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喜的是900年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我国桥界先辈茅以升、著名桥梁专家唐寰澄等的探索,虹桥的踪迹在浙南、闽北山区的庆元、景宁、泰顺、寿宁、屏南等地的崇山峻岭中被慢慢地撩去神秘的面纱展露在世人面前。在浙南、闽北地区发现的贯木拱廊桥(当地人称“蜈蚣桥”),与汴水虹桥的结构极为相似,所以,普遍认为贯木拱廊桥是汴水虹桥的衍变,认为是宋室南渡时也把虹桥技术带到了东南。我们不妨到廊桥之乡去寻那廊桥遗梦,其脉络也许就会清晰地显现出来了。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时节,笔者有幸在“中国廊桥之乡”的庆元县寻了一回廊桥梦。
全国现存贯木拱廊桥100座左右,浙江庆元县就保留了22座,数量居全国第一,难能可贵的是历史最为连贯,宋、元、明、清4个朝代都有建造,而且拥有现存寿命最长、单孔跨径最大、单孔廊屋最长、始建年代最早的4个之最,所以,庆元县被命名为“中国廊桥之乡”是名符其实的。2005年9月,获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一等奖。笔者当然要在始建年代最早和现存寿命最长的两座贯木拱廊桥去探踪访迹了。
庆元地处浙、闽交界的山区,这里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森林茂密,百川横流,地形复杂。境内山多,溪多,自然地理条件恶劣注定了庆元“行路难”的现实。也正因如此,历代勤劳的先民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形成了逢村必有溪,有溪必建桥,建桥必定是廊桥。廊桥又称屋桥、风雨桥,是在桥面上盖建廊屋,以屋护桥,桥屋一体的特殊桥梁。为何必建廊桥呢?历史上的浙南山区,村落稀疏分散,且多建于狭窄的山谷凹地上,人们出外行走十几里都难以见到人烟,在位于荒野溪涧的桥上建造廊屋,可为行人提供歇脚、躲风避雨之地,又有保护木拱桥的作用。而位于村落中的廊桥除具有交通功能外,还可作为村落水口建筑,美化村落环境,又是当地乡民社交娱乐、商品交易的场所。廊桥中一般都设有神龛供乡民祭祀,祭祀的对象有观音、关公、文昌帝、财神爷、土地爷等神佛,以及当地人信仰的一些民间人物。在古代,每座桥的香火都非常旺盛,那是善男信女们的精神寄托,折射出乡民们祈盼美好的心理,代表着一种乡土感情。廊桥的特殊建筑及当地乡民古朴的民风民俗等,形成了独特的廊桥文化。
我国始建年代最早的贯木拱廊桥
据史料记载,始建年代最早的是位于庆元县松源镇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