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网首页 | 精彩选读| 游记攻略 | 消息参考 | 廊桥寻梦 | 乡土中国 | 世界遗产 | 摄影图库 | 廊桥论坛 | 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 |

专题栏目
个人文集
翁卿仑涛岩草中英
燕海林邱小谊陈豹文
朱九澄薛爱美夏兆平
翁晓彬夏良贤徐克文
吴玄杨立成龚崎现
苏康宝高启新张黎华
陈圣格薛一泉
热门文章
固顶文章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履约报告
固顶文章泰顺:以廊桥修复精神 助推新发展
固顶文章国宝重生!温州泰顺受损古廊桥之
固顶文章季海波入围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
固顶文章2017温州十件文化大事评选,快来
固顶文章福建寿宁获评“中国木拱廊桥文化
固顶文章看,被冲毁的国宝廊桥是这样一步
固顶文章泰顺三座国保廊桥修复工程顺利通
固顶文章【廊桥人物】季海波:非遗保护要
固顶文章烟雨廊桥,点滴皆做相思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廊桥网 >> 精彩选读 >> 游记攻略 >> 廊桥游记 >> 正文
古道风物拾遗【行走杨梅州•上】
作者:陈圣格 文章来源:廊桥网 点击数:6041 更新时间:2004/12/8 22:44:30【字体:
 
杨梅州是福建寿宁坑底乡的一个小山村,在地理位置上十分重要,是古代泰顺西走庆元和庆元东入泰顺的必经之地。格子将杨梅州古道定义为从杨梅州至浙闽交界的黄泥隘的那段。

1.黄泥隘

    泰顺县城西边有个村子叫白溪。白溪村的北面是天关山,南面是羊脑山,两山之间一条沿山坡蜿蜒而上的就是白溪岭,也称天关古道。天关山是城西的天然屏障,海拔1270米,与县城相对高度800米,是自古以来城里人登高的最佳去处,相传南宋准状元徐履曾在天关山腰隐居过一段时间哩。

    天关古道的野草枯黄一片,枫叶照旧是黄的,三两人家躲田园的尽头,与冬日的大自然融为一体,抬头从东往西仰视天空,是一片从淡蓝、翠蓝再到湖蓝的渐变帷幕。古道光滑的很,土黄色的石级斑斑点点,似是浸渍了行人苦寒的汗。泰顺史学家林鹗当年重阳节攀登天关山时这样描写古道:……行行出郭西复北,两三村景各殊色。野田或割或未割,或歉或丰视所植。或担或荷相摩肩,入城输租不敢匿。岭半长亭接短亭,逢人憩坐聊问程。……同样的古道,同样的景物,但如今古道上那种摩肩接踵的景象是见不到了。

    走走停停,半个时后,登到白溪岭亭。白溪岭亭墙体由块石砌成,掩藏林中,东西是圆门出入口,南北各有一个采光窗。山风穿堂而过,亭中阴森得很。二十分钟后,终于气喘吁吁地登到了黄泥隘。黄泥隘原称黄阳隘,是著名的古代军事设施。隘口用石拱成圆门状,拱高近3米,过道宽3米左右,纵深近6米,过道两旁有供人歇息的石凳。过道北面石墙中砌有一龛,镶嵌半截破裂的石碑,脸盆大小,有咸丰九年(1859)三月立的残碑,上面记载的是捐钱人的姓名和捐钱数额。黄泥隘是泰顺天关古道与寿宁杨梅州古道的连接点,咸丰八年(1858)四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占领云和、景宁、庆元一代,清兵败绩,退避泰顺。当年县绅林用霖在今黄桥乡上燕村蚊虫垒建造隘口防守,同时派乡兵扼守黄泥隘,以防石达开部入境。

    那么黄泥隘是建于咸丰九年吗?据寿宁县的资料,黄泥隘原有记事碑隘口,现被置放在离隘口1华里外的铜坑尾村三岔路边,已经断为两截,碑右刻有“嘉靖贰拾肆□□□□”字样。明嘉靖年间正是倭寇大肆侵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泰顺最大的倭乱就发生在嘉靖三十八年(1558),当年倭寇从福鼎登陆后,自南向北横扫雅阳、三魁、下洪和莒江一带,是泰顺有史以来最大的人为灾难。假如黄泥隘是建造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那么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防御倭寇。

    当年倭寇有无到达罗阳一带?黄泥隘上有过浴血奋战的场面吗?史料上没有记载,但是黄泥隘石拱顶上的灌木和荆棘照样是常年生机勃勃,两头的古道的野草枯了又黄,黄了又枯,初冬的风在过道里悠闲地穿梭……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铜坑亭

