蝠(寓意福)、鹿(禄)、鹤(寿)、花瓶(平安)等,还有金壁辉煌的龙宫金殿、鲤鱼跳龙门(登仕)等等,它们无限的透视出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图107:门楼外厅堂板壁


  图108:门楼外厅堂牌额


  图109:门楼外厢房养闲轩
  
  
二、上交阳古村落
  上交阳曾氏村落位于县城东向5里处,属罗阳镇。关于“交阳”地名的由来,《曾氏宗谱》载:“鹤巢之地,孤峰耸峙,阡陌交互,包络无遗;且东之晓阳、吴阳,北之 阳,西之罗阳,南之阳边、川山阳,皆与鹤巢有相交相接之势”,故而得名交阳,此文出自交阳曾氏二世祖奎象之手。在清朝嘉庆年间,原籍福建泉州的曾奎象曾二次到温州境内考察。他的考察,对后来曾氏决意迁居泰顺交阳起到重要作用。(图201)


1、迁基
  清嘉庆年间,福建泉州同安同严邑风俗强悍,争夺相杀,盗贼滋炽,社会环境很不安定,同严曾氏肇作遂产生徙居之念。其时有同严人从温州平阳归来,对肇作说:“温州实乃乐土也!吾邑有许多人兼移居其地。”肇作之子奎象在得到父亲的支持后挈伴直抵平阳,但当时正逢居民被海盗劫掠。奎象“心怪客言不实也,怅然南归。”
  后来,奎象见本邑风俗日变日甚,再加之父亲也已决计移家,便再次往温州择地,时为嘉庆十四年(1809)。奎象往温途中,在桥墩门一客邸遇到一人,其告知:“泰顺乐土与桃源之地相比,只多一赋税耳!”奎象闻知大喜,欣然前往考察。果然,奎象入山后便觅得交阳这一桃源胜地。嘉庆二十年(1815),也就是奎象考察交阳后的第七年,肇作挈眷举家迁徙到泰顺交阳,当年肇作已六十三岁,一家共十五口人聚族而居。
  曾氏乔迁交阳,肇基于此地后,支派繁衍,世代荣昌。传至第八世,烟火已达六十余家。“男耕女织,户裕家饶。有礼让风,无苦窳习。絃诵之声不断,文学之秀朋兴。可称全邑之模范村焉。”在这种长期安居乐业的环境下,曾氏一族出了不少人才,至清季科举停止,全族功名计有举人一名、恩贡一名、文庠生三名、武庠生六名、监生二十四名。“其光祖宗,可谓荣耀于当时矣”。
  在肇作迁居交阳的第五年,即嘉庆二十四年(1819),其同安三胞弟肇力,亦由同安新桥头挈家迁徙到泰顺大丘坪,为该地曾氏之一世始祖。

2、家庙
  家庙是宗法制度得以实施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建筑物,“宗庙不设,则宗法不立;宗法不立,则族属无统”。肇作迁入交阳后,“兴居建正室为宗庙正寝,四时享祀,后遂为祠庙之宇”。随着人口的增多,曾氏族人开始在家庙周边扩建住宅,为了防范强盗侵袭,又在初具规模的村落周围建筑夯土水城厝和夯土围墙,将村落严严拱卫于内。水城厝和围墙设有大门,大门一关,里外便隔绝开来,充分体现了曾氏的集体防御思想。水城厝之名,概因城厝内侧有水塘。开挖水塘“一以子孙居住,一以护祠风水”。水城厝原有建筑三十多间,家庙的左右两边原本有民居建筑,是曾氏的祖屋。家庙左边的居室已倒塌,左方民居建筑还完好存留,这几座民居建筑较矮小,内部空间也比村内其他民居要小。


  图202:宗祠内景
  曾氏家庙共三进,一进门楼。门楼与享堂之间为庭院,地面用块石铺地。二进为享堂。明间的梁架为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地面用方砖铺地。第三进是寝堂,享堂与寝堂是两庑,享、寝堂与两庑围成小天井,天井地面用条石铺地。寝堂位于整个建筑的最高处,面阔五开间,进深四间,明间两边的梁架为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寝堂的板壁满贴官报,大部分是吏部发送的有关族人在科举中考中或封官晋职的捷报。寝堂上方悬挂着数匾,主要有“汪波千顷”和“登科”两匾。里边一块为“汪波千顷”,旌扬之人为一世祖肇作公,公讳振光,字文起。生于乾隆十六年,卒于道光三年,享寿七十三岁。恩授九品冠带,葬交阳鹤巢山脚。“登科”一匾之主为曾经邦,其为曾氏三世祖,奎亭之子,肇作公之孙。公讳英谈,册名经邦,字俊才,一字道卿,生于嘉庆十九年,终于同治十三年。道光甲辰年恩科乡试举人第四十九名,职骑尉。血缘村落中,族人科举中式了,或是升官晋职了,大家都会引以为荣,在村落中最重要建筑——家庙里悬挂他们的牌匾,就说明了这点。
  民国年间年间族人西山、润庭、云梁等人曾发起修理,将中厅左右增设考妣神龛,并在神龛前方加制牖门,家庙左右设旁亲龛。宗法制度规定,在神龛内摆设先祖神位时,始祖要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为“穆”。
  曾氏家庙后面为广泽圣公厅,现存建筑面阔五开间,进深二间。相传广泽公其人原为泉州同安一放羊老翁,去世后频频显灵,降福一方。曾氏迁居交阳后,为求得广泽公的庇佑,置材兴建了广泽圣公厅,“以全村寅奉香灯”。
  在血缘村落大都有规约来约束和管制族人,如果族人不遵守规约,族内的长者们便聚首家庙(宗祠)商议处罚。《曾氏族谱》中便记录了曾氏的宗族规约,内容涉及到家庙、广泽圣公厅、水城厝、菜园以及仓楼的管理或使用。另外在“众管山场”中详细规定了始祖坟茔的四至范围以及坟茔周围山林的养护,“以作景致护阴坟茔”。并且规定:“每至七八年间在有利之冬令时,则可由众酌,方拚伐一次,仍须继续养护,不许滥伐。”对于族人坟地,规约中也有规定:“除本村来龙冈及祖坟山不许子孙扦葬、附葬,其余各处之山任听子孙临时扦葬。至已分养护之山,如有吉地,听其自行扦葬,不许别房越争,亦不许私行出卖外人。”
  泉州同安一带盛行春、秋两祭,曾氏迁入泰顺后亦沿续了这一习俗,至今仍祭春秋。曾氏二世祖奎快公(三房先祖)卒于嘉庆戊寅年七月十四,族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原本每年七月十五祭祀祖先而改为七月十四进行祭祀。


  图203:旗杆
  
3、仓楼
  我国土楼形式的建筑主要分布在福建省西南角与永定县山区内。
  土楼的形成与防御有着密切的联系。


  图204:土楼


  图205:水城厝围墙
  交阳的仓楼(土楼),当地人也称为“四面厅”。这种型制的建筑有别于合院式建筑,合院或建筑一般是一正房、两厢房或再加上门楼(倒座),正房、厢房、门楼之间形成一个庭院,而土楼是四面夯高墙,再在墙内建造屋室,四面的建筑便围成了中央的天井。交阳仓楼占地面积约625平方米,围墙下层用块石干砌,上部用泥土夯墙,厚约43厘米。围墙内部用柱子与梁木形成二层建筑框架。四个屋角均有楼梯上楼,二楼四面回廊相通。
  曾氏建造仓楼的初衷是为了贮藏粮食,但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防御。仓楼围墙高大,大门厚实,大门前还有防护的大刀,不过现只存留刀架了。听村里的老人讲,原来门前有两把悬挂的大刀不停的摆动,门外之人根本无法擅自入内,不然,将被大刀砍死。仓楼的屋角兼设有“炮眼”,如果有人来袭,可在此和架炮(铳)射击。仓楼的左右方和后方挖有护城河,既有隔离作用,“护城河”的水又可为防火所备用。村里人说,在古代,一旦有山贼土匪侵袭,村里人便集体到仓楼内防御,仓楼里有粮食和水井,人们可以长期居住在里面,既安全又不怕断粮断水。


  图206:大刀架


  图207:水城厝
  仓楼是曾氏的公共建筑,但曾氏先祖对仓楼的使用也有明确的规定,据《曾氏宗谱》中记载:“仓楼正厅方用分大房用,右方分四房用,门内方角分三房用,右方角分二房用。”所以,仓楼由原先的贮藏粮食、躲避侵扰而慢慢地成为居所,如今仍有一户人家在里头居住。历史上,仓楼还办过书斋和武馆,一度成为曾氏族人习文练武之地。
  
4、住宅
  奎象在他所作的《交阳移居记》中有对交阳的一段描写:“出东门五里许,得一境焉,址广可容数百楹。前有朝,后有乐,四山环绕,水口交牙,左右有泉,其清如镜,足供千人饮。周围山田约数千亩……”。奎象“卜之吉”,认为这里是安居乐业难得的佳地,“遂购之,庀材而宅焉。”后来,曾氏举家迁入泰顺。曾氏一族在交阳“世代荣昌,支派繁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水城厝已经不能满足居住了,曾氏族人便开始在水城厝之外建造居所。
  步入古村落,泥土夯成的墙体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交阳的泥质特佳,泥土白皙柔韧,夯成的土墙非常好看。民居建筑散布在宽阔的村子里,有的建在田野中,有的建在山脚前,村落背后靠山上绿树葱茏,则更衬托出村落的古朴和清雅。
  古村落的民居建筑保存完整的有药店、下新厝、凹店、下书斋、洋心、外厝等。这些民居大多为合院结构,也有呈“一”字形的民居建筑,规模较小,正房一般为五、七开间。民居庭院空间也不大,如下新厝只有100平方米左右。民居正房的坐向都处在日晒时间较长的方位,如下书斋为坐北朝南,新厝、下新厝、药店等为坐东北朝西南,老厝为坐西北朝东南。民居门楼的朝向也多变,有与正房同方向的,也有与正房异向的,即“歪门正厅”作法,这主要与建筑风水有关系。
  民居的梁架结构大部分是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如药店的染架结构,金柱与中柱直接到屋顶,檩木置放在柱头上,在中柱与金柱间联系“三架梁”,再在三架梁上骑柱,柱头上置檩。交阳民居梁架木材用料与县内别地民居建筑用材相比要细小,这可能与清晚期交阳周边无巨木可取有关。
  民居檐柱与金柱之间的抱头梁很多不做“月梁”式样,而呈直方形,并在梁头稍事雕刻。有少数民居的抱头梁整段兼作浅木雕,风格朴实、淡雅。民居的斗拱大多用一斗二升。药店明间二楼的楼厅与左右次间的不同高,所以在檐柱柱头斗拱上的明间方向用一块稍作雕饰的木头垫高以支撑明间的枋木。
  门窗格扇常常是小木雕刻师傅的“用武之地”,是民居雕饰工艺最集中的地方。交阳民居的小木装修非常简单,较少的雕饰一般只出现在斗拱和抱头梁上。至于窗门,或作直棂,或用棂条拼装成某种图案,但都较简朴。
  民居的屋顶大部分采用了悬山顶,少数清晚期或民国时间建造的民居采用了歇山形式。悬山顶的两边有披檐,披檐的使用既遮阻了风雨,又扩大了内部使用空间,可谓一举两得。屋顶上的屋脊则用瓦片摞成脊垄,两端缓缓起翘,一些门楼屋脊的起翘更是优美、灵巧和飞扬,很富动感。
  
  
三、塔头底古村落
1、古村落起源
  塔头底古村落位于雅阳镇东向1公里处。塔头底季氏始祖茂龄祖居青田梅岐。茂龄于明成化四年(1468)中举人,成化十九年登进士(1483),擢高邮府尹。四年之后入翰林,但“未几视朝杰臣多出”,加之其他原因,遂告归返乡。茂龄于明正德戊寅年(1518)迁至泰邑牙洋八都大坪后弯。清康熙己未年(1679),其后裔德重、德立二人游经塔头底,“观其山川秀丽,竹苞松茂”,是居住的佳地,遂决定移居此地。据《季氏家谱》记载,季氏后裔之所以迁居塔头底,不仅中意景物的秀丽;更重要的是,自从先祖茂龄迁入大坪后弯数代后,“支裔繁盛,土宅希微”,而塔头底一地则山环水秀,地盘宽阔,土厚泉甘,有利于子孙后代在此休养生息。季氏迁入塔头后,开始广创宅第,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村落。综上所述,该古村落起源于清康熙年间。

2、清早期民居(图301)


