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6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一座廊桥被毁之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9-27 15:36: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毁毁建建,于它,是存世不可避免的命运
更多修桥护桥的故事浮出水面
一座廊桥被毁之后
  10天前——9月15日,受第14号台风莫兰蒂的影响,泰顺廊桥——三魁薛宅桥、筱村文重桥与文兴桥先后被洪水冲垮塌。
  10天之间,村落和稻田仍能看出洪水肆虐的痕迹,而河流之上,垮塌的廊桥,已经在很多人的共同努力下,开启修复。
  水乡泰顺,廊桥总是跨水而起,随水而逝。人们从未放弃对一座桥的期待。
  9月20日,记者来到泰顺薛宅桥原址前。
  2016年9月15日上午10时35分(注:实际时间应为11时58分),薛宅桥被洪水冲垮塌。泰顺非遗中心主任季海波,泰顺文物监察大队队长黄裕飞,以及泰顺博物馆馆长王际新,在公路塌方清理通车后,立即赶到了现场。
  薛宅桥,位于三魁镇薛外村,桥头坡度30多度,是目前国内坡度最大的木拱廊桥。由于一侧桥墩被冲毁,如今的薛宅桥头瓦砾一片。
  9月20日晚上,季海波的心,终于放下来。此前,他一直担心薛宅桥会被“重建”。“现在是修复不是重建,重建就相当于用新的木材,修复就是用原来的木材。”
  那天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和很多专家一起,首先听取了季海波的关于国保廊桥灾后紧急抢救的工作汇报。“我打的感情牌,分别播放了薛宅桥、文重桥、文兴桥被洪水冲垮塌的瞬间视频,第一现场的群众自发紧急抢救照片,特意挑选了冲垮前的廊桥美图。”季海波就希望,专家们最后能同意“修复”。
  如他所愿。
  9月21日上午,泰顺廊桥灾后修复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国家文物局要求:精确勘测、精确设计、精确施工。修复工作并不轻松:
  寻找木构件、构件清理和补充、立项、设计、工程审批、桥墩重现、桥身搭建,大致,有这些步骤。
  只是这第一个步骤,季海波们就已经发动了很多人。泰顺县委县政府与文化局在“薛宅桥被冲垮塌后,第一时间就在微信上建了一个群,号召大家搜寻木构件。”
  薛宅村75岁的薛世云、 双溪村73岁的王锦校夫妇、70岁的毛祥华父子们,在当天下午一点多的时候,看到上游冲过来的廊桥木构件,二话没说,冒着雨,顶着漫到胸部的大水,或游泳,或用长长的竹竿上面绑一把柴刀,把木头捞上来。
  基本上,廊桥构件,都在回水湾、有树木挡住的地方找到的。前三天,季海波、黄裕飞和王际新,就沿着河一路找,往还40多公里。
  季海波说,薛宅桥已经收集到200多件大型木构件,占所有大构件的90%。
  而接下来的几个步骤,就得请廊桥的非遗传承人帮忙了。
  “在原先档案、图片和三维扫描的基础上,把现在找到的木构件归位到原先的位置,然后,找不到的木构件要搜集老木头,按照原样补上去,包括瓦片和桥墩上的石头。”季海波用“绣花”来形容文物修复。
  只是如今,掌握廊桥搭建技术的工匠,一只手可以数得过来。91岁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董直机、43岁的省级传承人曾家快,是目前水平最好的。曾家快有一本《泰顺廊桥》的小本子,上面画了泰顺境内的每一座廊桥的图纸。
  这本图纸创作于2003年,如今已折边,当时,曾家快对泰顺廊桥进行了上百次实地调查。他从18岁开始继承父业学习木匠手艺,画每座桥的图纸,曾家快都是爬到廊桥底下的三节苗、五节苗中间,用卷尺量出来的尺寸。
  很多志愿者的加入,也让廊桥修复,变得更方便。温州廊桥协会会长钟晓波,在2000年读大三时,开办了“中国廊桥网”。最近,廊桥网上捐钱的、捐木头的、捐瓦片的济济一堂。
  在泰顺,人与桥从未分开。
  薛宅桥尤为典型,溪流在这里且行且栖,围绕薛宅桥,岸边围起了住宅、街道,渐成聚落。
  廊桥从来不只是桥。它还是历史文化前行的承载和象征。与大自然的周旋中艰难过活的人们,一见到历经冲刷的桥,便笃定起来。并不懈地在湮没之后,重新构建起那座桥。
  季海波是薛宅村人。他说,自己最早认识的字是“广种福田”——这是立在薛宅桥头石碑上的字,那时,季海波6岁。
  每一个经过此处的人,都有一个对廊桥的期待。
  钱江晚报首席记者 王湛 发自泰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