    黄泥隘是杨梅州古道的终点,也可以说是起点,从此西行便进入杨梅州古道,进入福建的地界。

    从隘口到铜坑尾村是一段下坡路,古道的左侧是高山,右侧是一大片山园地,荒芜多时,满是枯黄的野草和芦花。回头间,千万棵芦花从杂草丛中探出来,在逆光的背景下,幻成一片纯净的世界。石级上落满了枫叶,清晨的雾气刚刚退去,因此路面包括枫叶都湿漉漉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升腾其一股股白色水气,在静静地袅袅地盘旋。经过一道石板桥,绕过一个小湾,就看见被众山包围着的铜坑亭。

    眼前的铜坑亭宽三间,深两室,与其说是亭子,倒更像是一座山间民居。亭子是1993年重修的,外墙还用红砖,与整体结构很不和谐,主要的梁柱还是沿用旧的,看上去黑乌乌的。亭子的后面有一道水圳,左右各立着一块碑石。左侧是《铜坑亭碑记》,碑文是:“从来无长存不敝之物,实赖有继起整顿之人。庶旧德不湮,善功无量。昔我太祖魏元甲公于前明间置田壹百三十余秤于铜坑,此地当寿泰交通空道之域,崇山峻岭,两岸削崖,数里之间人烟稀少。公起慈心,于清康熙间建造茶亭,名曰铜坑亭,以招佃住,作为行旅烹茶解渴之息所。迨清咸丰间遭水漂流,该田失租三十余秤,至光绪间,其亭圯毁。族中重新修葺,整顿如昔,颇不负先祖之仁心所望。世世子孙承先启后,永垂祖德不朽焉!是为序。中华民国三十年岁次辛巳孟春月,寿邑武溪村魏族同立。” 右侧是《重修铜坑亭碑记》,碑文如下:“本亭位于寿宁坑底乡长岭村境内,古往今来乃寿泰往来之要道。魏元甲公于清康熙年间独立创建,给过往之客休憩之便。因此亭破破烂不堪,现经魏氏后裔为主筹资重建。特立此碑,以资纪念。(下文为乐助单位和个人的姓名及乐助数额)”

    “从来无长存不敝之物,实赖有继起整顿之人。”是啊,建造一个亭子不容易,修葺一个亭子也功不可没!在古代,乡间修建大路或茶亭,一般由民间出资,而民间大都由当地的善德之大户担当主要捐资户。泰顺司前的陶氏是大族,到了清朝陶化龙那一代,就出资修建了许多乡间大路和桥梁,最具代表的就是司前洄澜桥。魏氏是寿宁北部的一个旺族大姓,魏元甲可能就是陶化龙这样充满爱心的人吧。现在古道上来往的人少了,到亭子歇脚喝茶人自然就不多,因此亭子慢慢失去了它的功能,但是人们不会忘记始建亭子的先辈,就像走过古道人总会不自觉地瞧上一眼路旁的红枫一样。

    继续西行,在三四百步外的幽谷中,你还可以发现一座小巧玲珑的石拱桥。石拱桥通身黝黑,长满了深绿的苔藓。没有石碑,无法确定始建的年代, 格子想,石桥应该与古道一样古老,至少比铜坑亭少老吧。石拱桥身处深山幽谷,阳光匆匆来匆匆走,只有底下的常流的小溪作伴,怪孤独的。

    几分钟后,眼前出现了岔路。岔道的右侧百米的小山村就是铜坑尾村,只有四五座木购房子排列在山坡上,一幅空山无人的景象,只有狗的吠声和公鸡的啼鸣偶尔在山间响起。顺着左道往上攀爬北上,来到一片茂密的竹林之中,阳光从竹林中漏下来,照在光溜溜的古道石级上,令人俗虑全消。在一个山丫西折,往下,路显得十分的陡峭,道上颀长的松树和红枫相间夹道,脚下全是松软的松针和红叶,关注脚的时候也是欣赏美景的时光。几个弯道后,下到谷底。谷底的石拱桥比先前的那座要大得多,条石镶嵌得非常整齐,桥面和左右上下长满了荆棘,像要石拱桥吞没似的,因此找不到一个恰当的拍摄角度。西桥头边立着一棵高大的野柿子树,叶子掉光了,只留下枝头红红的个子,鸡蛋大小,很诱惑人,就是上不去采哦。石拱桥的不远处又是一间典型的古亭,与铜坑亭大相径庭,亭子失修有点破败。从亭子沿山上行,到山丫北折,顺着缓坡下去,杨梅州村隐约在望。下到山脚,右折,一幅美得令人窒息的画卷蓦地现于人们的眼前。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3.杨梅州水和廊桥

