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在桥梁建筑史上是一种重要营造方式,它把亭与桥的功能结合在一起,不仅通商旅、避风雨,而且还是人们所喜爱的聚会场所。论规模,宁波的廊桥以小溪鄞江为最,惜已毁。今以奉化百梁桥为第一,今鄞州林村的廊桥,也属于同一类型。 林村有林姓人家,然非以姓为村名,盖缘东汉时刘晨、阮肇两樵夫入武陵山,迷路于桃林而得名。清彻的桃源溪得四明正脉之源、武陵山水之灵,从村中流过。林村是广德湖畔古村,在宋时商贾云集,百业兴旺,全村有万余人口。当时鄞县一镇八市,林村位列第一大市。就在繁荣的桃源溪上,为适应贸易和生活需要,架起了无数桥梁,最有名的便是被称为桃源二廊桥的武陵桥和万安桥。 武陵桥建于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桥长15米,宽3.2米,三孔二墩,木梁架构。有意思的是廊桥的桥墩为两块厚约20厘米的直竖石板,建筑上称“柔性墩”。巨大的石板底部被石榫套在溪床的基石上,上端与支撑桥面的石梁榫接,石梁上再覆以纵向的大木为梁,梁上铺木板。桥头南北立四石柱,与桥上三十六根木柱承托歇山式瓦屋顶,檐角微翘,形制古朴。由于桥墩以磐石为基,别称“磐桥”,又因桥面以木结构为主,村民直呼其为“板桥”,它是林村最热闹处的市桥。 武陵桥纤巧优雅,看上去好像比较弱。桥面曾屡毁屡修,最近一次修建于康熙乙卯(1675年),但桥墩历经九百多年风雨,与大大小小的洪峰不知搏斗了多少次,至今依然挺立在桃源溪上,充分显示了古代造桥工匠的智慧和精湛手艺。可惜武陵桥石板桥墩在2000年9月16日被洪水冲击,发生倾斜,工匠未能修旧如旧加以校正,现已改为水泥桥墩木板桥,虽坚固结实,于交通甚便,而已非昔日之武陵桥,实为一件憾事。 万安桥在武陵桥东面,与武陵桥平行相距仅50米,是一座以石拱为基础的双孔廊桥。万安桥妙在直径五米的两个石砌圆拱,如满月般映在溪水中,清雅可爱,故它的小名叫“洞桥”。两洞中间石砌桥墩的迎水一方有分水尖,惊涛急流,到此迎刃而解。廊桥长9米,由16根木柱支撑着硬山顶屋面。整座桥厚重古朴,孔武有力;桥上藤蔓悬垂,如长须飘拂,其文雅之气又如一幅苍劲的山水画。关于万安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年雨季到来,平时温顺的桃源溪突然发威,大雷山的洪水如千军万马,吼叫着奔腾而来.毫不留情地把桃源溪上所有的桥都踩在脚底。这时候,万安桥却像一个身手不凡的长者,傲视群伦,迎接洪峰的到来。眼看洪水沸腾着快要没上桥顶了,忽然从天下降下七位仙女来,她们将手中的仙拂一挥,洪水马上就低头三尺,从万安桥下面驯服地过去了。人们惊讶得很,仙女有无且不说,这百年一遇的洪水,桃源溪上哪一座不遭没顶之灾,可为什么就是淹不上万安桥。后来经过专家们对当地地质水文资料的考察,发现万安桥桥孔的高度要大于桃源溪最大洪峰的高程,这就意味着,桃源溪脾气再大,也只能乖乖地从万宁桥身下通过。这样看来,“万安”二字竟非一般讨彩的吉祥语,而是古代造桥工匠对自己作品质量的肯定和对子孙后代安全的承诺!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文化的发展, 宋时廊桥南北曾有桃源书院、华源草堂、泗洲书院等,文人墨客,往来市廛,足迹遍于里坊。俊才硕士,从桥上西望武陵山,长歌于流水之上,啸傲于尘浊之间。宋代桃源乡诗人周睿写道:“山自西来水过东,碧溪两岸一桥通;垂帘卖酒联城市,杨柳青青花自红。”遥想当年风光,看桃源二廊桥,今只遗一矣。万安桥是目前仅存的一件林村曾经繁荣的证物,其坚固的宋代原石桥础和精彩的桥拱高度设计,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但愿阅尽沧桑的万安桥在现代文明的呵护下长久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