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标题:
“国立北洋工学院关防”铜印(附图)
[打印本页]
作者:
三川一泉
时间:
2006-9-5 09:12
标题:
“国立北洋工学院关防”铜印(附图)
<table height="154"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border="0"><tbody><tr><td height="21"><div id="p_t1">“国立北洋工学院关防”铜印(附图)</div></td></tr><tr><td height="21"><div id="p_t2"></div></td></tr><tr><td height="21"><div id="p_author">刘昭铠</div></td></tr><tr><td height="21"><div id="p_article"> <br/><br/> <div class="imiddle"><img src="http://www.tianjindaily.com.cn/docroot/200608/27/picture/ra0827001.JPG" alt=""/></div><br/><br/> [中山]刘昭铠 <br/><br/> 最近笔者在广东中山收集到一个民国时期铸造的校印,用纯铜铸造,呈紫红色包浆,重1.2公斤,有朱文篆字9个:“国立北洋工学院关防”,左边款刻“国字第七千三百零二号”,右边款刻有“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十月日”,印背部把子左侧刻有“印铸局造”,右侧刻有“国立北洋工学院关防”,印背文字及边款均以楷书镌刻。<br/><br/> “关防”是印章的一种,取“关防严密”之意。民国时期京师大学堂、国立北京大学等采用长方形校印,均称“关防”。<br/><br/> 1895年北洋大学堂在天津创办,1903年更名为北洋大学,也就是今天的天津大学,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1917年北洋大学改为专办工科,1929年后改名为“国立北洋工学院”。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9月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42年12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将原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升格为国立英士大学,将其工学院划出,独立为国立北洋工学院,因工学院地处浙江泰顺百丈口镇,故史称“泰顺北洋工学院”。1946年年初,教育部下令恢复国立北洋大学。此后,泰顺北洋工学院、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学院和北平部4校师生先后返津参加复校。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百年历史证明,北洋大学、北洋工学院与天津大学同出一源,同归一脉。这个“关防”铸于1943年,应该是“泰顺北洋工学院”时期的校印。<br/></div></td></tr></tbody></table>
作者:
大笨钟
时间:
2006-9-5 12:58
<img src="http://www.zjda.gov.cn/ifile.php?xname=CP0GHU0&fname=1085992187.jpg" alt=""/><div class="readf">经浙江省政府决议,省立战时大学于 1938年 11月开始筹备,1939年2月正式办公。1939年5月定名为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分设工、农、医三院于松阳、丽水。1942年5月英士大学内迁云和、泰顺,12月经行政院决议改为“国立英士大学”,1945年11月迁至永嘉,1946年3月奉令移址金华。1949年8月为金华市军管会接管,并解散了英士大学。<br/>英士大学受教育部和浙江省教育厅领导。其内部学制组织可分两阶段:1939年至1943年为省立大学时期,设农、工、医三院,下设农艺、农业经济、畜牧兽医、土木工程、机电工程、应用化学、医学、药学等8个学系和农学、合作两专修科;1943年至1949年为国立大学时期,一度曾将工学院划出,增设法学院,后将医学院停办,工学院仍划归,又增设文理学院。这样至1948年共设法、农、工、文理等四学院,增设法律、政治、经济、中国文学、哲学、外国语文学、史学、数学、物理、化学、森林、机械工程和电机工程等学系。 <br/>英士大学历任校长为:许绍棣、吴南轩、杜佐周、何炳松、周尚、杨公达、汤吉禾、邓传楷等</div>
作者:
大笨钟
时间:
2006-9-5 13:02
标题:
中国第一所大学究竟设在何处?
