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人生礼仪有“冠、婚、丧、祭”四礼,而又以婚礼为隆重,据地方有关史料记载和民间流传的习俗,旧时代男女青年要想走到一起,拜堂成亲,这其中必须经过一系列繁琐复杂而有颇具特色有趣的过程,不然这门亲事就不被父母接受和社会所承认。前不久,笔者就此深入司前、百丈、仕阳、三魁、小村等地采访了十几位年逾八旬的老人,揭开这一神秘的面纱——
定亲五道关
过去男女婚姻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定的。从媒妁第一次上门说亲,到迎娶就要经过五道关卡。
测命:所谓的测命也称算命,就是测算男女双方的生庚八字,由做媒人(男称媒公女称媒婆),到女方家拿来出生年月日时辰,送到男方,由男方的父母同时将男方的出生年月日时辰—起拿给算命先生测算,首先看男女双方的生肖是否相冲,如一方属蛇,一方属鼠,一方属猪,一方属虎等等被认为不能相配;其次再排生庚八字,看双方的“命底”、“命价”如何,是否相克互补,无论哪一方命中若带“当八败”或是“命硬’都被认为是最差最贱的命。民间传说“当八败”的命,不管家财多丰厚到时也会倾家荡产,一无所有,“命硬”的将来不是克父母就是克夫克妻克儿子。如果生肖和命庚八字都不会相冲相克就算过了第一关。
求吉:是第一关。是指男方将女主的“命纸”拿来,用小碗、茶杯一类瓷器压藏在厅头神龛香火前或是灶神龛下七天,这七天家中要平平安安,不得发生任何事情,那怕是打破一个碗,一个酒杯,或是死了一只鸡—只鸭,都被认为是不吉利,家中若有人生病感冒,发烧那就更被认为是不祥之兆。七天过后,再取出“命纸”,看上面有没有尘土,有没有被小虫咬破,还有大红“命纸”会不会褪色等等,如果完好无损的,可以议婚。若是男女双方相冲相克,不吉利,或是不满意的,男方务必在农历春节前将女方的“命纸”送还给女方,否贝挝了年女方就以为男方同意这门亲事,到时想退也难了。
小定:罗阳、百丈、司前—带称作“初定”,仕阳,三魁、小村、泗溪—带称之为“察定”。“察定”前男方要准备“盂担”一担,内装婚嫁喜庆专用的礼盂四至六盘,盘内有猪脚、红蛋、年糕、线面,鱼鲞、毛线布料等礼品。另外还有几元银币,或是银戒子、银手镯、银耳坠,用红绸布精心包好,旗在“盂担’内最上面一盘的礼盘中间作为定金,札盘分别用两只大红布袋装好,袋头扎成两片百合瓣,担头再插上青柏枝,意为百年好合。然后叫一亲戚(如姐夫、妹夫、堂兄均可)挑到女方家。女方家设小宴招待,收下礼盘中的礼品后,回赠抽筋袋、毛巾、丝线、袜底等礼品,置于礼盘内作为回礼,意为家底丰厚,知礼知节。挑“盂担”的人不管路途远近当天要回到男方家。
不过,如今男女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对“测命”、“求吉”这一套陈旧的晒习早已置之不理,就连“小定”-这一礼俗,大多数人家都想能方便则方便,省事更好。所以,只有待到男女双方自己确定关系后,改为 女方的母亲邀几位亲戚到男方家象征性地看一看, 称作“看人家”。女方“看人家”一班人回去时,男方家要一一给她们包红包,称之为“记路钱”,体面的家还给每人一件或两件布料,还有毛巾、红蛋等礼物相送。
