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网首页 | 精彩选读| 游记攻略 | 消息参考 | 廊桥寻梦 | 乡土中国 | 世界遗产 | 摄影图库 | 廊桥论坛 | 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 |

专题栏目
个人文集
翁卿仑涛岩草中英
燕海林邱小谊陈豹文
朱九澄薛爱美夏兆平
翁晓彬夏良贤徐克文
吴玄杨立成龚崎现
苏康宝高启新张黎华
陈圣格薛一泉
热门文章
固顶文章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履约报告
固顶文章泰顺:以廊桥修复精神 助推新发展
固顶文章国宝重生!温州泰顺受损古廊桥之
固顶文章季海波入围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
固顶文章2017温州十件文化大事评选,快来
固顶文章福建寿宁获评“中国木拱廊桥文化
固顶文章看,被冲毁的国宝廊桥是这样一步
固顶文章泰顺三座国保廊桥修复工程顺利通
固顶文章【廊桥人物】季海波:非遗保护要
固顶文章烟雨廊桥,点滴皆做相思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廊桥网 >> 精彩选读 >> 游记攻略 >> 其他游记 >> 正文
走进洞宫山腹地(三)穿越浙闽古道
作者:陈圣格 文章来源:廊桥论坛 点击数:3308 更新时间:2005/11/16 14:42:10【字体:
 

今天是深入洞宫山脉腹地的第三天,按计划要从云湖越过两省边界,往南进入福建寿宁坑底乡,然后向东沿古道越过高山,回到浙江泰顺岭北乡。

      早晨六点,一行十人只有我和清善、冰冰三人按时起床,打算再次到云湖溜达溜达。未出村口,就瞅见云湖一带笼罩在一片厚实的浓雾之中,只好折回,往北溯溪寻景。高山的清晨,寒意料峭,与云湖相比,北边山间的云雾徘徊在山腰之间,显得老实多了。受台风“龙王”的影响,这几天下了几场雨,高山森林的水分达到了充分的饱和,于是将多余的水分挤出来,聚集在山脚,汇入山涧,成为滔滔不绝的溪流。溪水清澈无比,泛着些许淡淡的绿意,这纯净无邪的水,是大山原始的血汁,它只能流淌在绝无尘染的童话世界里!

      村子叫东洋底,离东洋村只有1公里的路程,300多人口,是陈姓的血缘村落。村中没有新房子,一幢幢老式民居排在溪岸的山坡上,村前是一带柳杉林,再前面是一大片黄澄澄的稻田。家家户户门前堆满了柴禾,柴禾旁边间或长着一两棵梨树,叶子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细枝和果实。山民的习惯是早睡早起,还不到六点半,村子就热闹起来了,大人们挑着一篮篮摆设整齐的香菇,来到村口的收购站。收购人将一篮篮香菇轻轻翻动,定个档次,然后称重登记。无邪而怕生的小孩带着忠实而凶猛的狗在小巷中游嬉,说是要给他们拍照,脸上显出雀跃的神情。上了年纪的老人站在门台边,惊奇地瞅着我们,清纯红扑扑的冰冰跳过去,跟老人合了影。老人显然是感动了,递给冰冰一支摘梨的专用竹竿,示意摘几颗尝尝。看着老人欣喜的脸,我忽然有了一种感动,说实话村里还有谁能瞧得起这糟老头呢?但是就在这个雨后的清晨,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获得了一种爱,这种爱的付出,对于冰冰来说是举手之劳,但老人可能终生难忘。

      上午十点,一行人终于搭上通往福建寿宁的班车。汽车在浙闽交界的高山上盘桓了近一个小时才到达标溪村。福建寿宁坑底乡与浙江泰顺岭北乡只有一山之隔,从前起码有三条古道沟通两地,因为不熟悉古道具体情况,我们选择最北的那条即标溪至上洋古道作为我们穿越两省的线路。午饭地点定在途中的陈家坑村。

      在标溪村下车,过一座石拱桥,然后沿古道行进。标溪至陈家坑村很近,只隔着一座不高的山头。正是中秋过后的季节,山沟里的层层小梯田都是等待收割的稻谷,黄灿灿的。山沟连着山沟,居高远眺,满目是欢乐的金黄。登上山顶,俯瞰另一侧山谷,陈家坑村变成了一只漂浮在金浪里的乌篷船。沿着一条陡峭的石阶,我们下到了陈家坑村。村中居民以梅姓为主,没有姓陈的人,他们对于我们的到来先是疑惑,之后就显出十分的热情。我们挑选一户屋檐下搁着一担新鲜蕃薯的人家,请东家给我们煮蕃薯充饥。就在我们等吃的当儿,十多个少年蜂拥而至,很友好地将前几天采摘的野生猕猴桃拿来给我们品尝。品尝过后,东司长、建树和清善三人意犹未尽,将一篮子猕猴桃就地分割。孩子们拿到钱后异常的高兴,我想,这也许是这群大山孩童平生第一次将自己的劳动兑换成金钱的经历吧。

      享用过香甜的蕃薯后,已是午后两点,接下来的艰巨任务是,穿越陈家坑对面的浙闽分界大山。为了安全起见,我们租用东家——一位60岁左右的大伯当我们的向导兼挑夫。这是一段艰难的古道,在尚未通公路的年代,一直是标溪和陈家坑人人力运送木材到山外的大道,如今人力运送木材的历史已经结束,古道也完成了历史使命,渐渐荒芜,变成一道艰难生活的见证。两个小时过后,我们登到了龙牙岭亭,从此下山就是浙江的地界。这时天开始下起大雨,下行的古道很陡且滑,一行人小心翼翼侧身而行。路边的树丛中时时闪过野生猕猴桃的影子,但我们的心思不在嘴上而在脚上,只好将这美餐留给山中的猴兄了。将至山脚,流水声渐渐大了起来,刚刚下的大雨已然汇集到溪涧里,在陡峭的悬崖上跌落,变成一面面美丽的瀑布。

      傍晚五点半左右,我们终于看到了山脚升起的缕缕炊烟。(全文结束)

进入论坛查看更多精彩图文发表评论》》》》

文章录入:还傻    责任编辑:还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2000~2005 Langqi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廊桥网LANGQIAO.NET 版权所有!

    本站实名/通用网址:廊桥;手机支持: ;:QQ热线: .E-MAIL(MSN):

    中国廊桥保护与宣传公益网站 浙ICP备05018309号

    温馨提示:按Shift键同时点击页面上链接,即可在新窗口中打开链接内容;强烈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显示器1024*768分辨率为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