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标题: 烟雨廊桥,点滴皆做相思 [打印本页]
作者: 慧荣 时间: 2017-12-6 16:14
标题: 烟雨廊桥,点滴皆做相思
中国自古被称之为“桥的国度”,是桥文化的故乡。
景与桥可作诗成词,情融桥能入画作曲。人们爱桥颂桥,寄情于桥,既有“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的诗意咏叹,“长洲茂苑草萧萧,暮烟秋雨过枫桥”的枫桥夜泊,也有《清明上河图》中妙笔临摹的虹桥、京剧《长坂坡》、《断桥》里演出的“桥戏”。折柳送别的西安灞桥、红军强渡的泸定桥、神话传说构建的七夕鹊桥……过桥人记住了桥,也将更多故事镌刻于水木之上、更多美好愿景赋予跨水行空。
千百年来,人们遇水架桥,将桥作为路的延伸,接连两岸、联通外界。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精湛的桥梁工艺。其中,“廊桥”就是人们实践和智慧的结晶,在各种造型的廊桥中,以木拱廊桥造型最为别致,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品类,也是世界桥梁史上绝无仅有的品类。木拱廊桥分布于浙南、闽北山区,其中浙江泰顺廊桥最负盛名,有“中国廊桥之乡”、“中国廊桥博物园”之美誉。
(泰顺廊桥的四季 钟晓波摄)
三两白鹭翩跹于桥下,千年古树守望在桥头,在位于浙南山区的温州市泰顺县,廊桥与溪水、石碑、古树融为一体的山水画卷,勾勒出这里独特的人文景致。一座座廊桥勾连着历史与当下,寄托着乡情与乡愁,延伸出属于泰顺的廊桥一梦。
“凌虚千尺驾飞桥,势控长虹挂碧霄。”
从《清明上河图》到廊桥“遗梦”
“远看一条线,近看像拉链。细看是琴键,好像楼梯浮水面。”一桩桩石桩钉在水下,形成了独特的仕水碇步。一级级迈过碇步,穿越浅亮的溪河,我们来到被誉为“世界最美廊桥”的泗溪姐妹廊桥之一——北涧桥。桥头矗立两颗古树,一棵千年樟树,一棵百年乌桕,枝繁叶茂,犹如一把巨伞与廊桥辉映相依。拾级而上,于廊桥中央远眺,山峦村舍隐约可现。旧时此地,桥头可能会是一条街市,桥中设有神龛供乡民祭祀,桥尾则聚集前来祭祀的村民。东西两边入口处各有几方石碑,大都记载着历次重修廊桥的功绩。
(上图为北涧桥,下图为仕水碇步 王瑨摄)
这只是泰顺境内36座古廊桥(包括去年洪水冲垮的三座廊桥)之一,其中15座目前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顺现存廊桥的修建年代多为清代,泰顺也因此成为我国现存廊桥最集中、最丰富的县。
泰顺廊桥复杂的工艺制作和木制结构向来被人们称奇,不用一钉一铆和其他铁件,皆以质地坚硬木质筑成。桥屋十八间,长42.83米,宽5.30米的仙居桥,是泰顺现存廊桥中跨径最大的木拱桥,清代文人张天树的《长桥夕虹》曾这样描述仙居桥:“凌虚千尺驾飞桥,势控长虹挂碧霄。返照入川波汎汎,暮云拥树路迢迢。”其恢弘的气势可见一斑。
(仙居桥 季海波摄)
廊桥也因其外形被当地人称为蜈蚣桥、彩虹桥、八字桥,那么,这些深居山林的木桥何时起引发关注?又从何时起以“廊桥”为名闻名于世?
上世纪70年代末,茅以升先生组织桥梁专家编著《中国古桥技术史》。据考证,泰顺木拱桥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与北宋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极为相似,在北宋中原盛行的虹桥技术并未失传。堪称世界桥梁史上木结构桥梁的杰出典范的泰顺木拱廊桥,也就有了“桥梁活化石”之誉,具有珍贵的考古价值。
1996年,美国电影《廊桥遗梦》风靡中国,让廊桥以影像的形式深入人心。同年,摄影师萧云集将他的摄影作品配以文字,统一取名《浙南廊桥有遗篇》刊登于《中国摄影报》。慢慢地,“泰顺廊桥”的称谓便成了这些古桥固定的名字。
于古代画纸中“定型”,在现代电影里“定名”,今天的泰顺廊桥,还有了自己的廊桥“遗梦”——申遗。2009年,浙闽六县联合申报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浙闽八个县市签订《中国木拱廊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备忘录》;2012年,“闽浙木拱廊桥”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4年,设立“闽浙木拱廊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心。
未来,以廊桥为核心,更需要关注周边古村落的保护,让非遗真正融入当地人生活中。以廊桥为媒介,从传承地域文化的角度进行长远规划,不断整理、研究和保护本土文化,让廊桥延展出更多价值,实现非遗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
架连两岸的廊桥的未来,应通向更多精彩和可能。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
人尚在,桥板尚在,幸甚。
几乎每个泰顺人心里都有一座廊桥。