大定:是接“小定”之后的又一道关,也是定亲所有礼节中最为关键的一关,称之为正式订婚。男方要挑选—个凑双的月份,如二、四、六、八、十月、十二月作为“大定”日期,并吩咐媒人通知女方做好“接定”准备。罗阳、司前、百丈一带,“大定”那天要请两个父母双全,被村中族人认为好命的年轻小伙挑“盂担”,一人挑荤菜礼盘,如猪肉、明甫、黄虾、白 芎等等,每一礼盘还要放一小束用红线扎成的柏枝,第一个礼盘内除了放大红贴盒外,还放一包用大红布包成的“礼金”(也有人称“聘金”。数额双方父母早巳说定),然后将所有礼盘分别装进两只红布袋内,担头也象“小定”时扎百合花瓣、插柏枝,再挂上两只大公鸡,就算齐全了。而三魁、仕阳一带只有一人挑“盂担”,礼品一般是八盘,盘内东西大同小异。女方设小宴招待后,并收下三分之二的礼品,同时将布料、毛巾、鞋袜、鞋垫等放进礼盘内作为回礼,司前、百丈、莒江、洪口—带还放进六七个小袋,称作锁匙袋、烟丝袋、表袋、钱袋、片子袋,等等。两只大公鸡女方只能收一只,还要换上一只雌鸡让男方带回,两只鸡的鸡脚用红线缠在—起,人称“红线绕鸡脚”,其意是喜缔良缘不分开。
送日子:送日子是最后一道关。由男方择定黄道吉日作为婚期,送日子这一天,要体面的男方人家扛上一个七八十斤重的大猪脚,再备几盘礼品,请一亲戚和媒人将“日子单”和礼物一并送到女方家。接着双方按择定的日子,—边做好出嫁、迎娶的准备,一边向亲戚朋友发出请帖,邀请他们前来喝喜酒。
迎亲三十件事
男女双方家里忙过定亲之后,接着便是出嫁、迎亲的日子。到了这—天,场面更加热闹,不过随着而来的便是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繁琐的礼节,忙得使人晕头转向,又让人高兴,整个过程从始至终沉浸在喜庆欢乐之中。
轿前盂、轿夫米、大花轿:顾名思义,所谓的“轿前盂”与“轿夫米”是指担盂的人走在轿前面的称之为“轿前盂”,男方雇轿夫到女方家抬嫁妆的轿夫,自带膳食用的谷米,称“轿夫米”。迎亲前一天下午,男方必须将—担“轿前盂”、一杠“轿夫米”和三顶花轿—起送至妆方家里。“轿前盂”内的礼品以南北菜料为主,也有许多礼品与“大定”时送的礼品相同,盂中十至十二盘,其中有一盂放着一个连猪尾巴约有一百多斤重的猪后脚,还有—盂是放给新娘上花轿前各种名目的红包十几个,如:“灭苦毛包”、“剃面包”、“洗面包”、“洗手包”、“封箱包”、“雨伞包”、“走路包”等等,每—盂内放一小束千年柏,万年青,意为夫妻百年合好、千年长青。“轿前盂”挑至妆方家后,女方家除了给男方家留下—个7寸的猪脚蹄作为回礼外,其
余全数收下。
