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6038|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太初和尚佛迹追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5-13 19:4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格子的文字又长尤臭,建议浏览图片后就走。</P>
<>
太初和尚画像</P>
<>  </P>
<P> </P>
<P>在这大山的深处,有一个叫做山交的小村。</P>
<P>  </P>
<P> </P>
<P>在山交存的北侧的山坳里,遗存着明代日本太初和尚始建的龙护寺。</P>



<P>
龙护寺西边的小宫庙旁的石刻佛像</P>


<P> </P>
<P>目前惟一保存的寺院的建筑</P>

<P>
寺前的池塘。</P>

<P>
传说太初用雨伞挑来的青石水缸,是泰顺现存最大的石水缸。</P>

<P>
这两棵柏树树龄在500-800年,也是稀罕之物了,传说是太初和尚亲自载下的,但树上还没有名木古树的记牌。</P>

<P> </P>
<P>古树上寄生着一种叫“乒乓”的野果,野果是古代民间制作凉饮的凝固剂。</P>

<P> </P>
<P>树根裸露多年了,村民集资在树根一圈围起了石墙,但至今尚未竣工。村民托我转告文物部门,他们无能为力了,拜托他们想方设法好好保护这两个宝贝。</P>

<P>
太初越洋过海,千山万水来到泰顺,最后的结局就是这么一堆荒草地。</P>

<P> </P>
<P>这块明代的碑石站在坟前,记载着太初的伟绩,见证了山交村的起起落落。</P>
<P> </P>
<P><b>日本太初和尚佛迹追踪</b></P>
<P>格子</P>
<P ><FONT size=3>太初(<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333~1407</FONT>),原名张启原,号太初,日本和尚,九岁削发为僧。青年时期的太初正好处在儒学对日本影响日益扩大、佛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逐渐缩小的大环境之下。在这种情况下,太初毅然决定到中国寻求佛法。明洪年间,太初动身抵达中国,在游历各大名山古刹之后,在徒弟大方的领路下,沿飞云江溯流而上,开始了后半生的求佛生涯。</FONT></P>
<P ><FONT size=3></FONT> </P>
<P ><FONT size=3>太初到泰顺的第一站是今天的江口村。洪武十七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386</FONT>)的每月某日,太初和大方师徒在交溪古渡口弃舟登岸,溯莒江溪步行而入。不久到达一周姓的血缘村落——江口,只见村落三面为溪水环绕,独南面一牛颈样悬崖与后方的山脉相连,酷似一把仰面于绿绸缎之中的月琴。太初觉得此地地理异常,便停了下来。不久,“月琴”对面的山后兰花缤纷的石峡中升起了股股香烟,这是太初初来中国所建的首座佛庵,当地人称“仙岩庵”。此事《分疆录》有载:“仙岩庵在江口北山后,有石峡,明太初于此中辟为兰若(指寺院)。”仙岩庵的香火延续了好几百年,直到清末渐渐毁圯。明代邑著名诗人夏大辉明代《寄仙岩天目上人》详细描绘了仙岩庵僧人悠然自得的生活:</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p></FONT></FONT></P>
<P ><FONT size=3>幽居迟秋兴,蓬跣极登眺。<p></p></FONT></P>
<P ><FONT size=3>孤芳无好怀,看竹且垂钓。<p></p></FONT></P>
<P ><FONT size=3>偶尔会灵诠,哑然成绝叫。<p></p></FONT></P>
<P ><FONT size=3>上乘本忘言,若为语录剽。<p></p></FONT></P>
<P ><FONT size=3>恰喜老头陀,扫除野狐窍。<p></p></FONT></P>
<P ><FONT size=3>时从八九徒,荷蓧自舒啸。<p></p></FONT></P>
<P ><FONT size=3>听松暮到门,呼月来相照。<p></p></FONT></P>
<P ><FONT size=3>频示真率偈,恍如闻古调。<p></p></FONT></P>
<P ><FONT size=3>我欲投莲社,惜年老非少。<p></p></FONT></P>
<P ><FONT size=3>道心殊荒芜,愿借珠光烧。<p></p></FONT></P>
