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标题:
[转帖]一门手艺六代传——访平阳“李益顺”绷鼓艺人
[打印本页]
作者:
大笨钟
时间:
2006-9-12 21:11
标题:
[转帖]一门手艺六代传——访平阳“李益顺”绷鼓艺人
<p><a href="http://www.wzrb.com.cn/"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00">http://www.wzrb.com.cn/</font></a> <!--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2006年09月02日 08:36 薛一泉 图文</p><p>“这些年啊外面的世界变化真大,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闯天地去了,我就守着这门手艺到老了。”这是我在乡间采访一位制鼓艺人时他对我说的话。</p><p> “外面的世界”变化固然很大,但对这位艺人生活状态的影响好像并不是很大。也许他并不想改变什么,所以才说就伴着这门从事了几十年的手艺一直到老了。至少到目前为止,制鼓这门手艺还不至于让他饿肚子,一年做一两百个鼓在乡间过过日子是绰绰有余的。</p><p> 像制鼓行当一样依然活跃在乡间的传统手艺已经不多了,政府部门也在这两年来开始重视民间优秀手工艺的保护。在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从温州各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看,温州许多地方依然有制鼓这个行当的存在。目前,虽然还有一些老艺人固守着这门手艺,乡间市场也还需要这类产品,但可以预见随着时间推移,社会的变革对制鼓这一老行当的影响仍会是巨大而无情的。</p><p> 两地寻访制鼓人</p><p> 今年8月上旬,一批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历史文化考察团成员,在泰顺考察时曾特意到雪溪乡柳溪村寻访制鼓艺人。在公路的对面也就是一溪之隔的老宅院里,有胡昌盯师傅的制鼓作坊。老房子与公路之间的交通靠一条建于清代的碇步,如果在老作坊里制作大鼓,完工后搬到公路上来装车比较麻烦,所以他临时将作坊搬到了公路边的新房里。</p><p> 当时胡昌盯师傅正在制作一面大鼓。这个大鼓是胡昌盯师傅近年来制作的最大的一个鼓。鼓面直径1.5米,高2米,是外地一个寺院约他做的,花了近一个月时间,售价5000元。他所在的村庄柳溪村目前还有三四个艺人仍从事这门手艺,但其中长年在做鼓的,也只有胡师傅一人了。这是去年我采访柳溪村制鼓艺人了解到的情况。</p><p> 听朋友讲起,平阳县腾蛟镇也有几位制鼓手艺人。在当地,制鼓叫“绷鼓”,形象直观地道出了制鼓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即在安置了鼓面之后,用绳索将用牛皮或羊皮作为材料的鼓面绷紧使其定型的步骤。8月中旬,我决定到平阳腾蛟寻访绷鼓艺人。从平阳县城昆阳镇前往腾蛟镇,将近1个小时的路程。到了腾蛟街问当地居民,果然得知在附近一条叫龙飞路的街道上,有一家父子两代四口人都能绷鼓。</p><p> 六代传承18人从艺</p><p> 进得龙飞路口,远远地就看见了一幢楼房前面的人行道上堆着一小堆木料,其中有弯曲形状的木块,那是做鼓身用的原材料,绷鼓师傅应该就住在这里。下车后,却发现房门紧闭。心中担心会扑个空,急促地敲了几下房门,一位抱着小孩的妇女开门问找谁。我说明了来意,她告诉我说,做鼓的人是她丈夫,叫李贻锥,她的3个儿子也都会绷鼓。李贻锥正在隔壁房间,他的3个儿子都在镇上皮厂里上班。她让我稍等片刻,待她叫人去。没一会儿,李贻锥回来了,身材结实略显胖。他又给他的第二个儿子打了电话,说自己普通话讲不好,希望他从厂里回家一趟。随后,李师傅翻开了放在厅堂的家谱给我看。</p><p> 李贻锥(59岁):这是我们李家的家谱,你只要看里面的记载,就能知道我们家族有多少人做过绷鼓手艺了。从我爷爷的爷爷那一代算起一直到我的孩子这一代,已经有六代人学了绷鼓。我是19岁时跟父亲学的手艺,我的3个儿子也都是在十几岁时跟我学的手艺。现在是绷鼓的淡季,没什么活可干,我就打打麻将消磨时间了,3个儿子也都到厂里上班去了。年轻人太闲,不好。</p><p> 正说着,李师傅的二儿子李孙模回来了,与他爹差不多的个头。对于他这个绷鼓世家,李孙模从来也没有统计过六代人总共有多少人从事过绷鼓手艺。