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标题: 石艺新秀——记我县青年石雕艺术家郑道全 [打印本页]

作者: 天文绿蛇    时间: 2006-6-1 20:23
标题: 石艺新秀——记我县青年石雕艺术家郑道全
<p><strong>泰顺网讯</strong>(记者 翁晓旭 林细艳)今年3月19日,在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主办的第41届“金凤凰”创新作品设计大奖赛上,石雕作品《吉星高照》以创意新颖、设计独特的艺术效果,夺得2006年“金凤凰”创新作品设计大奖赛金奖。此件金奖作品的创作者就是我县青年郑道全。<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郑道全,一个从泰顺山区走出来的有志青年,为了实现自己的石雕艺术梦,1994年,年仅18岁的他跟随堂哥前往青田石雕发源地——山口镇学习石雕艺术。如今,12年过去了,他不仅正式迈入了“石雕艺术大门”,并成为一名合格的工艺美术师,作品屡次在省、市、国家级比赛中获奖,得到了业内人士和收藏家的一致认可……</p><p> <br/>《吉星高照》</p><p><font face="仿宋_GB2312" size="2">作品《吉星高照》选用珍贵的青田兰星来设计、制作,巧妙的利用兰星的天然色彩,以写实的手法来刻画西兰花的茎和叶,点点虫眼点缀出自然界的虫害捆饶。用写意手法雕刻绽放的菜花,刀下西兰花是已战胜自然环境,呈现眼前画面是一股抵挡不住奋发崛起力量。天公作美,天然兰星赋予作者创作源泉,西兰花菜勾出作者对自然生活热爱。</font></p><p><strong>结下石缘 立志雕刻<br/></strong>1976年,郑道全出生在享有“世界蜡都”之美誉的泰顺县龟湖镇。儿时的郑道全常常看到一车车的石头从家门口经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上装载的都是山上的石头,郑道全心里很是好奇。</p><p style="LINE-HEIGHT: 150%;">年幼的郑道全虽然不知道这些石头要运到哪里去,也不知道这些石头能用来做什么,但他知道这些石头一定有用处。自此,他对石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不时就跑到山上捡几块瞧瞧,锯锯、磨磨,看看有没有稀奇的地方。就这样,对石头充满好奇和疑问的郑道全与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88年,县政府考虑到我县有着丰富的叶腊石资源,而叶蜡石除了有工业用途,还可以用来雕刻艺术品。为了让资源充分体现价值,县政府组织人员到青田县考查。经过考察论证,要发展泰顺石雕业,必须要走自己的路——理论结合实际,必须办一所学校。在得到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关部门的批准后,1989年春,第一个泰顺县职业高中石雕专业班开课了,并从青田请来了工艺美术家陈小甫等人前来辅导。<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时郑道全的哥哥在仕阳区任团委书记,并参于筹办石雕专业班工作,每天都为筹备石雕专业班忙里忙外。正在读小学的郑道全深受哥哥的影响,知道了石头还可以雕刻、磨制成各种艺术品。1993年,初中毕业的他,就直接到职业高中学习石雕专业。正式接触石雕后,他从最初对石头的好奇慢慢转变为对石雕的喜爱,并立志要学好石雕艺术。</p><p style="LINE-HEIGHT: 150%;"><strong>青田拜师 深夜苦“拓”</strong><br/>由于受各方面条件限制,县职高的石雕专业班在1995年停办了。郑道全只在那里学到了一些皮毛功夫,未能真正掌握好这门独特的艺术。带着对石雕的热爱和执着,未满18岁的郑道全跟随堂哥前往青田拜师学艺。<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学习是十分艰苦的阶段,况且又身在异乡。在这里,他不但要从磨刀到锯、磨、刻、剔、挫、雕、镂等基本功学起,还要学讲生硬的青田话……<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艺术创作是一项需要耗费大量脑力与体力的劳动,创作者除了要掌握基本功外,还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深厚的美术根底。由于社会阅历尚浅,在实践运作中,郑道全常常感到自己知识有限,不能随意发挥,十分烦恼。这时,老师鼓励他说,这说明你进步了。<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为了更快地融入到石雕艺术中,郑道全更加刻苦学习,并四处求教。报读中央电大,请教各门类师傅。当时有一位住在他楼下的美术教师,有很多美术资料,郑道全经常借来看,看到好的图片,就用白纸把它“拓”(描摩)下来。由于白天要上工,只能等到夜里才有时间静下来“拓”,一“拓”就到深夜两三点,同在一起学习的师兄弟们早已进入梦乡。<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有一次,从朋友那儿借到一本《青田石雕技法》,这是当时青田出版的唯一一本关于石雕技艺的书籍,十分珍贵。郑道全拿着这本书爱不释手,但苦于买不到此书,只好跟朋友说借看半个月,他又在深夜“拓”抄,足足“拓”了半个月。<br/>在青田学习的几年间,他“拓”过各式各样的画册。如今,他的书房还整齐地摆放着一箱当年的“拓品”。</p><p> </p><p>郑道全聚精会神在雕刻</p><p><strong>博石艺廊 另辟蹊径<br/><br/></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四年的艺徒生涯,不知用了多少把雕刀,刻了多少毛料,流了多少汗水,终于,雕出的东西像样了……1998年,郑道全带领着学生在山口镇创办了“博石艺廊”。<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刚出道的他,对石质还不是很了解。一次在矿山上,买了一块200元的石头用来雕作品“海底世界”,雕了一个月后,发现这种材质——“白料钉”并不适合用来雕刻。虽然作品是勉强完成了,却不尽人意,最后只好以220元的低价卖出。