<P ><FONT size=3>行期过前溪,后接远公笑。<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p></FONT></FONT></P>
<P ><FONT size=3>太初和尚在仙岩庵静修了一些时日后,又携徒大方沿莒江溪溯流而上,到达莒江村前沓石山梅公洞。梅公洞坐东朝西,为一巨崖撑出的天然石室,面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FONT>多平方米,高达<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米,于明代之前当有人住过。此地位于莒江、百丈、洪口三地交界处,左右分别是由南入北的洪口溪和莒江溪,崖前有细泉下注,附近有一天成的由两块底石承托的巨石,人称仙担岩,“沓石”或“叠石”即由此得名。太初见此地视野开阔,景色宜人,环境似胜过仙岩,便于洞中建庵,移修于此,后人称之沓石庵或叠石庵。这是太初和尚到泰顺求佛的第二站。明夏存在《沓石庵》里这样描写沓石庵:</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p></FONT></FONT></P>
<P ><FONT size=3>悬崖忽露石楼台,石下争看绀宇开。<p></p></FONT></P>
<P ><FONT size=3>别有一天闲岁月,更无寸地著尘埃。<p></p></FONT></P>
<P ><FONT size=3>金灯影漏云间电,玉磬声沈洞里雷。<p></p></FONT></P>
<P ><FONT size=3>僧不出门春自老,岩花随意点苍苔。<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p></FONT></FONT></P>
<P ><FONT size=3>从莒江溪再上上溯就是库村。库村有一座始建于后唐鼎盛于宋元的寺院名广度寺,是当时浙南、闽北著名的古刹。明洪武二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369</FONT>)即太初和尚在沓石庵焚修的次年,广度寺重建大殿,当地旺祖吴氏、包氏发贴给太初和尚,请他来寺主持金塑佛像之事。太初欣然前往。查阅有关资料,有关太初在广度寺的活动资料凤毛麟角,只有《包氏族谱·广度寺履历》中有零星记载:“太初和尚至我朝,太祖高皇帝洪武龙兴,始去广度寺,寄迹山交寺。”看来太初留在广度寺的时间并不长。</FONT></P>
<P ><FONT size=3></FONT> </P>
<P ><FONT size=3>离开广度寺,太初来到鹤巢山交,开始了他一生最为艰苦也最为精彩的篇章。现在交洋、山交一代还当地流行着这样一个传说。</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p></FONT></FONT></P>
<P ><FONT size=3>太初来中国之前,忽梦佛祖寄语:“苦槠树,蛤蟆草,三丈六,即焚修。”太初来到中国之后,在大江南北为找三丈六长的蛤蟆草化费了许多时日。一天,他来到一个叫山交的村子,发现村后有一棵粗大的苦槠树,苦槠太古老了,内心空若居室,里面生长的正是一枚三丈六长的蛤蟆草。太初当即决定长期在此静修,但和尚却不动声色。当时村里住着至今没有子嗣的林家三兄弟,周围山场都为林家三兄弟所有。怎样才能得到三兄弟的宅基和山场呢?太初和尚眼睛一闭,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他对林家三兄弟说:“你们三兄弟知道为什么至今还没有一子半孙?原因是这里是佛居住的地方,想旺子旺孙,就得分开搬到山下去住。”三兄弟听后,觉得有道理。太初和尚又恳切地对三兄弟说:“我要在此焚修,能否送我一袈裟的地方?”三兄弟想:恁一袈裟地能有多大?于是爽快地答应了和尚的要求。当即和尚将身上袈裟一脱,往空中一掷,只见袈裟慢慢飞向云头,将山交山一带十里范围内的山场全都笼罩其下。三兄弟很后悔,但是太迟了。这样太初和尚得到了林家在山交山一带偌大的山场。林家三兄弟不能在山交村呆下去了,分别搬到山下的岭下、月山下、山交下三处地方居住。三兄弟分迁后,真的应验了和尚说的话,如今人丁很旺,其中岭下林氏犹甚。</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p></FONT></FONT></P>
