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古廊桥,不只是游弋在沧桑的历史中 ——写在“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 本报记者 翁卿仑 没有任何预兆,一场大火,突如其来。5月28日下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福建省武夷山市余庆廊桥,就这样变成一片废墟。很快,一段4分钟长的《火烧余庆桥》视频出现在网络中,并被疯狂转载。视频中,桥体淹没在大火之中,轰然一声开始坍塌,浓烟滚滚的画面之外,是人们大声的惊叫。无数网友表示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引起了关于廊桥保护话题的热议。 而在“中国廊桥之乡”泰顺,一场廊桥“保卫战”已经持续多年。参与其中的,不只是政府以及文物工作者,更有民间人士的身影。 在泰顺,面对廊桥时,就仿佛面对仰慕已久的人,青山、碧水、虹桥,相互辉映,曾经的陌生,立刻化为莞尔一笑。泰顺廊桥遗存众多,是因为境内多山,且山峰间溪流交错。廊桥,曾经是这里的先民赶路歇脚、遮风避雨、聚会纳凉的好去处。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廊桥也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然而,作为世界桥梁建筑形式的“活化石”,却从来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2009年10月,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泰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泰顺廊桥正式奠定了自己的国际地位。而在泰顺,人们更习惯称之为“蜈蚣桥”。廊桥,主要集中在浙南、闽东山区,现共有保存完整的虹桥结构木拱廊桥86座(包括余庆桥在内),占全国现存同类廊桥总数的80%。 其中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以泰顺为最。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