<p>中国第一所大学究竟设在何处?<br/>中国第一所大学设在何处?一直是专家学者争论不休的话题。2002年9月28日《天津日报》在显著位置刊登了一条重要新闻,披露了一条鲜为人知的史实:天津大学近日发现清朝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上光绪皇帝奏折和清光绪皇帝的批复。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献充分说明,北洋大学堂,也就是今天的天津大学,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源地。至此,中国第一所大学设在何处的争论宣告结束。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关于批准设立高等学府的政府性文件。<br/> 北洋大学堂诞生于中国历史上不寻常的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一时间,资产阶级改良派要求维新变法的思潮日益高涨。在这种形势下,曾经支持过主战派的光绪皇帝在洋枪洋炮的开导下,特别是受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的影响,再加上对慈禧太后独揽大权和身处逆境的不满,促使他寻找一条要求变法维新,自立图强的道路。天津是中国北方维新变法的重要基地,相当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积极响应维新变法,并努力付诸实践。北洋大学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br/> 盛宣怀,这位鼎力协助李鸿章在天津发展洋务运动的实业派,是北洋大学堂的创办人。他在洋务运动的实践中感到“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1892年盛宣怀上任津海关道后,就开始筹备办学。三年后,即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他向李鸿章禀请具奏。由于李鸿章调入内阁办事,盛宣怀又于1895年9月19日(光绪二十一年八月一日)通过新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昭上奏光绪皇帝,设立一所新式学堂。1895年10月2日(光绪二十一年八月十四日)光绪皇帝在奏折上御笔朱批“该衙门知道”钦此。“天津北洋西学学堂”正式创建,校址在天津大营门外的梁家园。第二年更名为北洋大学堂。<br/> 北洋大学堂创建后,由盛宣怀亲自任督办兼名誉校长,他以“科教救国,实业兴邦”为宗旨,聘请美国教育家丁家立出任总教习。生于美国又在柏林大学获神学硕士学位的丁家立,由于对西方大学的熟知,再加上他于1886年在天津英租界创办了一所不带宗教色彩的“中西书院”,在社会上获得一定声誉,盛宣怀对他倍加赏识。北洋大学堂以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为蓝本,进行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和学制规划,以培养高级人才为办学目标。<br/> 创建之初,设立头等学堂和二等学堂。头等学堂为大学本科,二等学堂为预科。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分级设学之始。头等学堂即大学本科,学制四年,分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有20余门课程,专业课分五个专业:工程学、电学、矿务学、机器学、律例学,共30余门课程。<br/> 二等学堂“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公立中学堂”。该学堂招收13至15岁学生入学,修业年限为四年,主要课程有:英文、数学、朗读、各国史鉴、地舆学、格物书、平面量地法等20余门课程。<br/> 学生来源从天津、上海、香港等地招收,任课教师多为中外硕学鸿儒,尤以美、日、英、法、德、俄学者任主课,教材也多采用外文原版。此外,北洋大学堂还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保证能够实现培养高层科学人才的目的。由于治学严谨,校风朴实,当时北洋大学与哈佛、耶鲁相伯仲,毕业生可免试进入美国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因而被誉为“东方的康奈尔”。北洋大学从1885年至1911年共有毕业或肄业生518人,其中资送出国52人(不包括自费留学生)。该校为我国近现代科技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奠基的专家学者,他们多为国家社会所倚重,对采矿、冶金、土木、水利、机械工程、铁路交通、财政金融、政法、外交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中共早期领导人张太雷,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五四”运动天津各界联合会副会长马千里,海牙国际法院大法官徐谟,著名诗人徐志摩等,都是北洋大学的毕业生。<br/> 北洋大学堂的创办,不仅推动了我国第一个近代学制的产生,为我国高等学校初创时期体系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更重要意义在于:它结束了中国延续长达一千多年封建教育的历史,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航程。</p><p><br/>盛宣怀<br/>作为中国第一代实业救国的教育家,率先提出“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主张,并于1895年主持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府———北洋大学,开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进而奠定了天津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发源地的历史地位。盛宣怀先生倾其心力致力于中国高等教育的伟大宏图,于1896年又在上海创办了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他积极倡导“中体西用”的办学方针,开辟了在中国高等教育界引进西式教育内容和思维的新领地,创立了先进的办学思想,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p><p><br/>丁家立<br/>(Tenney Charles Daniel,1857-1930),美籍著名教育家,生于美国麻省波士顿城,是英国血统的美国人,美国公理会教士、外交官。