  季在在塔头底建造的第一座住宅,后称下厝。此座民居为合院式建筑,门楼并不正对正房,而是设在庭院的左前方,为“歪门正厅”的做法。进入门楼后,有一条用块石铺设的甬路通往正房。下厝正房坐东朝西,面阔九开间(原有十一开间)。明间两旁的梁架为抬梁架与插梁架混合形式,屋顶则采用悬山顶。厢房面阔四开间。民居斗拱多为一斗两升,即在大斗上安正心瓜拱一道,拱两端各安槽升子一个。整组斗拱朴实无华,没有任何雕饰。一楼格扇的花心部分均有里外两层,里面为木板,外层则用棂条拼装成格子。在二楼则用较为简单的直棂窗,也是里外两层。这种设计,即可采光、通风,同时又可隔护。民居二楼设有神龛,共三间,神龛内供奉关公、观世音等神像。
  下厝与别地同时期建造的民居相比,最与众不同的就是在一楼正厅的两棵金柱间设门。据季氏后人季庆眉介绍说,德重、德立等迁徒到塔头时,周围都是山林,时常有野兽出没,危及人畜安全,所以建房时不仅在民居四周砌了石墙,还在厅堂前设门。重重设防,以确保安全。
  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下厝具有浓厚的明代民居的建筑风格。第一是民居屋架相对较矮小。第二使用木质柱础。柱础横纹置放,目的是防止吸水。但毕竟是木质材料,好吸水,防不胜防,时间一长,木础就会开始腐烂。人们便将木础换出,改用了石磉。在下厝,便有许多檐柱的柱础改用了石磉。第三是小木雕刻简单朴素,特别是柱头斗拱部分,下厝的斗拱并无丝毫雕镌,显得那么的简朴、平淡。
  
3、清中期民居(图302)


  塔头底季氏第八世国和一代家底殷实,人丁兴旺。为了安排子孙们的居住,国和在清乾隆年间建了一座房子后,又在嘉庆年间建造了现俗名称为“中央厝”和“旧厝”两二座住宅。还有一座在村内同样具有代表性的“尾厝”系国和第五子正瑶在嘉庆年间建造。这些清中期的民居有序的建在后山山脚前,坐东朝西,面田背山。民居兼为二进合院式建筑,占地面积较大,一般在800—1200平方米。民居正房大部分为七开间或九开间;左右厢房大多为四开间,也有六开间的。
  民居宽敞的空间,被乡民们充分的利用起来,庭院中、檐廊下以及后院,堆放杂物、农产品、农具以及圈养家畜。乡土建筑大不同于豪门富宅,它们最讲究实用,不求奢华,体现了主人的朴素和实在。塔头底的民居也与泰顺其他地方民居一样,堂屋前檐不做任何装修,直接与天井相接相融,这也是温州地区民居的一个特殊做法。与天井相接的空间,乡民们称为檐廊,这个做法不仅出现在正房,也广泛的应用在厢房。檐廊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一个休息、玩耍以及家庭劳动的场所。檐廊外的庭院也是一个公共活动场所,村民们祭拜天地也在此举行。为了祈保丰收、平安,村民们就在庭院摆放一张八仙桌,上设供品(一般为清供,即蔬菜一类的供品),再点上香火,进行祭拜。除了在庭院祭拜天地祀保平安之外,村子北边也供有祀保平安、丰收的土地公,每月的初一、十五都是祭拜的日子,香火最旺的当数正月初一。其实,村民们祀保的内容非常丰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乡民们的心理追求和寄托都反映在了其中。
  
4、公共建筑
  (1)祠堂


  季氏宗祠(图303)也称“云峰祠”,系清乾隆十二年(1747)塔头底季氏第八世孙国麟会合各族族人肇建。季氏宗祠并不建在塔头底村,康熙年间季氏从大坪后弯迁入塔头底,之后,又有族人往外迁,如今雅阳大厝底等地的季氏,兼系塔头底季氏后裔。支派的往外发展,一宗之祠的选址当然也就要兼顾其他支派的意见。季氏宗祠最终建在一个叫官口垅的地方,以便季氏合族祭祀。云峰祠规模宏大,比一般的宗祠建筑多出一进,共四进。《季氏家谱》载有云峰祠“八景诗”,如“云峰夕照”、“松山春晓”等。
  云峰祠一进为门楼,坐南朝北。门楼楹联云:“望隆鲁国家声远,祥发延陵世泽长”。门楼屋檐为重檐形式,歇山顶,中间屋顶正脊两边的脊饰为“鲤鱼吐草”,口含水草的鲤鱼非常生动,栩栩如生,极大的丰富了屋顶空间,为整个屋檐增添不少美感。除此之外,脊饰简单些的则弯曲起翘,复杂点的就做成卷草。门楼正背面均有匾额,正面为“溯本寻源”,背面为“光前裕后”。
  二进面阔七开间,进深二间,悬山顶,两边带有披檐。梁架为抬梁架与穿斗架混合结构,梁木做成“月梁”形式,显得饱满而灵动。
  三进的地面比二进高出约82厘米左右。面阔七间,进深四间,梁架结构与二进一致。三进当中几间用大梁木横架,跨三开间。在三进中,发现了非常古老的挑斡铺作技术,这种技术在宋《营造法式》中有记录。挑斡技术在我县其他地方的乡土建筑中也有较少的发现,一般是出现在宗祠建筑中。三进与四进之间的庑堂面阔三间,进深四间。
  最后一进即第四进为寝堂。寝堂面阔七间,进深四间,梁架为抬梁架与穿斗架混合结构。寝堂是整个建筑等级最高的部分,所以所处的地面最高,它比三进又高出约60厘米左右;梁架用材非常粗大,这是前几进无法比拟的;小木雕刻也比前几进要丰富和精致,主要是出现在斗拱、插拱、月梁、雀替等构件上。
  宗祠二进的前方,即庭院的外围建有一堵类似照壁的砖石墙,墙边开有门。门外原建有束龛,每年的“七月半”,季氏族人都要到宗祠里祭祀先祖,所以云峰祠的庭院外围就专门建了一个束龛,供烧束纸用。
  (2)书斋
  季氏非常注重文教,认为只有设书院,才能明人伦,明人伦才能兴孝弟,兴孝弟才能讲礼学。茂龄迁基大坪后弯时所建的书斋名为“上达书斋”,不过大坪后弯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塔头底育贤斋系季氏族人在雍正癸丑年(1733)建造,只可惜现在也只留下一个遗址,家谱中对书斋的记载是“五榴、八间”。其外,我们还可在家谱的记载中读到季氏建成育贤斋后,合族欢悦的心情写照,“诸生得地快哉,忻忻然!而老少称怀……”。据季氏后人回忆,书斋为二层建筑,二楼供奉有文昌帝。据说,文昌帝“主文昌宫事”、“主文运”,季氏在育贤斋二楼供奉文昌帝进行祭祀,也是希望文昌帝能保佑族人功名蝉联。


  (3)牌坊(图304)
  季春芳(字毓兰,二十七岁卒)之妻吴氏守寡六十多年,终年95岁,钦旌节孝,于清咸丰乙卯年(1855)奉旨建坊。节孝坊已被拆除,构件散置在村内。


  (4)碓米房(图305)
  塔头底村原有6座人力碓米房和2座设在村子附近的水力碓米点,现存村子南边的一座人力碓米房。
  (5)仓楼
  季氏入迁塔头底后,开始广置恒产。在季氏族人的恒产中主要是大量的田产,至第八世国麟等人,一年共能收租一万多担。为了贮藏粮食,季氏便专门建造仓楼进行置放。仓楼为合院式二层建筑,面阔五开间,外围建有围墙。据季氏后人讲,仓楼的坐向与风水讲究相悖,正好是处在“黄泉水”上。所以,后招致白蚁,木构架被大量地啃蚀,仓楼已在解放前坍塌。


  图306


  图307


  图308
  
  
四、仙居古村落
1、人文源流
  仙稔乡仙居村是一个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景致秀美,历史积淀深厚。关于“仙居”地名,当地《张氏宗谱》载,“名仙居者,先是五代时,马氏二女嘗修炼于此,二女女仙也,而居焉,后之人慕之,因名。为仙居之名,此盖其始欤。”自唐宋以来,仙居先后有项氏、陈氏、陶氏、金氏、徐氏、沈氏、张氏等入迁,历史上以徐姓与张姓生齿最繁盛。(图401)


  泰顺徐氏始祖徐相,祖籍婺州,初徙安固(今瑞安),后徙百丈睦源(今司前宫头洋)。徐氏四世孙徐暹,生于后唐明宗六年,二十多岁就已任文渊阁大学士。徐暹于宋雍熙四年(987)挈眷携子,迁往仙居。
  徐氏入迁仙居后,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尤其是两宋时期,进士就徐清、徐涓、徐元德、徐元长、徐容、徐谅、徐天佑等。据说,温州第一位状元,徐姓第十世孙徐奭也曾在仙居居住过一段时间。徐奭系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癸丑科状元,曾任知化知府、两浙转运使、开封知府等官职。晚年荣归故里。卒后葬泰顺岭下沙墩。
  徐元德字居厚,号牧斋,是永嘉学派这一。南宋淳熙五年(1178)列进士第四名,官至太常寺主簿,居官清正廉明,被著名诗人杨万里誉为“浙东名儒,朝列正士”。徐元德与叶适、吕祖谦、陈亮、戴岷等交友甚密。诗人陆游70岁大寿时,徐元德还携酒庆贺。陆游为此作《谢居厚携酒见访》一诗。仙居还出过一个徐容。徐容是南宋乾道年间的进士,从学于朱熹。他的《池州语录》中一部分就是根据平时与朱熹的问答而作。叶适曾诗赞他是“江南隐君子”。
  仙居张氏系岭北张氏后裔。岭北张氏始祖张义存,原籍平阳昆阳,宋崇宁三年(1104)徙居岭北村尾。明朝建文二年(1400)张氏仲起(生于洪武四年(1371))由岭北迁徙仙居,配仙居徐氏。张氏迁入仙居后,“世承礼教,耕天子田,读圣人书”,在耕读传家主流思想地影响下,张姓一族的附学生、增广生、廪膳生、岁贡生、国学生、武庠生等衣冠之弟是辈出不穷。文风盛,仕宦就多。明清两朝,张氏仕宦中以知府居多,另外还有兵部员外郎、学正、主簿、通判等职官。
  仙居陶氏始祖陶乔,系唐长庆元年进士,任中军都督,封上柱国。陶乔原籍婺州,系唐末迁入,最初居百丈白鹤溪口,后继徙仙居。
  
2、村内建筑
  如诗如画的山水影响了人们的审美取向。仙居先民将他们的审美思想融入村庄里,使村落建筑浸染着山水的灵性,蕴含着浓浓地人文意味。
  (1)村落格局   
  唐朝以前,仙居就已有人居住,随着新氏族的相继迁入和人口的增加,村落规模也一直不断地扩张,渐渐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村落。如今,我们漫步在村子里,依旧能看到许多因众多原因而毁坏的老房和仅存残垣断墙的基址。虽然仙居村现存民居建筑已不能直观的展现古代村子的总体规模,但依旧可从村落的格局和建筑旧址上想象到历史上的繁盛。(图402)


  仙居古村落主要是由街巷网和沟渠系统构成基本框架。这种框架划开了不同性质的区域,如文教中心、娱乐中心、休闲中心、礼制中心等。一个村落的最佳朝向决定了主体建筑的坐向,这当中受到了堪與术的极大影响。而建筑的朝向也决定了主要巷道的走向,仙居村一些比较重要的巷道都是南北走向,宽一般在2米以上,不超过3米。由这些村巷相应,村内排水沟渠也纵横交错,形成网状。总而言之,仙居村民居朝向基本一致,布局错落有致而又整齐有序,村巷的纵横颁因而也显得非常规范。
  仙居徐、张等姓氏建有书斋,徐氏书斋建在溪对岸的一块空地上,现已毁。另外,村内有一处叫“书斋园”的基址,相传是张姓的书斋基址。仙居村前的溪岸边有一棵千年古樟,枝繁叶茂,炎炎夏日,烈日当空时,这里却是阴翳蔽日。樟树旁边有一棵柏树,两树之间原有一座戏台,现只留存几付“夹柱石”和一付旗杆石。旗杆石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辩,有“清乾隆辛卯”等字样。这里还是“温州大道”地通往之地,行人常在大树下歇息,这里便留下一个叫“歇坪”的地名。
  (2)宗祠   
  “物各有本,人各有祖”。氏族中祭祀先祖无形之中可以起到团结宗族、维护封建性的人伦秩序的作用。在古代封建礼制的影响下,建造宗祠成为每个族姓的首要大事。据宗谱记载,张氏宗祠于明万历十年(1582)建立,后来随着支派的繁衍,又建造了两座小宗祠。如今只存留下一座小宗祠。张氏宗祠古时一年有四祭,分别在清明、端午、中元、腊日等进行祭祀。
  徐姓在仙居本是旺族,但后来族人纷纷外迁。在仙居居住的人越来越少,但宗祠依旧伫立在村子的东面,高高的墙头已爬上了青藤。徐氏宗祠始建于明宣德年间,后在清嘉庆六年被洪水冲毁。现存建筑系嘉庆七年(1802)重建,共三进,一门楼一享堂一寝堂。
  (3)住宅   
  一座座住宅被一条条弯曲的巷道串在一起,构成了村落的居住中心。村落住宅大多为四合院式建筑,兼用素木蛮石建造,让人感觉开朗、亲切、大方。体现了村民们的坦率、朴实和乡土文人们坦然自若的胸怀、崇尚自然的审美取向。