<P ><FONT size=3>传说很优美,也折射出当年太初和尚初到山交初建山交寺和之后创业的种种困难。旧《泰顺县志》:“徒众四十,率徒辟荒为田,自力耕食。”据明朝泰顺县教谕熊相《山交开田记》记载,太初到山交后,与其徒大方“辟草莽以增初基”。太初圆寂后,其徒孙心照继承心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率先尽力以倡徒众,垦诸高以就低,置诸石以障壤,引源流以资灌溉,疏沟洫以防壅塞。或募众资,以为佣工之费;或藉众力,以助疲倦之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心照厉志苦行了三十年,将蛮荒之地,化而为膏腴之壤,才有山交寺当年若此庞大的山场。</FONT></P>
<P ><FONT size=3></FONT> </P>
<P ><FONT size=3>从明初到清中叶,山交龙护寺为浙闽边的名刹,参请者络绎不绝,又是达官及文人郊游的好去处。明嘉靖年间泰顺知县刘友德大人当年游览山交龙护寺后写的一首绝句:</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p></FONT></FONT></P>
<P ><FONT size=3>琴堂政暇偶山游,吟倚松风一笑留。<p></p></FONT></P>
<P ><FONT size=3>试问老僧尘外境,西天佛子果来不?<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p></FONT></FONT></P>
<P ><FONT size=3>清中叶之后,龙护寺渐渐衰败,董正扬《山交寺》这样描写寺院寂寞的情景:</FONT></P>
<P ><FONT size=3></FONT> </P>
<P ><FONT size=3>峡束白云归幽谷,天回明月入空潭。<p></p></FONT></P>
<P ><FONT size=3>深山尽日无人到,僧与秋猿共一龛。<p></p></FONT></P>
<P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3> <p></p></FONT></FONT></P>
<P ><FONT size=3>至于山交龙护寺如何衰败,有关资料道之不明。新《泰顺县志》记载这样一件事:“民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日,南阳(今属凤洋乡)武举人林树际因阻止山交寺产提充教育经费一案入狱。为图抢救,当地乡民百余人持械进城劫狱,被官兵枪击,死伤<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FONT>余人。”看来,直到民国初年,龙护寺还是有田产的,不过肯定一点的是,寺院必定荒败不堪开才招致政府的“变卖”,人为的阻止有似蚍蜉撼树。至此太初及其徒子徒孙苦心经营山交龙护寺算是走到了尽头。</FONT></P>
<P ><FONT size=3></FONT> </P>
<P ><FONT size=3>秋日的一天,我独自前往山交探究龙护寺遗址。从县城罗阳出发,东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FONT>里即抵山交村。</FONT></P>
<P ><FONT size=3></FONT> </P>
<P ><FONT size=3>南院诸山峰依次下降,逶迤至山交村时嘎然而止,前面即百丈深谷。山交村就处在山脉末端的一个较为平缓的山坡上,附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里之内山龙交错穿插,故名山交。村子东面一凹地树木依旧葱郁,四座古式民居一字型呈东西向排列,村民告诉我,这一溜子地原先都是山交龙护寺的宅基地,寺院毁圯后村民在原基地上盖起民房。村民指了指西面第二座泥屋说,这一座原先是正殿,比较牢固,所以留了下来。推开布满泥尘的木门,我进入正殿。秋日的阳光照在巨大的梁柱上,映出了当日龙护寺的辉煌,但屋内随意堆叠的柴禾和农具又将我拉回了现实。</FONT></P>
<P ><FONT size=3></FONT> </P>
<P ><FONT size=3>古式民居的左侧是两株三人合抱的大柏树,枝干高耸入云,莫名的野果寄生其中,树根虬龙盘曲,裸露在外,说不尽的沧桑!据说这两株柏树是太初和尚亲自载下的。但凭外观感觉,偌大的柏树至少也又一千年吧,难道在太初始建龙护寺之前哪位大人物在此风水宝地曾经修炼?我又在古树四周转了一圈,没有发现古树保护的标签,又难道如此珍贵的古柏树会因地理偏僻而上不了保护的资格?村民对古树的保护是自发的,当然也是慑于一些古老的咒语。大树周围用块石磊了半圈,虽说因资金问题半途而废,使裸露的继续裸露,但村民已经尽心了。古柏左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FONT>多米远的小平台上建有一小宫庙,庙内常年供奉土地公、七五相公(猎神)、大帝爷、闾山公、孙九公、陈夫人、看家神等诸神祉。看来穷尽管穷,但神不得不祭,这可是自东瓯国以来就有的习俗啊!民居前方磡下是一个巨大的池塘,这是旧时作为一个上规模的寺院所不可缺少的。池塘依旧生机勃勃,鱼儿在不断地翻滚着身子,但不是放生物,而上人们口中的美肴。</FONT></P>