1878年,丁家立在美国达特茅斯(Dartmouth)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后,进入欧柏林大学研究院,1879年获神学硕士。光绪八年(1882年)来华,在山西省太谷传教,他曾力劝当地富绅捐资兴学,但收效不大。失望之际,又值其妻罹病赴天津医治,遂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辞去教会职务,以学者身份来天津从事文化活动,就任李鸿章的家庭英文教师,并在天津租房开办中西书院,自任院长,直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同时,丁家立还兼任美国驻天津领事馆副领事,1895年被聘任为天津北洋西学学堂第一任总教习,时伍廷芳任该学堂头等学堂总办,蔡绍基为二等学堂总办。<br/> 1896年丁家立兼任留美学堂监督,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学堂易名为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仍就任总教习。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丁家立一度兼任所谓“天津都统衙门”汉文秘书,办理一切外交事务;后又兼任保定学堂总教习。义和团运动期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天津中西学堂旧址被德军占领,校舍受损,丁家立亲赴柏林与德国政府交涉,获五万两海关银的赔偿金,以此款建筑北洋大学在西沽武库的校舍。三十二年(1906年),辞去北洋大学总教习职,1908年离开天津。<br/> 丁家立在北洋大学任教时,课程仿照美国著名大学标准,教学方法重质不重量,凡毕业生皆可直接进入美国著名大学的研究院。1908年,达特茅斯大学授予丁家立法律名誉博士。此后,丁家立还曾任美国驻华公使馆汉务参赞,民国十年(1921年)退休回美,1930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去世,终年73岁。</p>
作者:
大笨钟
时间:
2006-9-5 13:02
<p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LINE-HEIGHT: 16pt; WORD-WRAP: break-word;"><span class="bt">1895年,一个平平常常的年份,但对于中国近代教育而言,却是分外重要。甲午战败之后,全国各派人士都在积极探索救国之路,教育不良、学术落后被认为是中国衰弱的根本原因, 30年洋务运动所坚持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开始受到广泛质疑,实行“西学体用”、兴办新式大学成为不少进步人士的共识。<br/><br/> 第一所国立现代大学<br/><br/> 如何打破“中体西用”的桎梏,如何培养合乎时代发展需要的科技人才,清朝政府中一些接受维新思想的官员开始积极探索。<br/><br/> 时任天津海关道的盛宣怀多年从事洋务运动,又处于洋务北方中心的天津,深感“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道理,并目睹“日本维新以来,援照西法,广开学堂书院”,“仅十余年,灿然大备”的成就,把教育视为兴国之本。<br/><br/> 1895年9月19日,盛宣怀向朝廷递交了《拟设天津中西学堂章程禀》奏折,不仅痛陈“制造工艺皆取材于不通文理不解测算之匠徒,而欲与各国挈长较短,断乎不能”的现状,还明确提出“职道之愚,当赶紧设立头等二等学堂各一所,为继者规式。”同年10月2日,光绪皇帝照准,北洋大学堂建立。学堂督办(校长)由政府任命,首任督办由盛宣怀兼任,以后由历任津海关道兼任。天津北洋大学堂,比京师大学堂早3年,比清华学堂早16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br/><br/> 北洋大学堂的办学经费由国家提供,也就是说是完全国立的,这在当时绝无仅有,而清末国立大学只有北洋大学、北京大学、山西大学三所。学校每年经费约五万二千两白银,由开平煤税提一万四五千两,从米麦进口捐银提五六千两,从电报局提捐英洋二万元,从招商局运粮税捐交两万两,经光绪皇帝批准全数解交津海关道库储存,专备北洋大学堂用度。北洋大学堂的学生书籍、纸张、笔墨以及膳费都是无偿提供的,除此之外,每人每月还发膏火费一至七厘白银不等,且随年级升高而增加,这是任何其他学校所不能相比的。<br/><br/> 第一批高级专门人才<br/><br/> 北洋大学堂,由美籍教育家丁家立担任总教习,效法美国办学模式,实现真正的“西学体用”。丁家立主管学堂达十一年之久,对于学堂创建发展作用重大。他办事认真,治学严格,有实干精神。庚子前北洋的学生、后任北洋大学校长的赵天麟回忆:“庚子前的一个冬夜,学生中有夜间迟睡闲聊的,事为经常查夜的丁家立所知,有一次突然掩入,学生们闻声熄灯上床装睡,丁家立乃遍摸学生之足,发现足部凉的数人,即为迟睡者,加以训诫。”<br/><br/> 这个时候的北洋大学堂设头等学堂(本科)和二等学堂(预科),学制各为四年,完全有别于以前建立的各类新式专科学校,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二等学堂的课程主要有外文、数学、地舆学、格物学、各国史鉴等,学生升入头等学堂即按创办奏定章程来学习功课,理论与实践并重,头等学堂毕业生不经考试,就可直接进入美国著名大学的研究院。<br/><br/> 北洋大学堂创办之始,设立了四个学门(学科),即法律、采矿、机器和土木,其中工程教育占了三个。在校学生班次中,工科班也占了四分之三。北洋大学堂开办之初即形成了以工为主的办学模式。这正是适应了当时国家对于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的需要,尤其是适应了当时天津外交、军事、工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北洋大学堂培养的首批学生于1899年毕业,从此中国有了自己培养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br/><br/> 第一个资送学生留美<br/><br/> 资送头等学堂毕业生出国留学是北洋大学堂创办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899年第一届毕业生原拟派赴美国留学,因八国联军攻战天津,未能成行,有些毕业生或头等学堂学生到上海经南洋公学派遣出国留学。 