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754|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家申遗] 大运河 2009.9.29 苏州推出10个大运河申遗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3 15:2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运河申遗:无锡抢抓“第一落点”
2009-09-08 中国江苏网
==================

●大运河无锡段申遗规划日前通过市级论证

●无锡段沿岸形成的工商文化在运河文化中独树一帜

●工业遗存、运河聚落、特色祠堂群等,串起无锡段的申遗亮点

穿城而过的大运河,在列入国家申遗后备名单后,将有望成为无锡通往世界文化遗产的“黄金水道”。与此同时,这条“母亲河”,也成为展示无锡江南水乡风韵、体现文化线路遗产保护新理念的平台。

经过为期3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大运河无锡段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并于近日通过市级规划论证,目前进入修改提高完善阶段。无锡段沿岸形成的工商文化在运河文化中独树一帜。丰富的工业遗存、独特的运河聚落、惠山祠堂群等,串起无锡段的申遗亮点。

运河申遗,申遗点是关键

历史悠久、文物众多的无锡,有无可能拥有“世遗”?如果说,早在2003年便入列世界遗产预备名单的惠山祠堂群是无锡的一个期待,那么33座运河沿线城市联手准备中的大运河申遗,则是无锡的又一个希望。

但大运河申遗,因涉及面广,成为一项面广量大的系统工程。有一个疑问:如果大运河成功申遗,其流经的33座城市能否都被“世遗光环”所笼罩?答案是否定的。只有运河风貌保护完整、申遗点多、有特色的运河沿线城市,才能获得那块金光灿灿的牌子。

看一看大运河申遗的步骤,便能明白无锡抓紧编制运河保护规划的“抢点”之举:33座城市各自编制的运河保护规划,要经过市级论证,再按省级编制技术规范要求完善,然后由国家按世界文化遗产的规范要求汇总遴选,申遗点多、有特色的城市最后胜出,成为大运河申遗的代表城市。

也正是基于此,无锡对大运河无锡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大运河无锡段遗产保护规划办公室”,以文化、规划、建设、水利、旅游、环保、公安、运河沿线各区以及城投公司等为成员单位,各部门协同作战,目前形成的保护规划基本体现无锡大运河遗产的完整性、原真性,凸现的特点、亮点成了极具竞争力的申遗点。

工商文化,彰显绝版地位

一方水土,一方特色。始于伯渎港的大运河无锡段,形成了鲜明的运河文化特征――工商经济发达,见证百年繁华。

运河文化因大运河流经地域不同,拥有不同的文化属性。仅江苏而言,苏北以水利工程居多,主要调节运河水流;而苏南得益于长江、太湖等水系的自然调节,运河的主要功能体现在航运而非水利工程。市文化遗产局局长叶建兴告诉记者,四通八达的航运条件有力推动了工商文化的发展,为无锡成为民族工商业摇篮提供了前提保证。大运河无锡段沿岸的申遗点呈现高密度分布之势。

在大运河无锡段两岸,沿河保留的40多处工业遗存成为运河文明的载体,“厂家的生产用水来自于运河,其生产的原材料、产品均通过运河运输”,这些工业遗存充分说明:无锡当年的工业生产与运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大运河联合申遗过程中,各地有各地的特色,江苏的特色是工商文化,而无锡则是江苏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市文化遗产局文物处处长杨建民表示,“要彰显无锡运河绝版地的地位,工商文化是最有说服力的。”

而除了40多处工业遗存外,以运河无锡段的“童年”――伯渎港为主线的吴文化博览园、以清名桥、惠山古镇为节点的运河聚落,以环城古运河为框架的城市景观等,形成密布大运河无锡段沿线的申遗点,为确保无锡段成为大运河申遗规划的重点、亮点提供了条件。

作为历史最早、流域最长、文化品类最丰富的文化线路遗产,至今仍保留着航运功能的大运河,成为活的文化遗产。但绵延1700多公里的大运河,或断航或航运,功能完整性各不相同,这使大运河申遗呈现复杂之势。仅无锡段而言,亦是优势难点分明。优势在于无锡以“申名”为载体,以文化名城建设为契机,无锡段各重要节点均编制了保护规划,且通过对清名桥、惠山古镇、环城古运河等节点的保护性修复,初步呈现原汁原味的运河风貌;但难点在于,如何实现原有规划与申遗规划的无缝对接。