<P ><FONT size=3></FONT> </P>
<P ><FONT size=3>在东面第一座民居后花园里,我惊讶地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青石水缸。水缸长<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67</FONT>米,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0.85</FONT>米,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0.55</FONT>米,这么一个用一整块上好青石凿就的大水缸在县内是绝无仅有的,而且没有八个力壮后生别想移动它。村民说,本地不产青石,是太初和尚用雨伞挑来的,姑且信之吧。与厚重的水缸相比,大殿后面山上的《山交开田记》石碑就显得十分的寒酸。石碑刻于明天顺三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459</FONT>),高<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22</FONT>米,宽<FONT face="Times New Roman">0.6</FONT>米,厚仅<FONT face="Times New Roman">0.1</FONT>米,碑额呈椭圆形,两面刻字,一面为捐田人姓名及捐田数,另一面为开田记内容。由于勒字甚浅,加上历史久远,碑文已很难句读,小心墨拓后,字句才能连成文。碑文详细的记录了太初及其弟子开荒为田的经过。泰顺县教谕熊相撰文,明泰顺县丞耿辉题额,首任知县郭显宗书丹。我想,一个偏远的寺院惊动了一县的主要领导人,并联合为太初及山交龙护寺竖起一块尽管单薄的石碑,这也算难能可贵了。</FONT></P>
<P ><FONT size=3></FONT> </P>
<P ><FONT size=3>碑后两米远的地方是蕨类植物和野山竹的乐园,村民告诉我,这就是太初的圆寂和安葬处。据史书记载,太初于永乐四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406</FONT>)于寺南建一石塔,次年三月一日入塔端坐,偈毕而逝,享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75</FONT>。</FONT></P>
<P ><FONT size=3></FONT> </P>
<P ><FONT size=3>太初和尚壮年时来到中国,为了佛,在中国东南方一个偏僻的山区里苦修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FONT>年。如今经他双手创建的仙岩庵、沓石庵和山交龙护寺已是踪迹难寻,但他给当地带来的创业精神应该是永存的。</FONT></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13 20:13:54编辑过]

maPKXyoS.jpg (43.68 KB, 下载次数: 198)

日本太初和尚佛迹追踪

日本太初和尚佛迹追踪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2#
发表于 2004-5-13 21:33:15 | 只看该作者
<>这不94我们去年曾经走过的地方吗</P><>格格你是不是又去了</P>
3#
 楼主| 发表于 2004-5-13 21:44:38 | 只看该作者
<>富春去年我独自骑摩托到的山交寺后来你我晓波还傻等到金钗寨之前不在山交杀鸡用的午餐印象深刻不</P>
4#
发表于 2004-5-13 22:04:45 | 只看该作者
<>记忆幽深呢,那种感觉至今回味无穷,下次再去那杀只鸡吃吃</P><>向大家声明一下我们可是用RMB向那位大婶买的</P>
5#
发表于 2004-5-13 23:12:0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印象深刻着呢,寻古宅访古寺杀土鸡,还有那桔子,真是难忘啊</P><>格老师日本和尚在中国特别是在我们泰顺是很值得挖掘呢,特别是太初和尚把毕生都留在了泰顺,肯定有一些成绩的,不知道相关的文字资料还有没有更多的,还有太初和尚的日本后裔现在不知道状况如何。</P>