1903年,北洋大学堂在西沽复校,派遣留学才得实施。<br/><br/> 当时社会上对出洋问题,一般存在着相当的顾虑,不少人不愿送子弟出国,因此北洋送出的学生有的是由单独考选而来。学校设“留美学堂监督”一职,由总教习丁家立兼任,每次由丁家立带领赴美留学,把这些学生送入各有关美国学校读书。这些学校,从北洋的立场来看,就是北洋的留美学堂,因此留学生仍是自己的学生,除给予公费待遇外,包括路费、学费、文具费、试验费、衣装费、膳费、住宿费、医药费等,每月还发给比在校时更多的零用钱。<br/><br/> 1906年,北洋大学堂复校后第三班全体送出留学,共计34人,爱国教育家赵天麟就在其中。这34人中除3人赴法外,余皆赴美入哈佛、耶鲁、布朗、康乃尔、麻省理工等著名大学学习,其中19人还被哈佛、耶鲁、布朗三大学免学费。之后,又相继选派优秀毕业生出国深造,分别赴美、法、德、日、英等国,他们有幸成为我国第一批大学毕业出国留学者。<br/><br/> 校训释义<br/><br/> 天津大学的校训为“实事求是”,由建校初期北洋大学原校长、著名法学家赵天麟首倡并承继至今。赵天麟任校长期间( 1914-1920年)总结北洋大学近二十年办学经验,概括出“实事求是”四个字,以之教导学生遂成为校训,一直沿袭至今。<br/><br/> “实事求是”一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刘》,文中说刘德“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后被人们沿传引申,毛泽东也曾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做过这样的论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赵天麟以这四个字首倡于北洋大学。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待科学技术知识,端正学风。对昔日的北洋大学和今天的天津大学在治学、育人诸方面都起到积极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br/><br/> 赵天麟坚持严字当头,以讲求高质量为教学目标。他在1925年北洋大学三十周年校庆祝词中写道:<br/><br/> 形上形下,聚精会神。<br/><br/> 人文渊薮,日新又新。<br/><br/> 猥长其曹,改制伊始。<br/><br/> 一得之愚,实事求是。<br/><br/> 忆当髫稚,蛾术于斯。<br/><br/> 归自海外,乃辱皋比。<br/><br/> 教学相承,渊源接续。<br/><br/> 从事此间,厥情最笃。<br/><br/> 别来数稔,时复念兹。<br/><br/> 达材成德,与有荣施。<br/><br/> 云霞蒸蔚,盛会欣逢。<br/><br/> 洋洋学海,万派朝宗。<br/><br/> 这一段祝词是赵天麟办学思想的回顾和总结,体现了事实求是的精神,和集中精力从事教学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的抱负。<br/><br/> 天津大学在继承这一优良校训的基础上赋予了新的内涵,即办事求学,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诚实守信,并注重求索真相,开拓创新,把握规律。天津大学继承了北洋大学的优良校风和学风,恪守“实事求是”的校训,在教学上,明确提出了“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的“双严”方针,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对教师严格聘任,讲求真才实学,并要求教师兢兢业业,诲人不倦,讲授认真,教学方法具有引导性;对学生严格挑选,严格考核,严格管理,并要求学生自觉自重,勤奋好学,注重素质的全面提高。<br/><br/> 天大(北洋)大事记<br/><br/><br/>北洋大学堂校长(督办)由政府任命;首任校长(督办)为天津海关道盛宣怀 <br/><br/>中国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合影(1899年) <br/><br/>摄于1911年的北洋大学校门旁 <br/><br/> -1895年,天津海关道盛宣怀上书北洋大臣王文韶,禀请设立北洋大学堂, 10月2日光绪皇帝下旨钦准。从此,我国自己创办的近代第一所新式大学诞生。<br/><br/> -1899年,北洋大学第一届学生毕业,学堂颁发第一张大学毕业文凭,获得者是法科学生王宠惠。<br/><br/> -1900年,北洋大学堂八国联军攻占天津,校舍被德军占据,学堂被迫停办。<br/><br/> -1901年,北洋大学堂创始人盛宣怀通过南洋公学资送北洋大学堂第一批学生赴美留学。这是中国首批大学出国留学生,是中国高等学校留学教育之始。<br/><br/> -1902年,袁世凯着手恢复北洋大学堂,新校址在西沽武库。<br/><br/> -1903年4月,北洋大学堂在新校址复校。<br/><br/> -1903年,北洋大学堂选派第一批毕业生留学美国。<br/><br/> -1908年,北洋大学堂选派齐璧亭等5人赴日本优级师范学习。<br/><br/> -1910年,宣统皇帝硃批会考北洋大学堂毕业生,并进行殿试嘉奖,北洋大学土木工学门学生冯熙敏,获会考第一名,被钦点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名西学翰林,官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br/><br/> -1911年,清政府赏北洋大学堂11名优等毕业生以进士出身。<br/><br/> -1912年,北洋大学堂依据教育部令改称北洋大学校。<br/><br/> -1913年,北洋大学校改称国立北洋大学。<br/><br/> -1914年,赵天麟被任命为国立北洋大学校长,在其任校长期间,总结北洋大学近二十年办学经验,概括“实事求是”四个字,遂成校训。 </span></p>
作者:
三川一泉
时间:
2006-9-5 13:03
[em17]hehe
作者:
大笨钟
时间:
2006-9-5 13:03