当问到“你和廊桥有什么故事”时,乡民们的话匣子被打开了。“我骑三轮车以前在桥上卖过粥和凉茶,赶在孩子们放学时”、“小时候,老师要求午睡,我们就偷偷溜到附近的风雨桥上乘凉”“每到节日,我都会带娃去廊桥的集市和周边的商铺”“我奶奶以前总带我来廊桥给我讲故事,我现在一想她就会去廊桥走走”……在泰顺人的记忆里,廊桥架在岁月流水之上,接通着喜怒哀乐、生老病死,融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廊桥因乡民而有了更恒久的生命,也承载起美好良善的愿景。廊桥建起来了,周边引来商铺、搭起戏台,人们在桥上设神龛,一年一度来此祭祀。同时,选栋梁、择吉、祭木工神、祭梁神、抛梁……浸透着美好寄望的造桥程式,一直在泰顺沿袭。这样的古廊桥,超越了交通工具的简单属性,成为一种情感寄托和文化化身。
廊桥也被“铁杆粉丝”激发出更鲜活的活力。泰顺人钟晓波在2000年读大三时便开办了“中国廊桥网”,如今他利用业余时间,在温州当地组织了一个廊桥文化研究会。上世纪90年代以后,泗溪镇居民周万巩就一直跟着来泗溪姐妹桥考察的专家们边听边学,到处搜集有关泰顺廊桥的资料和图片。2003年,他在北涧桥旁租了一间房屋办起义务的“廊桥文化展览厅”,为游客介绍廊桥。
廊桥,因其遮风避雨而也被当地人称为“风雨桥”,这注定了它与风雨不断抗衡的命运。2016年9月15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泰顺遭受百年一遇洪灾,短短两小时内,薛宅桥、文兴桥、文重桥三座国宝廊桥相继被冲垮。薛宅桥边上的一位村民家中的监控全程记录了薛宅桥的消失过程。但最后,他把视频删了,“我没办法再去回头看。”他说,所有爱桥的人,没有人愿意再去回忆彼时的场景。
洪水过后,泰顺县政府第一时间发布《关于收集被毁廊桥木构件的紧急通告》,微信刷爆朋友圈,救桥很快成为全民行动。短短的一天就基本确定了三座廊桥的大构件漂落区域,三座被冲跨廊桥的大的木构件全部被找到,随后十天里,村民自发跑去帮助运送,或是开着小车拉一些木构件回来。
“有许多村民甚至不顾自家物资被淹而去打捞木头,令我们非常感动。”泰顺县副县长童德平说。搜寻过来的木构件,堆放在离被冲垮的廊桥附近的空地上,很多村民自发来现场进行看管。
三座廊桥修复的总负责人、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季海波说,“每一座廊桥,我们去查阅修建历史时,都会看到屡毁屡建的文字记载。在泰顺人心中,我们跟洪水不是对抗,而是在洪水中把桥冲掉以后,将桥的基础建得更扎实,让修桥技术更完善。”
今年3月25日,三座古廊桥同时启动修复开工仪式,到目前为止,文重桥、薛宅桥、文兴桥都已经在9月底完成桥本体修复工作,廊桥的拱形桥身倒映水中,一如风雨后初现的彩虹。
正如守护廊桥的一位老人所说:“人尚在,桥板尚在,幸甚;风雨过后,我们再修过。”
“休夸世俗遗仙迹,自古神丁役此工。”
既修旧如旧也再建新廊桥
正午时分,文兴桥的传统技术负责人、非遗传承人曾家快和几位木匠师傅头顶炎炎烈日正在架木。“7月5日文兴桥桥架搭建完成后,我们在桥上的修复从未停过,中途与暴雨和台风擦身而过,我们也没停止。”曾家快说。
在文兴桥的修复现场,从桥身木板空缺的地方下望,是落差近10米的流水。负重、炎热、空中作业,这些对于曾家快来说是家常便饭。真正难的是修旧如旧。“160年前的桥没有保留图纸,我们都是凭多年经验揣摩前人构思,有时我们画了图纸又改,反反复复。”
(曾家快在修复现场 黄杰敏摄)
修复的每一个动作都有难点。以构件归位为例,以往文物修复是落架,下架时会在每一个构件上都做上记号,然后根据程序一一把它落到地面上。但这3座桥是被迫落架,被洪水一下子冲走,漂流到各地,打捞回来没有任何记号。找回来的构件可能看到是一根,但这一根可能只是其中一节,这时在原先统计数据的时候就会发生失误。
季海波说,自从这些木料打捞回来以后,他天天在现场盯着看,“我发现,发现每一根木头其实都是一本书。当我们不停去解读这些木构件,解读每一根木头在桥上的重要作用,我们对一座桥可能就有了更深的理解方式。”
的确,季海波和这些非遗传承人在做的,既是修复,也是学习和研究。数百年来,木头与木头之间,通过榫卯穿插别压,让廊桥跨立两岸。长久地挤压拼接,它们不仅记得自己站的位置,还记下别的木构件的位置。一块块木构件像是在讲述当年的匠人如何修建廊桥,指导今人分析榫卯之间的关系。
(文兴桥)
“这些有一百余年历史的廊桥,我们一直都认为它是活的,所以我们的修复只是让它逐渐满血复活。”季海波说。修复过程也是不停融合的过程,非遗传承人、文物结构专家、安全专家、综合专家、水文专家等的智慧汇集在一起,修复一个桥本体工程,而这,也正是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精神所在。
从这个角度上看,“修旧如旧”不仅是考验,更是机会——今天的匠人们能够重新作为学徒,向前人学习、向160年前的智慧无限靠近,了解当年的营造技术。
除了修旧如旧、修复廊桥,近年来18座新建的廊桥也逐渐在泰顺亮相。2006年,同乐桥建成,被认定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以传统技艺建造的编梁木拱桥。
对泰顺廊桥群落而言,新廊桥是重要的补充,若干年后,它们同样会载满岁月的厚重。修建新廊桥,也在无形中让非遗技艺有了实践的载体,使得濒临断代的技艺注入新鲜血液后得以重放光彩。
让廊桥更好地屹立于这片土地上,不仅是圆泰顺人记忆中的梦,更是为了在未来能让更多人能领略廊桥之美、文化之美。
而廊桥旁的千年樟树,它的年轮正记录着关于廊桥一梦续写的新故事。(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传工作室 王瑨)
欢迎光临 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http://old.langqiao.net/web/)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