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93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庆元廊桥传统营造技艺入非遗 廊桥师傅公开择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1-3 22:1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庆元廊桥传统营造技艺入非遗 廊桥师傅公开择徒
浙江新闻网    发布日期:2009-11-03 21:08:48   
  中新浙江网11月3日电 (记者童静宜 实习生邵燕飞 通讯员张建平 范正民)“能拿大斧、大锯,熟练掌握刨、劈等基本功;能吃苦耐劳,有强壮的体魄;要与其投缘,头脑要灵活,悟性要好。”为了让建造廊桥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留传万世,今天,浙江省民间艺人——浙江庆元木拱廊桥师傅吴复勇开出了择徒条件。

  现年55岁的吴复勇是浙江省庆元县松源镇大济村人,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民间工匠,他也是目前庆元县健在的、比较年轻的、能建造大跨度木拱廊桥的师傅之一。为了让建造廊桥技艺能留传万世,吴复勇特向记者发出求援,想通过媒体向社会诚征“廊桥传人”。

  今年10月份,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了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庆元县属申报的具体地区之一。经历了漫长历史的“庆元廊桥传统营造技艺”,终于跨入了“世界遗产”的行列。然而,在高兴之余,廊桥师傅、廊桥专家们却高兴不起来,“谁来继承祖宗留下的廊桥手艺”成了他们最大的担忧。据介绍,拥有“中国廊桥之乡”美誉的庆元,曾经活跃着一批建造廊桥的能工巧匠,他们师徒相承,薪火相传,使木拱廊桥技术不断发展,日臻成熟。然而,在“廊桥文化”要走向世界、深入人心时,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却面临无人传承的尴尬境地。

  记者了解到,吴复勇的父亲是庆元小有名气的木匠,16岁起吴复勇便跟随父亲学做木桥。由于其多年来练就了不错的造桥技艺,在浙南闽北一带久负盛名。他说,自己对廊桥建造有着浓厚兴趣,加之记忆力好、勤奋好学,每到一处,就留心观察和铭记廊桥建造的每道工序,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也能设计出廊桥以及其他建筑物的图样。近年来先后参与修补、建造了咏归桥和濛洲桥。

  除了在修建廊桥上有一定的造诣外,吴复勇也对廊桥桥模的设计与制作也情有独钟。在他家的制作室里,还摆放着七八座由他亲手制作的廊桥模型。目前,由他亲手制作的4座桥模被庆元县廊桥博物馆收藏。

  据介绍,吴复勇曾收过五六个徒弟,但迫于生活的压力,如今都已转行。

  为了能更好地把建造木拱桥的技艺传承下去,吴复勇希望,趁自己身体还行,想在有生之年,把自己在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方面的技艺传承下去,能让更多人建造木拱廊桥,把庆元的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发扬光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发表于 2009-11-3 23:01:42 | 只看该作者
小蛇在这里提供两个链接,作为该新闻的参考:

http://bbs.zjol.com.cn/thread-3362111-1-1.html

http://bbs.zjol.com.cn/thread-3359163-1-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