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标题: 古桥灯影 [打印本页]

作者: 大笨钟    时间: 2009-6-1 22:19
标题: 古桥灯影
▲黄春财展示扎桥工艺▲曹真荣展示扎灯工艺   ◎采写/本报记者 刘净植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昆曲、古琴、十二木卡姆等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随着中国广泛展开相关的评定及推广工作,“非遗”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词汇。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23日在农展馆闭幕,半个月间观者如潮,也充分展示了人们对“非遗”的热情。

  留住手艺,传承手艺,是“非遗”保护的核心内容之一。从本周一起,我们连续三天,向您介绍几门“活的手艺”。它们大体上没有随着老艺人的叹息而走上消亡之途,而是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焕发了新的活力,也就是得到了专家们所说的“生产性保护”。当然,它们在商品化、旅游化的时代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手艺,自有其命运。什么将消失?什么将存活?依然是待定的答案。

  项目:福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展演人:黄春财(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提要:

  ■最负盛名的15座木拱廊桥,其拱架结构与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如出一辙。

  ■进入工业化时代,现代机械改变了很多东西。

  ■屏南木拱桥不用寸钉片铁,完全用木头造成。现场1米7的模型上能站180斤的人,真桥的牢固就更不用说了

  老木匠黄春财的展位前有些特别:别的展位都是传承人在那里展示技艺,他却时常得指挥儿子:“你来把她抱上去。”小儿子黄闽辉立刻把一个小孩抱到桌上的木拱桥模型上,然后,围观的观众发出阵阵惊呼,不停有人拍照。黄闽辉说:“因为中央电视台采访的时候,主持人站上去了,大家看了节目以后,好多人来了都要求站到上面看看。”

  木拱桥的模型是黄春财一家为了参加这次展览做的,大约1米7长,半米多高的样子。天天有人站上去,牢固得让人赞叹。“站上去180斤的人没问题,我就站上去过。”黄闽辉说。

  模型尚且如此牢靠,真桥就更不用说了。更何况,福建屏南木拱桥不用寸钉片铁,完全用木头凭椽靠椽、桁嵌桁紧密衔接而成。桥上还建有桥屋,能遮风挡雨,俗称“厝桥”,也就是廊桥。

  美国著名的《廊桥遗梦》是赚人眼泪的爱情故事,中国福建屏南的廊桥,却能讲述一个上达千年的历史建筑传奇。屏南县的木拱桥始建于宋代,如今现存的、最负盛名的15座木拱廊桥,其拱架结构与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如出一辙。

  生长在长桥镇长桥村的老木匠黄春财一家,一生注定与桥有缘,是掌握着建桥古老技艺的能人。

  “我今年74岁,会修这个桥的,我是最年轻的人了。”黄春财操着浓重的福建口音对记者说。

  ■屏南的古建筑、古桥的大梁上,“主绳”和“副绳”的名字都会连同建造的时间刻在上面,是可以留待后世瞻仰的无上荣光

  黄春财出生于一个造桥世家,从小就觉得家乡的木桥非常漂亮。他的祖父黄金书在清末就是闽东北著名的造桥师傅,“我父亲也很有名。”黄春财说。他15岁跟着父亲学习木匠工艺,四处造桥建屋。20岁便独立造了上圪桥,成为“主绳”了。“主绳”又称“主木”,是他们这行里最高的荣誉,相当于建筑设计师,是又能设计又会计算绘图又能指导施工的巧匠。屏南的古建筑、古桥的大梁上,“主绳”和“副绳”的名字都会连同建造的时间刻在上面,是可以留待后世瞻仰的无上荣光。

  黄春财说,屏南的古桥上,梁上所刻的“主绳”名字和建造时间,清楚地记录了这座桥是建于宋代还是元代,历代曾经修缮和重建的师傅的名字也会刻在上面。文人雅士们也常常因为古桥的巧夺天工和历史悠久而诗兴大发,“每道梁上都题得有诗。”黄春财笑呵呵地说。

  而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这些如彩虹般横跨河面飞跃峡谷的木拱桥,不仅是使他们通行无阻的建筑,还是休闲生活的好场所。桥上建屋的长廊式设计,既可遮风挡雨,又适合聚会聊天。黄春财说,他们长桥村的万安桥,乡亲们喜欢在桥上打牌、下棋、打麻将,尤其是在夏天,还能睡觉,因为那里又凉快,还没有蚊子。万安桥始建于宋代,是我国现存最长的木拱廊桥,清代曾经重建过,1930年再度重建的时候,主绳的师傅就是黄春财的父亲黄象颜。

