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标题: [转帖]历史上寿宁县城有九座木构桥 [打印本页]

作者: 鳌城浪子    时间: 2006-10-6 13:07
标题: [转帖]历史上寿宁县城有九座木构桥
<strong><p align="right">缪长钻 于2006年8月12日</p><p>  蟾溪古时是经后西门桥(今蟾西桥)直角拐向半月山麓,绕至城南直下。建县前,每遇山洪暴发,泛洪往往改道向前直冲城东。历经年侵月蚀,使这段地带渐成洼地,初具河床规模。建县后,决议改溪,截弯取直,引水顺流通过城内,如玉带长环于县衙之前至东门处顺地势沿城转向南流。不但改变了城关风貌,亦可作护城河以固防卫之用。原半月山下河道,今已成为居民区,地下古河道,遗迹尚存,每遇宅建挖地基时常可发现旧时的河滩。古时的蟾溪流经半月山下,山形倒影如画,美称“半月沉江”,为鳌城八景之一。由于人口少<font color="#ff0000">(1455年建县时赋税人口8537人,1485年11651人,1829年131438人,为解放前人口最鼎盛时期,1949年人口减到94072人)</font>,绿化程度高,古时的蟾溪清澈见底,有明邑人举人姜英的《蟾溪垂钓》为证:<strong>“江含频影鱼惊饵,石抱松根草弄斑。”</strong>蟾溪弯弯曲曲穿城而过,而至今横跨两岸的古廊桥如飞舞的彩虹,书写着母亲河的风采,让多少游人伫足仰望。<br/><br/>  有河必有桥,从简易的独木桥到有柱的木支架桥、无柱的木支架桥,再到双系统、大跨径的木拱廊桥,走过了自己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那么有历史可考从蟾溪的上游茗溪到下游的杨梅仔,到底有过多少座木桥呢?笔者在查阅了有关史料后得出的结论是九座。还有翠屏桥和济川桥,已远离我们的视线,是什么结构已无法稽考。翠屏桥在城南一里,明天顺三年(1459)韦明恭等筹建,现城南石油公司宿舍楼前。康熙二十四年版《寿宁县志》载:济川桥在县西三里七星岩(现自来水厂内)后,正德年(1506-1521)建。<br/><br/>  在短短不足二公里的河道上,曾经如长虹卧波般横跨着九座大大小小有名无名的廊桥。流年似水,岁月无情。历经几百年的风吹雨刮、刀兵水火相侵和沧海桑田巨变,如今保存下来的只有飞云桥、升平桥、仙宫桥和登云桥四座了。至今仍连接蟾溪两岸的与小城差不多同龄的百年廊桥,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勾勒出小城与众不同的历史与文化。看到眼前这稀有而贵重的文物,不禁令我们一并更加怀念起那九座小桥流水的古典风情和文化意蕴。<br/><br/>  <strong><font color="#0099ff">飞云桥</font></strong>:又名步云桥,俗称后墩桥,明天顺七年(1463)县丞李贞、邑人吴永忠募建,民国二十七年(1938)重建,1995年修缮。<br/><br/>  <strong><font color="#0099ff">七星桥</font></strong>:位于茗溪水头,明正德年间(1506-1521)王进等募建。在康熙二十四年刊本《寿宁县志》中记载已改为石拱桥,清末被水冲毁,1976年重建为公路桥。明邑人柳元教谕在《山居赋》中有句:<strong>“七星长桥,玻璃浩渺。临浅水以观鱼,步长堤而听鸟。”</strong>为鳌城八景之一。<br/><br/>  <font color="#0099ff"><strong>西振桥</strong></font>:在电影院门口,朱坑溪流经高厝下,注入蟾溪,明天顺年间(1457-1464)知县沈能建,1960年改石拱桥。<br/><br/>  <font color="#0099ff"><strong>西成桥</strong></font>:又名永清桥,明正统十三年(1448)吴永忠等人募建,嘉靖二十四年(1545)知县张鹤年改建城内,更名蟾溪桥。1984年改建为石拱桥,称蟾西桥。寿宁最古老的一座木拱廊桥就这样从蟾溪上消失了,留给人们的是遗憾和叹息。<br/><br/>  <font color="#0099ff"><strong>报功祠前桥</strong></font>:按《福宁府志》中寿宁县疆域图中所标,报功祠在城内西门(现县医院所在地)。由于郑怀茂在官台山聚众数千武装采银对抗朝廷,明景泰六年(1455)刘广衡和沈讷带兵镇压,报功祠是为纪念刘广衡和沈讷而建。在康熙二十五年刊本的《寿宁县志》中明朝训导王贵的《报功祠记》载:“寿宁县治西去百步许,新构祠堂,以祀御史中丞刘公(刘广衡),宪副使沈公(沈讷),从民欲也。”报功祠于成化二十年(1484)建,弘治间(1848-1505)刘公玉重葺,万历二十年(1792)知县戴镗重修。《鳌阳镇志》载,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吴氏家失火,烧毁报功祠前桥及房屋百栋。报功祠前桥很可能是西成桥(今蟾西桥)的前身。