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它始于西汉,东汉时期,祭伦又进一步改造了造纸技术。时至今日,造纸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温州泽雅一带,仍有乡民在从事着这一古老的手工造纸,专家们视为奇迹,据说,泽雅四连碓造纸作坊在申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获得一致通过。现在,在泽雅除了匠人们忙碌的身影之外,专家、学者和大批游客也纷纷来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考察、参观造纸工艺,旅游业的发展,泽雅造纸作坊又将迎带来一个春天。
而位于大腹地的山城泰顺,运用毛竹作材料的传统造纸作坊(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把这种用竹纤维制作的纸称为“竹纸”)正在悄悄隐退,成为一种行将消失的传统手工艺。笔者有次在泰顺岭北乡做古村落调查时,无意间惊喜地发现在岭北山乡中,居然分布着大量造纸作坊,无异于闯入了传统造纸业的“侏罗纪公园”!后来通过寻访,得知泰顺筱村、碑排等地也都存在过不少造纸作坊,但岭北的手工造纸因其从业人员多、规模大(最兴盛时有造纸作坊几十座),而成为泰顺最负盛名的手工造纸地,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这个位于山城泰顺西北向的岭北乡,居住着徐姓等姓氏,山民们世代以农耕为主,由于受地理环境和家族经济薄弱等方面的影响,使得他们不得不掌握一门手艺,以维持生计。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岭北你会发现,除了宅院前广开田亩外,房后的山上最多的植物就是毛竹。据现在已七、八十岁的老人回忆,岭北造纸最鼎盛时期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中期,传统造纸业在岭北等地几乎已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我们想找几位岭北当地的造纸师傅了解情况,但大多数昔日的造纸艺人已抛弃旧业,到大山之外谋求生路去了。几经打听,才找到了曾经身为造纸匠人的徐联基、徐方余父子。当年,父子俩是当地有名的造纸能手,徐方余的手艺是从父亲徐联基那里学的。在当地,除了可以将造纸手工传授给儿子外,有“传媳不传女”的规矩,为的是不让手工外传,减少竟争对手。我们在采访徐氏父子时,他们毫不保留地为我们讲解造纸的全过程,这种不设防地为外人为道出造纸工序,几十年前,可是当地造纸行业的“禁忌”。
据调查,泰顺各地的造纸流程基本一致,与《天工开物》记载的造纸工序也没有太大差别,但在一些具体环节中的操作方法也存在一些差异。泰顺岭北等地的造纸工序第一步是“选竹”,当年清明破土而出的竹笋生长约30天后,也就是小满时分便可砍下作为造纸原材料。砍下的毛竹先要去皮,然后砍成长两米左右的竹段,捆成重约50斤的竹捆。
第二步是“发竹”,在专用的池内注满水,铺上一层竹捆,然后洒上石灰,再铺上一层竹捆,视池大小依此方法直至铺满整个水池为止,池中的水要求没过竹捆。浸沤40天后,放干池中的石灰水,搬出竹捆,然后在池中架起木架,竹捆放在上面叠成堆,上覆树皮或竹皮,再用块石压在上头。待竹捆凉干后(约七天时间),接下来就不断地加水、放水,大约如此反复七次左右。再将水池加满水,让竹捆在水中浸沤一个月,待竹捆彻底霉烂后,即可进行“捡料”——去除竹浆中的杂物。
第三步是“踏料”,把经过去除杂物后的竹浆放入大石臼中,用脚不停地踏踩,使竹浆成糊状。据说,在造纸整个工序中,可称上师傅的有三人,其中一个就是踏料师傅。另外两位是捞纸浆师傅和烘纸师傅,生产出来的纸张质量的好坏,需要这三个师傅的精诚合作才行,哪一道工序不够精细,都会直接影响到纸张的质量。
第四步是“捞纸浆”,竹浆经过踏料师傅的踏踩后,搬到盛有水的纸槽中,注入胶水拌匀。“胶水”是艺人们对山上一种植物粘液的俗称,《天工开物》中称为“纸药”。在纸浆注入“胶水”,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生产出来的纸张更洁白、柔韧。
捞纸师傅捞纸浆的工具叫“纸帘”,用细竹蔑编成。据说,这道工序是造纸流程中最需要功力的一个环节,初学者需要三、五个月才能掌握好此技艺。纸张的厚薄取决于捞纸师傅的手工,厚了浪费纸浆,薄了纸张又不耐用,影响脱销。
第五步是“焙纸”,纸浆经过捞纸这道工序后形成雏形,叠起大约50厘米的厚度之后,再用块石压在上面,挤出湿纸水分。然后用竹制成的工具,钳起一张纸,用纸刷
(一般用松树叶制作,取松树叶,放在锅中加盐水煮后,再制作成刷子)刷在“饭笼”(“饭笼”是匠人们的俗称,砌法类似砖墙,不同的是,“饭笼”上宽下窄中空,“中空”是用来添柴火用。)的粉壁上。纸烘干后,再揭下叠起。
岭北一带生产的纸有大毛边、小毛边和花笺三种。这些纸主要作为冥纸、制谱和读书人写字用。花笺比我们现在使用的A4纸要大一些,小毛边可以裁成四张花笺,一张大毛边又可以裁成两张小毛边。不论是大毛边、小毛边还是花笺,都是88张纸组成一刀,48刀组成一头,两头便是一担,一担纸大约是26斤重。民国年间,一担纸的价格如果换算成粮食的话,大约可得300斤左右粮食。
岭北造纸工匠所造的纸张在山里山外都享有盛名,往往有山外客商入山收购,但为了能卖更高的价钱,当地人情愿辛苦些,或通过全程肩挑送到福建桐山去,或通过水路运到温州。为能将自家生产的纸张与别人的区别开来,每个造纸作坊都有一个字号,如徐联基父子生产的纸张,都盖有“徐德顺”字样,类似于现在的商标,这也是传统手工业竟争意识的一个体现吧。当年,岭北一带声名打得最响的是白岩村的“潘元昌”,这个作坊生产的纸张质量最高,温州、桐山等地的店家只要是“潘元昌”生产的纸,一律不用检验,如数收购入库,还付给高价。
岭北的很多造纸作坊都建在山弯中,我们准备去拍一些相片。沿着溪岸边的小路行走,头顶上空突然响起“丝丝”之声,抬头一看,原来是天空上拉着一根铁索,从山上砍下的毛竹扎成捆,然后吊在铁索上滑出山下的大路边。后经打听,才知道这些竹子是泰顺一家竹制品厂收购去制作竹制玩具的。传统造纸在泰顺已见不到,造纸作坊也行将消失,如今山里的毛竹正被一些竹制品加工厂加成新式产品远销海内外。
|
来源:中国廊桥网
作者:薛一泉,温州市廊桥文化学会副会长,先后供职于泰顺县文博馆、温州市文保所、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编著有《解读廊桥》《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温州泰顺乡土建筑》《温州古桥梁》《温州古牌坊》等。
欢迎光临 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http://old.langqiao.net/web/)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