郑道全说,当时为雕这件作品,花去了整整一个月不算,还把新买的价值680元的雕刻机雕坏了。吃一堑长一智,经过这次教训,他深刻体会到要创作出好作品,选材料也是一门学问。<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山口这块青田石雕的发源地,能工巧匠几万人,要想在这里站住脚,并不是会雕会刻就行,郑道全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他开始对日常生活中人物、花鸟、虫鱼、草木等特征进行细微观察,查阅大量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美术书籍,结合材料因材施艺,力求在布局立意上别出心裁。<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他平时善于观察他人创作,博采众长,经过多年的学习钻研,他的雕刻技艺日渐精进,并逐渐摆脱了青田传统的模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创意新颖、设计独特,特别是他雕刻的花果、海上动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受到了广大收藏家的青睐。<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02年,为了追求他的石雕艺术梦,他把“博石艺廊”从青田搬到了他从小就十分向往的地方——首都北京。<br/><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艺术精品 频频问世</strong><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从1998年开始,郑道全开始独立创作。初试锋芒的他,便显不同凡响。当年创作的作品《杨梅》入选了《中华石艺珍宝》,以后每年都会有新作品问世,并多次参与全国、省、市展览活动,先后有作品《龙宫取宝》、《江山新姿》等30多件作品在省、市、国家级比赛中获奖,《流年秀色》、《宝琴赏雪》、《逢春》等10多件作品被载入《中国书画收藏》、《中国玉石鉴赏大全》、《中国国石》、《祥和中国》等国家级图册。<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03年6月,作品《冬》被选送参加西博会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国石等展览。2004年4月,作品《宝琴赏雪》、《春之曲》分别获得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银奖、最佳工艺奖,并入编2004年《青田石年鉴》、《典藏》、《中国书画收藏》等大型图册。同年12月,作品《崛起》获得温州市工艺美术白鹿杯金奖。</p><p> <br/>《壮志凌云》</p><p>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3月,郑道全的作品“壮志凌云”在“金凤凰”原创旅游品、工艺品设计大奖赛中,一举荣获2008年奥运会纪念品奖银奖。此件作品选用青田上等的翡翠绿,以写实的手法,巧用翠绿雕出数株茁壮的水仙新姿。天然灰黄地,刻成新瓣和退化的老皮。整件作品雕出了水仙生机蓬勃、栩栩如生景象。作者将翠绿叶子、洁白花朵化作蓝天、白云,来抒发水仙远大志向,歌颂体育健儿拼搏向上的精神。<br/><strong>&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崇尚自然 追求本真</strong><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郑道全的作品巧用材质色彩、纹理、质地的变化,注重天然效果,以自然为师,材质不足的地方作艺修饰。用郑道全的话说,就是七分依天定,三分我来拼;尊重自然,随形就像。即“顺其自然”地依据材料本身特有的天然形状或纹理方向,凭感觉和想象赋予材料特定的形象,巧加雕凿,其作品自然,大气。<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他的作品“宝琴赏雪”就从中体现,该作品描述《红楼梦》里的人物宝琴穿着贾母赠送给她的“凫靥裘”赏雪的情景。为了表达该故事,他选用青田上等周村红木龙蛋石制作,采用写意手法,把龙蛋石青冻雕刻出宝琴漂亮的脸蛋,妩媚动人。右侧部的白冻石,刻制成“凫靥裘”的皮毛。红木冻上有星星点点的白冻,自然天成,像似落在“凫靥裘”上片片雪花。底垫配置天然白石英石,像茫茫雪景,勾勒出“宝琴赏雪”的生动场面。这就体现在他以形取题,因材施艺。使作品达到出到自然、细到极点的艺术效果。</p><p> </p><p>《宝琴赏雪》</p><p><strong>编后:</strong>在与郑道全的谈话中,记者深深感受到,他虽然身在异地,却有着浓浓的故乡情。10多年前,他走出泰顺学习石雕艺术,为的就是学到真正的石雕本领,为家乡的石雕业献出绵薄之力。如今,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泰顺石能拥有自己的一片天。<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今年3月27日,县委书记周维亮率我县教育、旅游、农民知识化等部门负责人到青田县考察青田石雕产业,学习借鉴青田石雕的发展模式和经验。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扶持下,我县的石雕业也会逐步发展壮大起来。也许不久后,象郑道全这样的石雕艺人就能在故乡的土地上圆自己的石雕艺术梦了。<br/></p><p> <br/>《海之韵》</p><p> </p><p>《崛起》<br/></p><p> <br/>《佛光普照》</p><p> <br/>《观沧海》</p><p>(泰顺网&nbsp;&nbsp;&nbsp; 2006年6月1日)</p>


作者: 谢寒冰    时间: 2006-6-2 21:22
呵呵,不错也~~~~~以前有看过一些这类石雕,挺喜欢的




欢迎光临 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http://old.langqiao.net/web/)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