6#
 楼主| 发表于 2004-5-13 23:28:56 | 只看该作者
<>小波,所有关于太初的资料应该在本文体现了,关于日本的,不应该奢望什么了。</P>
7#
 楼主| 发表于 2004-5-14 10:04:02 | 只看该作者
<>晓波,昨晚跟美女喝醉了,乱说了。但是有关太初和尚的资料确实是凤毛麟角,山交村、交洋村一带有一些有关和尚的传说,值得挖掘。太初和尚是值得研究的。</P>
8#
发表于 2004-5-14 11:17:25 | 只看该作者
<>日本幕府时代年表</P><>——镰仓幕府(1192—1333)
(南北朝时期,1134—1392)
——室町幕府(1336—1573)
(战国时期,1467—1573)
(安土桃山时代,1573—1598)
        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当政
——江户幕府(即德川幕府,1603—1868)</P><>太初出生于1333年,也就是镰仓统治的最后一年。
太初九岁出家,也就是1341年,当时的日本进入室町幕府时期。</P><P>“明洪年间,太初动身抵达中国,在游历各大名山古刹之后,在徒弟大方的领路下,沿飞云江溯流而上,开始了后半生的求佛生涯。”(格子《日本太初和尚佛迹追踪》)就算是明洪元年太初和尚到达中国,那就是1368年,当时的日本仍是室町时期。</P><P>我这里有几年前的两则笔记,录自《日本佛教史》:
——(1)“本期(指幕府时代,录者注)的佛教从总的情况来看,旧有的佛教宗派法相宗、天台宗、真言宗等继续处于衰败之中,而镰仓时期新成立的净土宗、真宗、日莲宗、禅宗等都有很大发展。旧有的佛教宗派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庄园,而随着庄园制的日渐破坏,随着各地守护大名及其家臣对旧有庄园土地的侵占,它们的经济实力不断下降,社会影响日渐减弱。旧有的佛教宗派在教义和传教方面也没有取得进展,不少教徒被新兴的佛教宗派拉走。”
——(2)“新兴佛教宗派因为受到武士和广大农民的支持,在本时期内方兴未艾。在新兴的佛教宗派之中,室盯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是禅宗,特别是其中的临济宗。临济宗因受到室町幕府和朝廷公卿的归依,非常盛行。元中三年(1386年),足利义满定禅寺阶位,设“五山十刹”制,重用祖元门派的梦窗疏石及其门下,设僧录管理全国禅寺,甚至委任禅僧处理内政外交事务。五山禅僧日益贵族化、官僚化。他们醉心于汉文汉诗和书画等,渐失旧有的禅风。”</P><P>第一则中说道:“镰仓时期新成立的净土宗、真宗、日莲宗、禅宗等都有很大发展。”
第二则中说道:“室盯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是禅宗,特别是其中的临济宗。临济宗因受到室町幕府和朝廷公卿的归依,非常盛行。”</P><P>可见,在太初未出生的几十年前(乃至更长时间)到太初出家一直到太初到中国,禅宗以及其他佛教宗派都相当盛行,那么是什么促使太初到中国,又是什么使太初在走遍了中国著名古刹后到极偏僻的浙南一隅的泰顺呢?
这也许跟日本、中国当时的大环境有关,也许只是太初和尚的一念之举了,这个,实在不好断定,或许是历史悬念了吧!
格兄,能否理一个僧太初的历史年表呀!</P>
9#
 楼主| 发表于 2004-5-14 11:28:23 | 只看该作者
<>三川兄识广,我对日本的佛教史知之甚少,我是乱推测的,肯定有问题。根据你的笔记,太初来中国当有另外的道理了,真是值得研究。手头资料少,无法做太初的历史年表了。</P>
10#
发表于 2004-5-14 12:56:04 | 只看该作者
<>"青年时期的太初正好处在儒学对日本影响日益扩大、佛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逐渐缩小的大环境之下。在这种情况下,太初毅然决定到中国寻求佛法。"
小子眼浊大意了格兄这段文字。关于太初为何到泰顺不知在其他地方能否找到答案。对僧太初的研究,张馆早在几年前就已提出。可惜一直没人进行系统研究,格兄这篇文字的出现,可谓是太初研究的起步吧。这实在很好,有了你的文字,太初在泰顺就有一个较翔实的资料了。
文博馆的记载中有“山交寺开田记碑”,碑文我至今未读过,不知格兄有否读过,有否从中发现了些蛛丝马迹。
如你所说,太初和尚远渡到中国,并且入山居于泰顺这个小地方,确实是很少的例子,泰顺应该好好研究。
格兄文章提出的关于太初为什么到中国到泰顺肯定有你的依据。
呵呵,“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嘛!
