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第五期的《散文选刊》将陈志华教授为三联出版的系列丛书《乡土中国——泰顺》作的序言重新当一回美文入选,并不惜以领头稿的位置相许。这不奇怪,作为《楠溪江中游古村落》作者的陈教授的文笔世人早已领略,只是陈教授非以文显,但他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对乡土文化的理解成全了他,使他的文章不知不觉中已远远超越了门类的划分,远远走在当代很多自以为是的所谓什么类或者什么代作家的前面,而文美只不过是载体,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中国广大的乡土文化树碑立传,爱是它的基石。而真实自我的喜怒哀乐就只能包藏在美丽文字的外表之下。 可以这么说,陈教授是落寞的乡土事业传播的独行者,因为这项事业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有甘于吃苦、忍得孤寂、听得冷嘲的思想准备。但是“财源茂盛的建筑界里有人把我们看作傻子和疯子, ……我们承受着孤独的煎熬”,陈教授在文中还是发出了这样的苦衷。这种无奈是他亲自深入中国的广大农村后最真实的感受。保护乡土文化“路漫漫其修远兮”。泰顺也莫不例外。 今日泰顺的知名度来自于向世人展示其乡土文化光彩眩目的一面,这些鲜艳的背后又有谁知多少还被阴影笼罩,穷财政穷农村等着钱来保护,谁会最终为这些看似老土的古建筑发爱心呢!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使很多崇高的、真实的东西,被镜像化、媚俗化,但怪谁!谁都怪不了,经济的压倒性和文化的边缘化让我们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不要说农村,贵在天子脚下的北京的老胡同不是也像垃圾一样难幸免于推土机的血盆大口吗? 但我还是要十分感谢陈志华教授所做的一切,尽管今日霸权话语不是因为你是教授就言重,长官意志能一言九鼎。记得韦伯曾说,人是一株脆弱的苇草,却是一株会思想的苇草。好了,我们先不必把自己所做的工作看得过于崇高或不那么崇高,仅仅将所做的一切当成良知,当成为后人的思想留下以资思考的平台就够了。你可以让人类的肉体消失,却无法泯灭不朽的精神。今日乡土文化的式微,决非三言两语道得清楚,而陈教授在所追求的道路上,是用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充当前行的动力,虽然影子很孤单,但从来不乏同路人。甘心当一粒种子,一粒春风化雨就会发芽的种子。 面对现实,面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已成明日黄花的乡土建筑的衰败之势令人痛心疾首,看到关于乡土建筑如此多多的问题,在经济优先的重压下是否可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现代文明与乡土文化真是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陈教授在《楠溪江中游古村落》一书真实的记录的不少古村落,当他两年后故地重游后,就发现已面目全非。他痛心地说,再也不想来了。他对古建筑有一句名言:美得让人心痛。这是否暗示:对美的娱悦的痛快之中却是对现状无力回天的痛苦!我们理应清醒地意识到,乡土文化的重构任重道远,但又要坚信每走艰难的一小步无疑都是向目标的一次逾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乡土文化从意识到保护需要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今日默默的做,无非为了明日乡土文化的彰显而已。比如三联书店的乡土中国系列,江苏美术出版社的老古城系列,都启动了低成本的保护工程,(因为这样不必耗巨资直接对物的修理)也可以说是精神财富的抢救。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思成和林徽音伉俪为后人留下珍贵的晋中乡土建筑的第一手文献,不也再一次证明,陈教授们今日之事业的功德吗? 泰顺有幸在分疆立县500多年后,意外地确定了其乡土文化的主流地位,这是乡土文化不幸之中的万幸,但中国又有几多县市如此幸运,大多早已被边缘化甚至漠视而已淘汰出局了呢。乡土文化不是靠极为有限的偶然发现在起作用的,保不保,如何保,这事关一个民族对传统文化的取向和抛舍,也即扬弃。事实我们身边无数如出一辙的所谓现代建筑,正在败坏我们的和谐而自然的生存环境,在其中我们很少看到民族的因子,更多的所谓后现代矫情及哗众取宠的“四不像”东西的翻版。可以这样说,当代人在乡土文化中吸收的营养是极为贫乏的,其实我们的生存空间正为此付出代价,在不知不觉中遭受某种报应。只不过现象把这一切都镜象化罢了。它的重要结症之一,正是对千年传统文化的漠然。何日才能从陈教授们绚美的文笔中读不出沉重和无奈?
|