  黄象颜师傅一生造桥31座,造屋54栋,黄春财说起自己的父亲便无比自豪。他说父亲教了他很多独特的技艺,比如设计建造利用水能舂米的水碓,现今只有他会做了。

  然而,当他跟父亲学了一身好手艺,尚未大加施展时,由于公路桥的修建,现代建房技术的盛行,他们建木桥木屋的手艺没了用场。从六十年代之后,黄春财便失了业。

  黄师傅从此转了行,他跟着学机械的妻子开起了造纸厂。天生的巧匠善于触类旁通,很快他连造纸机器也能画图设计,“从做机器到最后出纸,完全没问题。”他说。造纸厂一度开得红红火火,只是常常看见乡村间那些凝聚着祖辈智慧、记录着父辈和自己曾经的骄傲的木拱桥,他会想:这个技艺大概到此为止了吧?

  ■木拱桥越看越好看,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越加意识到它的价值。请黄春财重建、新建木拱桥的人也越来越多

  时间一下子推到了2005年。因为要建水库,际头村一座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木拱桥需要进行保护性迁移,这样的工程,须得懂得古桥建筑技术的能人才行。于是,黄春财师傅就这样被请出山了。

  离开了老本行将近四十年,黄师傅手艺还在,身边却没什么帮手了。他说:“我们这是祖传手艺,一般不传外人,每代传三个。本来我还有两个弟弟,我大,先学了手艺,等到后来没有桥做了,他们也就没有学了。”

  黄春财带着大儿子黄闽屏开始迁建金造桥,把常年在外打工的小儿子黄闽辉也叫回家来帮忙。或许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儿子们学得很快,金造桥建好的时候,大儿子已经作为“副绳”把名字永久地刻在了梁上。

  黄春财这一次出山便一发不可收拾。国家的重视,新闻媒体的大量报道,福建的木拱桥一下子广为人知,黄师傅的一身绝技也名声大噪。

  木拱桥越看越好看,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越加意识到它的价值。屏南多座古桥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请黄春财重建、新建木拱桥的人也越来越多。屏南的国家级风景区白水洋要打造新形象,在景区内恢复古建,建筑古桥,特意请黄春财师傅坐镇,“这下有用处了。”黄师傅说:“从前做这行很苦,不赚钱,以前也不重视,我好多年没活做,现在真是好得太多了。”

  一身绝技有了用武之地,家中靠这门手艺过上不错的生活,“我买了小车,让小儿子开着去跑外面的事。”黄师傅满是靠手艺吃饭的自豪。不仅如此,两个儿子学上了家族的手艺,正式成为他的继承人。“大儿子主要学施工操作,小儿子学计算绘图。”他说。

  2008年,当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黄春财和大儿子黄闽屏成为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木拱廊桥技艺易学难精,再传弟子还待有缘人

  两个儿子半路出家,如今都是梁上能留名的师傅了。是木拱桥传统技术学起来很容易,还是由于家传的天赋禀异?黄师傅笑着说:“不用天赋,脑筋灵活就可以。现在的人比过去聪明,如果喜欢这个,学起来不难。”

  实际上,在过去黄师傅学徒的时候,要求是很严格的,光锯木头就要学三年,还要学刨、刻等等手工细活,功夫过关才能学造桥、造屋这样的大工程。但是进入工业化时代,现代机械改变了很多东西。“现在锯木头、刨木头什么都有机器用啦,那还要他们锯三年干什么?直接教技术就很快啦!”黄师傅说。

  传统木头建筑工艺有一定的程式,但实际施工中,要善于计算每根木头的长短数据,一个数据的精确与否决定一座桥的安全、成功与否。这在外人看来牵涉到物理学诸多计算的问题,在黄家人眼里,其实主要是靠祖辈积累下的经验和长期施工的经验。

  黄闽辉告诉记者:“其实就看你喜不喜欢,心态不同,学的程度就不同。我曾经也觉得这东西没什么用,只是因为家里需要帮忙才回来学,但是后来越学越有意思,现在计算、绘图我都没问题了。”当他跟着父亲和哥哥建好了十锦桥,梁上终于第一次刻上自己的名字时,他说“很荣耀”。

  如今黄氏父子靠手艺奔忙在各个古桥古建的维护和修建项目中,就是在农展馆的现场,找他们要名片的人也络绎不绝,黄春财说:“四百多张名片都发完了!”不少人认真地问:“修桥找你们联系就可以?”

