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门户 查看主题

无法怠慢的乡土:《传国功匠》读后记

发布者: 火石 | 发布时间: 2021-2-17 19:07| 查看数: 6164|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本帖最后由 火石 于 2021-2-17 19:08 编辑

     自从书虫叔我调整了阅读方向后,回顾起来没有再看小说真是有很多年了,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偏科生。”直到如今再次拾起小说,应该是一种机缘巧合的触发。前些日子一次偶然,在所处的温州廊桥文化学会微信群即“廊桥村”里,才知晓温州籍知名网络文学作家陈酿老师也在群里,由此也才知道她丰富而资深的工作从业及创作经历,由此也知道了她的获奖作品出版。一种“同村人”的亲同感,促使叔觉得必须购买阅读,权作“同村人”的支持。
     把一本好书束之高阁变成摆设,从来都是一种对作者文学时光和情怀的无情辜负。叔向来不能容忍自己做这样的人,收到书籍后就陆续用了些时间认真看完。《传国功匠》便给人留下一个这样的印象:把中国散乱而奇妙的文字,变成顺畅的语句文学,是作者深度观察世界体验生活、思考人生意义并乐于与人分享睿智的集结,同时也是作者热爱乡土、倡导文化传承并与它们肝胆相照的表里如一。
     此书在结构上,从开篇到结束,用了类似于电影上“蒙太奇”的手法,并结合了插叙和倒叙等描述。故事的情节并不是最吸引叔的地方,结尾部分情节的过度,感觉略显断崖式的突兀收太快了。(个人拙见,陈老师莫怪莫怪。)让人敬佩的是,通过故事的发展演绎,作者对乡土情结的挚爱和梳理,一一有序的洒落布局在地域文化川野的线索里,于是乎就有了那令人眼前一亮的熟悉乡园气息:古道、炊烟、老厝、溪流、宗祠、民俗、饮食、集市、邻里、对联、民谣、童谣、俚语、非遗技艺---,让人如此感受到扑面而来乡园的亲切。
      如果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文明就是由无数的地域乡土文化板块构成的,那么每一处乡土里的文化元素就是散落闪亮在各处里的珍珠,而作者就是那位如数家珍并把它们串在一起的人。书中的诸多细节很好的体现出了这点:比如她写到宗祠和修族谱---‘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组敬宗、睦族收族、时间大概以一代20年左右为期。另一个原因主要是浙南一带是典型的移民社会,颠沛流离、聚族而居的生存背景,早就了强烈的宗族观念;’再如写到古建筑时对‘藻井、歇山顶、柱础(民间一般俗称磉子)’的准确描述;又如对民间‘酿酒’习俗,‘用缸盛米、梅雨和盛夏都不会蛀虫’,或是对民间信仰、倡导人心向善的真善美观充满哲学辩证思维的宿命论‘一切有因、必将有果。因果皆在善行、灵性和悟性上。---’
      文化因人而起,在刻画乡土人物形象和心理活动描写时,书中也有诸多的精彩生动有趣的语句:如‘我就变成了玻璃前的苍蝇,前面看是亮的,就是不知道出路在哪里!’;‘两道长长的雪白寿眉就像一对亮翅的白鹤在长汀爷爷的鬓角飞舞。’;‘楠溪嫂等不及切块,急急地用手拉扯一块又糯又香的松糕塞进嘴里,---一边吃一边往外吹热气还一边口齿不清地说:“嗯,嗯!好吃,好吃!”(最后这里逗号和叹号的运用,很是合理贴切,竟有着和松糕美味一样令人回味的余念。)’
      在引用俚语或是比喻方面,作者御笔也是得心应手:有‘端着金饭碗喊饿’;又有‘硕大的芭蕉叶被豆大的雨点砸得摇头晃脑。’这样俏皮拟人化的传神;
      小说里结合着故事情节,还有着对于非遗百工荡气回肠的细腻描写,读着读着那份厚重的总令人不敢怠慢的乡土记忆,慢慢得就勾起了人对于时代的共鸣,沉浸在纷飞的历史空间里。
      文学总是用来传达作者的某种心境和心声的。纵贯通篇的线索,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文化视野中,把文学创作和乡野调查,把文学表述和写实风格结合起来(叔觉得这是种劳动实践下的大格局观),在她的笔下展现出原生态生活画卷的平和,又有新农村建设带来风云涌动的冲击、阵痛、思考和展望。是与时俱进破旧立新、还是固守初心淡定从容---,实在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故事虽然结束了,但作者无疑此间埋下了伏笔远未结束。她用诚挚的乡土情结和危机感、使命感,发出了这样的无声呐喊:那些焕发着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非遗百工,它的没落就如同古村落的衰微一样何去何从?它们如何在农村建设城镇化,乡镇建设城市化中,在推倒拆除、在开发和保护中如何找到共识的平衡点;如何善待乡间的民俗;如何善待工匠和手工技艺?由此也隐藏了一个传统乡土文化文明在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化建设快餐文化冲击中面临自然淘汰,如何走出困境发扬传承的命题 。

火石于半耕斋
2021-2-17

最新评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