  图404:民居瓦当滴水   
  仙居古村现存的住宅多为张氏所居,如上厅、石门楼、歇坪底等。歇坪底是一座建在古樟前的院落式房子,原有三座门楼,现只存一座。仙居许多房子都有三座门楼,不同坐向和方位的多重门楼,营造了曲径回环的建筑模式。歇坪底现存的门楼,为木石结构,柱架部分用石材,梁架部分则用木材,屋檐为牌楼式,村民们称它“三檐楼”,说是只有当官人家才能做成这种风格独立的式样。“三檐楼”给人的印象是轻盈、端丽,与门前秀丽的山水非常和谐。上厅原属上下厅的一部分,上下厅顾名思义就是有两堂建筑的院落住宅,不过下堂已被改造,现只留上堂(即上厅)。上厅坐北朝南,始建年代不详。住宅内部空间不大,檐口较低,斗拱质朴本真,不加纹饰。正房的门窗格扇有两块上绦环板,兼作镂空雕刻,纹饰内容较丰富,做工精致,风格朴实素雅。前檐廊顶密布弯曲而富有弹性的桷子,构成了装饰性极强的轩棚。上堂有一个卵石铺地很精彩的庭院,图案有栩栩如生的鹿和凤凰,取富贵吉祥之寓意。


  图405:古戏台遗址
  
3、村外建筑
  仙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乡土文化,一千多年以来,先民们在这方土地上地生息发展,不仅留下了规模犹存的古村落,而且在仙居周边的山水之间留下了众多古迹。踏上“温州大道”罗阳至仙居的一段,沿途便可看到许多具有深厚内涵的文物。仙居张氏文人张天树就曾作一首瑰丽的长诗描绘古道景物,题为《仙陵古意》,诗云:“罗山日暖春花吐,迎春门接仙源路。三阳过处是石亭,杨柳湾深锁烟雾。高低岭尽见清溪,长空一道飞虹度。松林隐隐隔烟村,此中应有高人住……”


  (1)石亭(图403)   
  “三阳过处是石亭”,端庄浑朴的石亭伫立在山间距今已有480多年,始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建材别具一格,除椽瓦外,其他构件都为石质。石亭屋顶为歇山式。屋面使用板瓦,阴阳合扣。石亭三面砌墙。亭内梁、柱均采用青石卯榫相连。梁上刻“温州府泰顺县知县典吏解真儒学训导喻秉衡建造”、“岭下信士林俊捨财经营”、“仙居信士张瑄捐资兴造”等记载。罗阳石亭的前方有一口水质非常清冽的山泉小井,也算是石亭的配套设施。
  (2)石桥   
  在张天树“仙陵古意”里提到的“高低岭”,也就是过了罗阳石亭脚下那条逶迤陡峻的石阶官路,路径谷底一溪涧,涧上架通一石板桥,桥体结构为县内少见。桥面石板并非直接架在桥墩之间,底下运用了伸臂的形式层层出挑,借以缩短两桥墩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别具匠心。


  (3)仙居桥(图406)   
  过了石桥,步行不久,“高低岭尽见清溪,长空一道飞虹度。”这就是遐迩闻名的仙居桥了。仙居桥是古桥博物馆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始建于明景泰四年(1453),历史上曾历三次重建,现桥建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系我县现桥历史最长、跨径最大的一座木拱桥。全长41.83米,宽4.89米,高12.6米,净跨34.2米,张天树有一首“长桥夕虹”的诗赞,“凌虗千尺驾飞桥,势控长虹挂碧霄。返照入川波汎汎,暮云拥树路迢迢。晴光飘缈岸空阔,石色参差影动摇。断霭残阳横两岸,苍茫落日见渔樵。”
  多次重建的仙居桥历经300多年风雨沧桑后,2002年3月上旬至7月上旬又进行了一次全面性地修复。修复后的仙居桥又镶嵌在了秀丽的碧山之间秀水之上,重现昔日神韵。
  (4)石塔   
  站在仙居桥上,举目可望见砌筑在东南向山头上的风水石塔。此类风水塔主要是用于人文目的的风水补救,风水中说道:“凡都、省、府、县、乡、村,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可于甲、巽、丙、丁四字方位上择其吉地,立一文笔尖峰,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为能文运昌盛,仙居古人在村子东南方向巽位的山头上砌了一个石塔,以期冀达到美好的人文目的。类似此种风水塔,我县不多见,此前仅在南院毛洋发现过一座。
  
  
五、圆州古村落
  圆州村地处司前镇里光溪畔,现为台边行政村下的一个自然村。
  作为一个村落,圆州村曾经繁荣一时,一百多年来由盛而衰,古村落现存古民居四座、宗祠一座。古建筑总体品位较高。(图501)


1、迁基
  清朝时期,先后有黄氏、吴氏入迁圆州。圆州黄氏先祖博十原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斗溪。据黄氏宗谱记载,博十“夙娴文艺,为明末绅士,而尤精堪與之业”。后南昌丰城地方扰乱,博十“挟青囊以遨游,为避乱之计”。途中,博十闻知浙瓯山水名胜,只身前往。入瓯期间,泰邑人士邀他进泰择地。博十公入泰后见所择之地多为吉地,遂长留泰顺。后江西黄氏六如、三如追寻博十至泰。博十等人“阅泰邑山水名胜,且俗古风良,遂择一都员洲之地而居焉”。时为“清朝开基之始”。
  圆州吴氏系新山吴畦之后。在迁居员州之前,吴氏其支已迁徙多处。圆州《吴氏宗谱》记载:“畦公十五世孙大十五公分迁祭下北岸,传芳数世……至典十公,公移四里之遥择吴源而家焉。其后裔吴乐公,少四游括苍之地,见其山水清秀,遂居于吴家洞,置家立业。至显六公囗倭寇之乱,避于故都之小岘。”时为明永乐年间(1403—1424)。至明末,吴氏所居遭兵燹。岳公于康熙庚申年(1680)与其弟君嘉一起迁居罗阳洋心。之后,吴岳又由罗阳洋心迁居员州。
  
2、村落环境
  “山无仙不名,水无龙不灵。罗阳,东瓯名胜地也,北去五十里,地名员洲,景尤独著。山发括苍之脉,水演浙东之源,前案有乌纱挺秀,后壁有锦屏拔奇,一溪中流两峰翠立,金榜悬峙于天门,华表岿然于地轴,亭造赤壁可凭春暖观鱼,寺建西峰更助秋高听鹿。山川孕灵英贤辈出……”这是圆州《黄氏宗谱》“景物序”中的一段描写,阐述了村落的周边环境。
  堪與术中用来探寻风水宝地(居住环境)的模式,是古人环境观的表现。圆州后有靠山,前有案山,左右为护砂,中间部分堂局分明,地势宽敞,且有“玉带水”曲流环抱,形成了一个前方略显开敞而又相对卦闭的环境。这种地理模式风水中称为“四灵地”。
  
3、民居(图502)


  圆州现存四座民居分别叫洋头厝、老厝、第三份、外厝,四座民居在总体建筑风格上非常接近,均为合院式,二重门楼,民居围墙高筑,一进为砖、石、木构筑的牌楼式门楼,彩绘处处可见,且用色较多,这是圆州民居的一个特点。黄氏洋头厝等民居大门门楣上还有精雕细刻的阴阳图案。进入大门后向左行便是民居的二进门楼,洋头厝、老厝、第三份的二进门楼兼为圆形,圆门楼与正房厅堂处于同一中轴线上。一进门楼所处的位置为院落的左前方,与圆门楼错开方位,从而使与圆门楼相接的院墙成为一进门楼的照壁,起到遮挡视线的作用。为何要建二重门楼?老厝圆门上斑驳的门联云:“一室祥囗囗,重门瑞气多”。除了风水讲究外,其实也是古人“藏”的心理表现。吴氏外厝的二进门楼独树一帜,采用木构形式。老厝原先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宅院,但右边建筑已受到破坏。左边依然是一座完整的四合院式建筑。进入宅子的大门向右行,为外厝的木构门楼。这座木门楼虽然没有其他几座民居门楼的异彩纷呈,但透露着轻巧与古朴,不像砖石门楼那么凝重、华丽。木门楼单间悬山顶,屋檐出挑较深,在檐椽外端加钉了飞檐。檐柱前置抱鼓石。檐柱上重重插拱出挑,承托梁架上的构件。拱端刻饰龙头、龙尾,龙口还含着宝珠。“龙”形图案地刻镂,为这座轻巧的门楼增添了几分威严的气韵。
  正房与厢房有的共享一个大院,有的在院中建墙将大院一分为三,例如老厝。老厝大院里有两堵设漏窗的院墙,墙身外端设门,使得厢房的小院子与大院既隔又连。庭院的漏窗也是一个装饰的重点。老厝漏窗上最美的花饰要算蝴蝶图案,优美、生动。
  厅堂、檐廊与院落一样,是重要的公共空间,三者融合构成了的民居最主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在等级上,厅堂独占鳌头,婚丧喜事等重要活动都在此举行。大多民居厅堂的楼板梁都悬挂着牌匾,太师壁前置有祭桌,左右两边板壁前设有坐凳。厅堂坐凳有两种,简单些的不做任何装饰,精致的坐凳一般不长,可坐三、四人,这种坐凳左右有扶手,后有靠背,靠背是饰样装点的地方。吴氏第三份厅堂里的坐椅靠背上就雕有曹国舅的阴阳板,汉钟离的芭蕉扇,李铁拐的葫芦等暗八仙图案。
  檐廊贯穿着厅堂、厢房和院落,是一个过渡空间,也是视觉中心,从而正房的门窗格扇、檐下的构架等都成为装饰的重点。工匠们运用了大量题材进行精雕细刻,极富艺术感染力。黄氏洋头厝,厅堂两边月梁中段用龙凤形体雕刻吉祥字符“福禄”,很具特色,抱头梁、斗拱、雀替等也有各式各样的雕刻。格扇的上绦环板则雕饰梅花、人物等。雕饰内容最丰富的要数吴氏外厝,分布面也最广。与外厝相比,洋头厝只是在最为重要部位进行雕饰,正房次、梢间的月梁及斗拱雕刻明显不如厅堂两边的雕饰那么繁缛、精致。梢间、尽间的绦环板已全部采用素面。吴氏外厝则不同,正房明、次、梢间月梁、抱头梁、柱头斗拱兼作雕刻。门窗格扇的雕饰更是精彩,有菊、梅、桃、花瓶、暗八仙、“福禄寿喜”等。
  民居后院与庄重的前庭截然不同,是一处休闲场所。院里广莳花草树木,与后山的茂林融为一体,生意盎然,充满自然气息。
  上二楼的楼梯有的设在走廊的尽头处,有的设在太师壁后面。二楼走廊外围做有花式栏杆,栏杆花饰虽然简单但非常雅观。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氏洋头厝,栏杆做的异常丰富,正房与两边厢房走廊相通,称“走马廊”。每座民居二楼的厅堂都设有神龛,供祭祀先祖和神灵。
  
