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9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泰顺城关“进士第”:兄弟进士的荣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21 21:41: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进士第”三字原为皇帝钦赐,后来遭到破坏,这是后人根据痕迹重新复原的匾额。
  北京国子监进士题名碑林中,镌刻着两位泰顺籍进士的名字,他们是一对亲兄弟,其中哥哥潘自强(1834—1880)于清咸丰十年(1860)中进士,名列第三甲第64名;弟弟潘其祝(1844—1893)于光绪十六年(1890)中进士,名列第三甲184名。
  泰顺自明景泰三年(1452年)置县以来,一共出过三位进士,潘氏兄弟就占了二位,因此被坊间传为美谈,而他们生活过的故居——“泰顺进士第”也成为泰顺县城繁华街道中,一座具有浓郁人文底蕴的百年老宅。
  好善家风绵延传承
  “进士第”位于泰顺城关泰景路上,面朝小巷开启的门楼并不显眼,但是门楣上,“进士第”三个蓝底黄字,却遒劲有力,气宇轩昂。“进士第”坐东南朝西北,由内外门楼、正屋构成传统院落式建筑,夯土围墙,青石铺地,精美构件以及颇具情趣的后院花圃,无不展示着当年书香门第的审美情趣。
  今年77岁的潘立杰老人是“进士第”的后人,他告诉笔者,“进士第”由潘氏先祖潘浦公一手建造,但是确切的建造年代,家谱中没有详细记录。根据家谱中祖先们的年龄,老人做了一番推算,“进士第”建成应该有近200年的历史。让老人津津乐道的是,生活在“进士第”里的潘氏几代人,始终秉承好善之德,在地方上有过不少善举。
  潘立杰老人手中珍藏着一本当年祖父用小楷字抄写的家事记,对先祖潘浦公、潘庭栴的乐善好施之举,做了详细记载。
  “兄弟进士”的祖父潘浦,字荔川,是一名附贡生,他为人善良,生活简朴,当时泰顺县城南门外的标志性建筑——文祥塔坍塌,无人修复,他见此情景,毅然独自出资修塔。
  “小的时候,爷爷告诉我,先祖潘浦公为了修建文祥塔,不仅远道邀请平阳的先生对文祥塔进行设计,且修塔的师傅据说也请自平阳,”潘立杰说,“潘浦公还建了一座砖窑,专门烧制建塔所需的砖瓦。修塔前后历时二年多,当时在开工后,老人还亲自担任监督管理的工作,天没亮就出发到工地,天黑了才回家,无论酷暑还是严寒,始终坚持。”
  行动是最好的榜样,潘浦公的善举影响到了后人,他的儿子,也就是“兄弟进士”的父亲潘庭栴,同样也在当地做过不少好事。
  潘庭栴,是一名廪生。廪生是秀才的一种。在古代,秀才也分为好几等,其中第一等的叫廪膳生,第二等的叫增广生,第三等的叫附生,廪膳生每月可到官府支取银米,是带工资读书的生员,待遇最高。潘庭栴曾担任过永康、浦江等地的儒学训导,非常热心公益事业。
  潘立杰说,庭栴公当时曾独立出资修建过罗阳城区内的万罗山亭,捐助修建文兴桥等,至今泰顺一些功德碑上仍然镌刻着他的善举。清咸丰年间,时局混乱,潘庭栴曾作为首事牵头修建泰顺城墙,修建了城关东门至西门长达四五公里的城墙。
  善举之心,如同芝兰之香萦绕在潘家老宅的门楣上。
  闭门苦读金榜题名
  潘庭栴膝下七子,身中进士的潘自强、潘其祝分别位居老二和老四。
  潘立杰老人说:“潘氏家族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当时,潘庭栴与他人共同在距离东门不远的飞龙山半山腰上建了一处书斋,从青田请来了一位先生,同时配备一个厨师,专门供自家子孙闭门苦读。几个孩子的生活起居全部被集中在书斋之中。潘自强从8岁开始就上山读书,日子过得极为清苦。”
  闭门苦读的日子,潘自强一个月只被允许回家三次。家就在近在咫尺的山下,甚至极目可眺,书斋学规之严却将一个孩子的足迹阻拦在了门槛之内,读书成为生活的唯一主题。当然,潘自强也是十分好学,有时候读书入了迷,就连送到桌前的饭菜都忘了吃,直到饭菜冰冷,旁人提醒。
  就是这样清苦的磨砺最终获得回报。潘自强在夺得府县试冠军后,一路高歌,24岁时的青春岁月,他就在省科乡试中成为第86名举人,随后26岁时,在咸丰十年的恩科殿试金榜名列第三甲第64名,成为一名意气风发的青年进士,被钦点任户部云南司主事、福建司主事等。
  同样,潘家的另一位进士潘其祝的求学之路同样清苦。他与兄长一样,就读于山上的书斋。光绪十六年,潘其祝46岁那年,终于追随二哥的脚步考中进士……
  在“进士第”采访,笔者还了解到一则佳话:从大山走出的潘自强,不仅秉承了大山的坚韧,也继承了父辈的善良与耿直。他在京任职期间,做过不少好事。像清代著名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他也曾居中出过不少力气。当时他与十多位在京任职的浙江籍官员一起上书都察院,在冤案前景不明朗的关键时刻,不计得失,挺身而出,使冤案最终得以平反。
  岁月沧桑难掩风华
  “进士第”虽处闹市,然身在其中,却能感觉到一种深沉和宁静。庭院里,青石阶上芳草萋萋;斑驳的山墙残留着飘逸的深蓝草花描绘……
  潘立杰说,“进士第”三个字原本为皇帝钦赐,当年以匾额形式悬挂大厅中央,边上配有短联,一为“会魁”,一为“文魁”。文革期间,匾额遭到了破坏,三个字被人抠去,只留下字痕。后来,后人根据痕迹重新复原这三个字。
  笔者探访“进士第”时,宽敞院落里,一位老人正坐在厅里养神。居住在老宅中的潘氏第七房后人潘立元说,目前老宅还居住着潘氏第七房的后人四五十人,其余房头早在多年前就迁出“进士第”,分别生活在泰顺城关五个不同地点。其中第六房迁居温州市区小南门一带。
  百年风雨飘摇,进士第旧貌依稀。徜徉其中,似乎仍能感受到“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之精神的流淌。古老的宅院承载着潘氏家族曾经的辉煌和过往,至今让人感念。
李由 文/摄,来源:温州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顶一下支持,顶一下 反对,踩一下反对,踩一下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