  不过,这个祖传的手艺大概从下一辈就得传给外人了。黄家的下一代有着自己的人生选择,黄春财和黄闽辉都说:“他们有他们的发展,不能强迫他们,这门技艺有兴趣才能学得精,而且做这行要有相当的耐心和耐力。”黄春财说,遇上真心喜欢这门手艺的有缘人,收徒不在话下。

  扩展阅读

  福建屏南的木拱廊桥始建于宋代,现存的木桥有万安桥、千乘桥、百祥桥等15座。

  各地木拱廊桥虽然形状有所差别,但木拱廊桥结构基本一致,都是用61根大圆木作为纵梁,与10根横串梁木(俗称牛头)以榫卯结构架成“八”字形桥拱,再用8根梁木组成4个“×”形剪刀叉来稳定桥身,并在桥拱上穿插杆条组成拱架,上方横铺木板为桥面,然后在桥面上再盖以4柱9檩穿斗式构架的桥屋,整座桥全部用木材以榫卯衔接而成,结构严密,建筑稳固。

  木拱廊桥是按河床宽窄设计有墩或没墩的,在较窄的河床上可以建无墩单孔桥,宽的河床上可以建一墩二孔或多墩孔桥。桥墩越多,意味着造桥成本就越高,难度也越大,所以,大凡建桥都选择河床最窄处,这样的地方往往是峡谷地带,施工难度较大。造桥又是高空作业,“主绳”师傅肩负责任重大,设计差之毫厘,安全防范不当,都会引发伤人的事故。

  廊桥工艺,易学难精,真正掌握其要领者寥寥无几。有的人尽管一生参与建造了无数座桥梁,因不能担当“主绳”,桥梁上都没能留名,这种师傅称为“帮场”。在桥梁上书名留芳的只有“主绳”与“副绳”。

  ◎采写/本报记者 颜菁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项目:江苏南京秦淮灯彩

  展演人:曹真荣(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提要:

  ■应对原料的难题,曹真荣和艺人们用包装带、金属丝替代竹子,降低了成本;用化纤布、无纺布替代玻璃纸、透明纸,让阻燃性变得更好。

  ■秦淮灯彩经历了从小型纸扎到大型灯展、灯会的发展过程。声、光、电等现代技术也逐步成为这项传统工艺的组成元素。

  ■南京城有500多位扎灯艺人

  “荷花灯象征‘和和美美’,菠萝灯象征‘甜甜蜜蜜’,螃蟹灯象征‘财运亨通’,鱼灯象征‘年年有余’。老百姓过年就是要讨个好彩头,国富民强才会家家张灯结彩!”

  “纸扎曹”曹真荣说这话时,不时有人驻足秦淮灯彩的展台前,兴致盎然地挑选一盏极具金陵韵味的荷花灯。要不是当天的飞机晚点,第三批彩灯也已经运到展厅了。在刚刚结束的南京夫子庙灯会上,曹家手扎的彩灯一售而空,规模不大的家庭作坊,去年一年的制作量达到几十万只,而全南京所有的扎灯艺人共生产了40万只,还是不够销。“人们通过小小的一盏灯寄托了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把旧年的不顺心、不如意全部抛掉。”

  正月初八点灯,十八落灯,十三、十四、十五是观灯的高潮。在秦淮灯彩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兴盛时期,家家扎灯,在彩灯上吟诗作画,大家比诗比词比造型,一家比一家扎得好。如今南京城还有500多位扎灯艺人,将一年一度的秦淮灯会热热闹闹地延续了23年。

  ■完成一盏传统的荷花灯,需要近40道工序

  可别小看一盏花灯,它要求手扎艺人要具备多方面的才艺:绘画、书法、剪纸、美工、造型设计甚至电焊,完成一盏传统的荷花灯,从搭架子、染色、润纸、打磨到扎染花瓣、贴花瓣、上花头需要近40道工序。

  “荷花瓣的染色和纹路制作都是一绝。要控制好颜色的过渡,由深到浅非常自然,而且不会掉色。纹路也要细致、均匀才显得生动。”

  为了在染色技巧上精益求精,曹真荣向市里的几位美术老师进行请教,而纹路的压轧则体现了民间艺人的智慧。手工制作花瓣纹理耗费时间不说,还可能不均匀,手扎艺人传下来一个模具,类似活塞,把打湿的纸裹在圆柱体上,用细线均匀地缠绕,再插进活塞套,在挤压之下,重叠起来的白纸就形成了细密的褶皱。曹真荣说:“过去这个模具是不给外人看的,现在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民间儿歌说:“娃娃玩灯,不要你红,不要你绿,只要一支红蜡烛。”灯是要点的,传统花灯都是纸制的,却不存在被烧坏的风险。曹真荣解释:“花灯里有一定的空间,都是预先算好的,哪怕再小的一盏鱼灯,因为有进风口、出风口,热空气往上跑,就不会烧坏。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