另外,“轿夫米”抬多少,取决于女方家给男方家陪多少杠(件)嫁妆而定,一般一杠为一斗,十杠为十斗,还要带上油灯、蜡烛。其意是:抬嫁妆的轿夫是男方家雇请的,他们来女方家不但食膳自理,而且连照明用具也要自带,这是规矩。不过另有一种说法,说是过去轿夫干得是苦力活,食量大,女方家“小气”不愿招待,所以自带“轿夫米”也作为一个条件向男方提出,男方为早日娶得新娘也只好接受了。还有一种说法是,过去轿夫和吹鼓手的地位在三教九流当中,属于最低等,常被人鄙视,因此不管在男方家里,还是在女方家里用膳,其酒筵均被安排在厅堂最后两桌,或是偏旁的屋檐下。所以男方送多少“轿夫米”女方照收不误,不过 也有不少女方家不贪心,顾及体面,或多或少给男方家留下一点,让轿夫第二天抬嫁妆时放在“尾杠”上—并带回。
再者要租赁三顶花轿,一顶是新娘坐的称“大花轿”,做工精细,大红颜色,另外两顶称“小蓬轿”,三魁、仕阳一带称“过山轿”是深蓝色的,供媒人和新娘的小弟乘坐。新娘的小弟,各地称呼不一,司前、百丈、莒江、洪口一带称“新舅”,三魁、仕阳、雅阳、泗溪一带称“随客舅”,罗阳一带称“老婆舅”,不过现在统称叫“老婆舅”。租赁花轿时若是遇上“日子大”,同日办喜事人家多,不但要提前预约,还要付定金、包红包,否则租赁不到大花轿,为此男女双方家人闹矛盾和不愉快的事时有发生。不过现在不存在这一问题,因为交通方便,新娘的花轿也改用小轿车,至于“轿前盂”、“轿夫米”也用钱来拆算了。
迎亲的头一天晚上,女方要办—场体面的“出嫁酒”,筵席间,女方的父母带着女儿一一去跪拜前来喝“出嫁酒”的外公外婆,舅父舅妈,姑父姑母等等主要长辈亲戚,被跪拜者并当场给红包,过去称“膝盖包”,也有称“记路包”。现在此俗也改为,长辈亲戚在当日包红包时就连同“膝盖包”一起上帐了,当场不再给红包。男女双方办酒席,亲戚朋友送钱送物的都要帐,女方的称此帐薄为“粉仪薄”(男方的称“贺仪薄”)。当晚女方父母忙得团田转,既要给第二天出嫁的女儿打理嫁妆,又要查看“粉仪薄”上每人的红包尢小,一一酌情回礼。
化新妆、戴凤冠、披绫肩、盖头巾、上花轿、分香火、锁箱橱、带火种、制进轿煞:新娘上花轿前要一番精心打扮,称为“化新妆”,过去有钱人家的新娘,父母为此特地买来一个中年妇女,陪女儿一起嫁到男方家,此人称作“陪嫁嫂”。“陪嫁嫂”的作用是一来怕新娘过门寂寞,陪她说说话;二来自家带去的人好使唤;三是每天早上专门帮新娘化妆。这风俗二三十年代最为盛行,到了四十年代就极少了,为新娘化妆的是男方雇请来一中年妇女和年轻女子,此二人头天下午也随着媒人、轿夫一起到女方家宿夜。中年者称“老接”,年轻者称“接姑”。化妆前先由“接姑:’手握剃刀,在新娘面前佯作剃额毛比划三下后,把剃刀递给“老接”,由“老接”来剃“苦毛”。老接虽有剃刀在手,却不用刀剃,而是用一根细麻线对拆成辨状,一头咬在嘴里,另外两头握手上,在新娘脸上来回绞拔细毛。然后擦脂搭粉,穿衣裙,披绫肩,大户人家在绫肩上用红线拴着银元,以示富有,最后再戴凤冠,若新娘没有后发簪就戴花冠穿旗袍。新娘一切化妆完后,由“老接”和“接姑”扶着去拜香火神。拜完香火神,又拿出一斗米,上放米筛,由“接姑”扶着新娘站在米筛内,从“老接”手中接过两把崭新的竹筷子,一把朝前撒,—把朝后掷,表示将香火分到男方家。之后,新娘母亲或是“陪嫁嫂”带新娘查看陪嫁的箱柜和其它嫁妆,并由新娘亲自一一上锁、贴上封条。
