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郭真 郑君 摄
通讯员 张建平
本报驻温州记者 甘凌峰
这是我国现有最长、跨度最大的仿古木拱廊桥,全长114.37米,桥面宽5.4米,有39间廊屋。这么大一座桥,所有的材料只有木头,而且没用一颗钉子,究竟怎么做到的?
前天下午,拥有700多年历史的濛洲桥在庆元县成功重建。看着濛洲桥落成的那一幕,民间造桥艺人吴复勇百感交集。
今年54岁的吴复勇是庆元县松源镇大济村人,从小学做木工。上世纪80年代初,他开始跟着父亲一起修廊桥,对廊桥的兴趣,也是从那时积累起来的。后来他干脆跑遍了庆元,钻研每座廊桥的构造,只要一有空,就躲在家里做廊桥模型。
濛洲桥于元代至元元年(1264年)建成后,几度被毁,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座桥,只存在于历史资料和村民们的记忆中了。2002年,吴复勇大量地收集资料,并参考了其他廊桥的建法,花了4个多月的时间,做成了濛洲桥的模型。
两年后,庆元县着手修建濛洲桥。省里来的专家看中了吴复勇的模型,决定由吴复勇负责濛洲桥的建造。
“但庆元都有几十年没有建过廊桥了,工艺基本都失传了……”吴复勇说,有两个难题就令他费了好大的脑筋:
第一、这座廊桥的跨度特别大,有3个拱(一般的廊桥只有一个拱),只要有一点点误差,都可能影响到整座桥的质量。因此,桥拱每根斜梁的尺寸都必须百分之百准确。
第二、濛洲桥完全用传统工艺重建,整座桥一个钉子都不能用。这么大的工程,怎么保证它的牢固?
为解决这些问题,吴复勇又做起了功课:查资料,去各处的廊桥实地考察。在修建过程中,吴复勇和木匠们一根一根木头地计算,然后搭配,做到了木头和木头之间几乎看不出缝隙的程度。有时为了装一根木头,就要花上几天时间。
历时660多天,耗资953万元,濛洲桥终于重现在松源溪上。
进入论坛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