4、宗祠
  “宗祠为行礼之地,凡冠婚丧祭礼之大者必告于庙人”,由此可见作为礼制建筑的宗祠在村落中地位之重要。吴氏由罗阳洋心迁居圆州后,“初建祠于圆州洋尾,规模粗立,百余年来栋桷朽腐,相地者咸以为不吉。楚芳公心忧之,欲改建而未果也。乙丑春聚族人而谋焉……量家计之厚薄捐钱之多寡……又将洋尾祠基易钱若干……四月初八日夘时改建宗祠于本村洋头”。吴氏宗祠就建在黄氏洋头厝的右边,四围筑墙。规模不大,仅二进。一进为门楼,牌楼式,悬山顶。阔三间,深二间。二进寝堂,梁架上悬挂一匾额,中书“洛中遗老”四字,系泰顺县儒学署正堂事吴若庚为生圆吴正囗、耆宾吴君岳立,年代为康熙四十年(1710)。寝堂木构梁架为抬梁与穿斗混合结构,屋架九檩。吴氏宗祠构作非常简单,这跟宗族的财力有关系。
  黄氏宗祠始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现已毁。宗祠的建筑形制我们已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从《黄氏族谱》中了解到黄氏对宗祠管理以及祭奠的有关规条。黄氏共有聪、明、睿、智四房,建造祠堂的资费均系睿房族人捐献,“故惟约庵公神主配享中龛,日后祠内一切事务均由睿房派下管理,聪明智三房不得忘称祠基为公众产业”。并规定祠堂内只许读书、讲武,不许停藏棺木及污秽物件,不许工匠在内做工。
  宗祠一般有祭田,祭田的收入用作宗祠的维修和祭祀等费用。黄氏宗祠建造后,未置有公众祭产,每年的节祭,始、高、曾祖中龛祭仪兼由睿房负责,各房派的昭穆龛则由各房自备羹饭拜奠。“如日后有贤子孙能献租入祠者,所有中龛暨功爵龛、孝义龛祭仪再行酌议”。
  黄氏宗祠内分别设有功爵龛、孝义龛,宗族对神位入龛也分别作了规定。如入功爵龛必须是生前有荣登科甲者、有大功于宗祠者(包括献租八十贯以上及出资修葺祠宇者)。对于捐田产,族规也作了详细的规定,“捐田入祠,须邀仝族众親诣该田看明,果系膏腴,方准捐入,不得有名无实”。
  
   六、上洪古村落
1、古村落概况
  上洪是下洪乡的一个自然村,古时称“珠履洋”。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有位姓黄的士人才德兼具,每日访客非常多,珠履三千。宋绍熙壬子年(1192)由寿宁犀溪黄家宅迁徙到上洪的黄十二,敬仰思慕这位先祖,即将始迁地称为珠履洋。
  上洪村四围青山叠翠,村中有洪溪环流穿行。村落中绝大部分民居建筑都沿洪溪两岸兴建,形成了依山傍水,与自然相融合的风格。上洪除有众多保存完整的民居建筑以外,还有许多文化建筑,如宗祠、宫、廊桥、牌坊、石平板、水碓等。村内共有两座宗祠——大宗祠与小宗祠,都建在村口,宗祠前方不远处即为廊桥与黄九公宫。上洪是古代福鼎至泰顺罗阳的官道的过往之地,登上村东南向的山岭沿官道往前行,在属上洪村境内的一段路上还有贞节牌坊、石平桥、土地宫及水碓等文物。


  图601:上洪洪九公宫
  
2、民居
  上洪古村落至今仍完好存留有许多清代民居建筑,这些民居有的简洁洗炼、不修华饰,有的装饰较精美,显得华丽典雅。古村落中较具代表性的民居有新厝、牌坊底厝和旗杆底厝、岭门凹厝等。民居选址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周密地观察和利用自然环境。古民居的正房依地形建造,有的坐西朝东,有的坐东朝西,有的坐南朝北。正房的建造受地形的制约后,古人便运用改变门楼的朝向进行风水补救,以臻天时、地利、人和与诸吉兼备,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图602:上洪古民居
  上洪村口是黄氏宗祠,与宗祠相邻的民居叫新厝,新厝最吸引人的就是那座精巧、典雅的石木构门楼。门框用石材砌筑,屋檐部分的梁檩采用木材。门楼的屋顶为歇山顶,整个梁柱及斗拱均有花纹装饰,形态生动活泼。屋顶出挑深远,稍有起翘,气韵不凡。进入门楼后为宽阔的庭院,民居四周环墙。正房面阔七开间,歇山顶,两边带披檐,明间梁架为穿斗式与抬梁式相混合。
  沿着小溪往前行,过小桥后,前方呈现一片整饬的稻田。牌坊底厝便坐落在在洪溪西岸边,三合院式建筑。门楼歇山顶,庭院围墙为泥石作。正房面阔七开间,悬山顶。左右厢房面阔三开间。屋顶脊檩悬鱼已完全变异,为“花篮”状。悬鱼是房屋两端山面的装饰件,用木板雕成,安装在博风板的正中;因初期雕作鱼形,从山面顶端悬垂,故称悬鱼,后有各种变形,已完全脱离鱼的形象,但仍称悬鱼。牌坊底民居规模虽然不大,但与周边环境非常和谐,屋前为稻田,房后是茂林修竹。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民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给人以柔和幽静、素雅清淡的感觉。
  牌坊底厝的右方不远处即为上洪最具特色的民居——与山光水色浑然一体的旗杆底厝。屋前是潺潺流淌的小溪,一道石板桥通往门楼,桥为一墩两孔式。桥正对的院墙上镶有避邪的“泰山石敢当”,前方竖有四块旗杆石。“泰山石敢当”是我国民间一种重要的居住及建筑的民俗现象。通常是在家宅大门边外墙处,或街衢巷口桥道要冲,立一小石碑或小石人,上或刻或书“石敢当”三字,以禁压不祥之物,祓禳灾祸,保佑人间太平安定,百业昌盛。旗杆底厝第一重门楼坐西朝东,门楣上有“溪山聚秀”四字。进入石门楼后前行左拐为木作门楼。民居三合院式,坐南朝北,正房面阔七开间,左右厢房面阔三开间,外侧带披檐,披檐正脊两端饰卷草纹。旗杆底厝因年久失修,已显破败。它是一座两层的大宅,正房与厢房的两个交接转弯处各有一楼梯。厅堂太师壁的背后也有一楼梯,但现在已不复存在,只在二层楼板上留有一空洞。二层正房前的栏杆现在已经用窗封上,镂空的直棂窗使走廊上的光线有所补充,有太阳照耀时又多了几分光影的变化。两侧厢房的走廊倒是没遮拦的,且还是内外两道廊,后为了扩充房间,一侧封住了外廊,一侧封住了内廊。


  图603:石敢当
  旗杆底厝后山山腰上还有一座较有代表性的老宅,叫岭门凹厝。登上村子东南向的山岭再往右拐,曲径通幽,穿过绿林边的小道,便可看见老宅高砌的围墙,进入门楼后,是宽敞的大院子。岭门凹厝为“一”字型民居,周围绿荫叠翠。民居构件的小木雕饰采取浅木雕手法,内容多为花卉,有梅花、牡丹、菊花、荷花等,风格清新朴雅。
  
3、宗祠


  图604:上洪宗祠宋式构件
  位于上洪村口的黄氏大宗祠建于乾隆丙子年(1756),背山面水。祠堂布局沿中轴线对称,建筑造型显得华丽气派,其中犹为突出的是门楼。门楼以木构为主,按宋式门楼风格建造,丰富而不觉繁杂,秀美而不显奢华。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在檐下结构层伸出的装饰性假昂,形似象鼻。黄氏大宗祠门楼的象鼻远远伸出,形欲腾飞,圆滑有度。与屋顶出檐相比,一个庄重有力,一个轻灵飘逸。一刚一柔,一动一静,相得益彰。这也使整个门楼于庄严肃穆中又不失生动活泼,透出一份灵气。门楼下的两个木质抱鼓石,每面鼓饰分上下两个鼓面。门楼明间屋檐而端饰龙吻,中墩饰火珠;两边屋脊饰“鲤鱼吐草”。门楼原与享堂明间相对,上世纪80年代因建公路向左移了将近4米。二进享堂梁架结构为穿斗式与抬梁式混合构作,悬山顶。两庑面阔三开间。寝堂破坏较严重,明间有一块明代的匾额,有“万历辛酉年”字样。
      在黄氏大宗祠的左边是黄氏下房的小宗祠,供下房子孙祭祀先祖。建筑共二进,四面环墙,内部构架很简单。黄氏下房虽然另建了这座小宗祠,但每年也照样在大宗祠祭祀黄氏先祖、远祖,只是将上洪黄氏下房先祖供奉在小宗祠单独祭祀。
  
4、廊桥


  图605:南庆桥
  廊桥位于宗祠前方不远处,跨洪溪,南北走向。脊檩有记载:“中华民国拾叁年岁次甲子秋八月初八良旦辰时建造”。桥屋面阔七开间,构架为抬梁式。明间比次、梢间的梁架稍稍高出一些,从而形成两层屋檐。明间屋檐为悬山顶,两旁山花砌墙,正脊有装饰。桥两边屋檐为歇山顶。桥底构架用大圆木横架,横木下层做“八”字形撑架,以加强桥身的受力能力。桥全长16米,宽4.35米,跨径9米,离水面高5米。
  
5、黄九公宫
  上洪黄氏始祖黄十二兄弟共三人,除黄十二迁居泰顺上洪外,黄七迁居福建寿宁山后,黄九迁寿宁赤陵洋。相传黄九练法得道后,有拔山超海之法,自然也能保邑人平安,黄氏后裔便建宫专门奉祀。黄九公宫原建在村口洪溪的北岸,与廊桥紧邻。后被改建到田野中间两条溪水交汇处的岸边。一株参天古树掩映着牌门和三开间的祭殿,显得很别致。
  
6、牌坊
  牌坊是旧时宣扬封建礼教的产物,有功德坊、功名坊、标志坊等。“自古贞节之名常与忠臣、孝子、义夫、烈士并列而称之,然节妇尤有难焉!盖臣之能忠,子之能孝,丈夫之守义,烈士之殉身,皆士君子之流,有诗书以浸其心,有文艺以广其见,有礼义廉耻以制其行……惟妇人女子之流,目不睹诗书,口不谈文艺,心未究乎礼义廉耻之微,仍能历冰霜于天目之下,砥柱于风波之中,所谓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一以移其心焉,斯非难之尤难者欤……”这是《黄氏宗谱》“节操小引”中的一段话,对节妇贞女是赞扬有加。


  图606:牌坊
  上洪古村落现存二座节孝坊,分别为黄柔远妻叶氏节孝坊与黄世鎏妻林氏节孝坊。叶氏节孝坊坐落在村子的西山前,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林氏节孝坊则坐落在村子东南边官道的里侧的小树林边,建于清光绪戊戌年(1898)。两座牌坊均为牌楼式,“文革”时受到破坏,檐顶构件已佚,只存留主体构架。两座牌坊的整体风格比较接近,兼四柱三间,明间柱前置抱鼓石与石狮。立柱上阴刻楹联,额枋上有精美的图饰,字版中书“节孝”两个遒劲大字,两侧是小字注文和落款。次间额枋间的题字板上,则镌刻与立牌坊有关人物的姓名、职衔、年款等。
  
  
七、百福岩古村落
  百福岩村属雅阳镇,坐落于该镇北向。古时因村后有一岩石颜色奇异,恰似食物“白腐”(发霉之意),故有地名“白腐岩”,因音同,又讹传为“白虎岩”。后周氏族人嫌此名不雅,遂改为“百福岩”。


  图701
  百福岩是一个多姓共居的古村落,有周、李、林、叶、卢、姚、马、施、毛、董、邱、王等姓氏,其中数周氏生齿最盛,逐渐形成一个聚族而居的家族区域,至今,村落中依然完好保留的古代民居建筑均系周氏所建。百福岩山环水绕,民居建筑或依山或傍水,整体环境甚是优美。从民居的建筑环境来分,可分为二部分,一部分沿后山脚建造,坐落在溪谷地上,如周氏宗祠、长尾厝、石门楼、旗杆底等,呈一字形横向排列。另一部分则沿山凹顺山势建造,呈纵向一字形排列,如中央厝、顶头厝等。沿溪谷地兴建的民居,后为青山,前为田亩溪流。沿山势兴建的民居自然环境更是美不胜收,沿卵石铺墁的林中小道上行,路旁有山泉潺潺,林中有鸟雀啁啾,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百福岩现存民居中品位最高的当数石门楼(共二座,均系周杰庭建造),这两座民居布局讲究,建造精致,据专家考证,许多做法还具有浓厚的川西和闽北建筑风格。
  