新娘上轿前还要带上“火笼”,火笼中的火种是由家里人到村中人丁财气最兴旺人家取来的,并给小红包和红蛋、彩豆致谢人家,再将“火笼”交给新娘,或者“随客舅”,带到男方家去。新娘临上轿前,怕花轿不吉利,还要制花轿煞,由女方的家人或舅舅拿一块约—斤多重的猪肉,在花轿门口和四周轿扛上抹一抹,擦一擦,以示制煞。然后由“接姑”拿出“盖头巾”将她盖上,此时女方的哥哥才可以到新娘化妆的房间,将新娘背着或抱上花轿,若新娘无兄弟、舅舅可代替。其意思是不能让新娘脚踩地带走娘家的风水。不过有的地方不迷信这些,由“接姑”扶着新娘上轿。此时新娘要啼啼哭哭一番,一旁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也跟着啼哭,不然会遭来旁人和围观者许多闲言碎语,既使哭不出声也要佯装着流眼泪。不过现在新娘化妆大都去美容店,红红绿绿的新娘衣也改成了婚纱,既方便又省事。颇受人欢迎。
牛牯先踏路、新娘走大路、过溪扔红蛋、半路接新娘:过去新娘大轿出门楼,送亲队伍先后排列极为讲究,若是大户人家女儿出嫁,先是一只陪嫁牛“踏路”,牛背上铺大红布,上系银元多串,以示富有(不过一般人家没有陪嫁牛)。接着是四个父母双全,被人认为是最好命运的小伙子,前两个敲对锣,后两个提大红灯,其次是一个放鞭炮和一个专放三响土铳的人,跟着是挑“轿前盂”,再依次下来是四人抬的“大花轿”,大花轿的边上跟着“随嫁嫂”,花轿之后是“媒人”的“小蓬轿”和“随客舅”的“过山轿”,然后是—帮吹鼓手,若有两帮吹鼓手,一帮在提大红灯笼的后面,放鞭炮的前面,走在最后的是抬嫁妆的轿夫。嫁妆也有先后之分,先大件再小件,先贵重再廉价,其它嫁妆少——杠多一杠无关紧要,惟有“尾杠”不可缺少,所谓“尾杠”就是大小木制洗衣盘、洗衣板、洗脚兜、小马桶、木制垃圾斗等等。不过有的地方送亲队伍是由“随客舅”的“过山轿”压阵。另外,有个规矩不能变,这一天新娘的花轿去男方家人,那怕路途再远,也要走大道不走小路或近路,意思是光明正大,风光体面。路上无论遇上谁都可以要他避让,村人有句话“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这一天官职再高的人遇上新娘也只好让新娘走路内先行。传说此俗源于宋朝,当年杨家女将征战有功,仁宗皇帝为了感激她们,特准杨家姑娘出嫁那天戴凤冠、穿凤衣、坐花轿、骑大马,文武百官下轿下马给她让大路,后来此俗流传民间,被人运用到今天。
有趣的是,若是路上新娘遇上新娘,两人争抢着走路内(民间说法路内为大,路外为小),为此新娘下轿抢道,两人扭成一团,撕破衣裙和脸面,是常有事,轿夫一帮人也为此而大打出手,最后是强着为胜,弱者吃亏,有的新娘为了争走路内,不惜辛苦,爬路埂爬山坡,搞得满脸泥巴,狼狈不堪,聪明的新娘不做此举,处事文明,两人同时掀开轿帘,隔轿手拉手,将二顶轿子互转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圆圈,然后再交换手帕或手镯一类物品,互不吃亏,皆大欢喜上路。因此遇上“日子大”抬新娘的人家多,为了避免途中遭遇,许多新娘天一亮就上路了。不过如今新娘出嫁接送坐的是小车,路上受交通规则制约,爬山坡抢道路的陋习早已一去不复还。