据了解,大运河无锡段遗产保护编制工作将于6月底全部完成,12月完成省级论证。而争抢“第一落点”的无锡,力争成为大运河申遗规划的重点、亮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15:51:28 | 只看该作者

2009.9.13 2014年:扬州申遗成功

2014年:扬州申遗成功
2009-09-13 扬州日报
=============


“大运河申遗在国务院的推动下正在推进,作为牵头城市的扬州责无旁贷,更应发挥带头作用。”王燕文指出,大运河申遗扬州要发挥牵头城市作用,积极配合国家、省有关部门的工作,并做好扬州遗产点的遴选和环境整治工作。

“大运河申遗在国务院的推动下正在推进,作为牵头城市的扬州责无旁贷,更应发挥带头作用。我们要推进瘦西湖及盐商宅园申遗,坚守12平方公里的瘦西湖景区和5.09平方公里的扬州古城,控制好城市规模、尺度和风貌,未来的清新之地、特色之城,非扬州莫属。”昨天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申遗工作专题办公会议。市委书记王燕文强调,做好大运河和扬州城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对于进一步提升扬州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意义重大,要抓紧确立主题,深化规划,加快推进,确保为2014年申遗成功,为扬州建城250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谢正义对申遗工作提出要求。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袁秋年,市委常委、秘书长卢桂平,副市长董玉海参加会议。

会上,东南大学陈薇教授等介绍了大运河(扬州段)保护规划和扬州城遗址(隋―宋)保护规划成果,市有关部门和县(市、区)负责人发表了意见。这两份规划对遗址的概况、环境、基础历史信息、现状和需要加强的工作重点研究比较详细,提出的规划框架、具体措施和工作要点比较务实,会议原则通过这两个规划。

王燕文指出,推动扬州申遗能够进一步提高扬州国际美誉度,能够进一步激发大家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当前,申遗工作竞争激烈、任务艰巨。我们要对照时间节点,进一步做好工作。

王燕文指出,大运河申遗扬州要发挥牵头城市作用,积极配合国家、省有关部门的工作,并做好扬州遗产点的遴选和环境整治工作。王燕文对扬州瘦西湖及盐商宅园申遗工作进行了部署。她要求,进一步确立扬州瘦西湖及盐商宅园申遗的主题。要对主题的唯一性和独特性进行研究;要搜集相关材料,做好申报文本的编制;要加快《瘦西湖及盐商宅园保护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要加强整个城市风貌和整体环境的打造;要促进城市环境进一步提升。

王燕文强调,申遗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加强领导,必须按年度、月度排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要加强宣传发动,使申遗工作成为让外人了解和认知扬州、市民更加热爱家乡的过程,更好地宣传扬州、凝聚人心。

谢正义在讲话中指出,敬畏历史、尊重历史、延续历史,为后人保留历史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推动大运河和扬州城申遗是件功德无量的大事情,更好地保护和运用遗产,目的是宣传运河、推介扬州,让世界更好地了解运河,让扬州更好地走向世界。他要求,在运河的申遗规划中要更好地提炼核心价值,突出“领世界运河之先,集中国运河之长”。要加大古城保护力度,把“城、湖、河、园、人”有机结合起来。要界定保护区域,做到依法保护。要用国际的标准、外国人的视角、世界的语言来讲述中国的历史、世界的遗产和扬州的故事。谢正义强调,当前,要着力做好一份申遗报告、一个陈述、一部专题片、一条考察线和一项紧急行动计划,确保两项申遗按照既定目标如期顺利实现。
3#
 楼主| 发表于 2009-9-13 15:58:25 | 只看该作者

2009.9.12 扬州历史街区保护不愁钱 民间资本参与度越来越高

扬州历史街区保护不愁钱 民间资本参与度越来越高
2009-9-12 苏州日报

============================

本报“行走运河”报道组扬州专电 9月25日至27日,扬州将举办第三届运河名城博览会,市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加大投入,令人称道的是,民间资本参与度也越来越高,在“明清历史文化风情街”的东关街二期工程面前,市民难以抵挡商铺的“诱惑”,截至目前,已有700人报名预登记。