    因为事先不知道杨梅州廊桥的具体位置,也只是从照片上见过它二维世界的一些神韵,因此当我们在离溪面二十多米的山道上,透过一片稀疏的灌木,看到与碧滩青山融为一体的廊桥时,还真的有点措手不及。

    令人窒息的首先应该是水,那种幽蓝幽蓝幽灵般的水。两岸是陡峭的青山,从廊桥到下游一百多米的区域是一片较为广阔的区域,流水至此停滞不前,形成一个狭长的深潭。因为水的深浅不一,从岸边到潭中央,是若有若无的浅蓝到色彩浓郁的宝石蓝,像幽灵般潜入你灵魂的深处,叫人无法翕动你的双唇,叫你无法移动你的双脚,叫你无法关上你心灵的门窗。像翡翠?似湛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边?是一块巨大的天然蓝石宝石?人们总在词穷的时候才想到各种各样的词藻和比喻,其实往往带有矫情的成分,就像此时此刻的格子在绞尽脑汁的模样。在这水的面前,贪婪的欲望会一度地曝涨出来,又思考如何将这水占为己有。朱自清将梅雨潭的水写成是“女儿绿”,他的占有便是“掬你入口”,事实上绿的水是不纯净的,其中肯定夹杂许多杂粉,不能清澈见底,而眼前的潭水是以蓝为底色,十几米深也能一眼通底,游鱼细石,历历可数。

    水是什么?水便是生命,水便是灵魂,有时水更是一种疗伤的药物。江本胜《水知道答案》里这样写水:如果你现在由于某种原因心情非常低落,或对每天的生活感到有些疲倦,或别人不经意说出的话像刺一样扎在你的心中而无法抹去,这时候我建议你去看水。水会带你到另一个世界,不知不觉中,你会感到心灵被洗净,重新又恢复了原有的节奏。在这时候,水会温柔的治疗我们,使我们的身心得以放松。在此,格子奉献给各位朋友的珍言是,当你的心灵受到某种污染或需要疗伤的时候,来杨梅州看水吧!  

    两年前格子看了三条桥后,激动不已,将所观所感凑作《孤独的三条桥》,将三条桥比作一个孤独而幽怨的女子,将其生存的环境描述成世上不受任何污染又不与现代文明沾边的的佳境。看了眼前的杨梅州廊桥后,格子不得不为三条桥的境地感到失落,实话实说,杨梅州廊桥的周边环境不会差于三条桥,甚至要比三条桥好上一截,至少三条桥不会拥有这样的水!不知这样的比喻是否恰当:假如三条桥是普通人家的闺阁怨女,那么杨梅州桥便是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

    现在该说说桥了。其实你可以想象,在一汪碧滩的上空,如虹般飞渡两岸,这是一种怎样的气势!两岸是碧绿的青山,古道淹没于亚热带阔叶林之中,若有若无,仿佛桥本身就是独立的遗存。寿宁廊桥的外形大体相同,廊屋是封闭的,只在相隔数米的地方镂出几个诸如葫芦、折扇、五星、满月、春瓶等形状的东西,一是为了采光,二是算画中采景吧。最后了解一下杨梅州廊桥的有关资料:又称飞云桥,清乾隆六年(1741)建,乾隆五十六年,道光二十一年(1841)、同治八年(1869)、1937年四次重修。两端桥堍用块石砌筑,长42.5米,宽4.2米,拱跨35.7米,东西走向,17开间,72柱。

    廊桥下游三百米的地方就是杨梅州村了。溪水在村前呈弧形绕了一个大圈,村子不大,环境保护的比较好,是驴们中午用农家餐的最佳去处。现在给你一个联系电话:吴居绍,0593-5435112,要吃鸡鸭尽管说。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未完待续

进入论坛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文章录入:还傻    责任编辑:还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2000~2005 Langqiao.net,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廊桥网LANGQIAO.NET 版权所有!

    本站实名/通用网址:廊桥;手机支持: ;:QQ热线: .E-MAIL(MSN):

    中国廊桥保护与宣传公益网站 浙ICP备05018309号

    温馨提示:按Shift键同时点击页面上链接,即可在新窗口中打开链接内容;强烈建议使用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显示器1024*768分辨率为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