<span class="bt">北洋大学在初创时期法科、工科都很强,但1917年2月,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建议将北京大学工科移并北洋大学,而将北洋大学法科移并北京大学。此建议为教育部采纳,令北洋大学法科不再续招新生。 1920年6月北洋大学法科最末一班学生毕业,法科正式停办,开始专设工科,北洋大学进入专办工科时期。但是学校名称仍然为“北洋大学”。直到1929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大学组织法》,因北洋大学只剩工科,故改称“国立北洋工学院”。<br/><br/> 传承爱国思想<br/><br/> 1919年,北洋大学正处于调整科系及反对美国教员专横的风潮中,“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了。为声援北京学生,北洋大学学生和在津各大、中学学生一道,罢课游行。在游行队伍中,北洋大学的队伍居于最前列。当各校学生在南开操场集合与军警发生冲突时,北洋同学为前锋。学联代表向省长曹锐请愿,要求北京政府惩办卖国贼曹汝霖,北洋代表孙毓麒又为四代表之一。北洋同学的活动遭到当局的特别关注,校长赵天麟也不赞成学生参加游行,并宣布提前放暑假来遏制学生运动。但暑假后北洋大学学生继续斗争,积极参与学联组织和所出刊物的领导工作。天津最早的革命团体“觉悟社”的组织者之一就是北洋矿冶工程学系的谌伊勋。<br/><br/> “五四”运动大大激发了北洋同学的爱国热情和革命思想。 1920年毕业的法科学生张太雷于1922年加入共产党,后成为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书记,在1927年广州起义中牺牲,成为后来同学的光荣榜样。<br/><br/> 1931年9月18日,日军悍然发动了对我国东北的侵略战争。消息传到北洋,北洋师生面对国家危难,全院师生义愤填膺地投入到抗日救亡活动之中。机械系教授、教务长、代理院长王季绪率先行动,通电全国,呼吁国民党政府出兵抗日,并毅然绝食,以示抗议。此举在当时抗日爱国运动中造成巨大影响,天津和全国各大报纸都发表了消息或社论,各界爱国人士纷纷致函致电,表示支持王院长和北洋师生的爱国行动。不久,天津学生组织成立了抗日救国会,北洋工学院、法商学院、南开大学等院校学生分别负责该会的总务、宣传、文书等工作。北洋学生自治会根据同学要求,召开全校师生大会,通过了赴南京请愿的决议。在南下的路上学生代表们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当面向蒋介石提出了抗日救国的要求。<br/><br/> 工科院校排头兵<br/><br/> 伴随着蓬勃发展的爱国运动,北洋大学的教学工作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由于只能办工科,北洋开始培养研究生、建立研究所,发表了大批学术论文,出版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刊物和著作。北洋人面对困难不气馁,经过自己顽强的努力,仍然保持了国内院校工科第一的位置和声望。<br/><br/> 这一时期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北洋工学院院长李书田。李书田, 1932年至1948年期间,曾先后担任北洋工学院院长、西北工学院院长、泰顺北洋工学院院长和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院长。是在北洋掌校时间最长的领导。 1929年,北洋突遭大火,所有积累了二十七年全部地质系及一部分工矿科的设备、标本、文献以及水利、理化各教室全部被烧毁,损失惨重。 1932年,李书田一到任就面临着重建北洋的重任。<br/><br/> 在校园建设上,新建了工程学馆(南大楼)、工程实验馆(北大楼),新建了图书馆,修建了足、篮、排球场及十几个网球场;学科建设上,于土木系添设水利工程组,于矿冶系分置采矿工程组及冶金工程组,于机械系添设航空工程组,创设电机工程系;科学研究上,创办工科研究所,开始招收研究生,创办刊物,供师生发表学术论文,《北洋理工季刊》发刊词即定为“技术探研,理工探讨”等方面的学术论著刊物。<br/><br/> 李书田主持修改的校歌,一直传颂至今。他主持编写的校史和各系系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史料。<br/><br/> 校址数迁弦歌不断<br/><br/> 抗日战争爆发后,北洋大学办学更加艰难,北洋工学院被日军占为兵营。 9月10日民国教育部16696号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北洋工学院随即迁址西安。 1938年3月,山西临汾失陷,日寇兵临风陵渡,西北联大师生再次启程迁往汉中。北洋师生带着干粮坐闷罐车从西安抵达宝鸡,然后再经过艰苦跋涉落脚于城固县、南郑县、勉县。 1938年7月,根据教育部令,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私立焦作工学院合组西北工学院,院址由西安迁往陕西汉中城固县古路坝一座天主教堂内。此外还在不远处的七星寺设立了分院。同学们怀着救亡抗日的心情学习,卧薪尝胆、分秒必争,苦读之风盛行。<br/><br/> “古路坝距城固四十里,距汉中七十里,地旷人稀。西北工学院的建立,给这宁静的土地带来了盎然的生机。学生们专心苦读,图书阅览室由于地方狭小,从早到晚都有人满之患。晚间自习时一个大教室,顶多两盏汽灯,晚饭后就有同学抢先进入教室,占灯下座位,晚来的同学只能依次后坐,有些则自己举着蜡烛以补光线之不足。每晚自习都是在汽灯将要熄灭时,同学们还迟迟不肯离去。黎明,即有同学散布于山坡或树林中开始晨读。”“七星寺的同学也是人人自奋,潜心苦读,开夜车成风。每个教室,有开晚车者,有开早车者,你去我来,经年如此,百数只蜡烛,光焰闪耀彻夜不熄,被誉为‘七星灯火’”。<br/><br/> 1942年12月,民国行政院第606次会议决定,将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升格为国立英士大学,将英士大学工学院划出,独立为“国立北洋工学院”。校址由泰顺县司前镇迁至百丈口镇。 1944年春,教育部拨款建立“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 12月开学。校址在西安梁府街,随后迁至崇廉路。抗日战争时期“北洋”转辗迁徙且一分为三,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弦歌不断。其艰难困苦的程度可想而知,其百折不挠之精神、坚韧不拔之毅志可歌可敬。三校坚持了北洋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和“严谨治学”的校风,使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得以承袭至今。<br/><br/>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6年1月民国教育部下达恢复北洋大学令,同意在天津西沽原校址复校。