古运河边的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全长1122米,路面为长条板石铺设,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东关街二期工程是运河名城博览会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商铺装修已进入后期,预计本月下旬正式展开招商工作,130家商铺有望在第三届运河名城博览会期间对外营业。因为一期已开业商铺的效益明显,加之二期完成后整条街全线贯通,演艺中心、停车场等配套更加完善,东门遗址、冬荣园等景点进一步完善,东关街二期对市民也有着更大的“诱惑”。

扬州市旅游局统计,扬州每年的节庆收入占全市旅游收入的一半以上,节庆活动的举办大大加速了扬州旅游产品推出的速度,同时也带动了扬州旅游业的产业升级。

而市文化局局长助理薛炳宽告诉记者,距离扬州第三届运河名城博览会开幕不到2周,有关运博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记者看到,东关街东段的面貌已焕然一新,原先破旧的房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复建的“青砖小瓦人字顶”、具有扬州特色建筑风格的街面建筑。街道上的沿街建筑,有的已立起了大梁,沿街店面多数已开始盖瓦。

薛炳宽说,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保护资金主要是政府财政的投入,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民间资本参与的。我相信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将会越来越大,社会的参与度也会越来越高。

运河申遗力争2014年成功——本报专访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

□本报“行走运河”报道组

为使大运河申遗顺利进行,国家文物局于2007年9月在扬州设立了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昨天,本报记者行走至古邗沟绕城的名城扬州,特往专访。申遗办副主任冬冰向记者坦言:“大运河申遗工程比人们先前想象要复杂得多,大量的工作千头万绪,才刚刚开始。 ”

大运河文化线路不容乐观

记者:我们这次行走运河,沿途看到许多现实问题,比如,一些城市出于航运等级不够、桥梁长度不够,给居民带来的噪音等污染,您觉得,这是否会影响到大运河申遗工作?

冬冰:不会影响。相反,我们还鼓励一些城市善待古运河,对运河进行改线。

记者:大运河文化遗产有哪些特点?随着沿线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大运河整体申遗的环境面临着哪些挑战?

冬冰: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曾对此有过详细阐述。大运河文化遗产具有大型、线性、活态的特点。目前,我国大运河整体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经历了长时间变迁,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家底不清。第二是保护体制不完善。大运河一直由各地水运部门或交通部门分段管理,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文物部门大多未能介入对大运河文化遗存的监控。第三是乱开发严重。

35个城市加入运河申遗联盟

记者:自从运河申遗以来,运河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大家都想知道,这个概念如何界定?是不是一定要经过城区才算是运河城市?

冬冰:大运河其实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概念。目前,北京、天津、徐州、扬州、无锡、苏州、杭州等35个城市加入运河申遗联盟。对于运河城市,一般的看法是,只要运河穿过境内,就算运河城市。地级市境内是指大市范围,包括穿过下辖县级市。

记者:大运河申遗工程启动后,发现运河保护存在“建设性破坏”和各自为政的状态,请问今后联合申遗道路怎么走?

冬冰:2008年6月,全国政协组织开展大运河调研,指出大运河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全国政协认为必须尽快开展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力争2014申遗成功

记者:那么,到目前为止,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开展得怎样?

冬冰:去年,国家文物局在扬州召开了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及大运河保护规划编制研讨会,形成了《大运河保护规划第一阶段编制要求(试行)》。具体的实施步骤为:

2009年6月底前,完成第一阶段规划,也就是各市保护规划编制,遴选、评估运河重要节点河段,确定申遗范围。

2010年,完成第二阶段规划编制,推进第三阶段规划编制,进行综合整治、档案建设、遗产检测平台建设。

2011年,组织规划实施,做好省段申报文本的初编。2012年,7月底完成大运河保护管理立法工作、英文翻译;8月底完成保护规划大纲翻译工作;9月中旬前完成大运河申报中英文文本,准备提交预审;根据国际遗产组织的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补充。

2013年,申报文本报国务院批准,并于2月1日前正式提交世界遗产中心;6月底前完成遗产点本体保护、环境整治、档案建设、建设平台建设,7月底做好自查;8月或9月,接受国际咨询机构现场评估。

2014年,如果需要,将补充材料上报,做好相应预案,争取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通过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扬州牵头,联成申遗平台

记者:大运河联合申遗过程中由谁来担当“带头大哥”,沿线城市一直存在争议。

冬冰:2007年9月,国家文物局宣布扬州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牵头城市。

记者:运河保护和申遗的关系是什么?在大运河申遗工作中,扬州发挥了什么作用?扬州以及沿线运河城市该怎么行动?

