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位于浙江南部,县西北部是洞宫山脉的延伸,东南部为南雁荡山脉,洞宫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入境,南雁荡山支脉则自东北边境向西南延伸,双脉交叉,形成崇山峻岭、旷谷幽回的中山地貌,有“浙南屋脊”之称。诗人顾况、罗隐曾感叹泰顺之路是“群山万道,不可寻省”,“遥闻前山相对语,跨绕溪谷数里程”是山势地貌的真实写照。所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了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泰顺古人自然要着意于道路和桥梁的建设。泰顺的交通以陆路为主,比较重要的古道有县治罗阳通往温州的“温州大道”,沟通浙闽两省的“桐山大路”。在这些大山中的古道上,从古至今,留下了无数行色匆匆的身影,古道悠悠,承载着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行路文化。古道上的廊桥遂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载体。
泰顺现存的廊桥有很大一部分都处在重要的古道上,如罗阳登云桥,因其位于县城南门,还有一个名字叫“镇南桥”,是泰西南区进城及县城通往寿宁的重要桥梁。刘宅桥地处要冲,在未有公路前,是泰顺往来福建福鼎的必经津梁。
踏上“温州大道”罗阳至仙居的一段,沿途便可看到石亭、石桥、廊桥等许多具有深厚内涵的文物建筑。仙居清代文人张天树就曾作一首瑰丽的长诗描绘古道景物,题为《仙陵古意》,诗云:“罗山日暖春花吐,迎春门接仙源路。尤其是遐迩闻名的仙居桥,真可谓“高低岭尽见清溪,长空一道飞虹度。”据《分疆录》记载,仙居桥为“明知县郭显宗建,成化十九年六月洪水冲毁,弘治四年知县范勉重建,嘉靖三十九年崩圮,四十二年知县区益重建,今康熙十二年正月里人复造之。”建在泰顺官马大道“温州大道”上的仙居桥“外达温州,洵为要津”,如果桥梁毁坏,则“临流病涉,行者苦之”。从明景泰年间始建开始至清康熙年间,仙居桥历经四次修建,说明了它在交通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儒家文化的孝悌观念和提倡积德行善的思想在廊桥的建造中得到了实践。廊桥又称风雨桥,为路人提供了避风雨的场所,也是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在大山深处的行人们的休憩之所,廊屋内设有长长的坐凳,有的廊桥旁有商业店铺,行人可以买到点心充饥,有的廊桥旁设有烧茶水供行人免费饮用的茶铺,为风尘仆仆奔波在古道上的人们提供解渴便利。廊桥是为坐商挑运货物的挑担人最佳的歇足之处,挑担人干的是长途跋涉的体力活,他们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廊桥无言,廊屋中的木板凳早已渗透挑担人的汗水。廊桥这种类似于路亭的功能体现了建造者浓浓的人文关怀情意。廊桥不仅是千千万万人途经的驿站,也是众多捐助者“善缘人生”上一个美好的驿站,桥碑上经常可看到的“广种福田”即为此作出了诠释。也许从廊桥中,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更多大山乡民的有关人生的真谛。
泰顺山乡古道上的部分廊桥,至今仍在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交通功能,如筱村的文兴桥,山里的乡民外出或劳作都要经过古老的廊桥,他们与廊桥相伴,廊桥与晨雾、余晖相伴。夕阳西下时,倒映在水中的永庆桥风采依旧,从建造至今,光阴已随桥下流水逝去了几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