1、周氏源流
  百福岩周氏高祖讳朝佐,世居处州景宁,朝佐共有三子,长子吾德,次子凤吉,三子吉凤。吾德于康熙五十四年间有发越乔迁之想,偕其母胡氏寻芳览胜,卜筑于泰邑七都下东溪,其时胡氏母弟春印公已移徙八都雅阳之吴家墩居住,周凤吉(生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卒于乾隆二十年)因有卜邻之慕,亦独徙于吴家墩,过了几年又移居于埠下,“业农兼圃,不遑少休,日积月累,始娶其曾祖妣季氏,含辛茹苦未育而亡”,周凤吉以无后为大,复励志积贮,继配李氏,生有一子名启昌。周启昌“性勤俭,积累颇大,遂买宅卜居于岭下白虎岩。”周启昌号广园,例授迪功郎,生于清乾隆十一年,卒于道光十四年。
  
2、民居建筑
  周启昌“买宅卜居于岭下白虎岩”,此宅现位于村西一山弯中,相传原为林氏所建,后林氏又卖于叶氏。周启昌迁到百福岩后,向叶氏买下东边厢房作为居所。除此之外,百福岩还存留周氏所建的六座古宅,其中以石门楼和与其相邻的一座民居最具典型性。另外四座古宅分别为长尾厝、中央厝、顶头厝、旗杆底。
  (1)长尾厝
  三合院式,门楼为悬山顶,五开间,悬山顶,正脊两端起翘,中墩饰喜字腰花。正房九开间,悬山顶,正脊两端起翘,中墩饰寿字腰花。左右厢房面阔各六开间,歇山顶,左厢房正脊饰福字腰花。
  (2)中央厝
  为“一”字形民居建筑,正房九开间,歇山顶,清水脊。正房后面设两个厨房,建有防火山墙,这两堵山墙式样不同,一堵呈猫拱背式,另一堵则做成马头墙式,一柔一刚的线条形成鲜明对比。
  (3)顶头厝
  顶头厝,顾名思义就是位于最上面的一座房子,从村落的右边沿林荫小道往上走,便可到达顶头厝,歇山屋顶的门楼端庄气派。整座房子为三合院式,正房面阔七开间,歇山顶。左厢房已残破;右厢房面阔三开间,歇山顶。
  (4)旗杆底
  为三进三合院式,门楼梁架结构为穿斗式,悬山顶,面阔有三开间,正脊两端饰鼻子,中墩作腰花。正房面阔七开间,歇山顶,正脊两端饰鼻子,中墩饰腰花。左厢房面阔五开间,中间为厅堂。第三进面阔七开间,悬山屋顶。旗杆底厝系周定槎建造,定槎讳永清,字镜海,“颖异多智,略寡言笑,自幼严重如成人,及长嗜学,笃行威望著于乡人……亦善于治产,昆仲异居后恢拓阡陌,独起第宅,赀累巨万……”


  图702:古民居防火山墙


  图703
  石门楼以及与其相邻的另一座俗名亦为中央厝的古宅,系周杰庭建造。周杰庭讳世后,字冠千,杰庭为其号。周杰庭天姿卓绝,胸有智珠,兄弟异居后尤善治家,其子讳庆禧,号云樵,以助饷授布政司都事,自幼至老恂恂谨厚,克守其家法,举事不喜浮华,“里邻有告贷者则不形悭吝,且不汲汲于责偿,遇事能忍耐,虽富不稍骄。”
  石门楼厝门楼的地面用块石铺地,围合成半月形。门楼主体框架用条石构造,上有一匾:“绿绕青来”。屋顶重檐,下檐为悬山顶,上檐为歇山顶。门楼墙身施有彩绘、泥塑。门楼背面一匾:“道南蓓主”,据说系有“神童”之称的范鸿书十二岁时所书。左边有院门通往中央厝,门楼有匾,为“山林气象”四字,右边院墙匾为“花草精神”,泥塑有刘海戏金蟾等。院墙上有许多诗文,惜大部分在文革期间已遭受破坏,现只残留一小部分,还依稀可辨:“春园观杏,夏池赏荷,此处最饶佳,况秋月扬辉,冬雪新瑞,四时景可乐囗囗吾庐”,门楼里边一匾为“鸢飞鱼跃”。厢房通往正房的门上也有一匾“风月无边”。厢房有手法精湛的牛腿雕刻。厢房小院内植有一株桂花,八月时节,繁花盛开,香溢四周。院墙漏窗还有“福、寿”等泥塑。


  图704


  图705
  石门楼右厢房与正房之间设有精致的走廊相通,这种构造富有浓厚的川西建筑风格。走廊两边均设木栏杆,属花式栏杆,栏杆心子部分用棂条拼装着“寿、喜”等吉祥图纹。现存的一段木构走廊本来一直通到后院,后院原先建有四个鱼塘,鱼塘上建阁楼,当中为灶间,两边建有三层的阁楼。后院建筑亦与正房第二层相接,可来往通行。后院建筑可惜已被拆除,周氏后裔周大煦还保存着当时拆房子的几张现场照片。周大煦还曾经还珍藏着一张祖传的杜甫书法,共四个如斗大字,七个印章,印章大者如碗口,小的只有拇指头一般大小。文革期间,红卫兵到周大煦家搜查前夕,周大煦曾想将杜甫墨宝藏到其友人家,但友人怕受连累未代其保存,无奈之下,周大煦在屋角荷池边将杜甫手书付之一炬。


  图706


  图707
  与石门楼一门之隔的中央厝同系周杰庭所建,门楼匾额云“视履考祥”,楹联曰:“智水仁山环吉第,祥云紫气拥华门”。门楼为歇山屋顶,整体风格给人以轻扬飘逸的感觉,与门楼相连的院墙两肩缓缓下抹,曲线优美,此做法俗称“观音斗”,具有闽北的建筑风格。
  百福岩清末民初时期曾办过“启明学堂”,许多古宅曾一度作为学堂。


  图708:启明学堂
  
3、周氏宗祠
  周氏宗祠坐落在百福岩溪坪洋,系清咸丰癸丑三年建造。门楼坐东北朝西南,悬山屋顶,两边相连砖石墙,门楼西边墙体上段有彩绘“花、鸟”等吉祥图纹。进入门楼后为宗祠的前廊,前廊原为九开间,现存七开间。与前廊相连的为两庑,现只存西庑,面阔三开间,为二层建筑,悬山屋顶。两庑的屋檐均用撑拱出挑承托挑檐檩,撑拱及其组合构件都有较精细的雕刻。寝堂坐西北朝东南,面阔五开间。寝堂屋架高大,雕镌内容丰富,技艺精湛。屋顶为悬山顶,正脊两端饰灰泥卷草,悬鱼雕两条尾部相交的鱼,上有“水”字。悬鱼之鱼的形象,除本身的间接寓意为防水之外,据说还有利用其谐音取吉祥之意:鱼,余也,裕也。悬鱼大多有两条鱼,讨口彩:“双鱼喜庆”。屋檐两端做有双重披檐,以能更好的遮风挡雨。金柱之间的枋木上有一“克昌厥后”匾额。神龛上也悬有一金字匾额,中书“忠厚传家”四个大字,字体端厚,笔力遒劲,匾额周边镶“龙、凤”等雕刻。匾额具体内容为:“钦点状元及第左侍郎提督浙江全省学政吴(讳)钟骏为乡宾周启昌题‘忠厚传家’,男监生观光、谦光,贡生觐光;孙贡生永清,庠生德浩仝立。 龙飞大清光绪二年岁次丙子黄钟月旦”。


  图709


  图710:悬鱼
  
4、家族文化
  百福岩周氏聚族而居,几百年来酝酿了浓厚的家族文化。一个家族总会制定许多族规,或约束或昭示。在《周氏族谱》中就有一篇这样的记载,在县内其他地方鲜见:“从前女子不能继承宗祧,民国肇造男女平权,如未有男子而有女子者,即以女子承祧留家招婿生子为嗣,否则或立应继,或择所爱,均听其便;但以昭穆相当无乖伦理者为限,其于出继入继之本位,彼此两注分明俾识所自来。”
  古人注重阳宅的营建,同样也非常重视阴宅的建造,认为坟地(阴宅)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后裔的生存发展,所以在选址和营建时都有一系列的讲究。“礼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孺者去国哭墓而行,返国展墓而入,其不忘本如此,盖祠墓为后人追孝之地,所谓民德归厚者,正在是也。”百福岩周氏族人还将历代先茔的坐址方向及入厝之时一一记载,以备稽考。注重“追孝”的周氏族人不仅将先茔一一列入族谱中备考,而且很多祖茔还分别作有“坟诗”,如《约斋公坟诗》:“吉壤面临竖文峰,魁影高显夜台中。群山重案环福地,青鸟传奇振家风。”《斌堂公坟诗》:“草花含露泪,松柏想丰姿。预卜芝兰茂,应与过墓思。”
  古时家族中都置有田亩等众产,作为祭坟祀祠之需,“置祭产以备岁时祀事所由起也”。记曰:“虽贫不粥祭器,虽寒不衣祭服,而况祭品所从产出之田地,不尤重乎?”在周氏宗谱中亦有这方面的记载:“外如祖遗所共有之山林川泽亦为聚族不可少之基业,要知片壤寸土一草一木莫非先人之流泽可不念乎?创业维艰,守成不易之训哉!”
  
  
八、雪溪胡氏大院
  胡氏大院位于雪溪乡桥西村,当地亦称石门楼。胡氏大院系泰顺县少有的大型合院式民居,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做工精致,具有很高的文物综合价值。
  胡氏祖居庆元官塘,明天顺年间(1457—1464)胡道严徙居今泰顺雪溪西岸,为当地胡氏始祖。传至胡东伟一代,家业日盛,遂开始大规模的建造住屋。胡东伟,字震仁,号霁园,生于清嘉庆壬申(1812),卒于光绪癸未(1883)。胡东伟于光绪二十年(1894)以子胡一琨遇覃恩,诰封奉直大夫。胡东伟从道光十二年(1832)起至同治甲戌年(1874)先后建造了胡氏大院、凤垅厝、凤垅头厝等民居,前后历时40余年,胡氏大院亦是经过前后三次的建造才形成今天的规模。


  图801:胡氏大院
  
1、民居建筑
  (1)胡氏大院(石门楼) 
  胡氏大院周边的山水环境非常优美,群山围护,田野开阔,溪流逶迤环绕。胡氏大院坐落的基本方向是坐西(偏南)朝东(偏北)。四面环建石砌高墙,整座大院共有四座门,其中大门一座,小门三座。在房屋四周有水沟相通,是排水的主要渠道。石门楼的主要建材是杉木,建筑的结构部分与围护部分截然分开,柱子、梁架支起一片遮风蔽雨的屋顶。梁、柱、屋顶体系是开放的,空气可自由流通,在湿热的环境中,可保护木构架。胡氏大院共有上下两堂。上堂为三合院式建筑,下堂由南北屋及前堂组成,中间为沟通上、下堂的甬道。胡氏大院主体建筑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两侧厢房以及正屋都以这根轴线左右对称。大门原也处在中轴线上,后北移,现在大门正对前方笔架山的最高峰,可以说朝向环境更美了。


  图802:胡氏大院石门楼
  下堂第一座门楼即为整座大院的门楼,主体石构,构筑简约,风格大方。门槛内外的地面用小卵石铺成精致的图案,进入石门楼后向左行即为大院的第二座门楼——族人亦称前堂。明间的柱头镜、月梁、牛腿、斗拱等构件均有精细的雕刻,内容有龙凤、狮子、花鸟、人物故事等,呈现出浓厚祥和的人文气氛。


  图803:胡氏大院门楼局部
  下堂南北屋与前堂均建于同一时期,系胡东伟于咸丰二年(1852)七月建造。南北屋建筑风格和用材均无差别,小庭院内莳花种树,生意盎然。正房檐廊细部构作繁缛精致,月梁、牛腿、雀替等兼有雕刻,内容主要是人物故事居多。建筑装饰的特点之一是在厅堂的楼板梁上也作雀替。厅堂太师壁前设长桌,厅堂两边有扶手长椅。扶手长椅的靠背装饰为泰顺较少见的冰裂纹。正房格扇花心部分用棂条拼装,棂条之间用小木块雕成梅花镶在其间,起到很好的装点效果。上绦环板的雕刻则以人物故事与花卉为内容。南北屋庭院前均建有门楼,门外之外即为通往上堂的甬道。
  甬道宽4米,长约17.6米,地面用规整的卵石铺砌。甬道两旁均建墙,为南北屋的院墙。临近上堂的门楼处的山墙则建成猫拱背式,整体高大端凝。院墙全部用卵石砌造,猫拱背山墙下段用卵石砌造,上段用砖砌,顶上铺瓦。胡氏大院的墙体砌得非常平整漂亮,而且很牢固,系出自泰顺著名的石匠张刚之手。
  张刚原名汤正现,仕阳人,号称“石精”。一生主建了许多重要工程,也留下了不少传奇式的奇闻逸事。一次在砌筑仕阳水尾宫石墙时,首事人嫌他出工拖沓,把他换下改用别人砌建,不久山洪暴发,别人砌的墙段尽尽被冲毁,唯独汤氏砌的部分安然无恙。但张刚有一缺点,为人心胸狭窄,稍不惬意便思报复。胡氏请他砌墙时,他每天午睡都要睡很长时间,东家不乐意,说了他几句。张刚自恃手艺高超,无人能接手其主持的工程,便在甬道旁的院墙砌成一半后,拎上包袱就走,东家追至门外对他说道:“我顶多把你砌的那堵院墙推倒,请别人重新砌两旁的院墙罢了!”张刚思忖之下又回去接着砌墙。还有一次他故意把大院的围墙砌成倾斜欲倒之势,东家问其原因,他含笑道:“我每天午休没睡够,人想睡,砌出来的墙也就歪了。”但他又劝东家不必担心,此墙保证不会倒塌。果然,该墙迄今尚保持原样未变。