  ■曹真荣将自己的家庭作坊改进为一条手工生产流水线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今天的艺人们也对传统工艺进行着改进和创新。过去人们用篾青(竹子外层)编菜箩,篾黄(竹子内层)扎花灯,如今竹子的资源很匮乏,大部分用在搭架子盖房子上,大城市里是看不到竹子的;纸张也变得紧俏起来,很多传统用纸因为原材料贵、生产周期长、买的人又少,都停产了。应对原料的难题,曹真荣和艺人们用包装带、金属丝替代竹子,降低了成本;用化纤布、无纺布替代玻璃纸、透明纸,让阻燃性变得更好。扎传统的纸灯时,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他们采用厚度为40克的拷贝纸,透明度好,又有韧性。扩大了用料范围后,难题迎刃而解。

  曹真荣有句口头禅:“我不在夫子庙卖花灯,就在油坊巷扎花灯。” 需求量大又是手工,彩扎艺人一年到头都在扎花灯。这不年刚过完,曹真荣马上就要开始明年的花灯扎制了。除了供应灯会上的花灯,很多旅游景点、政府部门也向曹真荣定货,任务很重。传统扎灯都是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为了提高产量、实现规模化,曹真荣将自己的家庭作坊改进为一条手工生产流水线。

  “从头到尾一样一样地搞,一天都搞不了一个灯。我现在把它打散了,扎架的扎架,染色的染色,糊纸的糊纸,打磨的打磨,相当于工厂一样,分工明确,流水形式地生产下去,一天能搞几十个,甚至几百个。”

  目前曹真荣家固定的有七八个人,忙的时候达到十几个,除了亲戚朋友,他还招一些下岗工人和农民工。

  作为四个省级的花灯传承人之一,曹真荣经常在学校和社会上办学习班,甚至去国外交流、讲学,他的花灯还销往美国、澳大利亚。女儿看到花灯有这么好的前景,也投身其中,如今已经另起炉灶。

  在手工艺人们的传承、探索中,秦淮灯彩经历了从小型纸扎到大型灯展、灯会的发展过程。声、光、电等现代技术也逐步成为这项传统工艺的组成元素。难怪曹真荣感慨:“花灯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受老百姓欢迎。‘文革’破四旧,那样的破坏都没能把花灯破掉,我对这个行业充满信心。”

  延伸阅读

  秦淮灯彩也称为金陵(或南京)灯彩,它作为我国传统灯彩艺术中的重要流派,承载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也是金陵古老文明的发祥地。千百年来,秦淮河畔的灯火景况始终与当地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南京城市兴衰荣枯的色彩符号。扎灯、张灯、赏灯、玩灯、闹灯,营造“天穹星汉灿烂,人间灯火辉煌”的意境,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与生活追求,是广泛流传于南京地区的重要传统习俗。

  秦淮灯彩的最初产生,大约可以追溯到三国鼎立的东吴时期。南朝时的灯彩开始从深宫禁苑走向民间大众,当时南京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灯火满市井”的壮观盛景堪称全国之冠,这也是我国灯彩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明代朱元璋在南京倡导元宵灯节活动后,这里便开始享有“秦淮灯火甲天下”的美誉,悬挂花灯的秦淮灯舫也随之蜚声天下。

  秦淮灯彩是多种艺术门类、多种制作材料和多种工艺技巧相结合的产物,汲取了中国传统纸扎、绘画、书法、剪纸、皮影、刺绣、雕塑等艺术之长,综合了木工、漆工、彩绘、雕饰、泥塑、编结、裱糊、焊接、机械传动、声光音响、电子程控等一系列工艺技巧和制作手段。秦淮灯彩的发展,还经历了从传统单体灯到各种组合灯彩、大型花灯的过程,在表现内容上除了传统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历史典故、民俗风情和文学故事外,今天的艺人还增加了更多现代元素。

  ■专家说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手工艺

  保护的原则是要维护其原真性,即真实性和可靠性,它强调技艺体系、工艺流程及相关环境的保有和延续,尽可能杜绝或减少用现代工业技术直接对其改造和干预。

  但是强调原真性,并不是将一种传统技艺的内容和形式绝对化,使之维系在一个“静止”或“封闭”的空间内,与现实生活隔离开来,使手艺人脱离生产实践和现实生活,以一种“表演形态”存在,实际上并不符合手艺人的生活传统。

  传统手工技艺不仅包含了工艺,它还包含参与实践的人,其原真性主要不是通过确保无生命物体的不朽得以实现的,而是在连续的世世代代的流动性中得以实现的。因此手工技艺的历史存在,是一种动态的真实。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手工艺。

  ■冯立昇(清华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欢迎光临 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http://old.langqiao.net/web/)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