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它的身后就是我的故乡——泰顺。 暑假的一天,爷爷带着我回到故乡,寻找中国乃至世界最美丽的虹桥——廊桥。虽然烈日当头,然而在这绵绵青山和潺潺绿水相依偎的林间,那沁人心脾的清风把我们心头的燥热一扫而空。远远地,两棵大树直冲云霄,遮天蔽日。顺着林间小径一路向前,透过葱绿的枝叶,眼前出现了飞檐翘角,我的心中不觉纳罕起来,在这古貌沧颜的山林之中竟掩藏着江南烟雨中的亭台楼阁?峰回路转,一座廊桥蓦然映入眼帘,这桥似长虹饮涧,新月出云,无声无息地横跨山涧。斜脊起翘很高,显得十分轻盈。恰似《诗经·小雅》中的“如跂厮翼,如翚斯飞”。爷爷说这就是目前泰顺保存最为完好的木拱桥——北涧桥。 放眼看去,桥的周围环境十分优美,两股溪水在桥边汇合,溪水清澈见底,溪水之上还有一条用石梁搭起的小石桥。那两棵参天樟树已有上千年的树龄,粗的那棵我和爷爷张开双臂两个人也抱不住。我抬头仰望,那茂密的树冠好似老翁的须发轻掩廊桥与它周围的古宅。目光顺着老树向下看,水面的倒影中那山、那水、那桥和这大树构成了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 我们拾阶而上,进入桥屋,只见整座桥由多根圆柱支撑着屋檐,屋檐下镶嵌着窗格,从内向外望去,廊桥周边的风景一览无余。桥屋两边设有廊椅,想来是供来往行人歇脚之用,昔日大山里的挑夫来来回回也是在这桥屋内躲风避雨,歇脚聊天。我轻轻地抚摸着红漆斑驳的圆柱,缓步走向深处,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印迹……桥屋的正中有一尊神龛,我好奇地问爷爷桥屋中为何要建神龛。爷爷说山民需要遮风避雨、祈求平安。 相传自中唐以来,泰顺就成了贤人志士躲避战乱,以求隐居生活的世外桃源。清代泰顺人林鄂在《分疆录》中说:“……及唐末之乱,赋繁役重,民不堪命,流亡入山者愈多,则百落千村皆武林之桃源矣。”当时因避战乱,有夏、吴、包等18姓由福建、浙江其他地区迁入泰顺。其中不乏一些逸士高人入山隐居,为泰顺一地布化和留下了卓尔不群、不与世俗同浮沉的名士遗风。正如这廊桥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悄无声息地为行路人遮风挡雨。 我爱廊桥,我爱廊桥质朴无华的情愫;我爱故乡,我爱故乡淳厚朴实的民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