  图804:胡氏大院甬道
  甬道尽端为十一级青石台阶,踏上台阶后即为上堂门楼。上堂与下堂有1.2米左右的高差。上堂门楼主体框架用条石建造,悬鱼雕刻有凤凰等图案,匾额为“日拥祥云”四字。匾额左边泥塑喜鹊、梅花,并按泥塑内容配有诗:“寻常一样窗前月,囗有梅花便不同”。匾额右边泥塑杨柳等,配诗:“数枝杨柳不胜春,晚来风起花如雪”。门楼朝向正堂一方的匾额为:“山辉川媚”。旁边同样有泥塑,泥塑“松”配诗:“闭户著书多囗月,种松皆作老龙鳞”;泥塑“竹”配诗:“有竹一窠长数尺,囗令每日报平安”。
  胡东伟于道光十二年(1832)建造正房,道光廿一年(1841)建造左右厢房。正房两层明间均为厅堂,是家人集会待客与祭祀先祖的地方。其余各间多为住屋,首层后部房间为灶间和杂物间。二层楼厅之外还设有栏杆。正房屋脊中墩有灰泥塑铜钱式样,寓意财源广进。房后依山坡建有花坛,花坛两端各有一口水井,是先前饮用水主要的来源。
  (2)胡氏凤垅厝与下洋厝 
  随着胡氏家族人丁不断增加,大院内已不能满足居住。胡东伟又于同治壬申年(1872)大院的左后方建造凤陇住屋一所。凤垅厝为三合院式,共有两座门楼。正房面阔七开间,左右厢房面阔各三开间。正房绦环板、牛腿等构件雕刻故事情节,厢房的窗板花心中央有棂条拼装成双喜。与胡氏大院一样,凤垅厝正堂的楼板梁亦饰有雀替,雀替之下的墩座上有精致的双龙抢珠、双狮戏球等雕刻。下洋厝系胡氏月房族人建造,位于胡氏大院右前方,坐南朝北,系一字型民居,门楼木构,正房面阔九开间,悬山顶。下洋厝右边为雪溪,前方为胡氏小宗祠,左边为胡氏宗祠。
  
2、胡氏宗祠与胡氏小宗祠
  祠堂是一个宗族的圣殿,许多大事都要在此议决和进行,到祠堂参加祭祀仪式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活动。通过族人的共同祭祀,活着的人便与死去的祖先在心灵上得到沟通,同时,也增强了宗族成员的同源意识,相互之间更加亲近和团结。


  图805:胡氏小宗祠
  胡氏由庆元官塘迁居泰顺历数世未建祠宇,“各家只奉木主于室之西南隅,四时享祀,亦家自饮福”。后胡氏家族商议建造大宗祠,“以酬祖德、报宗功、序世系于无穷。而族无公项,殊难会合,不得已将珪公派下日、月、星三房共立小宗于樟大坪宫之右”。道光戊戌(1838)正月鸠工,越八月而落成,计费资一拾二万余金。建造宗祠所需费用由胡氏日、月、星三房族人捐助。古代较小的宗族只有族一级的组织,而稍大的宗族如胡氏家族则分为族、房,或是族、支,族、柱两个管理层次。每房或每支、每柱下辖若干家庭。还有些大族分三个管理层次,即族、支(柱)、房三级,或族、房、分房三级。
  从胡氏大院出发,穿过长长的卵石小巷,便可望见大樟树掩映下的胡氏宗祠。宗祠规模不大,只有两进,四面环墙。门楼为木构悬山顶,楹联曰:“祖宗忠厚裕后裔,过则思敬知本源”。寝堂面阔五开间,梁架为混合结构。寝堂梁架上悬有一块“进士”匾,系清光绪戊戌科会试中式的第七十名胡兆龙于光绪十五年(1899)立。胡兆龙系瑞安人。


  图806:石巷
  胡氏家族于道光戊戌年建立宗祠后,月房族人在胡景山的倡领下又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八月另建小宗祠于樟大坪之外洋,咸丰九年(1859)五月复建后堂,形成今天的规模,是为胡氏月房之“支祠”。
  
3、胡氏书斋
  从凤垅厝右边沿“书斋岭”登山而上,路旁山涧潺潺,林中鸟儿啁啾,步行不久便可望见坐落在青山怀抱中的胡氏书斋,竹木幽篁,殊有清趣,宜于读书习业。前方视野开阔,正朝隔岸山的笔架峰。书斋建于清同治甲戌年(1874),面阔七开间,为二层建筑,上下两层当心间兼为厅堂。二楼共有十二间读书房,除厅堂外每榴都分为里外两间,中设走廊。后成为恩贡的胡一琨、附贡的胡一琳、例贡的胡庆伟等都曾在书斋内念过书。雪溪胡氏近代还出过一位研究数学的学者——胡维基。胡维基生于1910年,自幼励志读书。曾任浙江省政府人事处股长之职,解放后返回故里致志攻研数学。胡氏族谱中载:“《任意角》研究成功后即寄北京,周恩来总理复函言迟一周,此项研究已被德国人抢先发表,并励继之努力”。胡维基并不气馁,以近十六年坚持钻研。于一九七八年四月间将高次方程研究成功,时不幸旧病复发逝世。“公生平磊落光明,不徇流俗之见,敬宗尊祖,邻里和睦,声望极高,为乡人所敬佩矣!”


  图807:书斋岭


  图808:书斋


  图809:胡氏大院厅堂
  
  
九、徐岙古村落
  徐岙古村落位于筱村镇,是泰顺县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村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具有多方面的文物研究价值。泰顺将以徐岙为主体联合筱村其他几处历史文化遗产申报省级第三批历史文化保护区。
  在徐岙居住的人并不姓徐,而是姓吴,据记载,宋宣和年间,方腊作乱,徐震(泰顺仙居人)率兵抵抗,不幸牺牲。其灵柩扶归乡里,途经玉溪(今徐岙前之溪流)时显灵,天降甘霖,当地因久旱而欠收的田地连年丰收。乡民为纪念他便将其地称为“徐岙”,后又在村中立祠祭祀。
  徐岙吴氏系新山唐谏议大夫(西汉置谏大夫,掌议论,属光禄勋。东汉改称谏议大夫。隋、唐隶门下省,掌侍从规谏)吴畦的后裔,吴畦五世孙吴承褚由库村迁居筱村柏树底,越几世后,承褚后裔吴莱羡徐岙“曲径坦途,引人入胜,崇峦叠嶂……自成幽秀。”于宋端平三年(1236)自柏树底析居徐岙,七百多年来,吴氏家族“诗书礼相传,簪缨相继,可谓能光其祖、显其宗矣!”  


  图901:徐岙村全景
  
1、徐岙诗赞
  徐岙前有玉溪环流,后倚金山,左右奇峰对峙,似龙虎踞镇之势。村中山泉潺湲,古树苍翠,粗壮的枝干和虬根显示出岁月的沧桑。吴氏宗谱中记有多首诗赞,体现出先人的山水情怀。《三台耸秀》云:“依方雄据障屏开,崒律排云入望来。烟接海门含万象,秀迎天柱应三台。雨收黛色横青汉,日映岚光罨画台。直上翠微凌绝顶,玉绳低处乌飞回。”
  徐岙树茂林幽,翠竹摇曳,丹桂飘香,胜似人间仙境。诗《绿竹凌云》:“缭绕川原露影团,浓阴四映看檀栾。休教渭水夸千亩,不让梁园足万竿。直上凌云辉白日,扶疏摇翠集青鸾,梢头时有清飙动,飒飒凉生六月寒。”《丹桂映月》云:“高秋玉宇晚风凉,夜月盈盈囗味长。几处清飙鸣远籁,一枝丹桂照回光。馨分薾蕊明金粟,色借蟾宫入草堂。试上囗楼恁一望,浑疑身在广寒旁。”
  徐岙村后有一“双井”——即在一处有两口井,上一口井为饮用水源,下一口井为洗涤之用。诗题《双井含春》:“苔清烟霏石甃清,银床两两照空明。谁为抱甕长飞雾,错认潮泉含避鶄。一脉甘温浮玉液,四时澄澈嫩瓊罂。由知胜地春常在,不管硫黄始得名。”  


  图902
  
2、文元院与举人府
  徐岙巷道纵横,路面均用卵石铺设。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道路两旁,立面丰富,屋檐富于变化,主要有文元院、举人府、顶头厝等。顶头厝为村落现存建筑年代最早的民居,因所处的位置比其他民居要高,村民们俗称为“顶头厝”。许多构造延用宋式做法,如门楼的木质抱鼓石,稍饰雕刻,纹样清晰,古朴且大方。院落地面用卵石铺出花纹,正房和两厢也采用较多的雕饰,风格朴雅。  


  图903
  文元院位于顶头厝的正前方,为吴存经所建。存经字王纶,号郁庭,生于乾隆辛酉年(1741),卒道光己丑年(1829),寿八十九。吴存经于清乾隆甲戌年(1754)取入县学,庚寅年(1770)成为附贡生。至今门楼檐下仍悬着其立的“文元”匾。吴宅右厢房的二楼有一间吴存经的读书房,房间虽不大,但顶上作有藻井,显示出与众不同。“一盏灯火夜深红,猛着心时不计工。他日风云能际会,定应平地步蟾宫。”——《南窗夜读》走进读书房,我们似乎还能看到当年在微弱的烛光下伏案苦读的吴存经,闻到穿透岁月的淡淡墨香。  


  图904
  举人府又位于文元院的左前方,从长巷的一侧进去,可看见立在门楼外的数块旗杆石,上面刻记着屋主吴永枫当年考中举人的年月,门楼上悬挂着吴永枫的“登科”匾额。  


  图905
  永枫字尔宸,号华园,生乾隆丁卯年(1747),卒嘉庆己巳年(1809)。由右庠生参加清乾隆庚寅(1770)恩科乡试成为武科举人,名列全省第三十七名。吴永枫宅整体为四合院式,倒座门楼设三间,房屋中间有一个非常大的天地坪,中设卵石甬路,从门楼通往正堂。厅堂存放着一把吴举人当年使用过的有一百二十多斤重的大刀,在村落的后山弯里有一块大空地,乡民们称为“跑马场”,为吴举人当年舞大刀骑战马的习武之地。  


  图906
  
3、宗祠与戏台
  祖先崇拜是灵魂祟拜的表现形式,本质上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受血缘观念支配的宗教行为。作为家庭、家族的保护神,祖先又是维护其血缘关系的纽带。祭祀先祖的场所——宗祠的建造也就受到家族的普遍重视,此类建筑也成为村落中等级最高的建筑。吴氏宗祠位于徐岙村左畔月山下,清乾隆十二年(1747)族人吴家驹主持建造,家驹字允千,太学生,例赠武信郎,其子即举人吴永枫。宗祠共有三进,四面环夯土墙,周围松柏翠竹荫护。整体规模虽不算很大,但构作较为讲究,镂雕浅刻均见匠者手工之娴熟。  


  图907
  明清是我国第二个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因此,绝大部分祠堂都建有戏台,出现了大量宗祠戏台。徐岙吴氏宗祠享堂前方也建有戏台,这一类祭神祀祖的戏台称为神庙戏台。在各类戏台中,神庙戏台是来源最古、出现最早同时也是分布最广的一类戏台。徐岙村人都说,在宗祠里建戏台,那是演戏给祖宗看的;其实这也是由敬祖转而娱人的一种形式。吴氏宗祠内的戏台同样具有戏台建筑的几大特征,空间开放,可以通过多个方向观看台上的表演;飞檐翘角,斗拱、脊饰较为精繁,体现了造型上的装饰性。  