我和他们一起翻阅了家谱,再根据李贻锥师傅的回忆,对这个在当地闻名的绷鼓世家从艺人员情况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p><p> 第一代:李祖禄,生于乾隆年间。</p><p> 第二代:李武藤、李武转、李武想,均为李祖禄的儿子。</p><p> 第三代:李德凤,为李武藤的儿子。</p><p> 第四代:李业月、李业松、李业注,均为李德凤的儿子。</p><p> 第五代:李贻锥、李贻仁、李贻露,均为李业月的儿子;李贻塔和李贻然,为李业松的儿子;李业注有3个儿子,但只有李孙宾学了绷鼓手艺。</p><p> 第六代:李孙波、李孙模和李孙昌,李贻锥的儿子;李贻仁有两个儿子,但都没有学绷鼓手艺;而李贻露只有一个女儿,所以没有教她绷鼓手艺。</p><p> 李家从清代至今200多年间,六代人中共有18个人掌握了绷鼓手艺,而现在仍然从事这个行当的只有李贻锥和他的3个儿子以及李孙宾,共5人。李家原住龙尾乡外百尖村,当时第一代手艺人李祖禄的手艺是跟村里人学的,据说,村里人的绷鼓手艺师承福建厦门人。到了李贻锥这一代才从外百尖村搬到了腾蛟镇居住,几十年来,这个家庭都以绷鼓手艺收入作为主要经济来源。</p><p> 去年做了300多个鼓</p><p> 每年端午节,除了包粽子之外,在平阳、瑞安等地最大的习俗活动恐怕就是划龙舟了,而那些龙舟上声震两岸的大鼓,有很多便来自李氏制鼓世家。</p><p> 李孙模(32岁):每年端午节前的一段时间,我们几乎是没日没夜地干。有很多人都是在端午节前两三天来买鼓,我们只好在端午节前一两个月就把鼓身做好绷上鼓皮。待人家来买鼓了,只要钉上鼓钉就可以用了。不然,在订单多的时候,那么多的鼓在几天之内根本做不出来。鼓钉是竹子做成的,用铁钉代替倒是方便,但铁钉会生锈,影响鼓的使用寿命。做竹钉也很费时间,要用刀一刀一刀削出来。为了去除水分,还要在锅里炒过。看起来这是件小事,但没有炒过的竹钉水分多,会影响到鼓面的松紧。</p><p> 据李孙模讲,他们家去年做了300多个鼓,其中大部分是划龙舟用的鼓。今年到目前为止,也做了200多个鼓了。其中最大的一个鼓,鼓面直径有1米多,卖了近1万块钱。大鼓的钱可不好赚,没有过硬的手艺,“你不敢接,人家也不会给你做。”李贻锥插言道。</p><p> 祖传手艺难割舍</p><p> 李氏父子告诉我,他们一家对绷鼓有非常深厚的感情。李孙波、李孙模和李孙昌兄弟3人如果到外面做生意或从事别的行当,收入肯定比绷鼓高,但他们心里都割舍不了对绷鼓的留恋。李贻锥说,他虽然没有明言说让3个儿子放弃绷鼓去从事别的行当,如果他们丢下这门手艺,他也不会阻拦的。李氏三兄弟没有放弃绷鼓,他们选择了一条两相结合的路子,白天到镇上的工厂里上班,夜间帮父亲绷鼓。李孙模说:“这是祖传下来的手艺,丢掉了可惜。”他认为目前的状态是可取的,既增加了收入,又继续着祖传手艺,虽然累点,他们倒也没有怨言。</p><p> 绷鼓不仅要求头脑活络经验丰富,而且对体力上的要求也比较高。在做好鼓身绷上鼓面后,用麻绳绑住牛皮和鼓身底部临时搭置的木条,用小木棒绞紧绳索,然后再用大铁锤敲打木塞。</p><p> 李孙模:打木塞很累人的。我吃过几碗饭开始打,没敲几下肚子就饿了。我的弟弟以前体力不如我,连那铁锤都举不起,更别说让他敲木塞了。遇上忙的时候,累得饭都不想吃,只好临时雇几个人帮忙才把鼓赶制出来。不过,后来我们有了改进,用千斤顶来代替人力,这样不仅人轻松,也省了不少时间。用千斤顶只是工具的改变,绷鼓手艺本身还是一样的,并不影响鼓的质量。</p><p> 但李氏父子的绷鼓行当还是发生了些微变化:一是非专职从事此行,时间分配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变化;二是在工具使用上有了改进。他们为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作出努力,但始终没有离弃这门传统手艺。当一门手艺成为一个家族世代延续的骄傲时,其成员是很难割舍对这门手艺的感情的。</p><p> 李氏制作的鼓有专门的字号,也就是类似于现在的商标,叫“李益顺”。这个字号已经传了几代人,在经他们制作的每一面鼓上都用毛笔写着“李益顺”三字,这是传统行业在竞争中的产物。对买鼓人来讲,买“李益顺”的鼓是一种认同;对手艺人来讲,每做一个“李益顺”的鼓便是一种责任。买卖两者之间就靠“李益顺”三字建立了信任。从始至今都如此,大家到李家买鼓,不管认识或不认识的,都是冲着“李益顺”这个字号去的。</p><p> 访谈结束时,李孙模给了我一张名片,上面清晰地写着“平阳县益顺造鼓厂厂长李益顺”。</p>
欢迎光临 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http://old.langqiao.net/web/)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