花轿一路上逢水过桥过碇步,新娘要掀开轿帘,脚不能着地,隔着花轿,用左手将—双早已准备好的红蛋和一包油麻炒豆米,扔到溪里,以示制地煞、桥煞。此俗民间也有一个传说,说是天上皇母娘娘身边有位侍女叫桃花,因犯天条私自下凡,天上地煞星黄天罡得知此事,也私自下凡了,最后当他得知桃花女在凡间已有意中人,顿时起歹心欲置她于死地,于是就送给她家一包藏有煞气的油麻炒豆米,同时在她家门口的碇步上布下煞气。桃花女知道这件事后,立即染了一双红蛋压在油麻炒豆米上,并将它扣在米筛下七七四十九天,出嫁那天她站在溪边口中念念有词,将这两件东西一起扔到溪里,制了煞气,一路上平平安安,久而久之,此举也成了流传至今的风俗。
所谓的“接新娘”,就是男方家雇请六七个年轻的女子,到半路上接新娘。而这些女子大都是男方的姐妹或是亲戚。她们一直走到与新娘相遇的地方,与送亲队伍打上照面后,然后守着大花轿旁,随着送亲队伍原路返回。
拔火种、扫面风、制出轿煞、踏红袋、改头面、拿秤杆、摆灯斗、吃荷包蛋、剃新郎头:新娘花轿抬进男方家大门后,除了男方放鞭炮以示迎接外,女方“随嫁嫂”即刻把随轿带来的火笼拔上火,交给随队回到男方家的“接姑”或“老接”,表示女方已把火种带到男方家。花轿放下的第—件事,“老接”立即来到轿前,掀开轿帘,从挂在自己衣襟纽扣上取下一条毛巾,在新娘面前来回拂三下,称“扫面风”,然后由“接姑”挽扶新娘出轿。当新娘立身时,把事先放在怀里的一双红蛋和一包泡米花彩豆等撒在轿前的地上,意思是制“出轿煞”。新娘出轿时脚踏两只横入的红布袋,并交替着一直踩到新房内,意为传宗接代。不过也有不少大户人家为了摆阔气,讲气派,用大红绸布从花轿前一直铺到新房门口,但两脚踩红布袋的这一环节还是不可少。
新娘走进新房内,“老接”从一个装稻谷的箩筐内随手取来—把插在上面的一杆秤,秤钩上挂着米筛、谷印、铜镜,与“接姑”一起在新娘的身上传递三圈,其意是要新娘从此当好内当家。过后,“接姑”还打来一盘水给新娘洗面,并替新娘掀开“盖头巾”新娘怕破坏了脸上的胭脂,只是象征性在脸上擦一把,以示做到,此举称“改头换面”,其意从此淑女成佳妇。一切完毕,新娘由“接姑”扶着端坐在桌旁的太师椅上,让来宾观看。此时,轿夫方可将嫁妆搬进新房,嫁妆有斗床、箱笼、橱柜、棉被等等,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现在嫁妆和以前嫁妆已是两码事,如今讲的是家用电器几大件,近几年不少新娘还有汽车、房子陪嫁哩!
新房内还专门设一斗灯,斗灯内装满大米,斗内后边插十双用红线缠绕的新筷子,外面再围上大红纸,斗内要插上剪刀、尺子,还立一面镜子,沿斗边上放着十个上面贴着用红纸剪成的双喜字生鸡蛋,(百丈、司前一带用四个年糕蛋),鸡蛋上面放着一盏“五彩灯”,所谓“五彩灯”就是一个锅形的小铁片,可盛茶油的灯,内置五对灯蕊,该斗灯昼夜不熄,点到第七日,方可灭。
新娘进入洞房不久,“接姑”特意端来一碗白糖荷包蛋或汤圆,用筷子戳破蛋丸,并醮挟—块到新娘嘴边,以示吃过,随后“接姑”又将该碗荷包蛋送给新郎吃,新娘也用同样方式表示已吃,其意从此“心心相印”、“永合同心”。