依照《日本佛教史》的记载,从大的方面来说,太初所处的那个年代的日本佛教似乎正处于兴盛时期,但那只是全国的情况,谁会知道一个地方会产生怎样的变故——使太初远渡到中国呢?或许,我们从大环境去套都走远了,或许太初只是一时的想法或者其他很简单的一个理由,就毅然出发了——有待格兄的研究深入!</P>
11#
发表于 2004-5-14 16:22:44 | 只看该作者
<>格子早想请教你了</P><>蛮讲源出何处</P><>最靠近福建哪里的方言</P><P>为什么称“蛮讲”</P><P>还有呵呵反正多多益善</P><P>谢谢!</P>
12#
 楼主| 发表于 2004-5-14 16:33:41 | 只看该作者
< 0cm 0cm 0pt">山交寺开田记</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明·熊<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相</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p></p></FONT></P><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知泰顺县事郭钧显宗,至自核田而语子曰:“县治东偏半舍许,有寺曰山交,开创自国初。山之僧太初者,日本国产也,航海道东瓯而至,止于斯,僧诸徒大方辟草莽以增初基。而其徒心照善于继述,厉志苦行,以为无功而食于人,曷若自食其力。视诸山泽,因其原湿而可田焉。时有宗兴者为之徒,只承其志,厥工肇矣。心照率先尽力以倡徒众,垦诸高以就低,置诸石以障壤,引源流以资灌溉,疏沟洫以防壅塞。或募众资,以为佣工之费;或藉众力,以助疲倦之余。今岁广一区矣,明岁则益至二区三区焉。其志之定,不以工用之顾而少夺;其行之坚,不以岁月之久而少变;其力之勤,不以寒暑之祁而少懈。肇自宣德庚戌,迨今三十年,其勤勤如一日矣。告厥成功者,诸区而以亩计,则廿有畸零,谷升而以斛计,则可二百余矣。巉岩之阻,化而为膏腴之壤,不毛之地易为稼桔之场,亦可谓有功于时,而垂无穷之利于后矣。命其协力之徒心恩、成就等磨石以勒其事焉,盍为记之乎?”</P><P>        惟非其力不食,而自食其力者,是亦古人厉志之徒也。视诸衣匪桑、食匪耕者,得不与之而为其劝乎!况其定志、坚行、苦力之有恒者,人之难能者也。此其一节之可取,而郭尹取之。予接郭尹之语而记之,用以告诸来者云。天顺己卯二月望日,本山住持心照、真缘、宗兴同立石。</P><P> </P><P>三川兄,《开田记》给你挂上了。我写本文时,参照了《开田记》。太初是个很神奇的人,关于他来中国泰顺的原因真是个迷。只有一个传说(文中有),正像你说的一样,说他来中国泰顺的原因似乎是为了那条三丈六长的蛤蟆草,而并非受到什么大环境的影响。</P><P> </P><P> </P>
13#
发表于 2004-5-14 16:45:35 | 只看该作者
<>“其志之定,不以工用之顾而少夺;其行之坚,不以岁月之久而少变;其力之勤,不以寒暑之祁而少懈。”</P>
<>荜露兰蒌,以启山林。这亲爱的太初“驴子”(呵呵如此称呼决没有不敬之意相反我越觉得他亲昵慈祥了)果真不同凡响,他的精神直到今天仍然闪耀光芒,是值得今人学习的。</P>
<>佛家语“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读到有关太初的文字不禁又想起让人操心担忧的家弟——吃不了苦——“手高眼低、眼低手高”如果真是“手高眼低”还好可惜他一样不着边。这样看来,我首先得拿太初的事迹给家弟上一节课了!呵呵!阿弥陀佛。</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14 16:54:40编辑过]

14#
发表于 2004-5-14 16:59:55 | 只看该作者
<>晨钟暮鼓,梵音袅袅。</P><>钟乃一寺之宝物。在寺院中总会听到一些有关钟的传说。</P><>山寺龙护寺也有一则:</P><P>山交寺的铜钟
