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73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访遗世之所叶山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27 21:2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条悠悠的古道,几座黑瓦素梁的民居,一片青翠的茂林修竹,几声隐约的狗吠,假如这样的小村子在泰顺的大山里随处可见,那么北部山区的小村子尤其能表现出这种世外的气质,而叶山村无疑是其中最迷人的。
  从里光村继续逆流沿公路西行,两公里后到达一个叫新桥的地方,眼前出现了一座漂亮的石拱桥,两边是悬崖绝壁,桥下是一潭绿意幽幽的水。听老辈说,这地方原来有一座建于清代的木拱廊桥,是里光一带交通西部山头众山村的要津,几十年前一个游方乞丐夜宿于此,山风吹翻蜡烛,将廊桥烧个精光,后来村民集资在原址上修建了这座石拱桥。

  再往里行走几百米,就到了叶山古道的起始点。较之于岭北古道的大气与清爽,叶山古道显得幽暗而野味十足。右面是悬崖,左面是山谷,中间是密林和陡峭的石阶,一千多米的古道沿山腰斜刺而上,直至山巅。因为少人走,路面的枯枝黄叶和青苔相杂其间,星星点点的野蘑菇更是招人喜爱。古道的两旁古树名木浓郁的枝叶将太阳隔绝于外,只筛下铜钱大小的白光,在虫鸣声里晃动着。200年左右树龄的细柄蕈树最为高大招摇,是古道上的美男子;二人合抱的苦槠树,矮着身子麻着脸,显得质朴而敦厚,白栎、椤木石楠、香樟、红枫等大树以及枯死但仍然站立的树干,将陡峭的山道装扮成一条安全的原始通道。这些原来是山间普通的薪碳林木,经过山民祖祖辈辈的挑选保护,被培养成为了古道上的名木古树,成了步走肩挑年代山民们生活的保护神。由于通村公路的竣工,如今这条曾经流淌过祖辈汗水的古道基本上被废弃不用,但是村民没有忘记古道,而且自古以来沉淀下来的对古树的敬畏心理,无形中成了一张有力的保护伞,于是古道上的一切依旧,行走其中,千年前的感觉也不过如此。

  古道的尽头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山坳,一条山泉潺潺而下,山泉的左面山头是茂密的薪碳林,右面山头是满目的翠竹,几十座清一色的老式民居就随意地散布其间,几缕炊烟伴着几声鸡鸣狗叫,缓缓升入空中。限于缺乏宽敞的地理空间,叶山民居的形制一律是“一”字形,梁柱间也不施装饰,一片素色,与山下大户人家相比,显得格外的自如和清新。不设门楼,更没有围墙,连房门也不锁,只在铁制的门把手上象征性地插上一条细木枝,目的也是防止别人家牲畜的闯入。门前屋后的篱笆上,满是绿意盎然的藤豆,紫色的豆角藏在细小的白色花朵下面,蜜蜂嗡嗡其间,好一派农家氛围!蛮石铺成的麻石小道将依山势而建的各家各户连在一起,形成一个错落有致的山间村落。终年不止的山泉是叶山人的生命,其绝无尘染而经年冷列的品质四季不变。沿着脚下的小道悠悠缓行,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细聆周遭的每一个自然流露的声响,你体会到的是原始的天籁,此时此刻,一种家的温暖渐渐在你的脚下蔓延开来……
  整个村落就是一个家,因为他们都姓陈,都有同一个祖宗。叶山村的始祖是陈仲礼,其隐居叶山的时间是南宋朝乾道三年(1168),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八百多年前的叶山肯定是一个人迹罕至之所,到底是什么吸引陈公携妻挈幼来到这山头旮旯?孔夫子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但是我想,你能透过古代隐士爱山爱水的表面,真正了解其隐居的原因?唐代的李白在看尽了江南风光后到就到深山隐居起来,陶渊明一不小心走进了一处人间仙境,便采菊东篱而不恋终南,但是我们无法想象,古代的某位士人会为了一处美好的自然风光而千里迢迢前来就居。“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古代隐士能做到这一点的到底有多少呢?陈公做过吏部大夫的官职,在叶山度过一段岁月后道出了当年隐居该地的秘密:“是时也,涉崇山峻岭,爱修竹茂林,非唯志向,而因世变,避乱入入桃源之意也。”陈公爱其茂林修竹的环境是其因之一,但真正的目的是“避乱”。

  台湾作家李乐薇有一名篇《我的空中楼阁》,当年我将它教给学生的时候声色俱下,至今记忆犹新,对作者清丽脱俗的文采及文中所构筑的理想中的居住地尽慕尽仪。作者想象中的小屋是与外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我猜想,假如李乐薇有幸来到叶山村,她一定会偷偷将她的美文稍作修改,加上一段古道和流水的文字,然后将文题改为《我的叶山村》。

  叶山村,一个八百年的山间古村,一个被世人遗忘的所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发表于 2008-7-27 23:17:11 | 只看该作者
叶山村整一个世外桃源!
3#
发表于 2008-9-21 17:26:44 | 只看该作者
钟大哥:不知有具体的路线,及村里人家的电话,我想10.1去叶山村走走。
4#
发表于 2008-9-21 20:38:51 | 只看该作者
没去过叶山村,但好像泰顺的每一处山都与自己相知相识。有一首诗很有意境:

青山不识我姓氏 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 对我对山三两声
5#
发表于 2008-9-26 12:33:38 | 只看该作者
如今想要这么特色的地方只能到偏远的地方去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