  图908
  
4、徐三翁祠(宫)
  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可以受到祠祀呢?历代所沿用的大体是如下五条:“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礼祀·祭法》也即那些有功于国,有德于民等道德典范。
  “徐三翁”是乡民们对徐震的尊称,我县筱村、洋畴、贝谷等地都建有徐三翁祠(宫),属筱村香火最盛。徐震系泰顺仙居人,生于宋贡宗甲辰年(1064)。少年不负先训,好书力学,官至温州府判,职上秉公廉政,为时人所敬佩。宣和三年(1121)四月,方腊所部攻进温州,紧逼瑞安境,驻兵吹台山(今瑞安丽岙镇北),县令招募“义勇”4万,分守吹台山等要道。徐震率兵领战,激战中牺牲,时年五十八岁,宋帝赠封其为忠训郎,并立庙祭祀。明朝洪武三年(1370)朝延又加封徐震为忠训侯王,入乡贤忠义二祠,清雍正七年(1729)官府还拨出银两修葺徐辰祠墓,并示禁樵祠墓周围林木。
  徐三翁祠位于徐岙村口。约清乾隆年间,筱村吴、林等姓氏又在北坑建了一座徐三翁宫,建筑规模比较大,惜在文革中被破坏,后又被改建,部分建筑已非原貌,但宫内藻井饰彩画的戏台和主堂的轩棚以及用材巨大、雕刻精细的大梁,说明当时这些家族建造徐三翁宫投入了大量资金。查仙居《徐氏宗谱》,中有林鹗、林用霖(林鹗子)等人写徐震的诗赞,林鹗诗赞:“怪石阴风吼大猫,鬼雄丘垄禁囗荛。千山迎水祥云护,万里英灵气未消。桐岭功臣寻常碣,水月庵前见新苗。谁知蔓草榛无后,尚有子孙护圣朝。”林用霖诗赞:“大猫奇峰甲骑屯,萧萧草木怅黄昏。灯花地合埋忠骨,水月庵前吊古魂。南宋乡贤遗迹杳,东瓯社庙几人存。独有高垅斜阳外,常做山城保障论。”  


  图909
  
5、望楼茶亭及汤夫人宫
  徐岙历史上还有望楼茶亭和汤夫人宫等乡土建筑,不过现今均已残败或圯毁。望楼亭茶亭建于明末,规模比较大。当中一间立有三官大帝像,供路人和村人祭拜。左三间设为店面,店租入族产。右三间供守亭烧茶者住持,清康熙年间族人吴永馨等人还捐田收租以作为烧茶济渴之费用。
  徐岙汤夫人宫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今宫废基在。祀汤夫人在泰顺也甚为盛行,全县许多地方均可见到此类建筑。祭祀汤夫人的主要目的是祈雨保丰收。《宋神女传》有关“汤夫人”的记载:宋徽宗时,景宁有汤氏人家生下一女,温良纯粹,神异幽娴,修道好善,事亲至孝。  祟宁元年(1102)壬午岁,结庐山之巅,偕亲而处,服劳奉养,备极殷勤。绍兴甲子(1144)秋七月十五日,白日飞升。至高宗建都临安临安县(今之杭州),经营宫室,筹划树木而不可得。神女运木显灵,以供国用。忽起清风一道,而不可见其迹,验厥木,皆有敕木二字。高宗大幸,降旨敕封:灵应神女惠泽夫人。诣之曰:敕木山遇有水旱疾苦,祷焉响应。至今人皆祀之,迄大元顺帝至正二年壬午岁,天然和尚开山供奉,募缘开创祠宁。后逐渐广受许多地区乡民的祭祀。


  图910
  
6、家族文化
  “罗阳为东嘉陲邑,山明水秀,多著族出其间,徐岙吴姓尤罗阳之著族也!”吴氏家族自宋朝迁基徐岙以来,聚族而居,繁衍生息。在古代乡土社会中,家法族规是维持宗族秩序的重要内容,往往分类记载在宗谱中。徐岙吴氏在约束族人行为方面主要有格言等,谱中载的《格言》有学道、孝友、睦族、修身、齐家等内容。格言对族众的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约束和教化意义。
  氏族中的族人虽同祖共宗,源出一门,但互相之间的血缘关系却有亲疏差异,实际上,族人之间的联系已不限于单纯的血缘关系,在更广的范围内结成复杂的社会关系。为了调整族人之间的关系,更好地维持宗族的和睦相处,宣扬睦族思想无疑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吴氏宗谱《睦族歌》:“睦族歌兮睦族歌,族不睦兮争奈何?祖宗只顾子孙多,子孙多兮族不和。族人本是同根树,枝叶虽繁根一处。根培树长枝叶繁,纵遇狂风吹不坠。人家族繁若能和,子孙和兮礼义固。兄仁弟义有切磋,强族不敢相欺侮。贤族但存仁与义,愚族只争财与利。争财悖义乱仁伦,仁义芳名世称美……”  
  
  
十、包宅古村落


  图1001
  包宅古村落位于新浦乡,与另外一个保存完整的古村落——吴宅村相毗连。
  古时,包宅村和吴宅村同属“库村”,始建于晚唐。千年来,包、吴两大家族创造了深厚的家族文化,遗留下丰富的人文古迹:“老翁尖下瑞峰前,旗鼓排衙在两边。锦绣谷旁三友洞,书斋坪畔百花岩。世英门建楼门石,清阴井开水井壇。闸有将军捍水口,库村奕代毓文贤。”包宅村始祖始祖包全,生于唐天宝六年(747),唐贞元元年(785)进士,贞元二十一年(805)任福州长溪知县。包全于唐元和六年(811),“沿剡水,跨天台,历东瓯,爱其山水之胜,风物之美,气候温暖……自安固西江溯流而上,盘桓深入,溪水潺湲,林峦峭耸,舸牵既穷,乃弃舟登岸而入……”见其地适于安居乐业,“遂伐木之佳者以为庐,锄活阪以为园,瀹清泉以为池,种芝术、兰芷,委此而终老……”
  
1、村落建筑
  包宅村至今仍完好保存着村落布局和大量乡土建筑,纵横幽长的巷道,淙淙流淌的沟渠,素木蛮石建造的民居向我们道出古人规划村庄、营构建筑的人文思想和文化意蕴。


    图1002
  包宅村有一座完全用石构的建筑——世英门。古代的行政区划制度中,有二十五家为一闾的划定,世英门其实相当于闾门。古时的包宅村周围兼为山林,为防猛兽,遂建石筑门楼以保安全。世英门又名石门楼,为明代族人包元凤主持兴建,这在宗谱里亦有记载:“明元凤公倡建里门,厥名世英,意欲世济其美,而为门闾之光,宠与其制,门之上下左右俱以石为之,欲其久也……”世英门除主体为石构外,门前还有上马石、下马石、坐凳等石质附件,上马石上雕有许多富有时代风格的镌刻。
  步入世英门,为一道幽长的巷道,巷之右边即为吴宅吴氏人家的住居。墙体或用泥土夯筑,或用天然卵石砌筑,墙边植有花草或劲竹数竿,折射出古代居住建筑的亲切感和主人的情趣。
  包宅村现存民居建筑主要有衣德堂、食德堂、恒德堂、外翰第等,有堂号的居居建筑在我县非常少见。堂号的命名大致有两种类型,一是有明显的姓氏特征的堂号,二是没有明显姓氏特征的堂号,两者之中以有姓氏特征的堂号为众。拥有明显姓氏特征的堂号往往根据先人郡望、德望、操行、功业、科第、字号、著述、居住地等来命名,以示家世显赫,或藉以弘扬祖德,启裕后人。没有明显姓氏特征的堂号主要取材于吉利、祥瑞之语和前人的佳句,也有的取义于体现封建伦理纲常、训勉后人积极向上的词语,如敦本堂等。
  包宅民居的堂号一般刻匾悬挂在厅堂太师壁上。堂号就是家族支派的代称,族人往往也在日常生产用具上写上堂号作为标记。衣德堂等民居兼为三合院式,庭院外设门楼,后院有花圃,并在围墙处设有小门楼一座,从后院花圃通往房后的山林。食德堂与恒德堂相邻,厅堂里至今仍悬挂着堂号匾额,檐廊月梁上用卷草龙等吉祥物的形体雕刻“福、禄”等字。
  包宅村的民居建筑虽然规模不甚大,而且做工也不是很精致。它的特征在于,构造虽简单但显自然,规模虽不宏观,但显实用。而且布置融洽,与自然环境非常贴切,院内花木扶蔬,房后林木葱笼,颇具桃源意境。


    图1003
     
2、锦绣谷与三友洞
  距包宅村不远处风光秀美的山林中,有两处宋代摩岩题刻,“锦绣谷”和“三友洞”,字体古拙可爱,苍劲有力。据清光绪泰顺《分疆录》载:“崖(三友洞之崖)下旧有书室,为宋进士吴驲、吴泰和、包湉讲学处。”“梅竹散植,古松旁挺。君取岁寒三友之义,曰“三友洞”。集宾友徜徉其间,或憩石上,或坐洞中。围棋者丁丁然,鸣琴者嘤嘤然……”《绵绣谷记》。林梦禾《赠“锦绣谷”》诗云:“山上山更好,岩间岩尤奇。就中拈掇出,遂意慢题诗。松竹压檐低,闲云度短篱。山僧嫌寂寞,谁道子真宜。”
  三友中的包湉即为包宅村人,字公济,号紫崖,“学问博洽,尤善古文,嘉定丙子举漕举类试科,任宜新差官永州州学教授,文章政事蔚为时望,及归与外兄弟吴驲等娱情山水,吟咏日富”。包湉《咏绵绣谷》诗:“恍然天地外,浑似画图间。泉响岩为应,风柔云较闲。小开三遗径,高上一层山。诗量雄于酒,赓题病已删。”“三友”之一吴泰和的《三友洞感怀》:“不是桃源路可通,霞蒸洞口满川红。看山只有苍颜客,避世更无白发翁。明月影移栖风竹,百云阴锁卧龙松。岁寒三径人何在?只有孤梅寄朔风。”
  清代包宅族人包涵也作有《偕同人游锦绣谷》诗:“登高心怯上危峰,深谷清幽不负侬。一幅苍岩秋水抱,半林疏树白云封。名山声价归文苑,佳会风流付酒盅。薄醉都忘归去晚,夕阳一路野香浓。”
  除以上这些诗作以外,还有大量吟赋“锦绣谷”与“三友洞”的诗文。在县内极少另有一处名胜会有如此多的题咏诗文。由此可见,当时库村文风的兴盛和锦绣谷风景的佳美。


    图1004


  图1005

3、公共建筑
  “唐时海内盖无合祀之堂,往往舍田立寺,藉佛教以敦荐其祖先,至宋时例有祠堂之设。”(《包氏宗谱·重建大宗祠叙》)唐时因无设合祀之堂,库村包、吴两大家族兼在村庄附近的广度寺(始建于后唐)内设堂祭祀先祖。宋淳祐年间包湉集捐田租改建一祠,后毁。明隆庆年间族人重建, 又毁。清朝嘉庆年间族人建正堂,道光年间族人再次鸠工庀材,仿明式重建。包氏家族聚族而居,共建有大宗祠,但日久“亦多不分昭穆,世久族繁,栗主鳞叠,几无伦次”,(《包氏宗谱·新建小宗祠记》)于是家族决定分派自立小宗祠祭祀。包氏的大小宗祠现今均已不存,只留有部分石构件散置村中。
  社学为元、明、清三代的地方学校。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颁令各路五十家为一社,每社立学校一所,选择通晓经书者为教师,农闲时令子弟入学,读《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明代社学创立于洪武八年(1375)。弘治十七年(1504),令各府、州、县兼立社学,招收十五岁以下民间儿童入学。教育内容包括《御制大诰》、本朝律令及冠、婚、丧、祭等礼节。清初令各直省的府、州、县置社学,每乡置社学—所,选择“文行优者充社师,兔其差徭,量给廪饩”,近乡子弟凡十二岁以上者可入学肄业。“库村包氏,自其始祖全公辟址以来,止有家塾,以训宗姓子弟。”(《库村社学记》)包氏第二十世孙包朝珉,捐资在村内建设学,令族人及异姓子弟均沾教养之泽。