西北工学院、泰顺国立北洋工学院、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等校师生大部分返回西沽,复校后名称为“北洋大学”。此时,北洋大学已经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了五十年,基于半个世纪的办学经验,北洋人认识到:工(科)无理(科)没有基础,理无工没有实践,理工结合才能协调发展的道理,并且规划出理工结合综合发展的蓝图。<br/><br/> 天大(北洋)大事记<br/><br/> -1920年6月,北洋大学法科最末一班学生毕业,法科正式停办,开始专设工科,北洋大学进入专办工科时期(法科调入北京大学),改为单办工科。<br/><br/> -1928年,在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会长、北洋大学水利工程专家李仪祉的建议下,建立了“天津第一水工试验所”, 1935年改为“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 1937年遭日军飞机轰炸。<br/><br/> -1929年春,学校教学大楼遭火灾焚毁,损失达30余万元。<br/><br/> -1929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大学组织法》,因北洋大学只剩工科,故改称国立北洋工学院。学院下设三个系、两个所:矿冶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和机械工程系,冶金工程研究所和工程材料研究所。<br/><br/> -1934年,北洋工学院教授邓曰谟教师仿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飞机发动机。<br/><br/> -1935年,北洋工学院开始招收研究生,同年增加电机工程系。<br/><br/> -1935年8月,北洋大学校歌诞生,总结了北洋大学几十年兴学育人、实业救国的艰辛,促人奋进,催人向上。<br/><br/> -1937年,日军侵占天津,北洋工学院被迫西迁入陕,与北平大学及北平师范大学合组西安临时大学。<br/><br/> -1938年,西安临时大学迁校汉中,改称西北联合大学。 7月,北洋工学院等四校合组西北工学院,校址在陕西城固古路坝。<br/><br/> -1942年12月,民国行政院第606次会议决定,将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升格为国立英士大学,将英士大学工学院划出,独立为“国立北洋工学院”。校址由泰顺县司前镇迁至百丈口镇。<br/><br/> -1944年春,教育部拨款建立“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 12月开学,校址在西安梁府街,随后迁至崇廉路。<br/><br/> -1946年1月,民国教育部下达恢复北洋大学令,同意在天津西沽原校址复校。西北工学院、泰顺国立北洋工学院、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等校师生大部分返回西沽,复校后名称为“北洋大学”,学校下设工学院和理学院。</span>
作者:
大笨钟
时间:
2006-9-5 13:07
一泉你可以把泰顺国立北洋工学院作为一个专门的课题去深入研究哦!没想到可能还是中国的第一所大学呢!
作者:
大笨钟
时间:
2006-9-5 13:13
想想当年那么多学者教授学生齐聚在泰顺深山,将是怎么样一个场景啊!但是奇怪的是为什么后来这些曾经在这里教书授课和学习的师生们对北洋工学院即国立英士大学在泰顺的历史记录甚少,关于当时泰顺的记录也少之有少呢?校舍的原址百丈口已经淹没在水下乐,但是司前镇的校址应该还在,如果能够确认,那么,原址肯定也将可以作为重点文保单位去保护起来的,研究英士大学在泰顺的历史,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工作!
作者:
大笨钟
时间:
2006-9-5 13:17
1942年-1945年,国立英士大学在泰顺有三年的时间,应该会有很多关于泰顺的资料的!县志或者其他学者哪里应该会有相关史料,另外,那个时候记事的青年小孩到现在应该也只有七八十岁,很多人也许还能讲述一段曾经的历史!
作者:
大笨钟
时间:
2006-9-5 13:33
标题:
1942-1945年期间,泰顺曾经有三所高等学校和一所重点中学!
<p> 一所是楼上所提到的国立英士学院,位于百丈口,第二所是泰顺北洋工学院(司前),而另外一所则是温师院(莒江),另外,重点高中就是现在的温州中学!</p><p>1941年4月19日,日寇在瑞安登陆,温州一度沦陷,局势十分紧张。国民党的党政机关单位纷纷从城市撤退到山区。在郑楼的温师亦面临风声鹤唳、一日数惊,学生在此不能安心学习。1942年下半年,学校决定迁移到泰顺莒江。<br/> 莒江是飞云江上游山区,地僻人稀,交通不便,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六七百师生忽然迁来,吃住教学的困难确是不少,学校尽了最大努力,总算安顿下来。校本部设在上、下村交界的夏氏大宗祠,祠后边原是莒江小学的操场,这时借作温师操场。东西厢宗祠安排普师部教室。原五显庙与庄济王庙互联在一起,面积较大,加以修理后,整个简师部8个教室都设在这里。膳厅暂安排在本部大礼堂,师生宿舍则分散在上下两村各民房内。原在郑楼的教学仪器、图书、课桌椅等用木船装运,花了半个月时间才全部运到莒江。校舍修建工作在当地两村群众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因此秋季招生、开学工作照常进行。</p><p> 开学后,师生生活安定,教学秩序有条不紊。当时课本供应不上,由教师选编讲义,油印发给学生。生活十分艰苦,吃的是粗粮,有时买点番薯、马铃薯作补充,蔬菜只能是青菜、豆腐、南瓜之类。几乎整年“不知肉味”。在郑楼时还能用煤汽灯照明,但在莒江,只能用菜油或青油,两人一盏灯,灯上两根灯芯,依稀能看出字体而已。“青灯黄卷”四字可以概括学生们的学习生活。</p><p> 在这期间,还有国立北洋工学院迁往百丈东岸;英士大学迁到司前;温州中学迁到江口。泰顺已成为全省几所高校与重点中学所在地。一时知名教授、优秀中学教师都云集于此。温师借机敦聘北洋工学院、英士大学教授来校讲学或兼课,汇集了一批有名望的教师,如语文教师王季思、王西彦先生;音美老师是李叔同(弘一大师)的学生刘质平、李鸿梁先生;历史老师张同光、周予同先生等等。他们来校授课,无疑提高了温师的教学质量。<br/></p><p></p>
作者:
大笨钟
时间:
2006-9-5 13:41
标题:
泰顺村民、英士大学学生和一个美国大兵的故事!