不知哪个年代,罗阳鹤巢山上有座“山交寺”,寺里当家和尚想铸一个大钟,因为没钱,就叫一个小和尚出去化缘。
一日,小和尚来到一个妇人家里化缘。这妇人家里实在穷,只拿出一个小铜钱给小和尚。
过不久,铸铜钟的钱化缘够了。铸铜钟那日,小和尚看见妇人那个铜钱,心想,那妇人只出一个铜钱,到时又要把她的名字刻上去,太便宜她了,还是不用这个铜钱好。他就把那个铜钱拣出来放在一边。
铜钟铸好人,小和尚掀开钟模一看,铜钟边上不大不小正好有一个铜钱大的洞,小和尚不信,把钟打碎重新铸。谁晓得,第二次掀开钟模,铜钟还是象上次一样有一个铜钱大的洞。小和尚觉得奇怪,心想,这铜钟总是缺一个铜钱大的洞,是不是我没有把那妇人那个铜钱放进去的缘故呢?第三次铸铜钟时,小和尚就把妇人那个铜钱丢进炉里和别的铜块一起熔化。铜钟铸好后,小和尚掀开钟模再看,铜钟上再也没有洞了。</P>
15#
 楼主| 发表于 2004-5-14 17:52:18 | 只看该作者
<><FONT face=宋体>三川兄客气了。<p></p></FONT></P><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FONT face=宋体>蛮讲属于闽东方言(以福安为代表)的一个支方言,千百年来一直是泰顺的土话,而泰顺境内的其他方言,包括罗阳话、莒江话、闽南话、畲话、汀州话等等都是后来因移民而“入侵”的,因为“势力”大而未被蛮讲同化。<p></p></FONT></P><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FONT face=宋体>蛮讲与寿宁话最近,而非福鼎。苍南钱库的蛮话与泰顺蛮讲是“堂兄弟”的关系,不过前者发展层次较高,后者较慢,二者有许多相通之处。<p></p></FONT></P><P>蛮讲是他称,不是自称。很多讲蛮讲的人认为“蛮讲”带有贬义色彩,这种理解太过狭隘了。我认为有以下说法或原因:一是,“蛮”可能是“闽”的谐音;二是,古代北方代表某一时期新文化的新移民迁入后,不知道原居民(新移民不断地被通化为原居民)所讲的是哪一种话,认为本土是古代蛮夷的居住地,当为蛮人所讲的话,即称为“蛮讲”…………</P>
16#
 楼主| 发表于 2004-5-14 17:58:29 | 只看该作者
民间传说是最具活力的,泰顺好多的真人真事因为没有用文字记载下来,只能留在口头了。现在交阳一带有好多关于太初和尚的民间传说,整理出来,加以研究,也慢有意思的。
17#
发表于 2004-5-14 18:24: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格子答疑解惑</P><>泰顺现在哪个村子或者哪个区域的方言最丰富呢</P><>上次遇到一个横坑里头(那个村子名字忘了)的她精通三种方言</P><P>那个地方我们好像有说起过的</P><P>新县志里你的方言资料很有意思有好几个在外的朋友曾打电话给我</P><P>要我复印资料给他们,好在外地作为谈资。</P><P>格子你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有否录音资料</P><P>去买个录音笔吧录些资料下来</P><P>像交阳曾氏年青人已不会讲祖居地的方言</P><P>这种情况在县内普遍存在。。。。。。</P><P>还有山交寺旧名“山交龙护寺”</P><P>这个源出何处呢</P><P>还有山交寺的建筑型是怎么个样子的?</P>
18#
发表于 2004-5-14 19:48:30 | 只看该作者
<>《中日佛教研究》“在中国撰写碑文的日本僧一一邵元的伟业”([日]  镰田茂雄文)中说道:邵元是临济宗东福寺的开山圣一国师圆尔的法孙,生于1295年。在东福寺修行的邵元,不久就成为东福寺的藏主,但他在元朝泰定四年(1327年),渡海来到了华南的明州。当时,入元的日本和尚很多,元朝的僧侣也频频来到了日本。可见,<B>在太初出生前的一段时间中,日本佛教不仅兴盛,而且中日僧人之间的交流来往比较频繁,这可能为太初的远渡打造了一个条件?