冬冰:运河保护好比是与推土机赛跑。一些城市根据自身特色开始了大运河保护工程。比如无锡,重点实施沿运河的历史文化街区、古桥景观、博物馆等修复。而扬州的大运河保护更注重基础文化资料的保护。今年扬州将承办第三届运河城市博览会,进行国内外运河城市交流,也是国家文物局推动联合申遗的重要平台。

行者手记  普通人的文化传播

9月11日 扬州  □本报“行走运河”报道组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和扬州博物馆是合在一起的,扬州人称之为“双馆”。双馆一楼主要介绍中国文字的起源以及中国整个印刷术的历史及传播,二楼则介绍扬州两千多年的历史沿革。一楼和二楼之间是个共享空间,高而透明的顶棚下,有6个小摊,参观者在这里不仅可以买到用雕版印刷的古籍书,而且广陵书社的专业人员现场还能为参观者用制作一些小卡片,内容由参观者自定。

从双馆里出来,遇见了一个可爱的出租车司机罗万江,仪征人。因为双馆门口的文昌东路上几乎没有车辆,好不容易才等到了老罗的车。上车后,才解开了疑惑,原来扬州近20家出租车公司没有联网,我所拨打的这个叫车电话只是某一个公司的电话,其他公司的出租车是听不见的。出租车没有联网就算了,老罗告诉我,他车上的GPS等监控也都拆了,理由是“扬州的治安就是好”。——哈哈!典型的 “人人都说家乡好”。

接下来,老罗对扬州如数家珍、且绝不亚于专业讲解员的介绍更让我吃惊。在他车上的近1个小时,我们几乎把扬州城转了一圈。每到一地,老罗的介绍非常详细,一砖一瓦、一塔一楼、一街一巷的来龙去脉和年代更替,生动极了。忍不住,我问老罗怎么知道这些。老罗说,这些天扬州电台开了一个“倾国倾城”的栏目,专门介绍扬州的历史文化,每天上午10点10分准时开讲,“今天刚讲到广陵王,开车的人都在听! ”
4#
 楼主| 发表于 2009-9-16 17:49:32 | 只看该作者

2009.9.15 运河申遗省级规划始编制

运河申遗省级规划始编制
2009-09-15  扬州网

==============

距离运博会越来越近了,大运河申遗与保护进展如何?据悉,大运河沿线8省市正在地级市保护规划的基础上,着手编制省一级保护规划。

回顾  扬州牵头运河申遗

2005年底,82岁的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91岁的城市规划建筑专家郑孝燮和61岁的雕塑家朱炳仁,联名给大运河沿岸18位市长写信,呼吁联合申遗。2006年全国两会上,罗哲文等58位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提案。此后,国家文物局启动了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并确定扬州为牵头城市。

2007年9月,扬州设立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并组成大运河申遗城市联盟。此后,各省市也成立申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8年3月,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城市联盟正式组建,达成“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扬州共识”。

2008年1月,大运河申遗网站开始筹建。网站采用中文、英文两种版本,其中城市栏目共有35个运河城市窗口。

进展  编制省级保护规划

据透露,我国已制定大运河申遗的时间表:2009年6月底,完成大运河遗产地级市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确定进入大运河申遗预备清单的遗产点;2009年12月底,完成大运河遗产省级保护规划编制;2010年底,完成大运河全线整体保护规划编制,2012年提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初审文本;2013年,正式提交申报文本,并迎接国际考察。

大运河联合申遗办负责人顾风表示,现在大运河申遗与保护工作正按时间表有序推进中,江苏省大运河沿线8市已完成大运河市级保护规划编制,大运河沿线8省市正在地级市保护规划的基础上,着手编制省一级保护规划。

挑战  保护整体性原真性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认为,上千年的历史变迁和几百年来的取直疏浚,各段河道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淤积湮涸常有发生,文化遗存不断消失;由于城市快速发展,不少大运河沿岸城市的运河风光已成记忆,附载在大运河两岸的民族民间文化、地方戏曲、民间传说和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销声匿迹的危险。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如何保护大运河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整体性和原真性,成为最大的挑战。