与此同时,新郎见新娘花轿过了门,才由理发师傅领着去剃头,其缘故有这样一个传说,说是当年祝英台的父亲将祝英台许给马家公子马俊,马俊剃过新郎头在大厅拜堂,结果祝英台的花轿路过梁山伯的坟前,祝英台—番哭祭后,化成蝴蝶与梁山伯双双飞舞远去,马俊得知此事,觉得无脸做人,恼羞成怒,一头撞死在大厅上,从此新郎未见到新娘大轿再也不最先剃头了。
摆酒筵、拜堂、洞房酒、讨赏钱、闹洞房:婚日中午,三魁、仕阳—带为正宴,男方家大摆酒宴,以示庆贺,入宴前要记“贺仪”金,这一天,舅舅最大“贺仪”薄上他要记头—笔,接着是姑翁、姑父、姑母等主要亲戚依序记帐,最后是左右邻居,村中族人。通常舅舅红包最大,有钱的不但记“贺仪”金,而且还要给外甥从头到脚置办一身新衣裳、新帽子、新长衫、新裤子,还有新袜新鞋等。如今可不一样,红包最大的是姐夫,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几万元,因此许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姐夫,为了随俗不被人歧视,只好借钱包红包,若是遇上女方兄弟多,更是叫苦不迭。
喜宴上坐位也极其讲究,不少亲戚特别是舅舅为此不高兴不辞而别是屡见不鲜后。通常午宴舅舅坐左手第一桌首席,然后按大小顺序坐满为止,右边第一桌是姑翁姑父姑母坐,晚宴坐位舅舅与姑翁互换着坐,午宴舅舅未到场,不可动筷,这是礼节,否则舅舅见了不高兴。
午宴新郎不上桌,在家里忙着做帮手,新娘桌摆在后厅或楼厅,不显眼的地方,由“老接”和“接姑”以及一帮送亲的人陪着。罗阳、司前、百丈一带有所不同,婚庆的头一天晚上设一餐称“杀猪香”,整场婚庆设两餐正宴,午宴请女宾晚宴请男宾,宴席上分红蛋分香烟,仕阳、三魁一带不分设男女宾宴,午宴是正宴,晚宴是小宴,第二天早上又是正宴,中午是“辛苦宴”也叫“请辛苦”,主要是请为整个婚庆帮忙的人。正宴分红蛋分香烟,若是男方兄弟姐妹越多分得香烟就越多,如今不少地方不但新郎分香烟而且新娘也分烟。
午宴后要举行正式婚礼暨拜堂仪式,厅堂中央上下平放两张方桌,桌四周并围上围布,桌后放两把木制披着椅帐的太师椅,是父母坐着接受新郎新娘辑拜的位子边上还另设一把简易的椅子给媒人坐。桌中摆设小屏风,两边摆桌角,桌角内点着一对烛台特制的大红烛。仪式由亲戚中的长辈或村中有威望又懂得司仪的主持,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鼓乐齐鸣,大小鞭炮声和土铳声响成一片。接着新郎方由两名早已定好的年轻:暖房头”(罗阳、百丈一带称“床头把”),一前一后陪着上堂,新娘则由“老接”(或随嫁嫂)、“接姑”扶着上堂,拜天地,父母、媒人、长辈,最后是夫妻对拜等等依序进行,直至结束。被拜的人要赏红包。有的地方还男有规矩,新郎新娘还要拜宗祠。拜堂此俗本世《己四五十年还盛行,六十年代被当作“四旧”革除,男女结婚已改为政府登记,发(领)结婚证。