<br/><br/>  <font color="#0099ff"><strong>子来桥</strong></font>:明天顺年间(1457-1464)主簿史正建,原名惠爱桥,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失火,烧毁惠爱桥、升平桥和鼓楼及民屋五百余家、坊表十二处。明万历七年(1579)任、秦二家失火,烧毁子来桥、鼓楼、总铺和民房四百余家。万历十年(1582)知县李应春重建为两孔石桥,改名子来桥。清乾隆十四年(1749)暴雨冲毁子来桥,后由叶尚奎等改建石拱桥。<br/><br/>  <strong><font color="#0099ff">升平桥</font></strong>:又称东作桥(康熙版县志:匾曰“东作桥”,似寓日出而作之意),俗称横溪桥,明天顺元年(1457)邑人叶伯铭、韦荣进、陈伯荣、叶斯拱等人筹建。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与惠爱桥同时毁于火,明隆庆五年(1571)知县梁元杲重建。清乾隆十四年(1749)与子来桥同时圮于水,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再重建,1997年修缮。<br/><br/>  1985年升平桥与桥边的日升门和桥下的东坝一并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日升门是寿宁旧城墙唯一遗留的见证。明弘治十八年(1505)始筑县城土墙,周长770丈、高1.6丈、厚1丈。明嘉靖十八年(1539)城内叶氏家失火,烧毁东门城楼。明崇祯十一年(1638)知县区怀素,捐修城墙,称东门为日升门,西门为怀勋门,南门为望丰门,小东门为宾阳门。清乾隆十六年(1751)洪水冲毁城墙。明崇祯七年(1634)知县冯梦龙修东坝,蓄水川济县城。民国二十五年(1936)县府摊派居民义务工,首次疏通蟾溪。<br/><br/>  <font color="#0099ff"><strong>仙宫桥</strong></font><font color="#000000">:又名玉带桥。约建于明天顺年间(1457-1464),清乾隆十四年(1749)与子来桥、升平桥同时圮于水,三十二年(1767)重建(一说四十三年)。<br/><br/>  《寿宁待志》载:“懿政行祠,祀马夫人也,旧在主簿公廨,后徙城南,民祷祈必应焉。每岁六月吉,县官设祭,合邑迎祀。”懿政行祠即马仙宫,宫前有一跨溪木桥,叫马仙宫桥,有塑佛数尊。明朝柳元游马仙宫后赋诗《登马仙宫观音阁》:<strong>“长桥虹影接郊垧,高阁翚飞倚太清。”</strong>解放后,该宫做为鳌阳区公所办公地点,今为县总工会所在地。<br/><br/>  <strong><font color="#0099ff">登云桥</font></strong>:清乾隆三十六年至三十八年(1771-1773)建,在杨梅桥村,因为先有桥,而后有村,村随桥名。<br/><br/>  2006年蟾溪四座木拱桥群和鸾峰桥、杨梅州桥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路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寿宁木拱桥造桥工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寿宁流传七百多年的傩戏和三百多年的北路戏依然在唱,只是在传唱古老的曲目时也融入一些现代的内容,古宅、古道、古寺、古桥、古城门也依然是城内最亮丽的风景。每一座廊桥的背后都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每一座廊桥都曾经给我们带来过或多或少的方便,即使是现代文明冲击着这个古老的小城,廊桥也依然是两岸居民往来的主要通道,依然是烧香祈福、休憩聊天的公众聚集场所,廊桥也依然会常常出现在游子思乡的梦里,梦里的廊桥流传着他们关于童年最深的记忆。<br/><br/>  富豪的财富是银行的存款和货物,而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应该是文化与精神了。物质的丰富,可以因突击积累而获得,文化与精神则需要长期的积累与提升。明清时期的廊桥,于我们今日现代人的“生存”已经没有多大的价值,然而,它们却如一束永不凋谢的鲜花芬芳了我们的心灵。因为有了廊桥,才使小城的文化多了些许厚重;因为有了廊桥,才缩短了偏远小县与世界的距离。<br/><br/>  唐诗人杜荀鹤在《送人游吴》中对古代苏州城的描写是:“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我冒昧地把它引用并篡改到寿宁县城:<strong>“古镇闲地少,蟾溪小桥多”</strong>。</font></p></strong>




欢迎光临 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http://old.langqiao.net/web/)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