他建议,对于大运河、丝绸之路等超大时空尺度的文化线路遗产,均应制定专项保护法规,实现跨地区、跨流域、跨部门的保护管理体制。

“运河保护困难很大,就是因为它是一条活的流动的河流,它流经多个省市,受多部门管理,没有沿线一盘棋的观念是保护不好的。”罗哲文教授说,“不要问申遗多久能实现,我们关注的重点在大运河文化资源的全面保护!”
5#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21:39:59 | 只看该作者

2009.9.22 汇聚在大运河申遗旗帜下

汇聚在大运河申遗旗帜下
扬州时报 2009-09-22  记者 邹平 王鹏
=======================


新华报业网讯   历史早已定格这一时刻:2007年9月26日,第一届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暨运河名城市长论坛隆重开幕。扬州被确定为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牵头城市,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正式落户扬州。

大运河流淌千年,一刻不停止,铸就了“开放、包容、创新”的运河精神,也成为有着近2500年建城史的古城扬州的城市精神。带着崇敬和感恩之情,扬州会同大运河沿线城市,担当起当代人的一个神圣使命:2014年之前,确保大运河申遗成功。

誓言:中国大运河申遗,扬州责无旁贷

“运河之于城市,不是生母便是乳娘。”2007年9月26日下午举行的世界运河名城市长论坛上,时任文化部部长的孙家正深情演讲,作为首位发表主题演讲的嘉宾,他说:“运河养育了沿河的城市。运河之水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也荡漾在他们的内心之中。”

扬州,一座与大运河同生共长的“运河城”, 近2500年的历史见证着:河兴城兴。

大运河,不仅留给扬州以舟楫之便,其勇于开拓的精神、开放的理念、开创的能力和包容的胸怀,使扬州得以成为昔日国际性商业都会、中国盐运和漕运的中枢,铸就了隋唐和康乾的数度繁华。扬州人民对大运河的感情太真挚了。所以,当进入新世纪,中国大运河申遗提上议事日程,扬州勇敢地站了出来,担起了牵头申遗的重任。“扬州人当怀有感恩之心,且需担当其维护、复兴运河文化的重任,中国大运河申遗,扬州责无旁贷!”

当世界上其他运河成功申遗,而人类史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还在默默流淌时,人们急切呼唤中国运河城市心手相连、达成共识。扬州用铮铮誓言,发出了运河申遗的“集结号”。

为此,扬州人付出了辛勤的劳作。一方面,扬州率先垂范做好大运河扬州段的保护与申遗工作;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争当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牵头城市,并以大运河保护与申遗为平台,积极筹备以提升扬州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开放度为宗旨的国际交流活动,与世界运河名城一道,共商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大计,共议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时代命题。

2007年7月,市委、市政府决定根据大运河联合申遗这条主线,举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运河城市进行交流、切磋和学习,加强彼此联系、借鉴相互发展经验、共同破解发展难题,并借此充分展现扬州丰富的文化、环境和资源,吸引更多的国际旅游者和国际投资,进一步建设新扬州,让开放、文化的新扬州走向世界。

行动:每届运博会,都为大运河申遗“提速”

即将拉开帷幕的第三届运博会,将在扬州奠基运博会永久会址。这座“物化”的地标式建筑,托起的是大运河申遗成功的深深祝愿。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三年来,每届运博会都为大运河申遗“提速”。

申遗,首先得到了国家部委领导的大力支持,外交部、住建部、文化部、

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等,为此项工作“大开绿灯”。他们说,这是一件必须办好的大事。

2007年,第一届中国•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暨运河名城市长论坛隆重开幕,14个国外运河名城、中国大运河沿线24个城市首聚扬州,共同探讨“运河名城保护和运河城市可持续发展”主题。这届运博会,300多名中外嘉宾参会,40多家海内外主流媒体聚焦扬州,三天的会议硕果累累。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宣布,鉴于扬州与大运河的深厚历史渊源及其对中国经济、文化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决定将扬州确定为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牵头城市,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正式落户扬州并揭牌;

——38座运河城市市长在论坛中,交流各自城市发展思路与观点,畅叙运河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运河的开发与保护;

