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新安桥与旁边的古樟相伴数百年,这次恢复性修缮将使古桥、古树的独特风景更加和谐。罗时茂 摄
本报讯(记者刘军 通讯员罗时茂)昨日,记者在浏阳市社港镇合盛村看到,该村已有500多年历史的新安古桥主体的修缮已基本完工,桥头用长木棒支撑着,一些腐朽、破损的木柱和枋已经替换修补,穿斗式结构的古桥风骨得以重现。
据史料记载,新安古桥修建于明成化10年(1474年),由浏阳社港寻氏四兄弟出资修建。当时,正是明王朝组织全国军民修建长城的时候,换句话说,新安古桥与明长城同岁。“小时候没有空调也没有电风扇,一到夏天,村民们便集中在桥上乘凉。大人摆龙门阵,小孩子听,不晓得有多舒服!”今年71岁的村民寻常舟说,当地村民对这座古桥有着深厚的感情。
去年,因受桥边一棵几百年树龄的古樟倾斜的影响,新安古桥出现倒塌的危险,当地村民自发凑钱对古桥进行了修补。虽然在桥桩下填补水泥能让桥不至于倾斜倒塌,但不合理的布局对古桥的原貌有一定影响。浏阳文物部门获悉此事后,拨出专款对新安古桥进行恢复性修缮。“这是浏阳保存最完整、始建时间最早的古桥之一”,浏阳市文物局专家任新民说,该桥在历史上是当地人过河的主要通道,古桥有29根柱子,沿袭唐代建筑风格,整座桥没用一根铁钉,都靠木榫穿插固定,即使以现在眼光来看,其工艺仍十分精湛。“虽然新安古桥已经不再承担交通要道的功能,但其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
据介绍,古桥桥面铺的青石板在独轮车的碾轧下,中间呈现一条深深的沟,后人修缮时,将青石翻转过来。在这次恢复性修缮中,青石桥面也将按照原来的位置重新安放,恢复古风古貌,让它继续为人们述说沧桑的历史故事。
进入廊桥论坛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