拜完堂还不能趋势进洞房,若男方父母已不在世,当晚在正厅还得置办“干饭菜”一筵祭祀。桌上放若干碗白米饭和菜、洒杯、茶水、筷子,并点上香火。新郎新娘在桌前跪拜后,再由一长辈依次序把饭。菜、酒杯、茶杯、筷子递给新郎。新郎用双手接过后;上下掂三下,以示祭拜之后,交入放回原处。此时多数新郎往往会触景生情,悲伤流泪,站在一旁的兄弟也会随着痛哭一场。吹鼓手从始至终奏着优美的乐曲,缓淡肃穆气氛,以伴热闹。
晚筵散后,一般十时左右开始吃“洞房酒”,俗称“暖房酒”。一张可坐十人的大圆桌摆厅堂正中,并点上一对大红烛,新郎居首席,两个被称作“暖房头”的男宾分坐左右,各拿一把酒壶斟酒。坐在新郎对面的男宾,必须是一个父母双全的小伙子。“洞房酒”只许十人参加,意为十全十美,当日午宴“暖房头”有发红帖相邀。十人坐定后,“洞房酒”开始,鞭炮、土铳、鼓乐齐鸣,惊天动地。首先由两名“暖房头”各提一把 酒壶,同时给新郎斟酒,其次给新郎对面男宾斟酒,然后按顺序—一斟酒。“洞房酒”的酒菜是整场婚庆中最为丰盛的一席,多数人家吃到凌晨二、三点钟才休罢,不过当中有许多花样,如猜拳、行酒令、猜谜语等等,“洞房酒”结束前桌中每人要出钱若干元,给烧菜的正后副厨师,还有热酒、端菜盘、烧茶水、吹鼓手等专门侍候的人,每人包一红包,红包大小不一。宴毕,也放鞭炮、土铳、奏乐,以示结束。紧接着两名“暖房头”手持大红喜烛,和一帮吃“洞房酒”的年轻人,将新郎送入洞房。这时吹鼓手吹着唢呐紧跟其后,直至洞房门口才止乐,然后由鼓手当中有一人上前讨赏钱。讨赏钱的人要先说一些吉利的话,如:“年头入洞房,年尾生个状元郎”、“状元酒年年有”、“状元郎日子甜如糖”,还有“财丁两旺、富贵双全、早生贵子”等等,每念一句,新郎就得放一小红包于小铜锣内,一般念上五六句,新郎就把全部的红包给了他,示意别再念了,于是吹鼓手们说几句好话就走了。新房内只留下闹洞房的小青年,由两个“暖房头”先给新娘敬酒夹菜,然后带头说些逗笑新娘的话,如:要喝交杯酒、分红蛋等等。如今花样更多,不但喝交怀酒,而且还要新娘新郎唱歌、说说谈恋爱经过、走鹊桥、叼萍果等,闹洞房的人大都是新郎的朋友,人数少则十人,多则五六十人,他们当中有的一直闹到天快亮了才离去。
喜日后,七日内十讲事
众所周知,整场婚事所有大的、繁琐复杂的礼俗在定亲、迎亲阶段过后已基本完成,但从喜日过后到七日之内仍有不少习俗,也是让人费心操劳。
开口蛋、新娘酒、辛苦酒、年婿酒、回杯酒:喜日过后的第二天一早便有年轻人来洞房敲门,向新郎讨取“合卺蛋”(即一双红蛋,由女方预备,洞房之夜置于床上),也有人称之为“乌龟蛋”、“开口蛋”,其意有二:一是新娘用它认识新郎讨得开口说话的借口,二是证明洞房夜新郎新娘已有过合欢之好。若此蛋第二日无人讨取反而不好,新郎新娘更不能留着看用,否则会遭来闲言碎语。
中午男方还要专门为新娘置办一席酒筵,罗阳、司前、百丈、小村一带称之为“相照酒”,也称“新娘酒”,此席要设在醒目的地方。桌上方平放三把太师椅,此坐位为新娘、“老接”和“接姑”专设。入席前,新娘要穿戴上昨天上轿时的服饰,先由“老接”站在新娘的位子前,用双手在椅子的左右来回挥拂两下,反转身子双手端酒杯,上下掂三下放回原处,再把横放着的筷子拿起,也掂三下改为竖放在酒杯的右手旁,然后请新娘入席,其意尊重新娘,祝愿新娘从此在新郎家样样顺手,接着新娘也要在“老接”和“接姑”的位子前做相同的动作,请她入席,其意是新娘感谢“接姑”连日来的关护。二人坐下之后大家才人席围坐。紧接着厨房端来一盘丰熟的金鸡,摆在新娘的面前,鸡头向着新娘,新娘不吃不喝,光坐着看大家吃,一直坐到筵席解散。新娘由“接姑”送回房后,即可摘下凤冠脱去新衣,换上时装。