——与会运河城市发出了互通旅游信息、互拓发展空间、互建互访机制、互送旅游客源、互推旅游产品、互建宣传阵地、互供救助服务、互给优惠待遇的八项旅游互动合作倡议;

——38座运河城市市长共同签署了《世界运河城市可持续发展扬州宣言》,承诺加强各运河城市之间经济、文化交往,拓宽交流渠道和领域,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实现运河城市的共同繁荣与进步。

不仅如此,运博会的后续效应不断涌现。今年3月,在国家文物局推动下,大运河沿线8个省和直辖市与所有33个地级城市的政府共同组建了中国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城市联盟,并就大运河保护规划的编制与申遗达成了《扬州共识》。

接着,扬州与苏伊士运河上的伊斯梅利亚省和塞得港省、荷兰马克运河上的布雷达市等多个运河城市开展了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伯明翰、布雷达等市的市长相继率代表团来扬访问……

首届运博会强劲提升了扬州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市委、市政府顺势而为,2008年9月25日,第二届运河名城博览会盛大开幕,与会城市由第一届的38座上升到46座。

展望:运博会为扬州打开开放性“世界窗口”

两年前,扬州作为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用能力和效率赢得了沿线城市的尊重和信任。

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负责人顾风说,两年实践下来,我们用事实打消了别人的疑虑,扬州不仅有无与伦比的运河文化内涵作支撑,而且显示出了优秀的组织协调能力。不久前,就在我市筹办今年的运博会之际,苏州文管会的负责人特意打来电话,主动要求在博览会上增加“戏份”。这位负责人诚恳地表示,扬州在申遗和举办运博会中表现出来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满腔热忱、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让兄弟城市对扬州充满敬佩,没有理由不支持扬州做好申遗工作。

运博会是一扇窗户,推开窗户,我们就看到了五彩斑斓的世界,世界各地也透过这扇窗户,看到了扬州的“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的城市魅力。

“申遗、运博会不是负担,而是难得的发展机遇。”顾风认为,运博会不仅要算短期的经济账,更要看到运博会带来的综合效益。

“1000多年前,扬州就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化大都市,运博会成就了扬州提升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平台,拓宽了扬州的国际视野,特别是对扬州举办国际化活动的组织协调能力、人才培养引进、产业转型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顾风说,基于以上的机遇,扬州已不是仅仅满足于依靠运博会来推动大运河联合申遗,而是举全市之力办好盛会,充分利用这个与国际交流和沟通的平台,集中展示扬州人与生俱来的“开放、包容、创新”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运用到日常工作中,推动扬州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这是扬州牵头申遗、举办运博会的内涵所在。

运博会不仅是推动申遗、展示城市形象的盛会,更是携手运河城市共商发展大计的聚会。因此,运博会的主题也随着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而不断变化。今年运博会的主题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运河城市的旅游发展”,更加凸显了时代性和国际化,得到了受邀城市的热烈响应。

汇聚在大运河申遗的旗帜下,全世界的运河城市负责人聚集在扬州,共同展示抗击金融危机的发展成果,共同探讨和交流经济复苏、振兴旅游的经验,将成为一幅美丽的城市图景永远定格在运河的记忆中。
6#
 楼主| 发表于 2009-9-23 21:55:08 | 只看该作者

2009.9.23 山东枣庄欲对大运河枣庄段进行申遗保护

山东枣庄欲对大运河枣庄段进行申遗保护
中新山东网枣庄 2009年09月23日 记者 姜爱民
============================


核心提示:日前,京杭大运河山东枣庄段申遗保护规划评议会在枣庄市政大厦召开。省文物局副局长由少平出席会议。

中新山东网枣庄9月23日电 日前,京杭大运河山东枣庄段申遗保护规划评议会在枣庄市政大厦召开。省文物局副局长由少平出席会议。

枣庄市副市长赵联冠介绍说,近年来,枣庄市高度重视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工作,先后举办了5次大运河高层论坛和研讨会,加大对运河周边环境的治理,修复保护了运河沿线各类文物古迹。现在对《大运河遗产山东枣庄段保护规划》进行评议和修订,对遗产保护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全力以赴支持并严格执行规划方案,扎实推动“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工程,积极调集人力、物力,保障资金投入落实到位,全力配合大运河枣庄段保护与申遗工作的顺利进行。