<div class="news_class" align="center"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red;">坠机泰顺后 美国大兵的逃生奇缘</div><div align="center"><hr size="1"/>(2004年6月8日 9:28) <p></p></div><div><div><div><p> 60年前的6月6日,300万士兵横渡英吉利海峡,并在法国诺曼底成功登陆。同一年的4月4日,一位美国飞行员驾驶的轰炸机,不幸被日军击中,坠毁在我市泰顺县司前镇,飞行员跳伞后被当地村民和司前镇的英士大学师生救起,并在众人的保护下,转移到安全地带。6月6 日,到泰顺旅游的杨荣良先生得知情况后,给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及领事馆发出英文传真,向美方求证飞机坠毁及飞行员是否健在等相关情况,目前,还没得到答复。6月6 日,记者走进这个传奇故事的发生地,村民们拿出珍藏了 60年之久的轰炸机残骸,讲述那段充满着硝烟的历史。 </p><p> <strong>美国大兵从天而降</strong>
</p><p> 记者见到了当时的目击者钟丙利,他现在也已经72岁了。 </p><p> 1944年4月4日,12岁的钟丙利正在司前镇芭蕉塆山下的小溪边放牛羊。大约下午2点钟,两架飞机飞过上空,其中一架飞得特别低,突然只见那架低飞的飞机一个俯冲,很快掉下一个布团状的东西,飞机撞在了对面的小土包上,发出“轰———”的一声惊天巨响,大火把一片大约100多平方米的竹林烧毁。牛羊受了惊吓四处奔跑,其中一头牛一口气就跑回到牛圈。呆了半晌之后,钟丙利也惊恐万状地跑回家。 </p><p> 如今,芭蕉塆的小山包已是一片郁郁葱葱,但隐约之间还可以看出当年飞机撞击的痕迹。飞机撞出的一个大坑洞,被村民纪念称为: “飞机潭”。 </p><p> <strong>左手握枪,右手执旗</strong>
</p><p> 事发后,村民和英士大学师生 100多人赶到了现场搜寻。 </p><p> 飞行员的降落伞悬挂在一棵大约4米高的大树上,人已经着陆站在地上,但动弹不了,看到许多人围上来,这个红发、高鼻梁、穿黄色军装的洋人左手握着枪挥舞着,显得非常警惕,同时右手挥动着旗子。 </p><p> 其中一个学生用“旗语”告诉对方,这里不是沦陷区,不是敌人。同时,大学的一位60来岁的英语老师也赶过来,帮助翻译。对方名叫奎英隶(音译),是到中国执行任务,被日寇击中油箱,以致燃料不足而弃机跳伞。 </p><p> 随后,在师生们的帮助下,飞行员解开降落伞的系带,师生们将他搀扶着带回学校。 </p><p> <strong>吃了三天的土蛋糕</strong>
</p><p> 民国初年,国民政府在上海创办的英士大学在日本侵华中不断转迁,1943年初,英士大学师生在校长杜佐周的带领下,迁至泰顺司前,师生多达800余人。 </p><p> 奎英隶就居住在英士大学校长杜佐周所居住的“得秀楼”上。当年为奎英隶送饭的蓝盛法老人还非常清晰地记着当时的情形。他告诉记者:“当时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一张小桌子。那个人(飞行员)来了以后,每天都有老师来看他,他们说话我也听不懂,我只负责送饭——— 他不会吃米饭,只吃鸡蛋,而且只吃煎起来的鸡蛋,还有就是用面粉和鸡蛋混杂烤起来的土蛋糕。”蓝盛法每次送饭过来,因为语言不通没办法告诉奎英隶,他就把饭放在桌子上,然后在墙壁上敲两下。奎英隶抬头看看,他就转身走了。 </p><p> 1944年4月5日,英士大学为此开了一个欢迎会。在会上,奎英隶说:“幸亏中国有所大学在这里,要不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我要感谢大学。” </p><p> <strong>飞机残骸成了“筷子笼”</strong>