</B>问题是,以上只能说明元朝中期的一个情况,当时距太初出世还有三十多年呢,那么太初出家后或者是中国的元末呢?是否中日僧人的交往同样是那么频繁?如果是,可能太初也是受了日本其他远渡中国僧人的影响,于是也来到了中国——我想,一般来说,只有当时社会有这种环境以后,太初远渡重洋来中国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我想还是这种解释比较顺当一些。</P>
<>以上的文字除了引用外,参入了笔者的一些猜想,以下的更为可靠。</P>
<>“中日佛教关系”(作者:高观如)(本文出自《中国佛教》)(这篇容易找到)
“中日佛教关系”中详细记述了元明时期的中日佛教关系,现录精要部分附后:</P>
<P>——“由于船舶交通的便利,日本的禅僧入宋参学以及宋僧往日本弘传禅学的,在这一时其中非常频繁。”(据这段记载,从1255年一直到1259年间日僧入中的人数不下十人。)</P>
<P>——“南宋以后中日禅僧往来密切,因而禅学在日本当时甚为繁荣。日本禅僧到中国各山寺参访的人数众多,而中国江南的径山、灵隐、天童、净慈、育王等五山,和中天竺、道场、蒋山、万寿、雪窦、江心、雪峰、双林、虎邱、国清等十刹,也成为日本禅和子所经常挂锡的祖庭。乃至日本各禅刹中,也有所谓五山十刹的仿设。”(温州江心寺在宋时曾被国朝列入“十刹”之一,可见其知名度。录者注)</P>
<P>——“十三世纪间日本因元兵往侵而曾经和中国国交中断,至大德三年(1299),元成宗遣江浙释教总统普陀山高僧一山一宁和弟子石梁仁恭及曾到日游化过的平山万寿寺禅僧西涧、士昙等往日本通好,受到日本朝野的欢迎和崇敬。”</P>
<P>——“另一方面,日本禅师来元参学的也络绎不绝。”
从这段引用的日本僧人入中国的资料中,从1305年到1343年入元游学的日本僧人为数不少。<B>1343年,该是太初和尚十一岁的时候,也就是他出家的第三个年头。那么在他出家的几年后,中日僧人交往如何呢,</B>请看下面:</P>
<P>——“一直到元末尚留在中国的日禅僧还不少。”
那么在元末,该是太初修行日益高深的时候了,或许为了寻求更为高深的佛法,他有意远渡中国了。<B>我们应该注意这一点,这个时候的太初肯定不是当初的“小和尚”了;而这个时期,中日僧人也正处于频繁来往的阶段。这是元末的情况。</B></P>
<P>——“至十七世纪,由于中日商舶往来频繁,明僧真圆、觉海、超然先后被请往长歧,开创东明山兴福寺和紫山福济寺、圣寿山崇福寺。”
<B>相应,这个时期也有许多日僧来到中国,太初就是其中之一。以上的长篇累牍的引用只是想说明,至少从宋代到明代,中日僧人的来往是相当频繁的</B>。</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5-14 20:11:32编辑过]

19#
 楼主| 发表于 2004-5-14 20:33:55 | 只看该作者
<>    三川兄,看来你手头积累的资料甚多,佩服!关于太初来中国的背景分析很有道理,强烈建议三川兄专门就此成文!在下翘首盼网!</P><>    我推测,太初来中国不是直奔泰顺的,有可能在一些名山古刹游(比如江心寺)历过,这和他来泰顺不直奔龙护寺而在江口、莒江、库村一代盘旋相似。这样一来,他来中国的实际时间可能要比《分疆录》记载的要早。</P>
20#
发表于 2004-5-14 20:36:48 | 只看该作者
<>我想随着调查的深入</P><>新发现会越来越多的</P><>我的资料只不过是一些背景资料而已</P><P>我提供的资料也只是想说明一下当时的历史大背景而已</P><P>我想重头戏还应该是在太初入本土的那一段</P><P>如此说来就需要格兄你卖力了呵呵小子我跟随即是</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