与会专家就大运河保护规划的编制提出了各自行业的意见和建议。
7#
 楼主| 发表于 2009-9-27 19:05:31 | 只看该作者

2009.9.27 京杭大运河申遗工作全面启动

京杭大运河申遗工作全面启动
2009年09月27日 中国新闻网 陈旻
=====================


中新网9月27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消息,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26日在扬州召开的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上披露,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展显著,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资源调查和认定工作,明确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利用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思路,改善了部分大运河文化遗产本体和环境景观的保护状况,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已全面启动。

据单霁翔介绍,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2009年至2014年是大运河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关键时期,其中,2009至2010年为启动阶段,2011至2012年为保护、整治阶段,2013至2014年为申报阶段。

扬州市在此间举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52座海内外运河城市代表汇聚扬州,在古运河旁共同探讨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古城建设、保护遗产与转换功能、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这四大关系,促进城市建设和发展等。

外交部副部长吕国增表示,京杭大运河在2000多年的历史上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运河申遗,可进一步延续并提升运河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单霁翔说,运河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强调,在发展运河经济的同时,要注重大运河的保护。要使大运河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有尊严的存在,要看到大运河对城市文化价值创造、城市特色的不可取代的突出贡献,“尊重它的价值,它就有尊严,就会得到很好的保护和整治。”

单霁翔表示,从现在起,距离2014年大运河成功申遗的目标不到5年,当前最重要的是确立正确的理念。有了正确的理念,才有合理的规划、合理的整治和保护的方针。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南至杭州,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大运河自开凿至今,经历了2400余年的历史。
8#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14:35:53 | 只看该作者

2009.9.29 苏州推出10个大运河申遗点

苏州推出10个大运河申遗点
2009年09月29日  苏州日报
================


9月26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透露,根据国务院的部署,我国大运河将于2014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从杭州到北京,本报“行走运河”报道组一路北上,回到苏州这个终点站,蓦然发现,运河苏州段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化遗存的数量也相当可观。

昨日,记者从市文物局了解到,苏州在全省率先完成《大运河(苏州段)遗产保护规划》,推出10个大运河申遗点。今年8月,该《规划》已经通过省级专家评审,为我国大运河遗产保护提供了借鉴。

运河给水城苏州带来活力

昨天下午,市文物局文物处工程师王嘉明,接受了本报“行走运河”报道组的采访。“单从水质来说,运河对苏州这座水城就意义非凡。我从小就住在古城区,城里河道的水非常清澈,这是由于运河带来了活水啊! ”

历史上,大运河流至苏州城区时,汇入环城河,由西北绕经古城区,成为城市水系的组成部分。水是苏州的灵魂,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苏州人。明代的苏州人冯梦龙,籍贯长洲,紧靠京杭大运河,是一个“舟楫益集”的工商业极为发达的地方。“三言”120篇小说中,写到商人生活和以商人为主人公的有50多篇。

1985年之前,苏州人不但生活在“水陆相邻,河街并行”的城市格局中,而且与大运河也是亲密无间的。河道和街巷纵横交错着,人们饮水做饭、洗衣洗菜,甚至买卖东西都在河里。

改革开放后,大运河航行的货船不断升级,苏州环城河航道逐渐成为了瓶颈。基于这种情形,市政府规划整治运河,大运河从此不再流经环城河。据统计,大运河苏州段每天通过的船只在6000条左右,断面货流密度在8000万吨左右,流淌了几千年的运河水如今仍扮演着最活跃的角色。

我们的运河宝贝实在太多了

王嘉明指着桌上厚达100多页的大开本《大运河(苏州段)遗产保护规划》介绍:“今年8月,我市的规划获得省级专家组评审后,也获得了省文物局的评审。 ”

大运河苏州段,北起苏州与无锡交界的望亭镇五七桥,南至江浙交界处的吴江鸭子坝,全长82.35公里,是江南运河重要的一段,运河苏州段的文化遗存数量相当可观。这里有苏州及常熟2个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周庄等6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明月湾及陆巷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另有东山等7个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三山岛等12个苏州市控制保护古村落。此外,这里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9项。