    图1006
  包宅村外翰第前原立有一座节孝坊,标榜之人为包涵的母亲,其二十一岁嫁到包家,三个月后夫丧,不思改嫁,立志守节,后官府为之立节孝坊。牌坊前原来一堵墙,墙上有一块石碑,上书“千秋”两字,为清邑人林鹗题。古时为夫守节,上尽孝道,下抚孤儿的事例非常多,从中既可看出古时女子守节尽孝抚孤的精神,也可窥见封建社会丧夫妇女境遇之一斑:“君不见松与柏,凌霜傲雪常青青;又不见金与石,含坚蓄锐无摧倾。贤哉吴氏秉高节,松柏金石比坚贞。忆昔配作良家室,拟与良人同胶漆。两心誓学双鸳鸯,一旦风波顿相失。丈夫一去不复归,妾身独立将谁依。子生三年未夺乳,坐啼行哭牵人衣。抚儿忆夫心断绝,怅望天涯泪成血。飞泪纷纷有时尽,妾心抱憾何由彻。二八年来子长成,新愁旧恨粗能平……”(《包氏族谱·节妇吟》)
     
4、后唐墓葬
  包全生于唐天宝六年(747),卒唐开成二年(837),享寿九十一岁。包全墓初葬郭公坳,后唐同光元年(923)改葬瑞峰山广度寺方丈田后,“其地八山拱照,四面迥环,水口金霜玉印,南有天马山马跡,北有贵人峰,状似莲花,名曰瑞峰,可依子孙,可显后世。”(《卓小洋瑞峰山全公墓志》)墓葬建筑主体呈半圆形,墓壁等均用菱形青砖砌筑。墓葬型制与构造虽然简单,但保存了后唐时期的墓葬风格,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5、百年老街
  包宅村前有一条兴盛于清末民初的百年老街。当年老街的主要店铺有南北百货店、中药材店和布店等,货物主要来源于瑞安等地,通过水路进山。这条老街曾一度成为新山以及周边乡村的集贸重地。百年老街如今虽已失去往昔的喧嚣,但我们透过诸如“宝龄堂自运各省药材”、“包聚泰号”、“……运自南北杂货”等店号仍可忆想到历史往事。
     
6、家族字辈


    图1007


图1008


图1009


图1010
  字辈,也称行第、行辈、班辈、字派、班派、派语等,泰顺俗称排行。家族中同辈人为了体现宗族关系,通常在起名时需找一个共同用字,不同辈分的共同用字排列起来就形成了这个家族用以标明世系次第的字辈。
  “排行原为族聚而设,相逢呼唤之间便知尊卑”(《包氏族谱》)包氏家族的行第为:“文元一应,君奇士正,兆天起圣,立国长发,其祥邦家,繁荣昌盛,百世奕芳”。这些字辈兼由吉利的单字组成,连接起来后,琅琅上口,而且带有含义,体现家族一定的价值取向和对子孙的殷切期望。
  
  
十一、茂竹园古村落
1、谢氏源出福建,古村肇基元朝
  茂竹园古村落属万排乡,位于泰顺南端,与福建毗邻,为谢姓居住的血缘村落。茂竹园谢氏始祖谢必鑫原居福建福州泥街,元朝元贞二年(1296)肇基茂竹园,迄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


  图1101  
  茂竹园谢氏家族曾辉煌一时,大宅院之多远近闻名。惜在民国年间,与其有世仇的福鼎陆氏家族打着“自卫游击队”的旗号,放火烧毁茂竹园许多宅院。虽遭火患,整体村落格局仍然保存完好,部分民居以及所有公共建筑幸未受损。  
  火患之后,谢姓族人又重新建造屋宇,再次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村落。步入茂竹园村,只见巷道纵横,古建筑鳞次栉比。依据不同的建筑文化性质,可以将村落分成三个区域,即礼制建筑区、居住建筑区和位于村落水尾的公共建筑区。


  图1102
  古代宗法制度以血缘为纽带,特别强调“尊祖敬宗”,《礼记·曲礼》曰:“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祠堂等礼制性建筑成为村落中等级最高的建筑。茂竹园的礼制建筑主要有谢氏大宗祠、谢氏小宗祠(两座)和众厅等。
  在茂竹园附近,谢氏家族还建造了一座“玉泉寺”。寺共三进。现有五人参禅学佛,不同的人生观使他们过着与众不同的生活。


  图1103
  茂竹园的居住建筑最早时以宗庙为中心,依照一定的方位讲究逐渐扩散开来。从民国年间遭火患后存留下的民居来看,整体布局和构作都极讲究,民居门楼均有匾额,如“长发其祥”、“秀挹屏山”、“惠迪吉”等。  
  在村左的一座民居中,柱子和石磉的用材之巨非常少见,石磉上还雕有栩栩如生的图案。  


  图1104
  民居在建造之初,择定宅基后,首先要在厅堂正中央安置一块方形块石,称为“定磉”;然后,各柱子的磉子均依照此块石磉纵横排列。这块“定磉”用的石块被认为是有“煞气”的,所以在民居建好后便要挖除,这是流行于县内众多地方的一个建造习俗;而茂竹园却例外,均保留这块埋在厅堂的正中央的方形石块。
  水口是古代家族非常注重营造的重要区域,一般是通过建造建筑和种植树木等方式进行人文改造,使之更符合人们意愿中美好的格局。茂竹园水口亦是古树参天,阴翳蔽日。现存一座构造精致的宫殿,原本还有一座廊桥,后由于公路建设被改造成石拱桥。关于在此处建桥,其中有个江西阴阳破风水的传说:茂竹园的两条龙脉拱抱着整个村落,交汇于水口处,极为佳美。心怀恶意的江西阴阳来到此地后,假意说两条龙脉相交并非祥兆,需要将它们断开,不明就里的谢氏族人依照江西阴阳之意,在水口建造廊桥,如此一来,便断开了龙脉,风水由此受到破坏。
  关于江西阴阳破风水的传说,县内许多村落兼有流传。在茂竹园,除了破坏水口的风水,江西阴阳还犯下另外两条“罪行”,一是让谢氏族人在村左的龙脉上打开一条路,二是将村内七星墩破除(据说,茂竹园原有七座小山和七个大石墩,因而有七星村之称。七星墩现仅存水口一处)。
     
2、长祀千秋俎豆,永荐万古馨香
  宗祠是家族的象征,不仅是祭祠场所,还是处理宗族事务、执行族规家法的地方。族人的冠礼、婚礼、丧礼等仪式大都在宗祠里进行,或者举行这些仪式时必到宗祠告之祖宗。由此可见,宗祠是家族开展礼制活动的多功能建筑,在强化家族意识、延续家族血脉、维系家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位于村落右方的谢氏大宗祠是全宗族人共有的公共建筑,小宗祠则是谢氏五大房中其中两个支派的支祠,建在村落后山上。谢氏大宗祠也曾毁于火灾,后族人发起重修。几年前,村里将宗祠左前方空地卖给族人建房,使宗祠前方视线变得不甚开阔。对此部分族人颇有异议,认为宗祠乃是家族的象征,周边环境应好好保护起来,怎可随意建房?谢氏大宗祠虽已渐至荒废不用,但家族情结浓厚的部分族人仍非常看重它的保护。


  图1105
  毗邻而建的两座小宗祠,居左的为谢氏大房宗祠,共三进,二进门楼上悬有“文元”匾,大厅神龛上方则挂有“谢氏忠显宦总考”匾。神龛前的木柱上有联,题“饮水思源长祀千秋俎豆,茹羹报本永荐万古馨香”二十字。  
  居右方的是谢氏二房宗祠,规模较小,连砖石构作的门楼在内只有两进。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是许多家族到祠堂祭祀先祖的日子。在茂竹园有“官三,民四,畲婆五,乞丐六”的说法,意思是官宦人家在七月十三祭祖,百姓祭祖则在十四日,畲族等少数民族习惯在十五祭祖,乞丐以乞讨为生,三餐不定,哪里会有祭祖活动?“乞丐六”说的是待其他人祭祖完毕后,才有他们去乞讨食物的份。茂竹园虽然有“官三,民四,畲婆五,乞丐六”的说法,但他们祭祖的日子却又是在每年的七月十二,这是祖上的定制,现今族人们已说不清其中的缘由。
     
3、家谱:血缘关系的纽带
  宋以后,随着近代封建家族制度的形成,修谱风气渐兴,到了明清两代,修谱之风更是兴盛。“国不可无史,家岂可无谱乎!国有史则纲纪定,社稷安;家有谱则昭穆序,五常正,亲有所由来,戚有所自出。”(茂竹园《谢氏房谱》)家谱是维系家族血缘关系的主要纽带,每个聚族而居的封建家族组织,都有一部乃至数部家谱。


  图1106
  家谱有“十五年一小修,三十年一大修”之惯例。虽有此例,但究竟多少年修一次谱却要视家族具体情况而定。茂竹园《谢氏宗谱》在民国年间编修后,过六十多年后的八十年代初期才又进行一次修撰。在当地,仍保留着古老的传统,宗谱修好后,要举行封谱仪式,《谢氏宗谱》自八十年代初期封存以来,至今已逾二十多年。我们在茂竹园调查时,一再请求族人,希望能够翻阅宗谱,查找一些史料记载,但是族人们不敢破例,因为一直以来,只有待再次修谱时,举行开谱仪式后,才能看谱,平日谁也不敢随意开谱示众,最后我们只查阅到史料记载非常简单的《谢氏房谱》。  
  
4、水云深处有人家
  据说,茂竹园谢氏家族最为兴盛的时期是在清朝晚期,当时拥有丰厚家产的大户就有32家之多。在众多大户中,谢明钿的家产首屈一指,号称当地第一大户。谢明钿出生于清光绪年间,系茂竹园谢氏第十八世孙。谢明钿的宅院并不建在茂竹园,而是位于一个叫尖岭下的小地方,屋宇在民国年间曾毁于火,后来在旧址上重建,已不如原先的精致。尖岭下地方虽小,住居环境的佳美却极难得。民居的靠山雄峻青秀,朝向群山拱抱,视野非常开阔,屋宇前还有一条秀丽的溪流,村民们称为“玉带水”。


  图1107
  谢明钿宅院侧门匾额上的“水云深处”四字,亦可说明他对形胜山水的钟爱。
  谢明钿不仅将屋宇造得极为精致,其建于民国年间的墓葬,雕刻也繁缛异常,单墓葬栏杆的望柱就有二十多种不同内容的石雕,可谓极尽雕刻之能事,石匠系仕阳严山名匠董道水。


  图1108  
  在墓葬的对面山上还有一只一米多高、两米多长的石马。当时是就地取材在山头上选石料进行雕刻,没想完工后,却因石马块头太大无法抬至墓地。这只石马只好孤零零地独立于山头餐风沐雨。谢明钿墓葬的所在地叫“墓前村”,村因墓而得名,亦可见该墓葬之不凡。
     
5、风雨寨楼
  在古代,每遇社会动乱,家族中的大户人家为保生命和家产安全,纷纷建造防御性较强的土楼防卫,县内具有代表性的土楼当数罗阳上交阳古村落曾氏家族建造的仓楼。因土楼有类似于山寨的防御功能,乡民们又习惯称之为“寨楼”。


  图1109
  谢明钿故居旁有一座四层楼的寨楼,四面夯筑厚实的土墙。除此之外,茂竹园村也存留有三座寨楼,民国时期,全村共有六座寨楼。在一个村落中,有这么多寨楼,县内还没有发现第二处。寨楼一般建在民居旁边,为了在受山匪或外族侵扰时能互通消息,寨楼相距都不远,大门亦可相望,寨楼最上层还用巨木出挑,搭置成走廊,以便嘹望。茂竹园寨楼大多建六层,由于长期以来受风雨侵蚀,现存的寨楼只有一座保持原有层数,其他的只剩下四层或五层。这些建于清末民初的寨楼历经百年风雨,至今大多已人去楼空,废弃不用。它们伫立在村落中,见证的是那段动荡的风雨岁月。  
  
6、家园远去,古风犹存
  众厅在泰顺古村落中并不多见,筱村徐岙底和洲岭周湾村建有此种建筑。众厅是乡民们举行仪式的场所。我们去茂竹园调查时,正好遇上许多在外经商的乡民返乡参加祭祖——谢氏五大房中的一房要修祖坟,裔下子孙们便聚集到众厅举行仪式。众厅前有个宽广的天地坪,天地坪前的巷道又分成四个台面,仪式开始后,族人们便要按照辈份排列祭拜先祖,辈份最大的站在厅前的天地坪上,巷道上的四个台面也同样依照辈份依次排列。


  图1110
  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农耕民族,这百年来,在进行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转型,乡村中持续恒久的生活状态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显而易见,我们古老的家园正在远去;但是,家族观念仍然存留在部分人的心中,古朴的风俗亦有所保留。从茂竹园谢氏家族依旧按照传统方式举行祭祖活动以及至今仍然保留的其他风俗中,就可见一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1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