不过,此俗早废除,绝大部分地方中午这餐酒席已改成请“辛苦酒”,是专门用来答谢连日来为操办婚事而辛苦的左邻右舍和村中的乡亲。罗阳、百丈一带也稍有所不同,他们称此餐酒席为“会亲酒”,主要请女方亲家和男方亲戚,意在认亲。不过“辛苦酒”电照请不误。帮忙的人吃过“辛苦酒”后,要清理好借来的桌凳、碗筷,并及时一一送还,到此,他们的任务已告完成。
三天后是“回门酒”,有的地方称“女婿酒”,这一天新郎是第一次带新娘去岳父家,以示做女婿,要挑盂担,盂盘数量视女方多少叔伯兄弟而定,一般一户一盂盘,其余的送岳父岳母。盂盘内装年糕、线面、红蛋、猪肉等等礼品。如果新郎是挑正月做女婿,可在岳父家住很长时间哪怕是住一年也无可非议,所以过去有人称女婿为“年婿”,如今为了新郎走亲方便,一般第三日就带新娘“回门”。但“回门”的规矩是新郎当晚一定要带新娘回到自家,不可在岳父家留宿。女方叔伯兄弟收到盂盘后,可收盘内礼物三分之二或一半,然后在盘内放毛巾、袜子、记路钱等等,以此相赠。礼貌人家还在盂盘中放一长长的红丝线,意思常常来往。新郎若是正月来做女婿,亲戚家收到盂盘后要请女婿酒,岳父作陪。最后岳父请女婿,也请众亲戚,此酒宴叫“回杯酒”。但此俗罗阳一带有所不同,新郎做女婿的时间是在喜日那天上午,见新娘已过门,就挑上盂担到岳父家吃午宴,此宴也就称“年婿酒”,盂盘内装的礼品与分盂盘的对象与仕阳、三魁—带大同小异,但每盘内必有一个猪膀蹄。否则认为是“小气”女婿。新郎吃过午餐就要赶回家,招待客人,张罗婚礼等诸事。
送七日、切南瓜、撸米饭、送节气:所谓的“送七日”,是指女儿出嫁后的第七天,娘家人要挑盂担到女婿家看望女儿。不过一般第六天下午女方家里亲人就来到男方家里住夜了,挑盂担者大都是女儿的父亲,盂盘若干盘,每盘内装年糕、红蛋、猪肉,给女儿女婿做衣服的布料。第七日—早,男方宴客,新娘早起洗过脸后的第—件事,就是“切南瓜”,新娘将瓜切开后,不管里面有无瓜籽,站在一旁的人都会说:“多籽多籽!此瓜黄橙橙很甜”等等好言好语。不过男方家早有准备,也会挑最黄最老的南瓜给新娘切,以止讨得吉利,示意多子多孙、日子甜美。此瓜切后即可煮熟吃,吃时人人重复一番吉利的话已而。|
紧接着,新娘来到锅灶后,用竹编的灶篱撸一篱早已放在锅里半生未熟的米饭,放在“饭甑”内,以示从此新娘每天要下厨房做饭,做媳妇了。
还有一俗就是婚后三年内,每逢端午、中秋两个季节,女儿的娘家根据节气的变换,给女儿女婿送相应的礼物,如端午除了送大棕小、棕、枣棕、莲子粽、粽内包粽等等外,还要买两块夏天的布料送给女儿女婿做夏服,中秋送“九层糕”糍,另买两块厚的布料给女儿女婿做冬装,连续三年,年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