从运河苏州段文化遗产的类型来看,既有与运河直接相关的桥梁、纤道、水闸、驿亭等遗存,也有古民居建筑群、古城、古镇、古村落,形成运河苏州段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除了大家熟知的昆曲、古琴、评弹、吴歌、桃花坞木刻、刺绣之外,还有香山帮古建筑营造技艺、陆慕御窑金砖烧制技艺、船菜技艺等,都与运河文化息息相关。

王嘉明说:“苏州大运河方面的宝贝实在太多了,遗产数量多,密度大,价值高,在运河沿线同类城市中是非常突出的。 ”

苏州共推荐10个遗产点

作为一种复合型的文化遗产,大运河遗产保护与以前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不一样,从物质类到非物质类,从人文到自然,数量众多、类别众多的遗产点被纳入保护体系。《大运河(苏州段)遗产保护规划》是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的第一阶段,主要是确定市域内运河地段的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和保护的基本要求,为申遗建立起基本信息库。

今年6月28日,江苏省文物局在南京组织召开了“大运河(苏州段)遗产保护规划省级专家评审会议”。专家组充分肯定了《大运河(苏州段)遗产保护规划》。

在《规划》中,市政府筛选出10个遗产点作为大运河申遗苏州段的世界遗产地候选点。其中,水利工程及相关文化遗产5个,其他物质文化遗产5个。像位于觅渡桥东北堍的水文观测站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作为“新发现文物点”被记录下来。觅渡桥附近的关税务司署现存三幢独立式别墅型小洋房,作为近代运河设施和管理机构,这里是苏州设立海关机构的起点。此外,像宝带桥、盘门、寒山寺、铁铃关、苏纶纱厂旧址等也被推荐。

王嘉明认为:“我们苏州在大运河申遗保护方面,市政府非常重视,编制工作也是全省动作最快的,为其他城市的大运河遗产保护提供了借鉴。保护好大运河,不仅需要政府的组织协调,更需要各地区、部门间的有效协作。 ”

行者手记  红栏三百九十桥  9月28日 苏州
□本报“行走运河”报道组


行走运河之前,做预习功课。闲暇,拿着一张摄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照片给一位长在运河边的同事看,他一眼就认了出来,那是从胥门到盘门的一段老运河,尽管照片上的多条支流,现在已经成了道路,盖起了大楼。

问他怎么看得那么准,认得那么快?

他说,那不是标志性的吴门桥嘛。

“吴地古称泽国”、“历来言吴地者称其水胜” ,苏州之水自古有名。同样有名的,是河上那些桥。这些桥不仅沟通了被水分割的小陆地,也点缀了平江水韵的灵秀之气。

苏州不仅是典型的大运河水网城,也是“千桥之城”,城内桥梁遍布,有名可考者285座,加上城外的桥梁,共计314座。唐时,苏州的桥梁均为木质,所以白居易在诗中说“红栏三百九十桥”。入宋以后,都改成了石桥。

古桥就是我们这座城市的雕塑,水有多少,桥就有多少,简直就是百步一横桥,五十步一竖桥。苏州古城现有河道35公里,在城区内有桥1153座,是我国河、桥最多的城市。

古桥为苏州增添了无限生动和绵延的韵味,它们讲述的故事又随着运河水流传至今。比如闻名中外的宝带桥,是江南运河第一桥。相传唐朝时,苏州刺史王仲舒变卖了自己的宝带,带头筹措建桥经费,才得以兴工。人们为了纪念他的义举,把这座桥命名为“宝带桥”。再过几天,就是农历八月十五了,宝带串月,是千百年来苏城人民心目中的中秋赏月美景。

紧靠盘门的吴门桥,是苏州市区现存最古、最高的单拱石桥,横亘在波涛滚滚的大运河上,桥洞高大,船只可扬帆而过。它与水陆城门、瑞光塔一起,构成了最具江南水乡建筑风情的苏州古城地标。

知名度最高的无疑还得数枫桥。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让它成了一座文化桥,“诗里枫桥独有名”。不仅如此,它还是一座友谊桥,每年元旦来临,大批的日本友人会和苏州市民一起,来到这里聆听寒山寺钟一百零八记钟声,消除往岁烦恼,祈求来年福祉。这一见证中日人民友谊的钟声,已经飘扬了三十个年头。

不仅名桥,就是不知名的小桥,也渗透到了苏州人的习俗里。每有小孩出生,都得有长辈抱着出门走“三桥”,祝愿健康成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