</p><p> 在采访期间,记者试着寻找一些飞机残骸,但是飞机的主要部件当时都被搜集起来送到浙江省政府所在地(现丽水云和县所在地)。司前村的党支部陶书记说,在20世纪 60年代,他上山玩耍的时候还经常可以捡到一些散落的零碎部件,现在都找不到了。 </p><p> 记者非常幸运地在村民张仰瑞家中找到两个残骸。他指着一个编号为73-22034的笼状的残骸说:“如果不是被当作筷子笼的话,可能它也没了。” </p><p> 这是今年已经71岁的村民蓝必苗五十年前在一堆翻起的泥土里发现的,当他拿回家的时候,他的父说:其他也没什么用途,兑糖吃太可惜,还是做个“筷子笼”吧。结果就这样沿用了50余年。不久之后,蓝必苗在山上又发现了另一块残片,他的父亲用它做了一个门栓。 </p><p> 2003年,张仰瑞搜集地方文物时,发现了这两块珍贵遗物,便花钱把它买过来保留下来。 </p><p> <strong>护送人怀念美国大兵</strong>
</p><p> 村民们还在2003年4月4日自费在芭蕉塆立起一块纪念碑。张仰瑞告诉记者:“如果奎英隶还活着,我想把这些送还给他。” </p><p> 今年八十三高龄的蓝盛法老人已经显得老态龙钟了,他是当年护送奎英隶出山的人。 </p><p> 由于美国士兵不习惯走崎岖的山路,同时还受了轻微伤,所以学校组织了人员抬着对方走。抬了10多里山路把他从百丈送到文成,1944 年4月8日再由国民党驻文成龙川军的护送,返回盟军驻地。 </p><p> 在回忆当年抬奎英隶出山的情形时,蓝盛法说:“很重啊,到文成就 10里路,我们三个人抬一抬歇一歇,简直就抬不动———我觉得他有 200斤。” </p><p> 蓝盛法老人不无感慨地说,现在是和平年月,不知道这个曾经为中国抗战作出贡献的“客人”是否还健在,如果还活着很想再见见他。 </p><p> <strong>求证飞机失事原因</strong>
</p><p> 对美国战斗机为何途经泰顺在村里有两种说法。 </p><p> 说法一,奎英隶是飞虎队员,他和他的战友到上海附近参加空战后返回福建长汀驻地的途中,奎英隶的轰炸机被日军击中油箱,燃料不足弃机跳伞。 </p><p> 说法二,奎英隶是盟军的飞行员到日本东京执行任务,被日军击中油箱,燃料不足弃机跳伞。原泰顺县志办主任高启新表示,1942年,美国有一个作战计划就是“轰炸东京计划”,驾驶的是一种B-47的轰炸机,这种飞机的燃料量就只够从美国本土起飞,到东京参加战斗,如果驾驶得当的话,可以到当时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加油,结果途经泰顺发生意外。 </p><p> 一直关注此事的杨荣良先生怀疑,当时支援中国抗日的除了陈纳德将军率领的飞虎队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空军”呢?因为“飞虎队”活动的范围一般都在云南一带,不可能会飞到泰顺。 </p><p> 因而,热心的他专门给美国驻中国的大使馆和驻上海领事馆发传真,希望美方帮助查证飞机失事情况,并转达蓝盛法老人和其他村民对奎英隶(不知是否健在)战士的问候。商报记者 吴行妙/文 夏子昂/摄 。</p></div></div></div>
作者:
大笨钟
时间:
2006-9-5 13:44
奎英隶撞开老教授的记忆大门<a href="http://www.langqiao.net/bobbs/dispbbs.asp?boardid=17&id=5517">http://www.langqiao.net/bobbs/dispbbs.asp?boardid=17&id=5517</a>
作者:
天文绿蛇
时间:
2006-9-5 14:57
<p>似乎将要遗忘的教育文化遗产在泰顺又被重提,以前看到那个“拯救大兵”的故事才意识到这些高等学府在泰顺的重要性,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泰顺研究的新亮点,只可惜现在一所大学的校址已经在水下了,其它学校的校址完全可以作为文物保护起来,我想,公布下一批泰顺文物保护单位的时间已经不远了吧。这些教育遗址绝对是泰顺的一个新亮点,一定不要忘记啊!</p>
作者:
阿飞
时间:
2006-9-5 17:00
[em01]
作者:
饶富春
时间:
2006-9-5 19:08
呵呵泰顺以前也曾有过大学!记得老爸在世以前有研究这个,现在他不在了希望寄托在兄弟们身上了。兄弟们努力去研究吧,早日为泰顺的历史做出贡献!
作者:
五步虎
时间:
2010-10-11 13:58
笨钟自己都顶过那么多的帖
为了另一帖,我再顶
作者:
大笨钟
时间:
2010-10-17 09:23
富春应该子承父业的!
欢迎光临 中国廊桥网-廊桥论坛 (http://old.langqiao.net/web/)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